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境体验教学是指在教育教学规律的指导下,教师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教学任务的要求,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情境,使学生在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情境中亲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积极情感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情景反思
俗话说的好“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都不尽相同,教师要随着教学对象、内容和现有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结合各种教学方式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最佳的教学方式。如:陶冶情操法、创设情景法、故事喻理法、探究发现法、角色表演法、社会调查法、引导讨论法等。才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
一、情境体验教学情境的合适设计
情境体验教学的始发地始于“情境”,但情境不是环境,也不是意境,我们一般将其认为是“情”与“境”的结合体,它是教学内容得以存在、运用的环境背景。它的功能是激发儿童的认知、实践和情感活动,所以它是学生学习素材的重要来源之一。情境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性,也就是说情境中所包含的时空、人物、事件都具有特殊性。情境具有多元的特点,根据不同标准情境就会有截然不同的分类,情境体验教学中不可能存在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情境。情境还具有部分开放的特性。这是因为师生的参与使本来的“场地”或“环境”等情境要素得到激化而成为教学情境,情境开放性也就成为了情境为师生动态参与和沟通提供了条件。情境的以上特性一方面给教师的设计提出挑战,另一方面也昭示了情境设置无限提升性和情境设置的原则——情境的设计也就要根据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综合考虑才能做到因地制宜。
教学需要师生整个生命的融入,需要感同身受,体验的教学不仅要用脑更要用心。所以,我们对于创建和谐生态课堂的重视不仅是普通课堂教学顺利运行的需要,更是因为和谐的体验教学氛围它本身就是情境体验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不可或缺外在因素。在情境体验教学中“真诚”就是教师的言行一致和真实。思想品德的教育是对学生思想、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它的传授更加注重教师自己本身的言行一致和表率,需要教师对于自己所授知识的深信不疑。“理解”就是教师要做到设身处地将自己换位为学生,以学生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体验事物而不是教师将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目的在于为师生间的对话创造条件,为学生体验升华服务。“接受”就是对学生信任或奖赏。在思想品德情境体验教学中,初中生体验的观点出现偏颇甚至错误不少见,但是教师对于学生的错误也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信任学生对于真实事件论述,积极参与师生间的探讨,再奖赏学生在体验中有价值的观点,要相信学生有能力进行有效的体验学习。
二、情境反思
我认为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课应该是能够培养创新意识和学生实践能力。为此,我把情景问题讨论法运用到每节的思想品德课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反思:
1设计情景问题讨论,应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思想品德课的一些原理抽象难懂,使许多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敬而远之”。长此以往,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无从谈起。要改变这种教学状况,一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式是设计情景问题的讨论。如我把“理解与宽容”这个内容设计成几个环节:我思我行、小品表演、情景体验、换位认知。因为这些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在实际的情景问题讨论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它打破了“一言堂”,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情景问题讨论,应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讨论课不能只说不做,设计情景问题时,尽量把讨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我在设计“理解与宽容”时,设计了一个实践问题《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要求学生选择几个需要理解的对象进行沟通,并且做好记录。以往的政治课教学只重课堂,课外的社会实践几乎是空白。设计实践问题,使学生能面向社会,可以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另外,也可以根据内容设计撰写小论文、开展调查、收集资料等,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景问题讨论,应当把握好度,做到收放自如。
作为教师,应当明确自己的角色——就是当好引导者,特别是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有些话题学生很感兴趣,说得很多,甚至说偏了,这个时候教师应当及时地去引导。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通过设计情景问题的讨论,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地位转变成主动的学习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模式中放飞思想,学以致用,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得到提高。面对新课程标准,教师也面临新的挑战,要在实践中多反思,多总结,特别是要提高情景设计的能力和课堂的随机互动能力。
三、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至高境界)真善美的情感体验与培养
所谓真善美中的“真”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词,它要求人们要真诚待人,不要虚心假意,更不能存心不良“善”就是要求人们存善心、做善人、做善事。“美”是三者中的最高境界,是前两者的融合,即能有益于他人,给他人带来幸福的美心、美行。而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那么,真善美的情感体验与培养则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灵魂。同时,小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其道德知识内化为内心的催化剂,是培养其道德信念的内在驱动力,真善美的情感体验与培养具有无痕化的特征,能够形成小学生稳定的品德心理背景,以直觉的方式定向其行为。因此,真善美的情感体验与培养不应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结构中孤立存在的一个环节,而应是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同时更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高目标和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
[2] 丁玉华.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3] 徐娟.对小学德育教育生活化的探索和思考[J].魅力中国,2010(34):5.
[4] 陶元红.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实施探讨[J].中小学教材教学:小学版,2004(7):14.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情景反思
俗话说的好“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都不尽相同,教师要随着教学对象、内容和现有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结合各种教学方式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最佳的教学方式。如:陶冶情操法、创设情景法、故事喻理法、探究发现法、角色表演法、社会调查法、引导讨论法等。才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
一、情境体验教学情境的合适设计
情境体验教学的始发地始于“情境”,但情境不是环境,也不是意境,我们一般将其认为是“情”与“境”的结合体,它是教学内容得以存在、运用的环境背景。它的功能是激发儿童的认知、实践和情感活动,所以它是学生学习素材的重要来源之一。情境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性,也就是说情境中所包含的时空、人物、事件都具有特殊性。情境具有多元的特点,根据不同标准情境就会有截然不同的分类,情境体验教学中不可能存在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情境。情境还具有部分开放的特性。这是因为师生的参与使本来的“场地”或“环境”等情境要素得到激化而成为教学情境,情境开放性也就成为了情境为师生动态参与和沟通提供了条件。情境的以上特性一方面给教师的设计提出挑战,另一方面也昭示了情境设置无限提升性和情境设置的原则——情境的设计也就要根据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综合考虑才能做到因地制宜。
教学需要师生整个生命的融入,需要感同身受,体验的教学不仅要用脑更要用心。所以,我们对于创建和谐生态课堂的重视不仅是普通课堂教学顺利运行的需要,更是因为和谐的体验教学氛围它本身就是情境体验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不可或缺外在因素。在情境体验教学中“真诚”就是教师的言行一致和真实。思想品德的教育是对学生思想、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它的传授更加注重教师自己本身的言行一致和表率,需要教师对于自己所授知识的深信不疑。“理解”就是教师要做到设身处地将自己换位为学生,以学生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体验事物而不是教师将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目的在于为师生间的对话创造条件,为学生体验升华服务。“接受”就是对学生信任或奖赏。在思想品德情境体验教学中,初中生体验的观点出现偏颇甚至错误不少见,但是教师对于学生的错误也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信任学生对于真实事件论述,积极参与师生间的探讨,再奖赏学生在体验中有价值的观点,要相信学生有能力进行有效的体验学习。
二、情境反思
我认为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课应该是能够培养创新意识和学生实践能力。为此,我把情景问题讨论法运用到每节的思想品德课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反思:
1设计情景问题讨论,应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思想品德课的一些原理抽象难懂,使许多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敬而远之”。长此以往,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无从谈起。要改变这种教学状况,一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式是设计情景问题的讨论。如我把“理解与宽容”这个内容设计成几个环节:我思我行、小品表演、情景体验、换位认知。因为这些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在实际的情景问题讨论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它打破了“一言堂”,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情景问题讨论,应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讨论课不能只说不做,设计情景问题时,尽量把讨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我在设计“理解与宽容”时,设计了一个实践问题《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要求学生选择几个需要理解的对象进行沟通,并且做好记录。以往的政治课教学只重课堂,课外的社会实践几乎是空白。设计实践问题,使学生能面向社会,可以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另外,也可以根据内容设计撰写小论文、开展调查、收集资料等,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景问题讨论,应当把握好度,做到收放自如。
作为教师,应当明确自己的角色——就是当好引导者,特别是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有些话题学生很感兴趣,说得很多,甚至说偏了,这个时候教师应当及时地去引导。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通过设计情景问题的讨论,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地位转变成主动的学习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模式中放飞思想,学以致用,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得到提高。面对新课程标准,教师也面临新的挑战,要在实践中多反思,多总结,特别是要提高情景设计的能力和课堂的随机互动能力。
三、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至高境界)真善美的情感体验与培养
所谓真善美中的“真”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词,它要求人们要真诚待人,不要虚心假意,更不能存心不良“善”就是要求人们存善心、做善人、做善事。“美”是三者中的最高境界,是前两者的融合,即能有益于他人,给他人带来幸福的美心、美行。而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那么,真善美的情感体验与培养则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灵魂。同时,小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其道德知识内化为内心的催化剂,是培养其道德信念的内在驱动力,真善美的情感体验与培养具有无痕化的特征,能够形成小学生稳定的品德心理背景,以直觉的方式定向其行为。因此,真善美的情感体验与培养不应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结构中孤立存在的一个环节,而应是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同时更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高目标和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
[2] 丁玉华.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3] 徐娟.对小学德育教育生活化的探索和思考[J].魅力中国,2010(34):5.
[4] 陶元红.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实施探讨[J].中小学教材教学:小学版,2004(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