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与生活紧密相关。它本来有能吸引学生的各种各样的实验及奇妙神秘的物理现象,而最终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的原因应该是老式的传统教学,尤其是传统教学中的那些弊病。传统授课方式有其优越性,它充分利用了师资、场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却很难贯彻,造成培养模式的一致化,学生思维方式的单一化。教师是“喂食者”,学生是被动的“待哺者”,最终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创新能力,对知识的运用和对实际问题的处理也变成因循守旧、亦步亦趋的模仿与套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在适应世界形式的变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特别是年轻人)发展的需求的情况下提出来,这是从教者施展抱负的契机,是教师重新审视传统教学的优劣,改变自己教学方式的契机。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与思路,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要变换教师的身份。不但要抛除课堂惟我独尊的观念,放下高高在上的身段,还要尝试学着做一个导演,或者是参与者、协作者,与学生共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他们相互协作探讨,处理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与疑惑,这样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也避免了教师的“一言堂”及个别学生的“吃不透”现象。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还要掌握尺度,既不要一个“好”字完事,更不能批评的体无完肤,要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有成就感。课堂教学在民主的氛围下进行,能让大家畅所欲言,把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掉,从而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精心设计的精彩引言,是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来源,选择恰当的时机抛出问题,更是会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比如在关于“重心”知识的学习中,在导语部分提出不倒翁为什么能保持直立,杂技演员高空走钢索为什么要手持一根长杆,足球运动员在身体对抗中为什么要曲蹲身体,起重机为什么要有沉重的底盘等,诸如此类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势必会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虽然重心摸不着,看不见,但学生在生活现象中思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并熟练地掌握了相关知识。
其次,学生的认知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建构在对事物的已有认识基础上的,不是强加的。例如力的学习,对其矢量性的理解,教师就没必要喋喋不休的举例,完全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常识储备,让他们列举对此的认识。踢足球因为用力的大小、部位、施力方向不同,可以踢出不同的效果,球在运动中不仅快慢不同,还可能出现诡异的弧线;用手推门,推的位置离门轴远近、施力的方向与门板的角度、用多大的力去推都会影响推门的效果,他们还会举出诸如此类的很多例子。学生也会据此自我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者相关。这样就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得到理性的升华,思维活跃起来,课堂就会充满生机。
另外,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放手,鼓励学生提问、质疑,而绝不能用教师的观点替代学生的观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不打断学生不合教师标准答案的回答,给学生发表见解,提出自己独到看法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为他们个性化发展留出更大空间。在学习人教版3-3中第8章有这样一道习题:两个体积不同的容器装有相同质量的同种理想气体,压强分别为P1、P2,现在把两部分气体相通,试求稳定后气体的压强(设气体温度保持恒定)?在备课时,我按照传统做法分别对两部分气体进行研究。
依据玻意耳定律列式:
P1V1=PV1/ ①
P2V2=PV2/ ②
由题意分析可以知道V1/=V2/,所以可以设V1/= V2/=V,有V1+V2=2V ③
联立①②两式得V1=P2V2/P1,带入③式得V2=2P1V/(P1+P2),再带入②式得P=2P1P2/(P1+P2)。
这道习题解题思路应该是清晰的,但计算过程总嫌繁琐。第二天在课堂上有一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做法,他的板演如下:
解:两部分气体可视为一定质量的气体的两个状态,根据玻意耳定律列式P1V1=P2V2,可以知道两部分气体混合前体积的比例为V1:V2=P2:P1,设占有的份数分别为P2、P1,混合后占有的体积应该相等,则占有的份数都为(P2+P1)/2。对1部分气体列方程有P1 P2=P(P2+P1)/2(对2部分道理一样),得P=2P1P2/(P1+P2)。
由此可以看出,这位同学想法新颖,做法简单,他能够把数学知识迁移过来,巧妙的用比例的方法替换掉体积这个未知量,解决了这个复杂的物理问题。我及时给了他肯定与表扬,这节课其他学生也学得津津有味,我也有收获,真是只有教师想不到,而没有学生做不到的。这样能不断给学生成功体验的课堂,注定会是人人爱学,个个投入,探究学习气氛浓厚的课堂。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与思路,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要变换教师的身份。不但要抛除课堂惟我独尊的观念,放下高高在上的身段,还要尝试学着做一个导演,或者是参与者、协作者,与学生共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他们相互协作探讨,处理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与疑惑,这样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也避免了教师的“一言堂”及个别学生的“吃不透”现象。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还要掌握尺度,既不要一个“好”字完事,更不能批评的体无完肤,要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有成就感。课堂教学在民主的氛围下进行,能让大家畅所欲言,把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掉,从而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精心设计的精彩引言,是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来源,选择恰当的时机抛出问题,更是会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比如在关于“重心”知识的学习中,在导语部分提出不倒翁为什么能保持直立,杂技演员高空走钢索为什么要手持一根长杆,足球运动员在身体对抗中为什么要曲蹲身体,起重机为什么要有沉重的底盘等,诸如此类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势必会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虽然重心摸不着,看不见,但学生在生活现象中思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并熟练地掌握了相关知识。
其次,学生的认知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建构在对事物的已有认识基础上的,不是强加的。例如力的学习,对其矢量性的理解,教师就没必要喋喋不休的举例,完全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常识储备,让他们列举对此的认识。踢足球因为用力的大小、部位、施力方向不同,可以踢出不同的效果,球在运动中不仅快慢不同,还可能出现诡异的弧线;用手推门,推的位置离门轴远近、施力的方向与门板的角度、用多大的力去推都会影响推门的效果,他们还会举出诸如此类的很多例子。学生也会据此自我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者相关。这样就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得到理性的升华,思维活跃起来,课堂就会充满生机。
另外,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放手,鼓励学生提问、质疑,而绝不能用教师的观点替代学生的观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不打断学生不合教师标准答案的回答,给学生发表见解,提出自己独到看法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为他们个性化发展留出更大空间。在学习人教版3-3中第8章有这样一道习题:两个体积不同的容器装有相同质量的同种理想气体,压强分别为P1、P2,现在把两部分气体相通,试求稳定后气体的压强(设气体温度保持恒定)?在备课时,我按照传统做法分别对两部分气体进行研究。
依据玻意耳定律列式:
P1V1=PV1/ ①
P2V2=PV2/ ②
由题意分析可以知道V1/=V2/,所以可以设V1/= V2/=V,有V1+V2=2V ③
联立①②两式得V1=P2V2/P1,带入③式得V2=2P1V/(P1+P2),再带入②式得P=2P1P2/(P1+P2)。
这道习题解题思路应该是清晰的,但计算过程总嫌繁琐。第二天在课堂上有一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做法,他的板演如下:
解:两部分气体可视为一定质量的气体的两个状态,根据玻意耳定律列式P1V1=P2V2,可以知道两部分气体混合前体积的比例为V1:V2=P2:P1,设占有的份数分别为P2、P1,混合后占有的体积应该相等,则占有的份数都为(P2+P1)/2。对1部分气体列方程有P1 P2=P(P2+P1)/2(对2部分道理一样),得P=2P1P2/(P1+P2)。
由此可以看出,这位同学想法新颖,做法简单,他能够把数学知识迁移过来,巧妙的用比例的方法替换掉体积这个未知量,解决了这个复杂的物理问题。我及时给了他肯定与表扬,这节课其他学生也学得津津有味,我也有收获,真是只有教师想不到,而没有学生做不到的。这样能不断给学生成功体验的课堂,注定会是人人爱学,个个投入,探究学习气氛浓厚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