活在民间的文物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淮阳泥玩具总称“泥泥狗”,叠用两个“泥”字,是对泥玩具的爱称。淮阳有座“人祖庙”,每年从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有历时一个月的大庙会。省内省外,各地前来“朝祖进香”的人,人山人海,每天有三五万人次。“泥泥狗”是庙会上最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品。它好看又好玩,价格便宜,“朝祖”的人们,都要买些带回去给孩子们玩。“泥泥狗”在一次庙会上卖出多少,简直无法计算。仅以1986年卖“泥泥狗”的小摊来说,三月二十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那天阴有小雨,在庙前大街上卖“泥泥狗”的,还有243人。
  
  “泥泥狗”与“图腾”
  
  


  淮阳“泥泥狗”风格独特,古朴绮丽,1984年在北京展出时,引起了国内外观众和专家们的注意。各色各样的“泥泥狗”摆在一起,五彩缤纷,琳琅满目,将观众带进了一个古朴神奇的世界。很多“泥泥狗”奇形怪状,富有神话色彩,很像《山海经》里描述的奇禽异兽。比如,有一种兽头鸟身的怪物,它的头,既像狗头,又像狐头;它的身,既像燕又像雁。恰如《山海经·东次二经》记述的:“姑逢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有翼,其音如鸿雁,其名曰。”又如“泥泥狗”里有一种巨头大目,似牛非牛的奇兽,恰如《山海经·西山经》记述的:“黄山……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苍黑,大目,其名曰。”这两个“泥泥狗”里的奇禽异兽,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原始社会里的“图腾”。你看,有的像熊,长了一个熊头,而熊身上又有一个大熊头。这不由得使人想起,“禹治洪水,通辕山,化为熊”(《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引《淮南子》)的神话。又如,有一种当地称为“大斑鸠背小斑鸠”的怪鸟,一个大鸟身上驮了好几个小鸟,又叫“九头斑鸠”,其尾分叉,更像燕尾,其头似鸟又非鸟。这种怪鸟,又很容易使人联想起以玄鸟为图腾的古代商(殷)民族的神话“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玄鸟》)。它身上驮的那些小鸟,是否象征子孙繁衍之意呢?淮阳“泥泥狗”里的奇禽怪兽不是一个个,而是“层出不穷”,使你好像看到了原始社会林立的“图腾”。难怪有人说“泥泥狗”是“活化石,真图腾”。
  


  
  “陵狗”与陵史
  
  “人祖庙”,是当地群众对这座陵庙的通俗叫法,它的正名是“太昊伏羲陵”。“太昊”是对伏羲的赞词,说他像日月那样光明。“伏羲”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一,这里的陵庙也按皇陵格式建造。现有殿宇为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重建,规模宏大,殿宇巍峨。
  “泥泥狗”只在“人祖庙会”期间有卖,所以又叫“小陵狗”。据老艺人们说:“自从有了太昊陵,就有小陵狗。”太昊陵始建于何时?史无详载。陵园中有一块明正德八年(1513年)所立的石碑,上面写了一句:“陵墓在此相去年岁极远。”《陈州府志》记载是“汉以前已有祠”。孔子家语中说:“孔子自卫之陈,陈侯起陵阳之台。”孔子在公元前495年、公元前491年、公元前489年三次到过淮阳。以上记述,虽不能断定陵墓始建于何时,但2000多年以前这里就有了祠或陵是很可能的。
  


  古书说,“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为礼”(《路史·后纪一》罗苹注引《古史考》),说“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路史·后纪二》注引《风俗通》),“以其载媒,是以后世有国,是祀为皋之神”(《路史·后纪二》)。由于伏羲和女娲繁衍了人类,创造了婚姻,所以人们视他们为婚姻之神,尊为“人祖爷爷”、“人祖奶奶”,年年到“人祖庙”“朝祖进香”。祭祀“皋”的风俗古已有之。《礼记》上记述:“仲春之月,以太牢祀于高。”《周礼》上记述:“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可见此风之古远。淮阳“人祖庙会”会期也在“仲春之月”,看来这是古代遗风无疑。
  “陵狗”,是有了伏羲陵之后,对“泥泥狗”的又一称呼。伏羲陵“在此相去年岁极远”,“小陵狗”的“年岁”,自然也不会例外。不过,还要考虑到“小陵狗”是“泥泥狗”在庙会上成为商品后的别称,因此还不能忽视年岁更远的、尚未作为商品的“泥泥狗”存在的可能性。
  
  “泥泥狗”与“人祖爷”
  
  


  所有史书都认为:宛丘,相传是伏羲所都之地,伏羲死后,葬于陈。“宛丘”和“陈”是淮阳的古称。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太昊陵东南四公里的平粮台,发掘出一座龙山文化城址,当地文物工作者认为,很可能这就是宛丘。原始古城的被发现,更证实淮阳之古老。淮阳是伏羲的老家,关于他的神话也比较多,有的还是这里所独有的。“泥泥狗”和古老的神话传说就有着密切的联系。
  淮阳文化馆的彭兴孝同志送我一个人头狗身的“泥泥狗”,他告诉我,这个“人头狗”和“人祖爷”名字由来有关。传说人祖爷原本是一只狗,仅仅变成了人的头,就被人揭了底儿。那么叫他啥名字呢?就叫他“伏羲”吧,左边是“人”,右边是“犬”,是一个“伏”字;而“羲”字是古汉语中的语气词“兮”,“伏羲”即是“伏兮”(据杨复俊整理《伏羲的由来》)。听了这个民间传说,就可知道这个人头狗身的“泥泥狗”不是偶然的产物,这里面糅合着对“人祖爷”的怀念。
  
  “白龟”与“香龟”
  
  


  起初,我看到淮阳“泥泥狗”中做的乌龟较多,心中就有了一点触动,因为在其他地方的民间玩具以及在别种民间美术品中,拿乌龟做题材的作品都比较少。之后,又听说当地人把泥乌龟叫做“小香龟”,还有一个村子都做一种叫“小泥鳖”的“泥泥狗”,这更引起了我的注意。
  人们对乌龟的看法,从历史上看,前后有很大变化。最初,古人把龟看作“神物”,“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礼记·礼运》)。认为“神龟通灵”,知事吉凶,故“卜用龟,筮用蓍”。古人又认为“龟寿千年”,把它作为长寿的象征。后来可能由于乌龟生性懦弱遇敌缩头,有人就以龟骂人,把妓院中的男老板也叫做“乌龟”,渐渐地人们对乌龟的看法,变得截然不同了,故而以乌龟为题材的工艺品,多年来是比较少的。
  我对淮阳泥“香龟”的存疑,直到不久前去了趟淮阳,才弄清楚,原来这也和“人祖爷”有关。“太昊伏羲陵”东南一里多的城湖中,有一座“画卦台”,台高出水面约2米。宋《太平寰宇记》卷十说是,“伏羲氏于蔡水得白龟画卦之台”。画卦台上原有的古建筑,均已无存,现在只有一座不久前建的八卦亭。画卦台前,有一个660平方丈的“白龟池”,相传是伏羲在蔡河得白龟后,于此凿池饲养。这和当地一些民间传说相连:大灾将临世界,人间被毁之前,白龟来到宛丘,将这个天机告诉了伏羲。当大灾降临,天塌地陷,洪水吞没人间的时候,白龟将伏羲吞进了肚子,伏羲在白龟肚内碰到了他的妹妹—女娲。当大灾过去,大地恢复平静,白龟把伏羲兄妹吐回了人间(据淮阳文化馆印,杨复俊整理的《白龟的传说》)。
  远古时,世上遭灾,以及世上只有伏羲、女娲兄妹两人的传说,古书上都有记载;惟有这白龟救伏羲、女娲兄妹的故事,只在淮阳流传。
  


  记述这一传说的是宋代的《太平寰宇记》,距今已有一千年左右,何况,传说被收入此书之前,在民间还有个长期流传的过程。据此可以断定,有关白龟的传说,至少有千年以上了。从这些传说再看“泥泥狗”,那么其中乌龟比较多,又把它叫做“香龟”就不难理解了。
  我们再看“香龟”的造型。现实中的乌龟,背上甲纹十三格,一头一尾四条腿。可是,民间艺人创造的却没有照抄真龟。“香龟”的模样,背甲画成了别致的图案,美丽的花样,这是艺人们对“神龟”的美化。有的处理,则更进一步,可能与当地的神话传说有所联系,比如,有的把龟背画成似八卦非八卦,这是否与伏羲观龟甲而画卦的传说有联系呢?有的“香龟”无四足而有八叉,似腿而非腿,似花而非花,似披风而非披风,显出了它的神异色彩。《太平御览》卷九引《王子年拾遗记》说: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这个香龟的八叉是不是八方之风的象征呢?总之,淮阳的“香龟”,散发出古风的“古香”。
  


  “白龟”是传说中的“神龟”,“画卦台”前有“白龟池”,虽然谁也没有见过真实的白龟。谁料1984年,一个少年在“白龟池”钓黄鳝,却意外地钓到一只活白龟。这一则说明“白龟池”名不虚传,池内果真有珍稀的白色之龟;二则说明“白龟池”是因白龟而名。古有白龟,而失记载,足证年代之久远。同时,也说明淮阳“白龟”传说之多与淮阳“香龟”玩具之多,在当地是有特殊原因的。
  
  “人祖”与“女娲”
  
  《太平御览》引《风俗通》说:“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剧务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淮阳民间传说是伏羲女娲兄妹两人一起“造人”。故事说:“伏羲、女娲兄妹成亲后,感到世上只有他们两人,冷清得很,于是用黄土捏起小泥人来,小泥人一个一个都活了,日久,世上的人也多了。一天, 突然要下雨,刚捏的泥人还没晾干,兄妹两人赶紧用柳枝扫进山洞,有些泥人被碰坏,就成了残废人。伏羲女娲造了人,所以,人们尊他们为‘人祖爷爷’和‘人祖奶奶’。修庙建陵,年年朝祖。”(据杨王氏口述,见《陈风》1984年第二期)
  


  在外国神话里,人类祖先的形象,都是神仿照自己,按照人的形象做的。可是女娲造的人是什么样子,书上没有讲,也无从考查,我过去也没有去想过。后来,在展览会上看到了淮阳“泥泥狗”中有一种猴面泥人,据介绍,这叫“人面猴”,也有人称它为“人祖”。“人祖”竟是像人又像猴,真使我大为惊讶。据老艺人说:“‘泥泥狗’、人面猴和奇鸟异兽,都是人祖爷和人祖姑姑(指伏羲和女娲)造的人和‘狗’,代代相传,谁也不敢改,改了就不是人祖爷爷和人祖姑姑造的人和‘狗’了。”伏羲和女娲是神话传说人物,不过老艺人的说法,仍应重视。从“人祖”的形象看,非人非猴,人猴之间,想像奇异,造型古拙,彩绘纹样,装饰化而不死板。整个躯干,看来周身是毛,但又明显像女性生殖器的纹样。这和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子孙的传说紧密相连,可以说这是一个形象的表述。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一位伟大的女神。传说她“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淮南子·览冥训》),“一日七十化”(《楚辞·天问》王逸注)“抟土造人”,神力极为广大。这反映了原始母系社会对女性的崇拜(对女性生殖器的崇拜也出现在当时)。这种崇拜,就连如今的太昊陵里也有痕迹。在陵中显仁殿的台基石上,东北角有一圆孔,人称“子孙窑”,求子者用手指探摸一下,据说可以得子。由于年代久远,原石已被摸穿,不久前已换了一块新石,圆孔又被摸得十分滑润。
  
  


  “两头狗”与“两头兽”
  
  淮阳“泥泥狗”中,还有一些别处少见的一身两头的奇兽,如“两头狗”、“两头猴”、“两头马”等等。一身两头的怪兽,《山海经》里有所记述,它们的名字叫做“并封”、“屏蓬”、“踢”。《山海经·海外西经》:“并封在巫咸东,其状如彘,前后皆有首,黑。”《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鏖鏊钜……有兽,左右有首,名曰屏蓬。”(郭璞注:即并封也)《山海经·大荒南经》:“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东,有兽,左右有首,名曰踢。”
  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谓之两头者,无论是左右两头,或前后两头,不用讲,都是两蛇交尾状态的误解或曲解……‘并封’、‘屏蓬’、‘平逢’等名的本字当作‘并逢’。‘并’与‘逢’都有合义。兽牝牡相合名曰‘并逢’。”(《伏羲考》)
  看来,这种两头怪物是“泥泥狗”中的“并逢”。如作进一步探讨,又得从伏羲、女娲说起。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都说他俩是兄妹成亲。
  “伏羲鳞身,女娲蛇躯”(《文选·鲁灵光殿赋》),“庖牺氏……蛇身人首”,“女娲氏……亦蛇身人面”(《帝王世纪》)。
  汉代画像石上的伏羲、女娲形象是上身人形,下身蛇(龙)躯,尾部绕缠作交尾状。淮阳民间,还遗存有一种民间舞蹈,其舞姿就与汉代画像石刻上的伏羲、女娲交尾状颇相类似。据淮阳文化馆李杰同志介绍:这种舞蹈是敬“老母娘娘”(女娲)的,名叫“担花篮”。舞者全身穿镶黄边的黑衣,用五尺多长带穗的黑纱包头并拖垂背后,肩挑龙凤小花篮,四人一组,一人打“经板”,三人边歌边舞,背靠背,肩擦肩,使背后下垂的黑纱,相互绞合,象征伏羲女娲的交尾;舞步称为“履迹步”,象征“华胥履迹,怪生伏羲”。歌词唱的是对伏羲女娲兄妹结婚,再造人类的颂赞。会跳这种舞蹈的老人说:“这是女娲传下来的,代代相传,传女不传男。”汉代石刻画像“图解”了“人头蛇身”的兄妹是夫妻;这古老的舞蹈又对这一传说作了艺术的活的“图解”。
  
  黑底与正色
  
  


  淮阳“泥泥狗”都是黑底上彩,以黑为主。当地有白龟的传说,“泥泥狗”中却没有“白龟”只有“黑龟”,这是什么原因?据古书记载:“夏后氏尚黑”(《礼记·檀弓》),夏代大庙称“玄堂”(《路史·后记·夏后氏》),祭祀“牲用玄”(《尔雅·释畜·郝疏》),祭器“墨染其外,朱染其内”(《韩非子·十过》)。
  夏后氏即夏禹,前引说明夏代尚黑。淮阳在古代属夏地,至今乡间老人还爱穿一身黑,还有点“尚黑”的遗风。“泥泥狗”以黑色打底,保持着古老的传统。
  淮阳“泥泥狗”以黑为底,上的色彩是大红、大黄、大蓝(青)、大白而略有变化,颜色单纯强烈、鲜艳夺目。这既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爱好热烈明朗的色彩效果,还有其久远的历史因素。传说伏羲在执政时,任命一批官员, 其中有春官青龙氏,夏官赤龙氏,秋官白龙氏,冬官黑龙氏,中官黄龙氏(《纲鉴易知录》)。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古代称为“正色”。“泥泥狗”就是使用了“正色”,以黑为主。不论对象的本色是什么,一概使用黑底,以黑托彩,构成了绚丽强烈、庄重活跃、艳而不俗的色调。这种色彩也表明了“泥泥狗”具有悠久古老的历史。
  
  古埙与“梨喽”
  
  晋代《拾遗记》记述:“庖牺……丝桑为瑟,灼土为埙,礼乐于是兴矣!”这当然又是传说。埙,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吹奏乐器。 新石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中所发现的陶埙,距今约有七千年。我没有想到,淮阳“泥泥狗”中竟还有这种“古老的乐器”,而且当地还有一个丁楼村,专做小土埙。这种小土埙,现在不是演奏的乐器,而是给孩子们吹着玩的。由于模样像梨,当地人叫它“小梨喽”,又因可以吹响,叫它“不喔笛”。“小梨喽”有二孔、五孔、七孔几种,其音孔与外形几乎和出土的古陶埙一样。淮阳文化馆凌丁甲同志介绍说,两孔的可以吹奏淮阳流行的三声民歌;七孔的可以吹出1、2、3、4、5、6、7七声音阶。从制作方法看,也和古书记述的“灼土为埙”一致:“灼”即“灸也,烧也”。“小梨喽”也是经过烧制的。老艺人说:“捏成后,晾干,再放在做饭的柴灶里烧,饭烧好了,‘小梨喽’也烧成了;柴火里用红薯藤,烧出来才黑。”我还听说,过去“小梨喽”是画彩的,画上点线图案,很像原始彩陶纹样。
  上面,我们从“陵狗”、“狗王”、“白龟”、“人祖”、“两头狗”一直谈到“小梨喽”,还有“泥泥狗”的色彩,这无一不是说明了“泥泥狗”的古老。“是伏羲、女娲传下来的”,这虽是口头传说,不能全信,也不能完全不信,因为,神话和传说,也能透出一些史实。比如:伏羲、女娲兄妹成亲,反映了原始社会的血缘婚配。河姆渡遗址中七千年前的古埙实物,与传说中的伏羲“灼土为埙”时间上两者相近。今天活白龟的钓获,也说明了白龟的传说包含着古代真白龟的因素。从与神话、传说紧密相连的“泥泥狗”本身看,那些奇禽怪兽折射出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影子;泥塑“两头狗”与《山海经》上文字“两头兽”两者一致,其中有着历史的内在联系;奇特的“泥人祖”又透露出远古母系氏族社会对女性崇拜的遗痕,扩及古老的淮阳历史,古老的“人祖庙会”,古老的“拴娃娃”风俗。把这些联系起来考虑,从中可以看出老艺人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决非任何人可以臆造出来的。说捏“泥泥狗”是从我们的远祖流传下来的说法我想是可以成立的。女娲“抟土造人”属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但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在远古时代就有泥塑的历史。
  


  
  “奇葩”与“百花”
  
  古老的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山川美丽,风俗多样。民间美术多若繁星,无不闪耀着劳动人员在艺术创作上的智慧光芒。民间玩具,是民间美术的一种,它生根民间,到处开花;构思巧妙,因材施艺,造型单纯、夸张,色彩明快,花纹简练,神态生动,风格明朗,这是各地民间玩具的共同品格,淮阳“泥泥狗”也不例外。老艺人们以神游畅想的构思,简练单纯的造型,大胆恰当的夸张,浓郁强烈的色彩,捏出了浑厚古朴、似拙实巧、独创一格的艺术效果。这突出的“一格”,又和各地丰富多彩的地方风格和谐地形成了中国民间玩具鲜明的民族风格。古老的淮阳“泥泥狗”,是我国民间美术百花园里的一枝奇花,是我国优秀深厚民间美术宝藏中一块珍稀的“墨玉”,是一件渊源久远的民间美术“传世文物”。我们应该保护它、研究它、继承它、发扬它。
  (作者单位:中国美术馆)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任村位于河南省林州市西北部,太行山支脉林虑山北端,周围环山,处于著名人造天河“红旗渠”畔。据《任村志》记载,该村始建于元代至正五年(1345年),当时有任氏兄弟从河北邯郸迁到此地落户,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设立集镇。因交通便利,商贾云集,历史上就有“卫弃之而弱,晋有之而霸”的战略位置,至今留有许多文化古迹和遗址。抗战时期曾作为八路军总部豫北办事处所在地,红旗渠著名景点“青年洞”、“分水岭”、“
期刊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编纂工作启动。由于职务、职责的关系,使我有条件在河南全省进行较为细致的田野作业;再加上各市、地、县编辑机构的协作,从1984年开始,即一县一县、一乡一乡地摸排,并作出记录。连同此前(1982年开始)所进行的一般性调查,至今已是20余年了。  在这段岁月里,我们跑遍了全省各地、市、县,拍摄了数千帧照片。至此,我总算对河南傩情的轮廓面貌理出了一点头绪。  首先
期刊
拨浪鼓是近代的一种儿童玩具,属于鼓类。但其样式与一般的鼓略有不同,它那两面蒙有皮革的圆形鼓身中间竖贯有一长柄,鼓身两侧各固定有一短绳,绳端系缀小珠,当转摇竖柄时,鼓身两侧的绳珠便反复甩动击打鼓面而发出声响,颇有情趣。因此拨浪鼓常常成为母亲哄逗婴幼儿的用具或儿童自娱自乐的玩具。  鼓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乐器之一,据考古发现,距今六千年前的华夏社会彩陶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鼓,在商代殷墟甲骨卜辞中更是多见“鼓
期刊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着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形态史诗。在北方,蒙古、藏、柯尔克孜等民族的先民,多以草原游牧为生,草场与畜群的争夺、部落之间的争斗与战争连绵不断,使得他们的史诗多为歌颂征战英雄的英雄史诗。而在南方,彝、纳西、哈尼、傣、拉祜、阿昌、苗、壮、瑶等民族的先民,多居于高山深谷或群山环抱、密林环绕的丘陵平坝地区,多从事定居的农耕生活,民族历史的主线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的史诗多为歌颂祖先文化英雄的神
期刊
明清之际获得秀才资格的好处,学人谈了很多,如吴晗在《明代的科举情况和绅士特权》中就指出可以享受免役等特权(收入《灯下集》,三联书店,1960年版)。但获得秀才的投资却鲜见人研究,学人不得已涉及这个问题时,要么语焉不详,要么泛泛而谈。这种现象的出现和史料有很大关系。前者的资料在史学典籍中保存较多,研究起来不成问题;后者在史学典籍中保存较少,学人常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叹。幸运的是,话本小说中保存了
期刊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这出自《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的诗句,描写了2500多年前一对夫妇晨起时的絮语。妻子说:鸡叫了。丈夫说:天还没亮呢。妻子又说:看天空中,启明星多么灿烂。丈夫答道:该去弋猎那翱翔的凫雁了。  诗中所说的“弋”,是一种古老的射猎方式。弋射又称作“缴射”、“弋”,简单地说,就是用系着绳子的箭射猎飞鸟,它是以箭矢的牵引把绳子抛射到空中,靠绳子
期刊
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大名鼎鼎的义宁陈氏,其始迁祖是陈寅恪的六世祖陈腾远。  陈腾远之前,作为客家人的陈氏祖先,世居福建上杭。至于福建上杭之陈氏族源,则可追溯到中国著名的封建大家族—江州义门陈氏。  公元832年,著作佐郎陈伯宣之孙陈旺在庐山脚下江州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开始购田置产,并在此定居。唐僖宗时曾感其义聚一堂,御笔赠“义门陈氏”四字匾额。到了宋代,历经300多年,陈氏全族多达3900余口,当时
期刊
马克·奥利尔·斯坦因(1862~1943年),世界近代文化史上著名的探险家。1862年11月26日,斯坦因出生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人家庭。虽然他的父母都是虔诚的犹太教徒,可是为了儿子的前程,却让他专门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礼。斯坦因的父母认为,接受基督教的洗礼将为儿子开辟自由之路。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精心的选择的确很有远见,这对斯坦因的一生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斯坦因10岁时就被送到德国上
期刊
一    明清以还,大批的徽州人前往各地务工经商。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长期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各大商埠,但不少人仍与祖籍地缘保持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回乡扫墓—这是大批徽州展墓日记出现的主要背景。  著名的展墓日记《春帆纪程》,是康熙年间侨寓扬州的徽商后裔程庭所作。该书一向被认为是明清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文献,备受学界关注。不过,以往人们征引的《春帆纪程》,来源有二
期刊
辜鸿铭,这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的语言天才,这个英译儒经、“中学西传”的“东方文化代言人”,这个平生嫉恨“歧华”、最是反对“崇洋”的可敬老人,这个性情偏激、顽固保守的“封建遗老”,这个偏爱缠足、认为纳妾合理、蓄着一条灰白小辫的“京城一景”,敬之为怪杰也好,骂之为怪物也罢,委实是近代中国一道奇特的人文景观。  在同一时代的外国人眼里,他是精通近十门语言、评论东西方文明是非的著名学者,是“声高望重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