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元认知视角下的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逻辑性培养教学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zi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中高年级不再像是低年级学生那样只接受基础性教学,而是要加强学习知识时的逻辑性培养,能够自主进行知识的分析和解答,基于元认知视角对这种逻辑性培养成为教学的重要方式,将以语文教学为例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元认识;逻辑;语文
  在20个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了“元认知”,元认知作为一种专业术语是指学生通过鼓励自己努力学习,及时调整学习进度,调节自己的学习能力,来完成预期目标的一个自省、自律、自主、自控的过程。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学习过程中,纯粹的知识传授已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教会学生能够基于元认知视角培养逻辑性。那么,该怎样培养呢?
  一、顺应规律,引导学生
  教师要摒弃完全以教师自己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要在对教材熟练掌握的前提下,将学生置于主位,因材施教地引导学生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的认知活动来得到对世界的认识,教师要顺应教学的规律,与客观实际相吻合,科学合理地安排进度。对于语文上的题目不要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要启发他们的思维,着重培养自我分析能力。比如,语文中的阅读理解题,可以先抛开问题,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懂得联系作者的身份背景和写这篇文章时所处的背景,具体分析所体现的感情,当文章分析透彻后,学生的逻辑思维也就很清晰了,对问题的解答也就不在话下。
  二、辅助学生确立适合的学习方法,及时调整目标
  每个学生智力情况和学习能力都不相同,后天能改变的也只有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辅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探索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元认知的视角可将学生在语文上的进度及时反馈,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积极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及时检测学习成果,自我反省,自我总结,调整阶段化目标,形成规范化的逻辑思维。
  三、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教师不可能时刻告诉学生学什么,该怎么学,这就需要学生有自主意识,根据课堂进度,利用课后时间进行整理复习、提前预习、做题训练等,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减轻语文学习的压力,不再落后于教师的讲课进度,用元认知视角下的语文逻辑思维来规划自己将要进行的学习任务,培养创造性才能。
  元认知是提高认识能力的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认识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将元认知视角运用到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逻辑性的培养中,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更好地解决语文问题,这种思维拓展到生活中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
  参考文献:
  [1]张潮.中小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学业成绩的比较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06).
  [2]张军翎.中小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元认知及注意力水平与学业成绩的比较[J].心理科学,2008(03).
  ?誗编辑 薄跃华
其他文献
在新时代大环境下,作为新闻记者要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应对挑战.这需要媒体记者在进行新闻点撰写的过程中,在写作的标准、制作编辑的范围、新闻资讯采访等方面有一
一、“工作报道”概念的提出    “工作报道”,在大学的新闻课堂上恐怕不能成为一类体裁,也不能成为一类特定的新闻品种。但在新闻采写实践中,上至国家级媒体,下至地市级党报,自觉不自觉地都把它看成了一个类别——一个必须要报道然而又难于得到读者认可的种类。  在操作习惯中主要包括会议报道、领导活动报道、成就报道、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报道、“五一”、“七一”人物报道等内容的“工作报道”,之所以成了一个类别,主
摘 要:小学作为现代义务教育教学的基础阶段,内部教学手段和方法需要真正予以重视和关注,创新和完善内部教学技巧,保证学生有效学习和成长,以小学语文内部教学实践为例,分析应用有效教学方法保证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有效策略,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培育。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小学语文;作用  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有效了解和汲取主要在学校内部对于学习课程的有效汲取和掌握,通过各类教学课程和教学方法的辅助参与,真正保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尤金奥尼尔在《毛猿》中,通过描述主人公杨克走向死亡的悲剧,体现现代社会的冷酷,残暴,和现代人没有归宿的境地的困扰.本文分析了杨克走向死亡的心路历程,从新的视角阐述杨克
高效课堂是当下教育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词汇.在此,立足于初中数学教学实际情况,以“借助信息技术打造高效课堂导入”“借助信息技术打造高效知识讲解”及“借助信息技术打造高
尤金·奈达是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语言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奈达的翻译理论对翻译界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他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对翻译过程中涉及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为翻译实践提
“因数与倍数”的知识,一直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今年,我所带的学生升入五年级,我也就随着介入了五年级数学的教学中,进而在教学中涉及了“因数与倍数”的问题。教学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时遇到了困惑。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时,学生学习了利用乘法算式找因数,在第三单元教学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时求公因数时课本给出的方法是列举法。以找12和18的公因数为例,先用想乘法算式的
新课程倡导“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实现这一点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恰当使用形成性评价,让不同的生命个体得到应有的发展;精心设计,让生命在课堂学习中延伸;让教学充满人文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