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方普通高等院校中,輔导员在学生管理及日常行政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日常繁杂的工作易引发或加深辅导员群体职业倦怠,故本文围绕地方普通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展开研究,分析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对辅导员职业倦怠主要原因进行剖析,提出适当的解决策略与缓解办法,望对高校重视辅导员队伍管理及稳定高校辅导员群体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应对策略
为实现教育强国,自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以来,随着高校逐年的扩招,我国大学生数量开始稳步上升,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开始转变,我国大学生总数达到了近1.3亿人,而这1.3亿大学生中,绝大部分毕业于地方地方普通高校。与他们接触最频繁、沟通最多的就是年级辅导员,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学习期间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等工作[1],担任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一、地方普通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行为表现:
辅导员工作是“育人”的 工作,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能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反之,则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及工作经历发现,辅导员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他们在个人价值追求得不到有效的回应,反馈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时候,对待工作会呈现出勉强和讲究的态度,加大对工作的怨气和不满程度,缺乏工作安全感而引发焦虑,最终放弃辅导员工作而选择其他职业。
二、地方普通高校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原因分析
辅导员职业倦怠由多种原因导致,但可归纳为个人发展及制度保障等方面,此外还与社会环境因素有关。
(一)岗位职责不明,工作压力较大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辅导员主要的工作职责是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和学风建设共九个方面的内容[2]。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除常规的早查课、晚查寝、家校联系等日常工作外,还需完成上级领导及校内其他各部门涉及到与学生相关不愿做、不想做的额外工作,最后都由辅导员全权负责,让辅导员成为了一个“了难”专业户,工作大部分时间不是在群里回复“收到”,就是在“做表”或“交表”的路上,弱化了其本职工作,每天疲于应对,处在一个全负荷运转状态,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
(二)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不合理,收入差距大
辅导员工作,是一个杂而繁琐的工作,虽然每个高校都制定了相应的辅导员考评体系,但是很难科学合理的做到对每个辅导员工作及所在院系进行考核,绝大部分的考核指标是主观机械的,甚至一套考评规则数年未做出调整。对于学生人数差异较大的院系、学科门类的不同的院系、男女比例差距较大的院系未加以区别,尽管他们开展同样工作,为达到学校考核标准,不同院系花费的时间、精力、工作质量和完成度有着巨大差异,但是学校却按照一个标准加以考核,这对辅导员个体和所在院系是不公平、不合理的,考核的结果最终导致辅导员收入的差异化,使付出和收获未形成正比。这样就会大大打击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加深其职业倦怠。
(三)自身价值感不强,社会认可度不高
自1953年清华大学开始设置政治辅导员,1961年国家教育部直属高校批准施行专职辅导员制度,2014年,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对辅导员定义加以明确,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1]。但客观现实是,辅导员在进行日常的家校联系时,更多的只能称呼为“某某老师”,因为在许多家长认知中没有辅导员的概念,他们只知道上课的专任教师和班主任,其次就是各职能部门行政人员。辅导员虽兼“教师角色”“行政角色”的双重身份,但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辅导员既非行政岗,又非教学岗,不能够很好的,有针对性的做出自己职业规划。
(四)高校重视程度不够,晋升通道不畅
在目前“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各高校更加倾向对学科建设的投入,如教学岗教师的培养和科研平台的搭建,从而忽视对辅导员群体的重视,辅导员除了能在入职时有培训,后期很难有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另外,辅导员虽身兼“干部”和“教师”双重身份,看似晋升渠道明朗,但现实情况却困难重重。对于行政职务方向的晋升,由于高校的特殊性,辅导员工作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研究生学历辅导员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深造;对于职称方向的晋升,辅导员就需要和专任教师进行角逐,他们既缺乏有效时间进行理论研究,更缺乏申报的平台,因为各二级学院会更加倾向本学院科任老师课题的申报。
三、地方普通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应对策略及建议
根据笔者对地方普通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认为减缓辅导员职业倦怠应该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高校层面及个人方面共同努力,使辅导员工作能回归本源,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一)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后召开了全国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了系列讲话,做出重要批示。说明国家高度关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重视辅导员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巩固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地位,全面规划思想政治工作战略布局,有序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落实。
(二)社会层面做好舆论引导
各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媒体作用,首先,要正确引导舆论,在电视台、广播、官方媒体及官方公众号对辅导员工作及其意义加以广泛宣传,特别是在新生入学时,引导家长、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了解与认可,防止对辅导员工作意义的磨灭与恶意中伤;其次,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对辅导员优秀工作事迹进行宣传与传播,充分展示辅导员工作成就和良好形象,让每个学生、家长都能打心底里认可辅导员、信得过辅导员;最后,要树立辅导员先进典型,各高校做好先进辅导员人物宣传,对于强化辅导员队伍职业认同,稳定辅导员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三)学校层面重在政策落实
各高校重视辅导员队伍,缓解其职业倦怠,关键在于政策落实。首先,对待辅导员工作的选聘就要制定明确准入制度和工作年限标准,签定相应“责任状”,将很多以辅导员工作为高校准入门槛的投机人员筛除在外,稳定辅导员队伍,构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其次,明确辅导员岗位职责,真正为辅导员“减负”,明确各部门职责,让辅导员能回归本职工作,同时给予一些真正政策上的优待与支持,如职称评审、福利待遇、校内住房保障等;再次,探索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建立辅导员向上反馈制度,聆听辅导员工作存在的客观难题,切实解决辅导员面临的现实需求;最后,要肯定辅导员的工作价值,给予辅导员公平评价,定期给辅导员进行心理疏导与职业培训,真正保证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
四、结语
辅导员工作是“育人”、“铸魂”的工作,足以显示出这一群体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但日常学生管理及额外工作已使辅导员疲惫不堪,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客观难题,还需内外联动、多方努力,争取使辅导员工作能回归本源,成为一个学生尊敬、朋友羡慕、社会重视的好职业。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思政〔2014〕2号文).2014
[2]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917]43号文).2017
(作者简介:鲁俊,硕士,湖南常德,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推荐人:邹庆云,博士,湖南文理学院数理学院院长助理,湖南常德,教授。)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应对策略
为实现教育强国,自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以来,随着高校逐年的扩招,我国大学生数量开始稳步上升,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开始转变,我国大学生总数达到了近1.3亿人,而这1.3亿大学生中,绝大部分毕业于地方地方普通高校。与他们接触最频繁、沟通最多的就是年级辅导员,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学习期间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等工作[1],担任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一、地方普通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行为表现:
辅导员工作是“育人”的 工作,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能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反之,则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及工作经历发现,辅导员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他们在个人价值追求得不到有效的回应,反馈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时候,对待工作会呈现出勉强和讲究的态度,加大对工作的怨气和不满程度,缺乏工作安全感而引发焦虑,最终放弃辅导员工作而选择其他职业。
二、地方普通高校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原因分析
辅导员职业倦怠由多种原因导致,但可归纳为个人发展及制度保障等方面,此外还与社会环境因素有关。
(一)岗位职责不明,工作压力较大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辅导员主要的工作职责是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和学风建设共九个方面的内容[2]。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除常规的早查课、晚查寝、家校联系等日常工作外,还需完成上级领导及校内其他各部门涉及到与学生相关不愿做、不想做的额外工作,最后都由辅导员全权负责,让辅导员成为了一个“了难”专业户,工作大部分时间不是在群里回复“收到”,就是在“做表”或“交表”的路上,弱化了其本职工作,每天疲于应对,处在一个全负荷运转状态,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
(二)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不合理,收入差距大
辅导员工作,是一个杂而繁琐的工作,虽然每个高校都制定了相应的辅导员考评体系,但是很难科学合理的做到对每个辅导员工作及所在院系进行考核,绝大部分的考核指标是主观机械的,甚至一套考评规则数年未做出调整。对于学生人数差异较大的院系、学科门类的不同的院系、男女比例差距较大的院系未加以区别,尽管他们开展同样工作,为达到学校考核标准,不同院系花费的时间、精力、工作质量和完成度有着巨大差异,但是学校却按照一个标准加以考核,这对辅导员个体和所在院系是不公平、不合理的,考核的结果最终导致辅导员收入的差异化,使付出和收获未形成正比。这样就会大大打击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加深其职业倦怠。
(三)自身价值感不强,社会认可度不高
自1953年清华大学开始设置政治辅导员,1961年国家教育部直属高校批准施行专职辅导员制度,2014年,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对辅导员定义加以明确,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1]。但客观现实是,辅导员在进行日常的家校联系时,更多的只能称呼为“某某老师”,因为在许多家长认知中没有辅导员的概念,他们只知道上课的专任教师和班主任,其次就是各职能部门行政人员。辅导员虽兼“教师角色”“行政角色”的双重身份,但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辅导员既非行政岗,又非教学岗,不能够很好的,有针对性的做出自己职业规划。
(四)高校重视程度不够,晋升通道不畅
在目前“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各高校更加倾向对学科建设的投入,如教学岗教师的培养和科研平台的搭建,从而忽视对辅导员群体的重视,辅导员除了能在入职时有培训,后期很难有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另外,辅导员虽身兼“干部”和“教师”双重身份,看似晋升渠道明朗,但现实情况却困难重重。对于行政职务方向的晋升,由于高校的特殊性,辅导员工作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研究生学历辅导员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深造;对于职称方向的晋升,辅导员就需要和专任教师进行角逐,他们既缺乏有效时间进行理论研究,更缺乏申报的平台,因为各二级学院会更加倾向本学院科任老师课题的申报。
三、地方普通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应对策略及建议
根据笔者对地方普通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认为减缓辅导员职业倦怠应该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高校层面及个人方面共同努力,使辅导员工作能回归本源,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一)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后召开了全国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了系列讲话,做出重要批示。说明国家高度关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重视辅导员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巩固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地位,全面规划思想政治工作战略布局,有序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落实。
(二)社会层面做好舆论引导
各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媒体作用,首先,要正确引导舆论,在电视台、广播、官方媒体及官方公众号对辅导员工作及其意义加以广泛宣传,特别是在新生入学时,引导家长、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了解与认可,防止对辅导员工作意义的磨灭与恶意中伤;其次,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对辅导员优秀工作事迹进行宣传与传播,充分展示辅导员工作成就和良好形象,让每个学生、家长都能打心底里认可辅导员、信得过辅导员;最后,要树立辅导员先进典型,各高校做好先进辅导员人物宣传,对于强化辅导员队伍职业认同,稳定辅导员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三)学校层面重在政策落实
各高校重视辅导员队伍,缓解其职业倦怠,关键在于政策落实。首先,对待辅导员工作的选聘就要制定明确准入制度和工作年限标准,签定相应“责任状”,将很多以辅导员工作为高校准入门槛的投机人员筛除在外,稳定辅导员队伍,构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其次,明确辅导员岗位职责,真正为辅导员“减负”,明确各部门职责,让辅导员能回归本职工作,同时给予一些真正政策上的优待与支持,如职称评审、福利待遇、校内住房保障等;再次,探索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建立辅导员向上反馈制度,聆听辅导员工作存在的客观难题,切实解决辅导员面临的现实需求;最后,要肯定辅导员的工作价值,给予辅导员公平评价,定期给辅导员进行心理疏导与职业培训,真正保证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
四、结语
辅导员工作是“育人”、“铸魂”的工作,足以显示出这一群体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但日常学生管理及额外工作已使辅导员疲惫不堪,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客观难题,还需内外联动、多方努力,争取使辅导员工作能回归本源,成为一个学生尊敬、朋友羡慕、社会重视的好职业。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思政〔2014〕2号文).2014
[2]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917]43号文).2017
(作者简介:鲁俊,硕士,湖南常德,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推荐人:邹庆云,博士,湖南文理学院数理学院院长助理,湖南常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