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破是什么?破就是完整的东西受到损坏变得不完整。由于思维的惯性,人们在不完整的东西面前,往往惋惜、牢骚、埋怨、自责等,然后就把不完整的东西丢弃到垃圾堆当废物处理掉。殊不知,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完整的东西有用武之地,不完整的东西也另有用途,只是人们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罢了。
创新者对打破之后不完整的东西是另眼看待的。有人说打破了之后有很多窍门可以学,“不拆机器不知道组合的精妙”,这是对打破后学习的深刻总结;有人认为打破之后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整体的功能虽然消失了,某种功能却还存在,仍可以利用,或者将某个零件进行组合、改变、替代等,就有了别于整体的新意。发明无处不在,兴许就在打破了之后。例如,断鼻缝衣针成了接种天花疫苗的工具。人们都知道,接种天花疫苗,就可以预防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传染病天花。如何把这种疫苗有效地接种到人的身上去呢?当初人们遇到了两大困难:一是切口的深浅不好掌握,二是疫苗的总量难以控制。医生们一直在苦思良策,未能想出个好办法。有一天,一位接种天花疫苗的医生发现了一枚断鼻的缝衣针,使他想到了接种疫苗的问题。弄断了的针鼻是一把微型的金属叉子形状,用这个叉子蘸上疫苗,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缘故,这个疫苗就会附着在针的外面。而且无论怎样蘸、怎样拿,疫苗总量总是一定的。断了针鼻的叉子非常锋利,很容易刺进皮肤里,尤其是能自然定位到所需要的深度,不会造成伤害,划过后,皮肤收缩,疫苗就会全部留在里面。缝衣针断了针鼻,本是一个废针,可就是这个“破针”解决了接种疫苗的难题。
再如,裁纸刀就是受到破碎东西的启发而发明的。日本一家公司的一个职员对刀特别感兴趣,老想发明一种价格低廉而又能永葆锋利的刀具,他每天在用刀时都十分用心地琢磨这件事。有一次他看到有人用破了的玻璃片刮木板上的油漆,当玻璃片刮钝了以后,就敲断一节,然后又用新的玻璃片接着刮。这使他联想到刀刃,要是刀刃钝了不去磨它,而把钝的部分折断去掉,接着又用新刀刃,那不是就能永葆刀具的锋利了吗?经过试验,他在薄薄的长刀片上留下刻痕,刀刃用钝了就照刻痕折一段丢掉,这样又有了新的锋利的刀刃,从而发明了前所未有的可长期连续使用的刀具——裁纸刀。
不破不立乃发明之道,那么,如何在事物遭遇破坏之后获得新的发明灵感呢?
首先,要在打破后找出规律。所谓规律,就是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它是客观存在的,对于规律,人们可以认识它、利用它。任何事物都有规律,完整的东西有规律,打破的东西也不例外。由于习惯的原因,人们往往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要对打破的东西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一旦找出规律,就意味着有了新的发现,新的发明也就随即诞生了。如,丹麦物理学家雅科伯·鲍尔就是在研究打破后的东西中发现了“碎瓶定律”。瓶罐不慎被打破,有许多碎片,有大块的,有不大不小的,当然还有更小的碎片和碎渣。他将这些碎片按重量分类,有10-100克的,有1-9克的,有0.1-1克的。然后将这些碎片总量称一下,他发现,随着碎片大小等级的递减,每一级大小碎片的总重量都将增大约16倍,即大块碎片重量只有中等碎片的1/16之一,中等碎片重量又只有小碎片的1/16之一,依此类推。另外,鲍尔及其同事还证实,瓶罐之类物品碎片等级之间这种16左右的系数比例,只是根据破碎物的形状才发生变化,如玻璃棒打碎后的系数约为11,玻璃球约为40,它与破碎物品本身材料性质(如玻璃、陶瓷、石膏)无关。同时,测量这种系数不一定需要破碎物品的全部碎片。
这种规律的奥妙虽然目前尚不清楚,但这种规律的用途已经显现:专家们应用它来恢复并不知道形状的物体的原貌,如考古工作者就可以先测出这些碎片的重量进而判断出该物体的形状。“碎瓶定律”给予人们的启迪远远超出了碎瓶的范围。
其次,要在打破后看出新意。完整的东西损伤后变成了不完整的,从不完整的东西中看出新意,这正是发明者所应具有的素质,发明者与普通人的区别也在这里。建筑工人对破碎的玻璃看出了新意,垒墙时将玻璃插在墙头,防止坏人偷爬;拌灰浆的师傅对破碎的玻璃看出了新意,将它拌在水泥里制成水泥板,成了装饰品;更有设计高手对破碎的玻璃镜片看出了新意,将它贴在墙上变成“钻石”。例如,伊朗的德黑兰皇宫以“钻石”镶嵌而闻名遐迩,当初设计时,宫殿内壁用的是大尺码的玻璃镜子,等运到时却发现镜子破碎严重,设计师面对破碎的镜片,经过认真的思索,从破碎中看出了新意,别出心裁地把碎镜子打得更碎,然后将这些碎镜片按一定的图案要求排列组合起来,镶嵌在四壁和天花板上,意想不到的是碎镜片竟成了“钻石”,光和影的效果非常奇妙,皇宫比原先设计的更加璀璨夺目、豪华气派。为此,设计师这个变废为宝的了不起的创意倾倒了许多人,并被后人传为佳话。
最后,要善于从打破中探究奥妙。面对破后的不完整,有的人往往懊恼自怨,也有的人顿足惋叹,这是认识上的片面性。正确的做法是:仔细地去研究,认真地去思考,勇敢地去探索,找出奥妙,从而发明出新的东西。例如,法国化学家别奈利克发明“安全防震玻璃”就是一例。1903年的一天,他在做实验时,不小心把一只装有硝化纤维的烧瓶掉到了地上,他心想这只又薄又脆的烧瓶肯定摔碎无疑了。但捡起来看时,他惊讶了!烧瓶摔裂出无数的裂纹,却没有掉下一块玻璃碎片,甚至烧瓶中的液体也没有一滴从裂纹中漏出来。面对破碎的烧瓶,他没有自责自己不小心,也没有惋惜盛有溶液的烧瓶,而是敏锐地觉察到其中有奥秘,于是决心探个究竟。经过研究,原来烧瓶装的硝化纤维液体蒸发后,瓶壁上牢牢地粘上了一层坚韧而又透明的硝化纤维薄膜,所以尽管瓶子摔裂了也不会出现碎片。别奈利克根据这个原理,在两层玻璃间涂上一层硝化纤维,然后再压紧玻璃,这样,一种即使震裂也不产生碎片的防震安全玻璃发明成功了。如果别奈利克对破碎的烧瓶不去探究奥秘,顺手将其丢入垃圾桶,也就没有今天应用广泛的防震安全玻璃了。
我有奇想百千万 路丰柱
我有时突然就产生奇想,想得似乎荒诞可笑,因而常有人讥讽嘲笑。我不在意这种尴尬,反而激发我下定决心,把奇想力争变为事实。世上许多发明创造源于科学幻想,我深信我的奇想有时会成为小发明的前奏。比如:我的“沙腌鸡蛋”想法产生之初,就受到家人的反对。
腌蛋方法多种多样,我开醋店时按传统方法生腌,不料煮熟时乒乓开裂,很不好卖,听说泥腌效果最好,可是我们这里是粘土,清洗很费事。我就产生奇想,用沙腌怎么样?没想到事实超出了我的想象——不仅清洗容易,重要的是有沙的保护,杜绝了蝇虫叮咬,霉菌污染,经久不坏且日久蛋黄出油,蛋清不糟烂。又试着减少一半的盐的分量,正适合现代人低盐健康理念,咸淡适口,品质最理想。
奇想意味着灵感来潮,灵感是愿望积累后进发出的火花,有一定的哲理和科学依据。奇想不能胡想,不能瞎想,要有科学基础,才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水到渠成,一念间使郁积的问题迎刃而解。
一个人有了奇想也就有了动力,不因艰辛而退、不因挫折而弃、不因讥讽而犹豫、不因初败而告终。要树立起“差一步前功尽弃,努把力就是成功”的信念,往往披荆斩棘之后就是“柳暗花明”。
在那缺柴少粮的岁月,又逢动乱年代,生活的艰辛、物质的匮乏,没有阻挠我的奇思异想,贫困饥饿中的我迷上了太阳灶。我根本无力制作,只能冥思苦想,却产生了奇想:用现有梨篓当木箱,铺一个棉袄保温,中间放一个生铁锅当灶膛,锅口、梨篓口各捆一块透明塑料布代替玻璃,在阳光下竟喜获110℃高温,于是联想到高温速成制酱。马上用小瓶装了甜酱放在里面,不料仅一天就成了黑酱。这一成就鼓舞了我,找来两个大小不同的纸箱,作成了简易太阳灶,开始实验速成黑酱。用酱馍馍也能一天晒黑,高兴地拿到城里副食厂找师傅们品尝,但得到的不是夸奖,而是“不像黑酱”,我这才尝出“苦甜没酱味”。原来,我让酱馍馍经糖化过程后就急急高温强迫变成了焦糖,忽视了酱的发酵分解。那时我家没有余粮,无法一次又一次实验,于是心甘情愿忙上加忙,找邻居给人家晒酱,经历了多少阴雨风云天气,数不清的积累,终于总结出一套制作“速成黑酱”的独特方法。
我的奇想还在继续:塑料大棚在寒冷的冬季能获得春夏温度,将塑料袋折严让袋口更严密,加上保温能获得更高的积累温度。事实得到肯定,冬天三九天晴天能达到50℃,夏天三伏天在90℃以上,经过一年四季的探索,在不同天气一小时一观测一记录,经过多次实验,我终于发明了“多功能日光袋”。利用一个旧塑料袋做成的简单装置,竟然有快速晒酱、蒸馏、烘干浓缩、催红涩果等三十多种用途。
奇想,是发明创新的初始力量。当然,奇想变成发明创新,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辛勤执著,才会喜结硕果。珍视心中每一个奇思异想,它们会让你的生活更加充实美好。
创新者对打破之后不完整的东西是另眼看待的。有人说打破了之后有很多窍门可以学,“不拆机器不知道组合的精妙”,这是对打破后学习的深刻总结;有人认为打破之后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整体的功能虽然消失了,某种功能却还存在,仍可以利用,或者将某个零件进行组合、改变、替代等,就有了别于整体的新意。发明无处不在,兴许就在打破了之后。例如,断鼻缝衣针成了接种天花疫苗的工具。人们都知道,接种天花疫苗,就可以预防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传染病天花。如何把这种疫苗有效地接种到人的身上去呢?当初人们遇到了两大困难:一是切口的深浅不好掌握,二是疫苗的总量难以控制。医生们一直在苦思良策,未能想出个好办法。有一天,一位接种天花疫苗的医生发现了一枚断鼻的缝衣针,使他想到了接种疫苗的问题。弄断了的针鼻是一把微型的金属叉子形状,用这个叉子蘸上疫苗,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缘故,这个疫苗就会附着在针的外面。而且无论怎样蘸、怎样拿,疫苗总量总是一定的。断了针鼻的叉子非常锋利,很容易刺进皮肤里,尤其是能自然定位到所需要的深度,不会造成伤害,划过后,皮肤收缩,疫苗就会全部留在里面。缝衣针断了针鼻,本是一个废针,可就是这个“破针”解决了接种疫苗的难题。
再如,裁纸刀就是受到破碎东西的启发而发明的。日本一家公司的一个职员对刀特别感兴趣,老想发明一种价格低廉而又能永葆锋利的刀具,他每天在用刀时都十分用心地琢磨这件事。有一次他看到有人用破了的玻璃片刮木板上的油漆,当玻璃片刮钝了以后,就敲断一节,然后又用新的玻璃片接着刮。这使他联想到刀刃,要是刀刃钝了不去磨它,而把钝的部分折断去掉,接着又用新刀刃,那不是就能永葆刀具的锋利了吗?经过试验,他在薄薄的长刀片上留下刻痕,刀刃用钝了就照刻痕折一段丢掉,这样又有了新的锋利的刀刃,从而发明了前所未有的可长期连续使用的刀具——裁纸刀。
不破不立乃发明之道,那么,如何在事物遭遇破坏之后获得新的发明灵感呢?
首先,要在打破后找出规律。所谓规律,就是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它是客观存在的,对于规律,人们可以认识它、利用它。任何事物都有规律,完整的东西有规律,打破的东西也不例外。由于习惯的原因,人们往往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要对打破的东西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一旦找出规律,就意味着有了新的发现,新的发明也就随即诞生了。如,丹麦物理学家雅科伯·鲍尔就是在研究打破后的东西中发现了“碎瓶定律”。瓶罐不慎被打破,有许多碎片,有大块的,有不大不小的,当然还有更小的碎片和碎渣。他将这些碎片按重量分类,有10-100克的,有1-9克的,有0.1-1克的。然后将这些碎片总量称一下,他发现,随着碎片大小等级的递减,每一级大小碎片的总重量都将增大约16倍,即大块碎片重量只有中等碎片的1/16之一,中等碎片重量又只有小碎片的1/16之一,依此类推。另外,鲍尔及其同事还证实,瓶罐之类物品碎片等级之间这种16左右的系数比例,只是根据破碎物的形状才发生变化,如玻璃棒打碎后的系数约为11,玻璃球约为40,它与破碎物品本身材料性质(如玻璃、陶瓷、石膏)无关。同时,测量这种系数不一定需要破碎物品的全部碎片。
这种规律的奥妙虽然目前尚不清楚,但这种规律的用途已经显现:专家们应用它来恢复并不知道形状的物体的原貌,如考古工作者就可以先测出这些碎片的重量进而判断出该物体的形状。“碎瓶定律”给予人们的启迪远远超出了碎瓶的范围。
其次,要在打破后看出新意。完整的东西损伤后变成了不完整的,从不完整的东西中看出新意,这正是发明者所应具有的素质,发明者与普通人的区别也在这里。建筑工人对破碎的玻璃看出了新意,垒墙时将玻璃插在墙头,防止坏人偷爬;拌灰浆的师傅对破碎的玻璃看出了新意,将它拌在水泥里制成水泥板,成了装饰品;更有设计高手对破碎的玻璃镜片看出了新意,将它贴在墙上变成“钻石”。例如,伊朗的德黑兰皇宫以“钻石”镶嵌而闻名遐迩,当初设计时,宫殿内壁用的是大尺码的玻璃镜子,等运到时却发现镜子破碎严重,设计师面对破碎的镜片,经过认真的思索,从破碎中看出了新意,别出心裁地把碎镜子打得更碎,然后将这些碎镜片按一定的图案要求排列组合起来,镶嵌在四壁和天花板上,意想不到的是碎镜片竟成了“钻石”,光和影的效果非常奇妙,皇宫比原先设计的更加璀璨夺目、豪华气派。为此,设计师这个变废为宝的了不起的创意倾倒了许多人,并被后人传为佳话。
最后,要善于从打破中探究奥妙。面对破后的不完整,有的人往往懊恼自怨,也有的人顿足惋叹,这是认识上的片面性。正确的做法是:仔细地去研究,认真地去思考,勇敢地去探索,找出奥妙,从而发明出新的东西。例如,法国化学家别奈利克发明“安全防震玻璃”就是一例。1903年的一天,他在做实验时,不小心把一只装有硝化纤维的烧瓶掉到了地上,他心想这只又薄又脆的烧瓶肯定摔碎无疑了。但捡起来看时,他惊讶了!烧瓶摔裂出无数的裂纹,却没有掉下一块玻璃碎片,甚至烧瓶中的液体也没有一滴从裂纹中漏出来。面对破碎的烧瓶,他没有自责自己不小心,也没有惋惜盛有溶液的烧瓶,而是敏锐地觉察到其中有奥秘,于是决心探个究竟。经过研究,原来烧瓶装的硝化纤维液体蒸发后,瓶壁上牢牢地粘上了一层坚韧而又透明的硝化纤维薄膜,所以尽管瓶子摔裂了也不会出现碎片。别奈利克根据这个原理,在两层玻璃间涂上一层硝化纤维,然后再压紧玻璃,这样,一种即使震裂也不产生碎片的防震安全玻璃发明成功了。如果别奈利克对破碎的烧瓶不去探究奥秘,顺手将其丢入垃圾桶,也就没有今天应用广泛的防震安全玻璃了。
我有奇想百千万 路丰柱
我有时突然就产生奇想,想得似乎荒诞可笑,因而常有人讥讽嘲笑。我不在意这种尴尬,反而激发我下定决心,把奇想力争变为事实。世上许多发明创造源于科学幻想,我深信我的奇想有时会成为小发明的前奏。比如:我的“沙腌鸡蛋”想法产生之初,就受到家人的反对。
腌蛋方法多种多样,我开醋店时按传统方法生腌,不料煮熟时乒乓开裂,很不好卖,听说泥腌效果最好,可是我们这里是粘土,清洗很费事。我就产生奇想,用沙腌怎么样?没想到事实超出了我的想象——不仅清洗容易,重要的是有沙的保护,杜绝了蝇虫叮咬,霉菌污染,经久不坏且日久蛋黄出油,蛋清不糟烂。又试着减少一半的盐的分量,正适合现代人低盐健康理念,咸淡适口,品质最理想。
奇想意味着灵感来潮,灵感是愿望积累后进发出的火花,有一定的哲理和科学依据。奇想不能胡想,不能瞎想,要有科学基础,才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水到渠成,一念间使郁积的问题迎刃而解。
一个人有了奇想也就有了动力,不因艰辛而退、不因挫折而弃、不因讥讽而犹豫、不因初败而告终。要树立起“差一步前功尽弃,努把力就是成功”的信念,往往披荆斩棘之后就是“柳暗花明”。
在那缺柴少粮的岁月,又逢动乱年代,生活的艰辛、物质的匮乏,没有阻挠我的奇思异想,贫困饥饿中的我迷上了太阳灶。我根本无力制作,只能冥思苦想,却产生了奇想:用现有梨篓当木箱,铺一个棉袄保温,中间放一个生铁锅当灶膛,锅口、梨篓口各捆一块透明塑料布代替玻璃,在阳光下竟喜获110℃高温,于是联想到高温速成制酱。马上用小瓶装了甜酱放在里面,不料仅一天就成了黑酱。这一成就鼓舞了我,找来两个大小不同的纸箱,作成了简易太阳灶,开始实验速成黑酱。用酱馍馍也能一天晒黑,高兴地拿到城里副食厂找师傅们品尝,但得到的不是夸奖,而是“不像黑酱”,我这才尝出“苦甜没酱味”。原来,我让酱馍馍经糖化过程后就急急高温强迫变成了焦糖,忽视了酱的发酵分解。那时我家没有余粮,无法一次又一次实验,于是心甘情愿忙上加忙,找邻居给人家晒酱,经历了多少阴雨风云天气,数不清的积累,终于总结出一套制作“速成黑酱”的独特方法。
我的奇想还在继续:塑料大棚在寒冷的冬季能获得春夏温度,将塑料袋折严让袋口更严密,加上保温能获得更高的积累温度。事实得到肯定,冬天三九天晴天能达到50℃,夏天三伏天在90℃以上,经过一年四季的探索,在不同天气一小时一观测一记录,经过多次实验,我终于发明了“多功能日光袋”。利用一个旧塑料袋做成的简单装置,竟然有快速晒酱、蒸馏、烘干浓缩、催红涩果等三十多种用途。
奇想,是发明创新的初始力量。当然,奇想变成发明创新,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辛勤执著,才会喜结硕果。珍视心中每一个奇思异想,它们会让你的生活更加充实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