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杭州“千课万人”会上,特级教师许卫兵执教的“认识小数”这节课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教师的课前预设与生成是那么的自然贴切,教学过程处理是那么的准确与灵活,达到了游刃有余的境界,充分体现了教师自身丰厚的数学素养和敏捷的教学思维。这堂课,如一道清澈的小溪,自然、清晰,简约又充满张力。
【片段一】对接的智慧
师:许老师到了杭州后,到超市买了一些东西。(课件出示:美工刀、铅笔、橡皮等,)提问:用了多少钱呢?
(课件出示:铅笔用0.4元)提问:铅笔用了0.4元,知道这是什么数吗?
生:小数。
师:见过这些数吗?你怎么知道它叫小数的?
生:老师以前提到过的。
师:爸爸妈妈也提到的,在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师:会读吗?
生:零点四。
师:有人说小数非常好认,小数长得很特别。
生:前面有零,后面有点。
师:(指着小数点)这叫什么点?
生:小数点。
师:对。每个小数都有小数点。(板书:小数点)
[赏析]四年级学生对于小面额人民币换算成小数的表示方法,具有实际生活的体验。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从实际生活场景中索取最具有研究价值的素材,借助“价钱之间的转化”,有效唤醒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体验。通过对购物活动中数学现象的真实再现,课堂教学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实现了最佳距离内的无缝对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这样一种“慢镜头”般的情景再现,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奠定了很好的情感基础,真切体现了新课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数学基本思想。联系生活中的小数现象来研究小数,做到了用“熟悉的数学黏住学生”,实现了从生活到数学的跨越。展现了教师在建构教材方面的智慧。
【片段二】沟通的智慧
师:知道“0.4元”是多少钱吗?
生:0.4元就是4角。
(板书4角=0.4元)
师:4角钱有没有1元多?
生:没有,少得多。
师:看来,和1元相比,0.4元只能算是一个“零头”了。如果我们用这样的一个长方形表示1元(出示一个空白的长方形),你能想办法将0.4元表示出来吗?(学生拿出练习纸折折、画画、涂涂,将自己的设想表示出来,教师巡视。)
[赏析]许老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完4角和0.4元的换算后,很自然地导入到角与元的换算,然后将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联,让学生通过形象的直观图示表达出来,通过学生折叠纸片和涂色的活动,为小数意义的初步理解找到了一个直观模型,较为深入地勾画出小数和分数的内在关联。在不经意间,学生的视角悄无声息地转向到分数与小数的关系上,从而顺利进入到小数意义的学习过程中。这一转换过渡自然,不留丝毫雕琢的痕迹,浑然天成,充分展现出教师在处理学生新旧知识迁移转换方面的智慧。
【片段三】操作的智慧
生在展台上展示介绍:我先把它平均分成十份,涂其中的四份。
师:为什么平均分成十等份?
生:因为一元等于10角。
师:有没有不一样的分法。
生:她是分成方块,我是分成长条。
师:有相同点吗?
生:都是平均分成十等份,涂了四份。
师:和他们的想法一样的举手,谢谢你们。
师(课件出示不同分法):都是平均分成十份,涂其中的四份。
师:简单吗?你看到刚才的过程,在学习什么的时候用到过?
生:学分数。
师:你是不是想到哪个分数了?
生:十分之四。(师板书:■)
师:哦,原来0.4跟十分之四表示的意思一样。
师:我们再来看第四样东西:橡皮,多少钱?
生:0.8元。
师:你知道就是八角钱,有没有一元多?
生:没有。
师(指着长方形):现在还用这个长方形表示,你能表示吗?
生:能。
师:不动笔,动嘴吧!
生1:把长方形平均分成十等份,涂八份。
生2:把这张纸平均分成十等份,涂八份。
师:很好,这里一定要平均分。
师(课件演示平均分成十等份,涂八份,板书:0.8。)
师:它和哪个老朋友有联系。
生:十分之八。(师板书:■)
师:如果还有一个长方形,表示“1”,你能不能随便表示出其中的几份,写出它表示的小数和分数。
生:能。
[赏析]把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建立在学生自主操作的基础之上,是这堂课的一个亮点,教师通过用长方形纸片表示1元钱,再在这个1元里表示0.4元的操作活动,借助对纸片平均分的过程,让学生自主体验到0.4元钱的数学意义,认识到0.4跟十分之四表示的意思一样,把分数与小数的意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接下来的体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像这样,平均分成十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就是零点几。这一过程,在学生折叠和涂画的探究活动中,将小数的意义用图示表达出来,既直观又形象,有效地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形象化,让学生在结合生活经验、直观描述图像的基础上逐步进行抽象和概括,跳出了以往教学过程中要依靠教师说教的方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实践,在手、眼、脑的综合运用中真切体会到小数的意义,这样的教学活动,形象、贴切、自然,充满生活情趣,富于人文气息,体现出教师的智慧。
(作者单位:湖北省应城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孙恭伟
E-mail:sungongw@126.com
【片段一】对接的智慧
师:许老师到了杭州后,到超市买了一些东西。(课件出示:美工刀、铅笔、橡皮等,)提问:用了多少钱呢?
(课件出示:铅笔用0.4元)提问:铅笔用了0.4元,知道这是什么数吗?
生:小数。
师:见过这些数吗?你怎么知道它叫小数的?
生:老师以前提到过的。
师:爸爸妈妈也提到的,在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师:会读吗?
生:零点四。
师:有人说小数非常好认,小数长得很特别。
生:前面有零,后面有点。
师:(指着小数点)这叫什么点?
生:小数点。
师:对。每个小数都有小数点。(板书:小数点)
[赏析]四年级学生对于小面额人民币换算成小数的表示方法,具有实际生活的体验。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从实际生活场景中索取最具有研究价值的素材,借助“价钱之间的转化”,有效唤醒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体验。通过对购物活动中数学现象的真实再现,课堂教学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实现了最佳距离内的无缝对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这样一种“慢镜头”般的情景再现,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奠定了很好的情感基础,真切体现了新课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数学基本思想。联系生活中的小数现象来研究小数,做到了用“熟悉的数学黏住学生”,实现了从生活到数学的跨越。展现了教师在建构教材方面的智慧。
【片段二】沟通的智慧
师:知道“0.4元”是多少钱吗?
生:0.4元就是4角。
(板书4角=0.4元)
师:4角钱有没有1元多?
生:没有,少得多。
师:看来,和1元相比,0.4元只能算是一个“零头”了。如果我们用这样的一个长方形表示1元(出示一个空白的长方形),你能想办法将0.4元表示出来吗?(学生拿出练习纸折折、画画、涂涂,将自己的设想表示出来,教师巡视。)
[赏析]许老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完4角和0.4元的换算后,很自然地导入到角与元的换算,然后将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联,让学生通过形象的直观图示表达出来,通过学生折叠纸片和涂色的活动,为小数意义的初步理解找到了一个直观模型,较为深入地勾画出小数和分数的内在关联。在不经意间,学生的视角悄无声息地转向到分数与小数的关系上,从而顺利进入到小数意义的学习过程中。这一转换过渡自然,不留丝毫雕琢的痕迹,浑然天成,充分展现出教师在处理学生新旧知识迁移转换方面的智慧。
【片段三】操作的智慧
生在展台上展示介绍:我先把它平均分成十份,涂其中的四份。
师:为什么平均分成十等份?
生:因为一元等于10角。
师:有没有不一样的分法。
生:她是分成方块,我是分成长条。
师:有相同点吗?
生:都是平均分成十等份,涂了四份。
师:和他们的想法一样的举手,谢谢你们。
师(课件出示不同分法):都是平均分成十份,涂其中的四份。
师:简单吗?你看到刚才的过程,在学习什么的时候用到过?
生:学分数。
师:你是不是想到哪个分数了?
生:十分之四。(师板书:■)
师:哦,原来0.4跟十分之四表示的意思一样。
师:我们再来看第四样东西:橡皮,多少钱?
生:0.8元。
师:你知道就是八角钱,有没有一元多?
生:没有。
师(指着长方形):现在还用这个长方形表示,你能表示吗?
生:能。
师:不动笔,动嘴吧!
生1:把长方形平均分成十等份,涂八份。
生2:把这张纸平均分成十等份,涂八份。
师:很好,这里一定要平均分。
师(课件演示平均分成十等份,涂八份,板书:0.8。)
师:它和哪个老朋友有联系。
生:十分之八。(师板书:■)
师:如果还有一个长方形,表示“1”,你能不能随便表示出其中的几份,写出它表示的小数和分数。
生:能。
[赏析]把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建立在学生自主操作的基础之上,是这堂课的一个亮点,教师通过用长方形纸片表示1元钱,再在这个1元里表示0.4元的操作活动,借助对纸片平均分的过程,让学生自主体验到0.4元钱的数学意义,认识到0.4跟十分之四表示的意思一样,把分数与小数的意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接下来的体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像这样,平均分成十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就是零点几。这一过程,在学生折叠和涂画的探究活动中,将小数的意义用图示表达出来,既直观又形象,有效地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形象化,让学生在结合生活经验、直观描述图像的基础上逐步进行抽象和概括,跳出了以往教学过程中要依靠教师说教的方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实践,在手、眼、脑的综合运用中真切体会到小数的意义,这样的教学活动,形象、贴切、自然,充满生活情趣,富于人文气息,体现出教师的智慧。
(作者单位:湖北省应城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孙恭伟
E-mail:sungong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