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艺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用素质教育的理念,创造性地组织活动,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创新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乐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显得十分重要。
一、激发学习兴趣,诱发创新欲望。
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①这意味着创新不是那些社会精英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去创造。只要有创造的意识、创造的行动,就会取得创造的成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一切创造发明的源头。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认知矛盾",产生问题,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悱愤"境界,这样,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就会孕育而生。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让学生凭借已有知识报出一些是3的倍数的数,然后把其中一些在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交换位置,如567→576、675→657、756→765,让学生检验变换后的各个数还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会惊奇地发现:"奇怪!怎么和原来的数一样,个个都是3的倍数呢?这里面有什么奥秘?"从而使他们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巧妙地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急于探究,积极思维,对新知识充满强烈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能力和习
二、给学生参与的机会
例如,我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后,按常规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有这么一道题:在下面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0、()、()。我先让学生们写在书上,然后交流。不一会儿工夫,学生们都举起了手:(8)、(9)、10、(11)、(12)。"还有别的方法吗?"平时喜欢动脑筋的生1站起来:"老师,这道题还可以这样做:(12)、(11)、10、(9)、(8)。""真聪明,这个小朋友还想到了倒着来填。"我表扬了这个学生。这时,一位平时不太举手的生2高高地举起了他的小手:"老师,我还有别的方法......""你还有别的方法?"我带着怀疑的眼神打断了他的话。"是的,你们听我把话说完!"生2大声地争辩。于是,我说:"好!你把你的填法说给大家听听。""(6)、(8)、10、(12)、(14),因为这些都是双数。""哦,原来他想到了填双数,真棒!"我带头为他鼓掌,顿时,教室里掌声如雷。受到这个学生的启发,生3也举起了小手:"老师,我也想出了另一种填法,(0)、(5)、10、(15)、(20),因为这些都是5个5个地数的。"我马上请别的学生来评价:"哦,他是用数数的方法填的,你们说这种想法对不对?"教室里又是一片掌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多动脑想想,多动手做一做,多给机会让学生进行交流。胆大外向的学生,往往急于发表不同的看法,而胆小内向的学生却只在心中做这件事。当内向的学生有勇气举起手的时候,教师要给予他们参与的机会,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敢于回答问题,甚至提出与多数人不同的方法。好的课堂环境是靠教师认真营造和设计的,教师一个小小的鼓励与安慰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辈子,使他们终身受益。
三、引导自主探索,增强创新意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②"吃花生必吃带壳的",③用林语堂先生的一句话形容学生的自主探索最合适不过,自主探索犹如"剥壳",剥壳越有劲,花生越有味道。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去掌握规律,要让学生去体验获取知识这一过程的酸甜苦辣。
例如:我在教一节"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课上,在学生认识了平方厘米这个面积单位后,用1平方厘米去量黑板面积,并问学生什么感觉,以激发学生寻求更大的面积单位的欲望。这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这个比平方厘米大一些的面积单位由同学们自己来创造,哪个愿意来试一试?"顿时,学生情趣高涨,马上由许多學生说:"平方分米"。这时,马上给予"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创造了一个面积单位"的赞扬。但我没有就此停下来,又把学生的思维领向新的高点:"老师不讲,同学们不看书,谁能说说刚才你创造的1平方分米有多大吗?能在空间比划一下吗?"这时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很快有同学演示出来了。我趁热打铁:"谁能说一下1平方分米是怎样得来的?"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自主地观察、起疑、比较、争辩、归纳......终于得到发现。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是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④学生在再创造中学会了创造,其意义远远超过了获得知识的本身。
四、给学生探索的空间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无法代替学生的思考,更代替不了几十个有差异的学生的探究活动。《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索,成为学习的主人。
可见,教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使学生深入其境,真正作为一个主体从事探究,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得以展现。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显得十分重要。
一、激发学习兴趣,诱发创新欲望。
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①这意味着创新不是那些社会精英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去创造。只要有创造的意识、创造的行动,就会取得创造的成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一切创造发明的源头。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认知矛盾",产生问题,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悱愤"境界,这样,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就会孕育而生。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让学生凭借已有知识报出一些是3的倍数的数,然后把其中一些在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交换位置,如567→576、675→657、756→765,让学生检验变换后的各个数还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会惊奇地发现:"奇怪!怎么和原来的数一样,个个都是3的倍数呢?这里面有什么奥秘?"从而使他们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巧妙地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急于探究,积极思维,对新知识充满强烈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能力和习
二、给学生参与的机会
例如,我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后,按常规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有这么一道题:在下面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0、()、()。我先让学生们写在书上,然后交流。不一会儿工夫,学生们都举起了手:(8)、(9)、10、(11)、(12)。"还有别的方法吗?"平时喜欢动脑筋的生1站起来:"老师,这道题还可以这样做:(12)、(11)、10、(9)、(8)。""真聪明,这个小朋友还想到了倒着来填。"我表扬了这个学生。这时,一位平时不太举手的生2高高地举起了他的小手:"老师,我还有别的方法......""你还有别的方法?"我带着怀疑的眼神打断了他的话。"是的,你们听我把话说完!"生2大声地争辩。于是,我说:"好!你把你的填法说给大家听听。""(6)、(8)、10、(12)、(14),因为这些都是双数。""哦,原来他想到了填双数,真棒!"我带头为他鼓掌,顿时,教室里掌声如雷。受到这个学生的启发,生3也举起了小手:"老师,我也想出了另一种填法,(0)、(5)、10、(15)、(20),因为这些都是5个5个地数的。"我马上请别的学生来评价:"哦,他是用数数的方法填的,你们说这种想法对不对?"教室里又是一片掌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多动脑想想,多动手做一做,多给机会让学生进行交流。胆大外向的学生,往往急于发表不同的看法,而胆小内向的学生却只在心中做这件事。当内向的学生有勇气举起手的时候,教师要给予他们参与的机会,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敢于回答问题,甚至提出与多数人不同的方法。好的课堂环境是靠教师认真营造和设计的,教师一个小小的鼓励与安慰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辈子,使他们终身受益。
三、引导自主探索,增强创新意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②"吃花生必吃带壳的",③用林语堂先生的一句话形容学生的自主探索最合适不过,自主探索犹如"剥壳",剥壳越有劲,花生越有味道。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去掌握规律,要让学生去体验获取知识这一过程的酸甜苦辣。
例如:我在教一节"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课上,在学生认识了平方厘米这个面积单位后,用1平方厘米去量黑板面积,并问学生什么感觉,以激发学生寻求更大的面积单位的欲望。这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这个比平方厘米大一些的面积单位由同学们自己来创造,哪个愿意来试一试?"顿时,学生情趣高涨,马上由许多學生说:"平方分米"。这时,马上给予"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创造了一个面积单位"的赞扬。但我没有就此停下来,又把学生的思维领向新的高点:"老师不讲,同学们不看书,谁能说说刚才你创造的1平方分米有多大吗?能在空间比划一下吗?"这时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很快有同学演示出来了。我趁热打铁:"谁能说一下1平方分米是怎样得来的?"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自主地观察、起疑、比较、争辩、归纳......终于得到发现。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是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④学生在再创造中学会了创造,其意义远远超过了获得知识的本身。
四、给学生探索的空间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无法代替学生的思考,更代替不了几十个有差异的学生的探究活动。《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索,成为学习的主人。
可见,教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使学生深入其境,真正作为一个主体从事探究,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得以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