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整合视域下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建设研究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y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学旅行是革新传统教学方式、促进学科课程整合的重要途径。鉴于课程整合所具有的教育性、开放性、体验性特征,以课程整合为基础的研学旅行理应具有鲜明的育人导向、跨学科取向和实践取向。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建设需从明确研学目标定位,统整课程目标;整合课程资源,优化筛选课程内容;整合学生学习方式,协同组织管理;整合课程评价方式,开展多元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课程整合;研学旅行;课程建设
  课程整合视域下中小学研学旅行的价值取向
  1.课程整合的教育性与研学旅行的育人导向
  课程整合是指“基于一定的逻辑基础或价值依据,对人类文化进行加工选择、建构序化,使原本分化的课程形成有意义的整体”[1],其核心是建立联结、发生联系,使学生学习的意义更为完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程整合成为满足学生终身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促進学生的“全人发展”是课程整合的价值追求。
  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研学旅行是由相关教育部门主导,通过让受教育者以旅游的形式完成相关教育活动,以促进学生个体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以“全人教育”为基本理念的研学旅行是学习者个体身体与心灵全面发展的过程,而“跨界”和“整合”则是实践“全人教育”课程设计的关键模式。以核心素养作为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主轴,不仅包含跨学科课程的统整,也包含整合认知、技能与态度,融合理性、感性各方面的学习。从知识运用与课程设计的概念来看,跨界空间的学习必然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有意义的学习也必然根植于学校内外的深度“衔接”,而研学旅行作为校内外相结合的特殊综合实践活动,则成为其中的关键一环。
  2.课程整合的开放性与研学旅行的跨学科取向
  课程整合是“把以学科为单位被人为割裂的内容重新整合,将两门或者多门同一领域或不同领域的学科,有意识地统合在一起而形成常规的大单元”。[2]开放性是课程整合的基本特征,主张在加强学科间的纵横联系时,兼顾自然、社会和人文等层面,尽可能消除原有学科框架的束缚,让学生去发现学科间的内在关联,拓宽学生的认知广度,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关键期,运用以“减法”取代“加法”的课程设计概念,整合学校的分科教学活动,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且不断思考的问题。作为在自然场景中开展的实践类课程,研学旅行着眼于人的自然性发展,以场域指涉的题材取代教科书内容,课程从“标准”与“结构”具体形象转变为“多元”与“弹性”。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整合教育教学内容,要打破“学科拼盘”的怪象,尽可能把与学生生活世界密切联系的真实问题作为选择和组织研学旅行课程内容的主题。在学习方式上,强调与开放的社会互动,走进社会大课堂,通过探究合作的方式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课程整合视域下的研学旅行打破了二元论视野下学生现实生活与课程彼此分离的状态,主张课程领域由封闭走向开放、由预设走向生成,实现目标与手段、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3.课程整合的体验性与研学旅行的实践取向
  课程整合是将真实世界中具有个人和社会意义的问题作为组织中心,通过与知识应用有关的内容和活动,使学生将课程经验统整到个人的意义架构中,并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方法[3]。这充分体现了课程整合的体验性特征,课程整合让学生回归“生活世界”。这就要求学生把来自科学世界与日常生活世界的知识技能以问题和观点的形式整合起来,让学生在解决真实世界中的种种现实问题中,在真实的自然情境中,实现生活事实与生活意义的统一。这种探究取向的综合课程呼吁教育对人完整生活的关注,转变当前的知识观,不再刻意追求知识的“有效性”和“确定性”,强调将知识应用到具有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的问题上。在问题的脉络中,重新界定知识内涵,让学生真正成为实践的主体。
  与传统课堂学习相比,研学旅行属于一种“体验性学习”,是学习者的内部特质与外部环境不断交换的结果,更是人类适应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完整过程,强调学生的学习心理与经验世界的双向互动,从实践中寻找意义,具有“探究性、情境性、交往性、实践性、具身性”的特点。研学旅行正是着眼于学生完整经验的建构,它包含着个体“思维、感受、理解与行为”等全部功能的整合。要重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积极创造,在经验主体的自我建构中形成完整认知,最终促成个体人格意识的生成。
  课程整合视域下研学旅行课程建设的路径探索
  1.明确研学目标定位,统整课程目标
  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教育活动,课程整合视域下的研学旅行课程必然涉及到“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核心问题,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促进学生“完整的人的发展”。因而,研学旅行课程目标的制定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导向,从落实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层次立意,从学校总体目标出发,而不局限于某一学科。
  研学旅行课程的内涵和外延都蕴含了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旨在让学生通过探索性、社会参与性等多种实践性学习活动,在丰富的社会体验、真实的社会感悟中实现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认知与行为的统一,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新人”。研学旅行课程目标的整合,需要分析各类研学旅行活动的相互关联性,在实现各类活动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整合,设计总的研学旅行目标。
  2.整合课程资源,优化筛选课程内容
  研学旅行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方式,是中小学课程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要以“加强研学旅行资源的创造性整合,构建丰富载体,以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为突破口”[4],确保研学旅行的活动品质。
  首先,这种整合体现在课程资源层面,研学旅行具有区域资源整合的功能。课程资源的整合使教学场地突破了教室和校园围墙的限制,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区、博物馆、科技馆,有效利用乡土、国防、体育资源,将活动和环境资源整合到研学课程中。要特别注意,在深入挖掘课程资源时,还应充分考虑课程资源的适用对象,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生活经验,立足于“自然 社会”的教育环境,真正实现从小课堂到大社会的转变。   其次,课程资源整合体现在研学旅行线路设计层面。线路设计的整合应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谋划,编制区域线路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开发稳定的研学旅行基地营地,把分散的点连成线,设计营地辐射式研学线路和主题串联式研学线路,实现研学基地“由点到线到面”的串联。
  3.整合学生学习方式,协同组织管理
  研学旅行实施的整合应从学习方式的整合、管理与运行机制的整合两大方面统筹考虑。
  首先,学习方式是课程实施中的重要一环,课程整合自然要求學习方式的统整。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根据研学旅行活动设计的主题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通过开展探究、调查、资料收集、实验、表演等多种学习方式的整合,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比如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制定研学旅行任务清单,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
  其次,研学旅行作为一种依托于旅游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校外实践教育活动,具有旅游特质、实践特征,需要学校、家庭、基地营地、旅行社和其他协办部门的通力合作。无论是主管部门、主办方、承办方还是供应方,都需要在明确各方责任与义务的基础上,形成教育合力。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需要学生、任课教师、教育管理人员、旅游部门相关人员和家长的共同协商,协同规划研学旅行活动,协调各方关系,统一部署,确保研学旅行的正常开展。
  4.整合课程评价方式,开展多元课程评价
  研学旅行课程作为以活动学习为主的体验性课程,不再单一强调其工具性的价值内涵,而是关注学生的生成本身,这种“生成”也并非朝向他人获得一种外在肯定,而是在内在目标引导下的自我实现的过程。
  首先,研学旅行课程评价必须整合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认知体验与情感体验,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任务的完成,作出合理又适切的评价。
  其次,研学旅行课程更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和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合作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要整合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并突出质性评价。对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表现进行观察描述、分析和解释,突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隐形课程目标的评价。
  最后,研学旅行课程评价需要整合外在评价与内在评价,并突出内在评价。研学旅行课程是在真实情境中进行的活动式课程,区别于传统教学,教师在整个课程实施中扮演着指引者、参与者的角色,学生是自己真实学习状态的掌控者、调节者,所以学生的自评在研学旅行课程的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特殊性决定了课程评价必须综合使用同伴互评、建立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Beane J A.Curriculum Integration:Designing the Core of Democratic Education[M]. 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7:8.
  董诞黎等. 课程整合: 课堂教学新变局[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79.
  欧用生. 从综合活动课程谈台湾课程统整的趋势[J]. 全球教育展望,2002(4): 14-20.
  王晓燕. 充分发挥研学旅行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J]. 人民教育,2017(23): 13-15.
其他文献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人力资源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要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
期刊
本文所展示的教学案例,是通过将PBL理论与本土化的跨学科教育相结合,探讨了教学方式的另外一种可能性,即以学生为主导的模式设计,利用“玩看做读”四位一体的学习方式,循序渐进,通过交叉学科的多层嵌套,交互激发他们的演讲能力、创造能力及写作能力等,在完成各学科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激发孩子们更多的可能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授之以渔。
【摘 要】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研修工作,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对加强中职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模式探索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中职英语教师研修实例,运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研方式,对教研前、教研中、教研后以及考核评价环节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教师互联网使用能力提升、网络平台资源建设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对后疫情时期的教师研修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师研修;混合
2020年新春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其来势之猛、覆盖范围之广令人始料未及。在这个特殊时期,国家要求师生“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借助互联网构建云端课堂。面对现实,身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我感受到了学科的使命和价值所在。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要立足高考把握好学科教学,而且要服务德育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作用。我们在带领学生漫步云端遨游知识海洋的同时,还要适时做好学生的精神导师,帮助学生疏导情绪,引
期刊
【摘 要】大数据时代,小学语文差异教学评价正在转型。大数据技术推动小学语文差异教学评价向智能化、过程化、及时化等基于客观数据的个性化评价转变,本文对大数据在小学语文差异教学评价的价值及实践路径上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大数据;小学语文;差异教学评价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问题  1.教学评价依据不充分——忽视差异扼杀潜能  当下,学校教师囿于教育技术和教育观念的局限,在开展教学评价时,依据仍
【摘 要】本文提供了一种快速将试题转化为GIFT格式并导入试题库的方法。利用Python程序将试题转化成GIFT格式,然后利用Moodle平台的导入功能将试题导入试题库,希望为一线教师提供一定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Moodle平台;GIFT格式;Python编程  在Moodle平台的测验模块中,单选题是最为常见的评价类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试题一般是教师提前制作好的,一道题一道题地添加到测验
【摘 要】通过学习编程来培养小学生的计算思维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结合GoC编程工具的特点,以计算思维形成一般过程中的分解问题、模式识别、抽象概括、算法设计等四要素为导向,将计算思维培养融入任务驱动式教学中。本文以粤教B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5课“筑长城”为例,阐述如何对小学GoC编程绘图教学任务进行优化设计,把教学任务分解成让学生容易理解的子任务,层层迭代上升,从而优化小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小
【摘 要】目前,育人方式变革正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从“为了知识的教育”走向“通过知识的教育”。本文通过两个教学案例帮助学生体验敏捷开发思想,进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关键词】敏捷开发;计算思维;信息技术  2017版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提出了计算思维这一核心素养。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1]。敏捷开发以用户的需求进化为核心
自然、趣味性十足的课前导入是新知讲解的重要前提与基础。笔者在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为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帮助。采用这三种方法,既有助于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也能较好地集中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注意力,进而将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教学任务落到实处。  一、故事导入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快速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对课堂导入方法进行优化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将提高历史课堂
期刊
本文通过用Scratch制作一个简单的投票器软件,让学生历经确定问题、分解问题、转化问题、算法设计及程序编写、测试、评估等过程,在问题的形式化描述、解决方案的表达及方案的执行、评估方面进行了计算思维的培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