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侯蓓莉女士,默沙东中国有限公司组织发展部总监,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职业发展中心高级顾问。曾在国企及多家外资企业任职,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专注于领导力发展、高管辅导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并在复旦大学担任MBA的职业辅导师。
有着二十多年人力资源管理和咨询顾问经验的侯蓓莉女士有颗乐于分享的心,她愿意给别人帮助,无论在职场上还是生活中。三年前,她给自己设立了座右铭——“我愿意每一天都尝试给周围的人带来正向的影响,可以是我的家人、同事、朋友,甚至是街上的陌生人。”
——导师谈导师——
难忘初入职场时
我初入职场时遇到的两位领导是令我特别难忘的职场导师。
我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一家国企工作。当时另一个部门的一位领导特别喜欢帮助我们这群刚工作的年轻人,经常在工作上给予我们指导,使我们受益匪浅。我工作后没多久,有一家外资企业极力邀我加入。可我瞻前顾后犹豫了好久,实在是不敢跳不愿跳也不想跳。说句实在的,那时的我特别单纯,只想着有份工作养家糊口就好了,况且这家企业在当时算是福利相当好的,还有出国机会,所以还从来不曾有人主动离职过,当然,初出茅庐的我也与大家一样,从未考虑过要跳槽或是什么职业发展。可这位领导知道这件事后,就一直鼓励我,要我好好把握住这个机会,勇敢地去尝试,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而不要被眼前的环境所局限。现在想来,这位领导的想法在上世纪90年代初真的是相当的超前。
受到鼓励后,我最终选择跳槽并进入那家外企,认识了我的香港上司,也就是我的又一位职场导师。其实,这位上司并不是我的直接领导,我们也从没有在什么规定的场合、规定的时间十分正式地谈职业规划。我们有时会一块出差或吃饭,这时他就主动和我们一起聊天,分享很多的人生心得。其实,他具体提到职业发展上的建议倒不是很多,却在待人处世方面教会了我很多,帮助我适应新的外资工作环境。比如,他告诉我,有时他会忙到秘书一早为他倒的咖啡到他下班时,仍然还是那一杯,这对于以前在国营环境下一天喝N杯水的状态,是难以想象的。这段时间,他开启了我很多人生历练中的大智慧、大原则,比如 “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The other side of 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就是最先从他口里听到的。
我很感谢这两位导师,因为他们给了初出茅庐的我实实在在的帮助和启迪。一位是帮助我勇敢迈出职业生涯中自我规划自我挑战的第一步,另一位则教给我很多做人的道理,让我知道要先做人,后做事。所有的这些都帮助我在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奠定了一个较为坚实的基础。
好徒弟有四个标准
选择徒弟,我没有特别的倾向。其实作为一名专业的职场导师,我并不会拒绝任何希望接受职场辅导的人或设定任何的辅导门槛。
判断“好学生”的标准有很多,不可一概而论。但我觉得,这些方面会相对比较重要:一是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二是具备一定的自我思考能力和自我决策能力,不人云亦云;三是愿意不断反思自己、逐步了解自己;四是持之以恒,在不断的努力中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
帮助职场人认识别人眼中的自己
我发现,现在很多年轻人自我意识较为薄弱,即对自己的认知与别人对自己的认知相差甚远。所以,作为专业职场导师,会首先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生涯的大目标,也就是长期目标、远景目标;而后再和“学生”一同思考,协助设立不同职业阶段的小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多认识别人眼中的自己,而不只是自己眼中的自己。
作为职场导师,我做的更多的是通过提问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视角,给予建议,帮助对方更好地了解自己以及社会的需求。
——导师谈徒弟——
师傅领进门后,个人该如何修行?
新的一年开始了,职场人仍旧继续着痛并快乐的职业生涯,也在等待着、寻求着各种各样的职业帮助。但找寻到职场导师之后,如何才能走入职场成长的快车道?侯蓓莉女士认为这之中必须把握职场成长的核心要素。
首先,内因是职业发展的关键。职场毕竟是“学生”自己的职场,需要“学生”用自己的想法去体会,职场导师不可能越俎代庖。职场导师给予的帮助只是外在因素,而自身素质与努力才是起决定作用的。
其次,职场人士需具备愿意付出的心态和极强的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能力。具备了这些基本素质的人,才能在导师指导下一点就通,在职场上走得更远。
最后,提到职场,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生哲学中去。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单单只有工作,工作的成就依然只是一个人价值的一部分而并非全部,他还有家庭、生活、子女、社会角色等方方面面需要考虑,很多职业人士认为它们之间彼此矛盾,其实处理不好了,就是矛盾,处理得好了,才是相得益彰的整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会帮助你在职业上作恰当的取舍,而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决心,则会帮助你在几个关键步骤上走得更快更稳。所以一个聪明的“学生”从导师身上学习与勤加练习的不仅是职业能力,还包括他的处世哲学、生活观、价值观形成的轨迹。
有着二十多年人力资源管理和咨询顾问经验的侯蓓莉女士有颗乐于分享的心,她愿意给别人帮助,无论在职场上还是生活中。三年前,她给自己设立了座右铭——“我愿意每一天都尝试给周围的人带来正向的影响,可以是我的家人、同事、朋友,甚至是街上的陌生人。”
——导师谈导师——
难忘初入职场时
我初入职场时遇到的两位领导是令我特别难忘的职场导师。
我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一家国企工作。当时另一个部门的一位领导特别喜欢帮助我们这群刚工作的年轻人,经常在工作上给予我们指导,使我们受益匪浅。我工作后没多久,有一家外资企业极力邀我加入。可我瞻前顾后犹豫了好久,实在是不敢跳不愿跳也不想跳。说句实在的,那时的我特别单纯,只想着有份工作养家糊口就好了,况且这家企业在当时算是福利相当好的,还有出国机会,所以还从来不曾有人主动离职过,当然,初出茅庐的我也与大家一样,从未考虑过要跳槽或是什么职业发展。可这位领导知道这件事后,就一直鼓励我,要我好好把握住这个机会,勇敢地去尝试,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而不要被眼前的环境所局限。现在想来,这位领导的想法在上世纪90年代初真的是相当的超前。
受到鼓励后,我最终选择跳槽并进入那家外企,认识了我的香港上司,也就是我的又一位职场导师。其实,这位上司并不是我的直接领导,我们也从没有在什么规定的场合、规定的时间十分正式地谈职业规划。我们有时会一块出差或吃饭,这时他就主动和我们一起聊天,分享很多的人生心得。其实,他具体提到职业发展上的建议倒不是很多,却在待人处世方面教会了我很多,帮助我适应新的外资工作环境。比如,他告诉我,有时他会忙到秘书一早为他倒的咖啡到他下班时,仍然还是那一杯,这对于以前在国营环境下一天喝N杯水的状态,是难以想象的。这段时间,他开启了我很多人生历练中的大智慧、大原则,比如 “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The other side of 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就是最先从他口里听到的。
我很感谢这两位导师,因为他们给了初出茅庐的我实实在在的帮助和启迪。一位是帮助我勇敢迈出职业生涯中自我规划自我挑战的第一步,另一位则教给我很多做人的道理,让我知道要先做人,后做事。所有的这些都帮助我在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奠定了一个较为坚实的基础。
好徒弟有四个标准
选择徒弟,我没有特别的倾向。其实作为一名专业的职场导师,我并不会拒绝任何希望接受职场辅导的人或设定任何的辅导门槛。
判断“好学生”的标准有很多,不可一概而论。但我觉得,这些方面会相对比较重要:一是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二是具备一定的自我思考能力和自我决策能力,不人云亦云;三是愿意不断反思自己、逐步了解自己;四是持之以恒,在不断的努力中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
帮助职场人认识别人眼中的自己
我发现,现在很多年轻人自我意识较为薄弱,即对自己的认知与别人对自己的认知相差甚远。所以,作为专业职场导师,会首先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生涯的大目标,也就是长期目标、远景目标;而后再和“学生”一同思考,协助设立不同职业阶段的小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多认识别人眼中的自己,而不只是自己眼中的自己。
作为职场导师,我做的更多的是通过提问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视角,给予建议,帮助对方更好地了解自己以及社会的需求。
——导师谈徒弟——
师傅领进门后,个人该如何修行?
新的一年开始了,职场人仍旧继续着痛并快乐的职业生涯,也在等待着、寻求着各种各样的职业帮助。但找寻到职场导师之后,如何才能走入职场成长的快车道?侯蓓莉女士认为这之中必须把握职场成长的核心要素。
首先,内因是职业发展的关键。职场毕竟是“学生”自己的职场,需要“学生”用自己的想法去体会,职场导师不可能越俎代庖。职场导师给予的帮助只是外在因素,而自身素质与努力才是起决定作用的。
其次,职场人士需具备愿意付出的心态和极强的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能力。具备了这些基本素质的人,才能在导师指导下一点就通,在职场上走得更远。
最后,提到职场,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生哲学中去。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单单只有工作,工作的成就依然只是一个人价值的一部分而并非全部,他还有家庭、生活、子女、社会角色等方方面面需要考虑,很多职业人士认为它们之间彼此矛盾,其实处理不好了,就是矛盾,处理得好了,才是相得益彰的整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会帮助你在职业上作恰当的取舍,而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决心,则会帮助你在几个关键步骤上走得更快更稳。所以一个聪明的“学生”从导师身上学习与勤加练习的不仅是职业能力,还包括他的处世哲学、生活观、价值观形成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