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发挥人民主体地位为原则。本文从人民作为党终身“考官”的赶考精神为切入点,重点阐述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以人民利益为价值取向、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路线。
【关键词】:人民主体;全面从严治党;人民利益;群众路线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发展战略布局,为中国梦的实现描绘了宏伟蓝图。而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只有全面从严治党,将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一支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的领导队伍,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深化改革,最终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梦的掌舵人,其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为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原则下进行从全面严治党,主要体现在要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人民的“考官”地位、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取向、坚持群众路线为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路线。
一、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人民的“考官”地位
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终身“考官”,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人民的“考官”地位。“赶考”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形成的一项重要精神,体现了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坚持。坚持人民在“赶考”中的“考官”地位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先决条件。要坚持在人民主体地位的原则下进行全面从严治党就必须让中国共产党承认人民的考官地位,让中国共产党党员牢记人民是我党的终身“考官”。全面从严治党要以人民的满意度为中国共产党建设和执政的成绩单。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在离开西柏坡时对周恩来等人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还说:“进了城,我们就正式管理这个国家了,要更多为人民着想。”[1]自此,“赶考”思维形成,“人民公仆”的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指导精神。“赶考”的思维源于黄炎培与毛泽东的延安“窑洞对话”。1945年7月4日,黄炎培在毛泽东住的窑洞里发问:共产党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后,能否“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支配”,避免“人亡政息”的历史现象。毛泽东当即自信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窑洞对话”加强了毛泽东对民主的思考、对人民“考官”的思考,继而提出“进京赶考”思维,并在进城前,指示中央办公厅印发《进京守则》,明确指出了进京赶考的相关问题。他强调,中国共产党的“考官”是人民,我党考试成绩评判标准是人民的满意度。我们要努力回答好人民赋予我们的“考卷”。“赶考”的形象比喻指出,中共国产党要坚决经受住人民的考验,必须把新中国建设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定都北京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我党的老一辈革命干部也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为人民执政,交出了一份人民基本满意的答卷。现今,面对当前特殊的世情国情党情,习总书记在西柏坡重提“进京赶考”,谆谆告诫全党,“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2]
新时期的“赶考”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选择,从严治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考官”。95年前,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民主主义革命,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提出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是,今天的许多党员干部由于经受不住金钱、权力的诱惑,出现贪污腐败、滥用职权的现象,已然失去”人民公仆”的精神,对人民交给我们的“考试”出现了“不及格”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支持中国中共产党必须在新一轮“赶考”中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全面从严治党中,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就要坚持人民为我党的终身“考官”。要告诫各级党员干部必须摆正“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公仆位置,坚持“民评民说是标准、民心民力是依靠、民意民生是依据、民惠民富是目标”的人民情怀,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地落实到实处。只有这样,在“赶考”路上,才能奉人民群众为永远的“考官”,各级党员干部为永远“考生”。通过看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评判中国共产党作为“考生”的成绩标准。仍然通过看我们党能否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能否以实实在在的成效使民受惠、取信于民来决定考生成绩的优劣。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建立人民喜爱、人民支持的执政党。
二、全面从严治党要以坚持人民利益为价值取向
全面从严治党要以坚持人民利益为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立场和价值取向,同时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本质。增强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全面从严治党,永葆中国共产党长盛不衰的不朽秘诀。
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是人民主体地位的彰显。黑格尔说:“如果所有权完全属于我,我就是物的所有人,关于其物,再没有什么东西在整个使用范围以外有所遗留而可供其他人使用的了。”[3]黑格尔认为只有享有了物的使用权,才能算作物真正的主人。同理而言,要真正实现人民的主体地位,必须通过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即人民利益之上的原则。在建国初期,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追求是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以及发展生产力,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随着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产力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今天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能够共享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五大发展理念,“共享”成为现今的重要理念。过去,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主张先富帮后富;现在一部分人已经富裕,我们希望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让人民共享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同中外记者见面的讲话中,有19处提到了“人民”,充分表明了自己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政治理念。他强调,要让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只有深入群众,了解民众需要什么、民众的利益诉求是什么、改革能够民众带来多少利益,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落实推进、及时满足民众利益,才是真正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利益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立场和价值取向。首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是马克思对共产党性质的基本定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或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中国共产党党章也规定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价值立场和价值取向是为无产阶级而服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其次,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曾多次指出,我们党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他指出,我们要始终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这样才能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建党初衷。新时期,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主要体现在团结全国人民在中国梦之下,努力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让中国人民全部实现小康生活。
人民利益至上原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本质。全面从严治党为的是使我们的党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带领人民实现更全面、更充分的利益和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党内部分领导干部抵御不住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出现了腐败。滥用职权的现象,已然违背了人民利益。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零容忍度重拳反腐,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使得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反腐斗争不仅是加强党内的廉政建设,同时也是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谋福利。
全面从严治党要始终坚持人民利益为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建设一支清廉的执政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
三、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以群众路线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路线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归根结底就是要坚持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群众路线是的党的生命线和根本路线。这体现了我们党对群众路线认识的一个新高度。面对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路线。“群众路线”是由毛泽东同志在1933年的查田运动时第一次提出,指出:“不按阶级路线与群众路线,不得群众赞助与同意,都不能使查田运动收到成绩,反会使群众不满,阻碍查田运动的进行”。[4]随着后期的逐渐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同志将群众路线总结为四个思想观点,即一切为了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群众学习的观点。概而言之,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一,一切为了群众是我们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为了谁”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人民相信我们,把权力赋予我党,我党进行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为群众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二,一切依靠群众是我党政治路线和工作路线的集中体现,讲的是工作的根本动力和力量源泉的问题,是解决“依靠谁”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是在群众的支持中产生、发展和壮大。红军时期,人民用小米哺育了革命政权,沂蒙山红嫂用乳汁救活解放军伤员,人民群众用群众独轮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哺育”人,中国共产党必须依靠群众执政。其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讲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讲实践论、认识论、讲工作方法。我们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深入到群众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求,并与群众讨论,在群众中认识到问题的所在,才能正确解决问题,同时检验所提出政策的实效性也必须到群众中去,看群众的支持、满意度。只有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这样反复循环的实践,我们才能真正坚持群众路线。
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党的三大作风之一,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目的之一。毛泽东同志在七大政治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与人民群众密切的作风是我党安身立命、长盛不衰之基。如今,党中央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其重要目的之一便是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全面从严治党要培养和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什么是党和人民需要的干部呢?习近平总书记对好干部的标准作出了这样的概括:“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为民服务,他指出,我们党员干部必须具有“公仆”精神,甘为人民公仆,忠诚于人民,以人民的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的甘苦为甘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要能深知人民忧乐,不深入群众,又如何得知。所以,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以坚持群众路线为我党的生命线和根本政治路线。
总之,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为原则。坚持人民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终身“考官”,让“赶考精神”深入我党每一位党员心中;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取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人民利益为我党谋求的根本利益;坚持群众路线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论。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实现人民主体地位,才能将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一支人民喜爱、人民支持的执政党,真正实现全面从严治党。
注释:
[1]曾长秋:“赶考”思维及其当代价值,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6,第110页。
[2]于治国:习近平重提“赶考”对全党的三个提醒,http://opinion.people.com.cn。
[3]徐荣: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探析,学术论坛,2015,第9页。
[4]《毛泽东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4页。
参考文献:
[1]徐荣.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探析[J].学术论坛,2015(03).
[2]施敏.论习近平的人民主体思想[J].西藏发展论坛,2015(04).
[3]曾长秋.“赶考”思维及其当代价值[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6(01).
[4]尹汉宁.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J].红旗,2014(17).
[5]张翔.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J].求是,2013(11).
【关键词】:人民主体;全面从严治党;人民利益;群众路线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发展战略布局,为中国梦的实现描绘了宏伟蓝图。而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只有全面从严治党,将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一支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的领导队伍,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深化改革,最终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梦的掌舵人,其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为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原则下进行从全面严治党,主要体现在要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人民的“考官”地位、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取向、坚持群众路线为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路线。
一、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人民的“考官”地位
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终身“考官”,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人民的“考官”地位。“赶考”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形成的一项重要精神,体现了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坚持。坚持人民在“赶考”中的“考官”地位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先决条件。要坚持在人民主体地位的原则下进行全面从严治党就必须让中国共产党承认人民的考官地位,让中国共产党党员牢记人民是我党的终身“考官”。全面从严治党要以人民的满意度为中国共产党建设和执政的成绩单。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在离开西柏坡时对周恩来等人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还说:“进了城,我们就正式管理这个国家了,要更多为人民着想。”[1]自此,“赶考”思维形成,“人民公仆”的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指导精神。“赶考”的思维源于黄炎培与毛泽东的延安“窑洞对话”。1945年7月4日,黄炎培在毛泽东住的窑洞里发问:共产党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后,能否“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支配”,避免“人亡政息”的历史现象。毛泽东当即自信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窑洞对话”加强了毛泽东对民主的思考、对人民“考官”的思考,继而提出“进京赶考”思维,并在进城前,指示中央办公厅印发《进京守则》,明确指出了进京赶考的相关问题。他强调,中国共产党的“考官”是人民,我党考试成绩评判标准是人民的满意度。我们要努力回答好人民赋予我们的“考卷”。“赶考”的形象比喻指出,中共国产党要坚决经受住人民的考验,必须把新中国建设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定都北京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我党的老一辈革命干部也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为人民执政,交出了一份人民基本满意的答卷。现今,面对当前特殊的世情国情党情,习总书记在西柏坡重提“进京赶考”,谆谆告诫全党,“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2]
新时期的“赶考”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选择,从严治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考官”。95年前,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民主主义革命,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提出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是,今天的许多党员干部由于经受不住金钱、权力的诱惑,出现贪污腐败、滥用职权的现象,已然失去”人民公仆”的精神,对人民交给我们的“考试”出现了“不及格”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支持中国中共产党必须在新一轮“赶考”中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全面从严治党中,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就要坚持人民为我党的终身“考官”。要告诫各级党员干部必须摆正“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公仆位置,坚持“民评民说是标准、民心民力是依靠、民意民生是依据、民惠民富是目标”的人民情怀,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地落实到实处。只有这样,在“赶考”路上,才能奉人民群众为永远的“考官”,各级党员干部为永远“考生”。通过看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评判中国共产党作为“考生”的成绩标准。仍然通过看我们党能否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能否以实实在在的成效使民受惠、取信于民来决定考生成绩的优劣。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建立人民喜爱、人民支持的执政党。
二、全面从严治党要以坚持人民利益为价值取向
全面从严治党要以坚持人民利益为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立场和价值取向,同时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本质。增强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全面从严治党,永葆中国共产党长盛不衰的不朽秘诀。
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是人民主体地位的彰显。黑格尔说:“如果所有权完全属于我,我就是物的所有人,关于其物,再没有什么东西在整个使用范围以外有所遗留而可供其他人使用的了。”[3]黑格尔认为只有享有了物的使用权,才能算作物真正的主人。同理而言,要真正实现人民的主体地位,必须通过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即人民利益之上的原则。在建国初期,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追求是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以及发展生产力,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随着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产力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今天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能够共享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五大发展理念,“共享”成为现今的重要理念。过去,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主张先富帮后富;现在一部分人已经富裕,我们希望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让人民共享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同中外记者见面的讲话中,有19处提到了“人民”,充分表明了自己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政治理念。他强调,要让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只有深入群众,了解民众需要什么、民众的利益诉求是什么、改革能够民众带来多少利益,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落实推进、及时满足民众利益,才是真正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利益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立场和价值取向。首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是马克思对共产党性质的基本定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或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中国共产党党章也规定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价值立场和价值取向是为无产阶级而服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其次,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曾多次指出,我们党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他指出,我们要始终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这样才能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建党初衷。新时期,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主要体现在团结全国人民在中国梦之下,努力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让中国人民全部实现小康生活。
人民利益至上原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本质。全面从严治党为的是使我们的党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带领人民实现更全面、更充分的利益和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党内部分领导干部抵御不住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出现了腐败。滥用职权的现象,已然违背了人民利益。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零容忍度重拳反腐,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使得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反腐斗争不仅是加强党内的廉政建设,同时也是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谋福利。
全面从严治党要始终坚持人民利益为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建设一支清廉的执政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
三、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以群众路线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路线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归根结底就是要坚持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群众路线是的党的生命线和根本路线。这体现了我们党对群众路线认识的一个新高度。面对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路线。“群众路线”是由毛泽东同志在1933年的查田运动时第一次提出,指出:“不按阶级路线与群众路线,不得群众赞助与同意,都不能使查田运动收到成绩,反会使群众不满,阻碍查田运动的进行”。[4]随着后期的逐渐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同志将群众路线总结为四个思想观点,即一切为了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群众学习的观点。概而言之,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一,一切为了群众是我们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为了谁”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人民相信我们,把权力赋予我党,我党进行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为群众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二,一切依靠群众是我党政治路线和工作路线的集中体现,讲的是工作的根本动力和力量源泉的问题,是解决“依靠谁”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是在群众的支持中产生、发展和壮大。红军时期,人民用小米哺育了革命政权,沂蒙山红嫂用乳汁救活解放军伤员,人民群众用群众独轮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哺育”人,中国共产党必须依靠群众执政。其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讲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讲实践论、认识论、讲工作方法。我们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深入到群众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求,并与群众讨论,在群众中认识到问题的所在,才能正确解决问题,同时检验所提出政策的实效性也必须到群众中去,看群众的支持、满意度。只有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这样反复循环的实践,我们才能真正坚持群众路线。
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党的三大作风之一,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目的之一。毛泽东同志在七大政治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与人民群众密切的作风是我党安身立命、长盛不衰之基。如今,党中央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其重要目的之一便是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全面从严治党要培养和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什么是党和人民需要的干部呢?习近平总书记对好干部的标准作出了这样的概括:“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为民服务,他指出,我们党员干部必须具有“公仆”精神,甘为人民公仆,忠诚于人民,以人民的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的甘苦为甘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要能深知人民忧乐,不深入群众,又如何得知。所以,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以坚持群众路线为我党的生命线和根本政治路线。
总之,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为原则。坚持人民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终身“考官”,让“赶考精神”深入我党每一位党员心中;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取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人民利益为我党谋求的根本利益;坚持群众路线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论。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实现人民主体地位,才能将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一支人民喜爱、人民支持的执政党,真正实现全面从严治党。
注释:
[1]曾长秋:“赶考”思维及其当代价值,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6,第110页。
[2]于治国:习近平重提“赶考”对全党的三个提醒,http://opinion.people.com.cn。
[3]徐荣: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探析,学术论坛,2015,第9页。
[4]《毛泽东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4页。
参考文献:
[1]徐荣.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探析[J].学术论坛,2015(03).
[2]施敏.论习近平的人民主体思想[J].西藏发展论坛,2015(04).
[3]曾长秋.“赶考”思维及其当代价值[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6(01).
[4]尹汉宁.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J].红旗,2014(17).
[5]张翔.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J].求是,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