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里的“愤”、“悱”和“不以三隅反”的情况,正是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如果不注意正确地观察学生是否处于“愤”、“悱”的状态,那么就不可能恰到好处地去启发;如果教师“举一隅”而没能觉察到学生是否能够“以三隅反”,又如何确定是继续讲下去还是应该变化角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师的“一隅”?
物理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学生对所接受的信息通过思维作出反应,并将思维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再根据得到的反馈信息做出判断,决定将怎样的信息输出、反馈给学生的过程。师生双方都需要从对方那里得到反馈信息,以便做好“教”与“学”的工作。师生间的这种信息交流和反馈,不仅仅指知识方面,同时也包括情感方面。通过不断反馈,教师将对物理学与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给学生,这样学生就会将对物理学和物理教师的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因此,做好反馈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一、对教材的分析
本节课是在已有的电学知识和简单的磁现象知识基础上,将电和磁对立统一起来,是初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一个重点,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物理学习的必要基础。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奥斯特实验明确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安培定则,因此是一节内容较多、信息量较大的课。但是这节课的优点是知识结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本节课有两个实验,并且都有着直观的实验结果,相对较为生动,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对学生的分析
初三学生是初中的毕业年级,学生的心智较为成熟,认知水平比起刚接触物理时有了很大提高,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加进步。但是我们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初三的学生往往是不爱发言,不主动表现自我,课堂气氛比初一初二的沉闷,需要教师积极、灵活地调动。
三、教学过程分析
这堂课的教学步骤可分为三次反馈过程。
1.导入新课过程。用设疑激趣的方法引入新课,复习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和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从电现象和磁现象的相似,推理电与磁之间存在的联系,导出奥斯特的发现。做好奥斯特实验是关键,实验时将通电直导体尽量靠近小磁针,在介绍科学发现的过程中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指导,从而启发学生观察思考生活与学习中的类似现象可能会引起新的联系与规律的发现,在生活和学习中处处要做一个有心人。了解学生情况,获得第一次反馈,然后调整教学,为新知识的学习铺平道路,促進知识的正迁移。
2.学习探索过程。在教学中,我用条形磁体吸引大头针,但是用打开的手电却不能吸引大头针,从而引出电流磁场有强弱。从实用性上来说,通电导线的磁场在生活中应用并不广泛,真正实用的是通电螺线管。把导线绕在圆筒上,就可以做成螺线管。把通电螺线管靠近磁针,会发现磁针与螺线管相吸引或排斥。再把条形磁体靠近磁针,出现了类似现象,上述现象表明通电螺线管和磁体一样也有磁极,它的周围也有磁场。我让学生继续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并尝试画一画它的磁感线分布图。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在条形磁铁周围磁场的基础上生成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分布。学生学会类比的方法后进一步探究其它螺线管的磁场分布情况。这时,我再提出总问题: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什么有关?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分布与条形磁体相似,它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及导线的绕向有关。每次都用小磁针来确定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十分不便,人们利用安培定则可以非常快捷准确地判定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师生共同活动,用安培定则判定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我通过反馈掌握了情况,找出了差距,改进了教法,提高了质量。学生通过反馈强化了正确,改正了错误,找出了差距,促进了努力。
3.巩固加深过程。教师利用教学案,通过练习讨论,听取学生的分析、判断或争论,然后小结,及时调控,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分解难点和重点。第三次反馈是拓展思维的训练,在学生掌握本课知识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新知识,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反馈在教学上是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作用、信息往返交流的过程。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既可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态度、评价、愿望和要求,又可以根据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和知识的深浅程度。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表情、姿态、语言等,比较及时、直接、集中而明显地对教学作出反应,又可及时得到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从而得到清晰而准确的知识。反馈技能主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方法从而达到让学生能够准确反馈的效果。这一节反馈教学课,保持了教与学的和谐,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地探求知识。教师不仅要研究如何去教,而且要研究学生如何去学,把课堂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一节课堂的教学,使前一节磁场的分布情况、磁感线的画法、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我经过教学实践,发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学生已掌握安培定则来判断螺线管的极性,且兴致很高。但对螺线管的绕线的掌握还不够,特别是蹄形螺线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注重这方面的教学和及时反馈。
物理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学生对所接受的信息通过思维作出反应,并将思维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再根据得到的反馈信息做出判断,决定将怎样的信息输出、反馈给学生的过程。师生双方都需要从对方那里得到反馈信息,以便做好“教”与“学”的工作。师生间的这种信息交流和反馈,不仅仅指知识方面,同时也包括情感方面。通过不断反馈,教师将对物理学与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给学生,这样学生就会将对物理学和物理教师的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因此,做好反馈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一、对教材的分析
本节课是在已有的电学知识和简单的磁现象知识基础上,将电和磁对立统一起来,是初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一个重点,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物理学习的必要基础。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奥斯特实验明确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安培定则,因此是一节内容较多、信息量较大的课。但是这节课的优点是知识结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本节课有两个实验,并且都有着直观的实验结果,相对较为生动,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对学生的分析
初三学生是初中的毕业年级,学生的心智较为成熟,认知水平比起刚接触物理时有了很大提高,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加进步。但是我们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初三的学生往往是不爱发言,不主动表现自我,课堂气氛比初一初二的沉闷,需要教师积极、灵活地调动。
三、教学过程分析
这堂课的教学步骤可分为三次反馈过程。
1.导入新课过程。用设疑激趣的方法引入新课,复习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和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从电现象和磁现象的相似,推理电与磁之间存在的联系,导出奥斯特的发现。做好奥斯特实验是关键,实验时将通电直导体尽量靠近小磁针,在介绍科学发现的过程中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指导,从而启发学生观察思考生活与学习中的类似现象可能会引起新的联系与规律的发现,在生活和学习中处处要做一个有心人。了解学生情况,获得第一次反馈,然后调整教学,为新知识的学习铺平道路,促進知识的正迁移。
2.学习探索过程。在教学中,我用条形磁体吸引大头针,但是用打开的手电却不能吸引大头针,从而引出电流磁场有强弱。从实用性上来说,通电导线的磁场在生活中应用并不广泛,真正实用的是通电螺线管。把导线绕在圆筒上,就可以做成螺线管。把通电螺线管靠近磁针,会发现磁针与螺线管相吸引或排斥。再把条形磁体靠近磁针,出现了类似现象,上述现象表明通电螺线管和磁体一样也有磁极,它的周围也有磁场。我让学生继续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并尝试画一画它的磁感线分布图。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在条形磁铁周围磁场的基础上生成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分布。学生学会类比的方法后进一步探究其它螺线管的磁场分布情况。这时,我再提出总问题: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什么有关?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分布与条形磁体相似,它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及导线的绕向有关。每次都用小磁针来确定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十分不便,人们利用安培定则可以非常快捷准确地判定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师生共同活动,用安培定则判定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我通过反馈掌握了情况,找出了差距,改进了教法,提高了质量。学生通过反馈强化了正确,改正了错误,找出了差距,促进了努力。
3.巩固加深过程。教师利用教学案,通过练习讨论,听取学生的分析、判断或争论,然后小结,及时调控,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分解难点和重点。第三次反馈是拓展思维的训练,在学生掌握本课知识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新知识,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反馈在教学上是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作用、信息往返交流的过程。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既可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态度、评价、愿望和要求,又可以根据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和知识的深浅程度。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表情、姿态、语言等,比较及时、直接、集中而明显地对教学作出反应,又可及时得到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从而得到清晰而准确的知识。反馈技能主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方法从而达到让学生能够准确反馈的效果。这一节反馈教学课,保持了教与学的和谐,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地探求知识。教师不仅要研究如何去教,而且要研究学生如何去学,把课堂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一节课堂的教学,使前一节磁场的分布情况、磁感线的画法、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我经过教学实践,发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学生已掌握安培定则来判断螺线管的极性,且兴致很高。但对螺线管的绕线的掌握还不够,特别是蹄形螺线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注重这方面的教学和及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