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区域游戏中规则意识养成案例分析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yayuqi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区域游戏是幼儿自由选择参与活动的,在教师创设的有利于幼儿成长的环境中,幼儿自主设定选择目标、规则、方法,在玩中学,自主地完成整个活动。中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还比较强,自我控制能力以及游戏规则意识都属于发展阶段,在游戏中发生冲突、忽略游戏规则及常规的事情常有发生。而重复的说教显然对于中班孩子而言,效果不明显。
  案例一:
  美工区里,孩子将要剪彩纸给娃娃装饰衣服,我提出了简单明确的规则:剪纸的时候,请把剪下的纸屑放在桌子中央的大盒子里,如果掉在地上,要马上把它捡起来。活动中,几个孩子开始都能轮流把大盒子拉过来,小心翼翼地将纸屑装进去。后来他们剪得多了,有的孩子为了自己方便就把大盒子放在自己旁边,别的孩子就够不着了。有的就干脆把剪下的纸屑放在自己的身边,玩久了纸屑飞了一桌子,有的就掉到了地上,尽管教师不时的提醒,可谁也不理睬,只顾着剪纸。
  案例二:
  照相馆里,我要求孩子们各司其职,每个人都有分配的工作,墨墨小朋友扮演的角色是摄影师,她认真地给顾客们拍照,要求顾客不断地变换姿势,等待的顾客越来越多。服装师不断地给顾客拿衣服换装,服装室里乱七八糟。化妆师和制作相片的工作人员也非常忙碌,照相馆里乱糟糟的。
  分析原因:
  针对案例一:幼儿的行为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以前大班的孩子就能坚持遵守游戏规则,而中班的孩子就不能呢?是教师提出的要求过高,还是材料的准备上出了问题?于是,我蹲在孩子身边,模仿孩子的动作试了试,这下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个子小,手短,要让他们把纸屑放在桌子中央的盒子里,是非常困难的,拉来拉去也非常麻烦,更何况他们的兴趣又集中在剪纸上,所以忽略了规则。
  针对案例二:我尝试着以顾客的身份观察了一会儿,发现摄影师总是让顾客变换姿势,没有时间的限制,由于速度较慢,不断地有顾客要进来拍照,进来的顾客虽然也遵守规则排队,但是随着排队的人就越来越多,没有设置进区控制。服装室里大家都兴奋地选择衣服头饰,弄得乱七八糟。制作相片的工作人员,不断地在制作处理照片,大家都很忙碌,但是忙碌中却没有规律,所以导致了照相馆里的混乱。
  轻松、自由的气氛是孩子们充分理解和掌握规则后的自主,并不等于让他们放任自流,为所欲为。只有在各个区角规则明确清晰的环境中,幼儿才能自由、有序地探索专注于环境与材料,教师的注意力才有可能转向观察、指导幼儿活动水平的提高上。如何利用有效的环境暗示去引导幼儿自觉养成游戏规则呢?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与思考:
  一、在情境中认识规则,熟悉规则
  由于幼儿年龄小、规则意识不强,活动中常常会引发一些问题。虽然我们一遍遍地提醒、强调,可是却收效甚微,听多了,幼儿也烦、教师却更累。相反,在一定的情境下幼儿反倒能很快遵守规则,教师不需要唠叨叮嘱。
  通过一些故事情境启发教育幼儿,让孩子们从故事中明白道理。针对在游戏活动中出现的情况,我和配班老师一起把刚才案例一中发生的情况编成了一段情境表演,让孩子们观看,表演后请孩子们分析这些行为有哪些问题?大盒子应不应该自己拿着用,不考虑别人?中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了判断事物对错的能力,很容易就找出了问题,并且也尝试着解决问题。渐渐地孩子们的自觉性就好了很多,这样的方式比直接要求孩子要见效得多。
  二、教师细心观察幼儿需求,在操作环节中设置规则
  幼儿教师的细心是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天真稚嫩的幼儿需要我们细心的呵护,无论是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还是教学中,精细化的教育需要教师细腻的思考,在游戏过程中所有会影响孩子操作的问题,都要有所摒弃。但是并不是干预,而是在活动的设计环节中力求紧凑,不干扰幼儿。
  教师为幼儿提供游戏材料时,应当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材料的可操作性以及在操作过程中会发生的问题,比如案例一发生的问题,再次活动时,教师做出适当地调整,给每个孩子跟前都放置一个小篮子,不需要过多的语言提示,孩子们都非常乐意地把剪下的纸屑放在篮子里,偶尔掉在地上一两片纸屑,也会及时捡起来。孩子们在操作活动中互不干扰,也不会再发生纸屑到处都是的情况。所以操作环节中规则的设置需要教师细心地观察思考,怎么样才能让幼儿跨越不必要的障碍,有规则地快乐游戏。
  三、在游戏中渗透规则,图示标记暗示区域活动规则
  案例二的服装师不断地给顾客拿服装,服装室里乱七八糟,于是我们将衣饰都进行配对拍照,孩子们的自由搭配也进行拍照,洗出来的照片制作成一本小相册,供孩子们参阅。为了不限制孩子们的创新能力,把幼儿自己设计的搭配贴在活动区内,鼓励他们开动脑筋。衣服分类摆放在收纳盒里,便于孩子取放。衣服上进行图示标记,贴上各种颜色的小标签,红色对应红色,这样便于幼儿寻找。
  规则渗透于一定的游戏情境中,更能被幼儿理解和接受。当孩子出现违规的情况时,还需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特征(如兴趣、需要等)给予适当的引导。做到尊重与要求的和谐统一,最终才能促进孩子的发展。
  四、设置进区图,方便幼儿观图操作
  案例二的工作人员忙前忙后,没有条理性,于是我们将区域游戏中的各种规则绘制成一幅形象有趣、色彩鲜艳的标记图,设置在相应的环境中,以提示幼儿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促进幼儿良好行为的规则产生和发展。使幼儿一目了然,结合自己的生活感知更能够投入到游戏之中。
  为了让幼儿明确各个区域的活动规则,制作各区域规则标志,张贴在各个区域内,但是各个规则之间没有标出顺序。在多次的游戏中,我们发现没有箭头指示,意义并不明确,所以我们加上了顺序指示,这样幼儿对在各个区域内可以做些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就会更加一目了然。
  中班区域活动要真正轻松自由、活泼有序的开展,离不开富有童趣,含义明确的标记图,标记图就是中班区域活动规则最有力的切入点。孩子们通过标记图得到提醒指导,获得帮助,他们能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使得活动更加有序,每个人都能在活动区里安静地干自己喜欢的事;我们老师获益了,把自己的精力解放出来,为观察幼儿,提供深入指导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我想伴随着中班幼儿年龄的增长,思维的特点会有新的变化,标记图的设计也会有一个从形象到抽象的渐进过程。
  五、进区规则控制方式
  案例二的顾客不断地进入活动区,没有设置进区控制,于是我们设置了一个各区域自我控制的办法,与传统的进区设置不同,不是整个区域的进区控制,而是分散到每个区域里。幼儿进区时把夹子夹在进区卡上,第一,显示了已进区的人数,方便后来的幼儿判断可否进区,也约束了幼儿自由进区;第二,夹子的灵活运用,也方便幼儿操作,换区也很方便,但是也要求幼儿每次活动只能换三个区,不能无止境操作。这样的进区规则意识很快就养成了。
  游戏时的孩子,心理是不设防的,心态是放松的,心情是愉悦的,这是接受教育的绝佳状态。通过各种游戏活动中环境材料的暗示,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相信长此以往,幼儿对于区域游戏就能形成良好的习惯。
其他文献
2011年,校车俨然成为中国最热的词汇。“夺命校车”、“报废车辆”、“超载运营”等关键词更是将校车推上了国人的“审判席”。痛定思痛,当我们将理性的目光投向那些因校车事故而过早陨落的幼小生命时,“谁应该为他们的生命负责?”“安全校车离我们当下的生活还有多远?”“如何让每一个儿童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地踏上他们的上学路?”其实,校车本身是无辜的,它无法给我们一个满意的回答,而假如校车会说话,它可能也会向我
期刊
《幼儿园》是张以庆导演执导的一部以幼儿园生活为题材的纪录片,获得第十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国际电视纪录片最佳创意奖,2004“中国横店杯”纪录片大奖金奖,2004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大奖等多项大奖。  该片选取武汉一所寄宿制幼儿园的一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大班,真实地记录了三个班的孩子在14个月里的生活。整部片子没有重要的情节,关注的是一些孩子身上的琐碎小事,而恰恰是这些最普通平凡的生活,客观地展示
期刊
设计意图:  春天来了,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孩子们外出活动的机会也多了,儿童乐园里到处都是孩子们快乐的身影。本次活动就以游儿童乐园为主线,结合他们的游玩经历:排队、买票、游玩等过程巧妙设计,展开活动,具有一定的生活性和游戏性,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活动目标:  1.感知6以内的序数,初步理解序数的含义。  2.学看数字、方向卡,找出对应的位置。  3.在情境中体验数学活动的
期刊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良好品质。对儿童来说,细致耐心、责任感、自信心、勇于探索是最重要的四种良好品质,后天的培养对这些品质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幼儿手工活动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之一,它主要是利用手工活动材料、借助辅助工具,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凭借幼儿的发挥与想象,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型作品的一种活动。对于培养幼儿细致耐心、责任感、自信心、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与习惯,起着重
期刊
设计意图:  这学期,我们幼儿园针对幼儿的礼仪教育开展了系列研讨活动。幼儿礼仪教育最直观的就是让孩子做一个有礼貌、懂礼仪、能尊重他人、有素质的人。尊重他人就要从尊重自己的父母开始,因为父母是孩子身边最亲近的人,我们有一些孩子在家里扮演着“小皇帝”的角色,对父母的关爱熟视无睹。因此我想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感受来自家庭的爱,用实际行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来回报父母,体谅家人,从而激发幼儿对父母的关爱之情。 
期刊
一、主题的产生及设计思路  1.主题的产生。  随着春季的到来,在地下蛰伏了整个冬天的生命开始搏动。一场春雨后,幼儿园的草地上出现了一堆堆疙疙瘩瘩的小土丘,这引起了我班孩子的注意。“这是什么呀?”“是从地下长出来的吗?”有个别胆大的孩子翻开了土堆,看见深红色的影子一闪,“快看,有个东西不见了!”“在哪?我也来试试!”“是蚯蚓!哦!他又钻进去了!”“蚯蚓在干什么?”“它咬人吗?”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了
期刊
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经过幼儿园两年的美术活动学习,在构图、设计、动手操作及想象创作方面已具备了一定的能力。我设计了“大家来跳芭蕾舞”美术创作活动,针对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给孩子们一个敢说、敢画、敢创作的空间,采用生动形象的舞蹈视频片段、轻松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得创作灵感,发展孩子的创造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芭蕾舞优雅的舞姿,了解芭蕾舞演员身材瘦高等特点及跳舞时的动态姿态。  2.
期刊
园本教研是“以园为本”,所以必然注重的是以教师为本、以教师的情感为本。教师的积极情感与需要是园本教研的灵魂,假如幼儿园教研活动枯燥、呆板而且缺少实效性,那么就会对教师进行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让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所以,着力探索容易被教师所接受、可以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及能力的教研方式,能极大地促进了园本教研的有效开展。  一、以教师为本,转变教师观
期刊
1.阻断孩子产生攻击行为的信息源。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尤其是他们从电视、画书、同伴、成人中看到或听到了攻击性行为的的负面信息,对幼儿的影响更大。因此,应减少攻击性行为的信息源,尽可能地不让幼儿看带有攻击及暴力情节的影视片,这是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关键。  2.解决认识和行为问题。  要解决行为问题,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让孩子认识到行为的错误之所在,有了一定的行为准则,才能产生
期刊
活动实录:  师:孩子们,轻轻起立,向前跨一步,向右转,再向右转,能看到客人老师的都是转对的,向客人老师问好!  生:(孩子迅速调整体位,不是因为发现了正确的左右,而是教师给了他一个提示,面对客人老师的都是对的)客人老师好!  分析:教学的前提是知道孩子已有了什么经验,还缺什么,最近发展区在哪?教师通过向客人老师问好这根明线,巧妙地了解了孩子对左右方位的掌握程度,为教学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真可谓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