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解吉林省长春市小学高年级校园暴力现状,为长春市校园暴力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由郑全全,陈秋燕编制的初中学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心理特征问卷,以及关于小学校园暴力的内容型调查问卷,对长春市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论:调查的三所学校中存在校园暴力现象。高年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水平均较低,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校园暴力;长春市
问题的提出
校园暴力的定义 挪威卑尔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丹·奥尔沃斯(D·Olwens)最早给学生间的暴力行为作出了定义。他认为,如果一个学生经常地或长期地成为一个或多个学生攻击的对象,这个学生就是暴力行为的受害者。[1]
我国对校园暴力的定义:暴力是指以语言或明显的肢体动作侵犯他人,使对方感受到威胁、痛苦或身体上受到伤害。校园暴力一般指校园欺凌,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不仅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发生在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的暴力也属于校园暴力。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欺凌(暴力)。
目前,我国校园暴力现象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已经从高中、初中校园蔓延到小学校园,而国内对校园暴力的研究缺少具体数据。本研究参照我国的校园暴力定义对长春市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校园暴力现状进行调查。
校园暴力的危害 随着2017年两会的召开,社会对校园暴力问题的关注度持续升温。若校园暴力未及时发现与解决,不仅会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校园秩序和校风建设、破坏家庭幸福和睦,甚至危害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对学生而言,经常遭遇校园暴力会导致焦虑、恐惧、注意力分散、成绩下降、失眠甚至抑郁,造成不健全人格的形成;而经常实施暴力的学生若不经过及时的行为矫正,则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对家庭而言,学生施暴导致的经济赔偿会给其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如果因事件严重而导致违法犯罪,还会给家庭带来不可挽回的精神伤害;而受暴者遭到的身心伤害则会给其家庭尤其是父母造成难以愈合的精神创伤,整天担惊受怕,影响家庭和睦。
对学校而言,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会严重扰乱校园秩序,影响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恐慌和不安,破坏校园校风建设,为学校的管理加大了难度。
对社会而言,校园暴力若不经遏制,很容易发展成为社会暴力,破坏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使人们对法律失去信心。
研究假设
(1)调查的三所小学中存在校园暴力行为
(2)小学高年级学生攻击性行为存在性别差异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了长春市吉林小学、公平小学和八道小学的五、六年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问卷施测,共回收有效问卷93份,其中男生52人、女生41人。
研究工具 此次研究采用以下三个问卷:
(1)小学校园暴力调查问卷。
该问卷为内容问卷。问卷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包含性别、年龄、学校、年级等人口统计学资料;第二部分采用通俗易懂的问题,调查小学校园暴力的现状。
(2)初中学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心理特征问卷。
研究表明初一学生仍保留小学生的特点,五、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初中生类似。攻击性行为的目的或者动机具有恶意性,是具有伤害性的行为,学生的攻击性容易引发校园暴力行为。因此本研究采用此问卷测量高年级小学生的攻击行为。
此问卷由郑全全,陈秋燕[2]经调查研究,于2002年独立编制而成。问卷内容包括初中学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心理特征的4个维度,即行为、认知、情绪、言语。
研究步骤
(1)随机选取五、六年级被试发放问卷,限时20分钟。
(2)回收有效问卷。
(3)数据整理,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
研究结果
小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总体情况 据小学校园暴力调查问卷的初步概率统计结果,有61.3%被试知道校园暴力的含义,33.3%被试听说过。被试普遍认为校園暴力形式包括:以大欺小(74.2%)、威胁恐吓(64.5%)、校园冷暴力(通过语言嘲讽使人精神和心理上受到伤害)(59.1%)、校内外持刀枪(55.9%)、敲诈勒索(51.6%)等。有53.8%被试表示听说过或身边发生过校园暴力行为,其中,25.8%被试身边发生过校园暴力,7.5%被试身边经常发生。对校园暴力的看法上,有67.7%被试对校园暴力行为深恶痛绝,25.8%认为与自己无关。仅有21.5%被试关注校园暴力的发生,而有超过一半的被试不关注。
当遇到别人正在实施校园暴力时,68.8%被试选择会告诉保安或警察,26.9%选择上前制止。受到同学邀请参加校园暴力时,90.3%被试表示一定不会参加。在校园暴力事件中,82.8%被试认为受害者应该告诉老师和家长。
初中学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心理特征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男生攻击性行为的平均分数约为1.68,女生攻击性行为的平均分数约为1.47,说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水平较低。
小学生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 将性别作为自变量,攻击行为作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讨论
小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总体情况分析 此次小学校园暴力行为现状调查结果显示,94.6%被试听说过或知道校园暴力,有21.5%被试关注校园暴力的发生,53.8%被试身边出现过校园暴力行为。90.3%被试表示一定不会参加校园暴力,与攻击性行为普遍较低的结果一致。
综上分析
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水平低,但仍普遍存在校园暴力行为,其原因可能有三个方面:(1)小学生对校园暴力含义的理解存在差异,小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普遍较低,对校园暴力行为的界定有所不同。(2)小学生自我约束和遵守规章制度等方面的能力发展较晚,常依赖于教师或成人的帮助才能很好地自我控制。他们在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时候,容易受外力和情绪的影响,考虑不周到就很快做出决定,采取行动。[3](3)一些常见的心理暴力,如语言暴力,很多人没有将其当成是一种暴力,而是一种同学之间特殊的互动方式,然而,每个人的观念不同、开放的程度也不同,多数时候说者无心,而听着有意,就造成了对方的心理伤害。 关注校园暴力的学生人数仅仅是了解、听说过校园暴力的学生人数的四分之一,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差,缺乏安全意识、防范意识,未意识到校园暴力的危害性。(2)学校对校园暴力的预防工作有所疏忽,未对小学生进行预防校园暴力的安全教育,导致学生对校园暴力虽有了解,却不关注。(3)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多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集中在学习和成绩,而对校园生活的其他方面,尤其是身心发展有所疏忽。
小学生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分析 由统计结果得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不存在显著差异,且总体攻击性水平不高。这一结论与王珂、冯春[4]对青少年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分析结果一致。由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处于小学和中学的过渡期,其心理发展特点与初中学生非常相似,攻击性行为水平应与青少年差异不大。由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性意识的觉醒,会产生强烈的与性别相联系的期望,因而会重新恢复到早期所曾有的性别角色的刻板状態,性别角色未建立完全,因此攻击行为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
建议
(1)学校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课、建立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等,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给小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对教师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强化教师职业道德,纠正教师的不正确观念,消除偏见。
加强安全管理。学校应加强校园安全建设,健全治安管理体系。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及时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
(2)家庭
父母应以民主的教育方式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父母要多关注、多倾听、多了解孩子,对孩子的错误,要给于耐心的疏导,而不是一味地批评职责。尊重孩子的想法与意见,和孩子之间建立亲密而平等的关系,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3)社会
各级政府应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
教育体制的改革要加速进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发展。
保持良好的社会治安局面,净化社会环境,整顿文化娱乐场所,抑制暴力文化传播,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整治学校周边环境。
结论
(1)调查的长春市三所小学中存在校园暴力现象。
(2)长春市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水平总体较低,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参考文献:
[1]张富洪.高职生公共课课堂消极听课心态调查[J].教师,2011,(15):125-126.
[2]郑全全,陈秋燕. 初中学生攻击行为的心理特征测量[J]. 心理科学,2002,(06):680-682+659-766.
[3]王玉梅. 浅论小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4):84.
[4]王珂,冯春. 青少年学生攻击行为的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J]. 社会心理科学,2013,28(08):102-105.
作者简介
李芊芊,女,河北省唐山市,汉,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应用心理学。
基金项目:
科技创新基金 编号:2017464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校园暴力;长春市
问题的提出
校园暴力的定义 挪威卑尔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丹·奥尔沃斯(D·Olwens)最早给学生间的暴力行为作出了定义。他认为,如果一个学生经常地或长期地成为一个或多个学生攻击的对象,这个学生就是暴力行为的受害者。[1]
我国对校园暴力的定义:暴力是指以语言或明显的肢体动作侵犯他人,使对方感受到威胁、痛苦或身体上受到伤害。校园暴力一般指校园欺凌,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不仅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发生在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的暴力也属于校园暴力。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欺凌(暴力)。
目前,我国校园暴力现象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已经从高中、初中校园蔓延到小学校园,而国内对校园暴力的研究缺少具体数据。本研究参照我国的校园暴力定义对长春市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校园暴力现状进行调查。
校园暴力的危害 随着2017年两会的召开,社会对校园暴力问题的关注度持续升温。若校园暴力未及时发现与解决,不仅会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校园秩序和校风建设、破坏家庭幸福和睦,甚至危害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对学生而言,经常遭遇校园暴力会导致焦虑、恐惧、注意力分散、成绩下降、失眠甚至抑郁,造成不健全人格的形成;而经常实施暴力的学生若不经过及时的行为矫正,则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对家庭而言,学生施暴导致的经济赔偿会给其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如果因事件严重而导致违法犯罪,还会给家庭带来不可挽回的精神伤害;而受暴者遭到的身心伤害则会给其家庭尤其是父母造成难以愈合的精神创伤,整天担惊受怕,影响家庭和睦。
对学校而言,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会严重扰乱校园秩序,影响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恐慌和不安,破坏校园校风建设,为学校的管理加大了难度。
对社会而言,校园暴力若不经遏制,很容易发展成为社会暴力,破坏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使人们对法律失去信心。
研究假设
(1)调查的三所小学中存在校园暴力行为
(2)小学高年级学生攻击性行为存在性别差异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了长春市吉林小学、公平小学和八道小学的五、六年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问卷施测,共回收有效问卷93份,其中男生52人、女生41人。
研究工具 此次研究采用以下三个问卷:
(1)小学校园暴力调查问卷。
该问卷为内容问卷。问卷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包含性别、年龄、学校、年级等人口统计学资料;第二部分采用通俗易懂的问题,调查小学校园暴力的现状。
(2)初中学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心理特征问卷。
研究表明初一学生仍保留小学生的特点,五、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初中生类似。攻击性行为的目的或者动机具有恶意性,是具有伤害性的行为,学生的攻击性容易引发校园暴力行为。因此本研究采用此问卷测量高年级小学生的攻击行为。
此问卷由郑全全,陈秋燕[2]经调查研究,于2002年独立编制而成。问卷内容包括初中学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心理特征的4个维度,即行为、认知、情绪、言语。
研究步骤
(1)随机选取五、六年级被试发放问卷,限时20分钟。
(2)回收有效问卷。
(3)数据整理,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
研究结果
小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总体情况 据小学校园暴力调查问卷的初步概率统计结果,有61.3%被试知道校园暴力的含义,33.3%被试听说过。被试普遍认为校園暴力形式包括:以大欺小(74.2%)、威胁恐吓(64.5%)、校园冷暴力(通过语言嘲讽使人精神和心理上受到伤害)(59.1%)、校内外持刀枪(55.9%)、敲诈勒索(51.6%)等。有53.8%被试表示听说过或身边发生过校园暴力行为,其中,25.8%被试身边发生过校园暴力,7.5%被试身边经常发生。对校园暴力的看法上,有67.7%被试对校园暴力行为深恶痛绝,25.8%认为与自己无关。仅有21.5%被试关注校园暴力的发生,而有超过一半的被试不关注。
当遇到别人正在实施校园暴力时,68.8%被试选择会告诉保安或警察,26.9%选择上前制止。受到同学邀请参加校园暴力时,90.3%被试表示一定不会参加。在校园暴力事件中,82.8%被试认为受害者应该告诉老师和家长。
初中学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心理特征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男生攻击性行为的平均分数约为1.68,女生攻击性行为的平均分数约为1.47,说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水平较低。
小学生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 将性别作为自变量,攻击行为作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讨论
小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总体情况分析 此次小学校园暴力行为现状调查结果显示,94.6%被试听说过或知道校园暴力,有21.5%被试关注校园暴力的发生,53.8%被试身边出现过校园暴力行为。90.3%被试表示一定不会参加校园暴力,与攻击性行为普遍较低的结果一致。
综上分析
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水平低,但仍普遍存在校园暴力行为,其原因可能有三个方面:(1)小学生对校园暴力含义的理解存在差异,小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普遍较低,对校园暴力行为的界定有所不同。(2)小学生自我约束和遵守规章制度等方面的能力发展较晚,常依赖于教师或成人的帮助才能很好地自我控制。他们在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时候,容易受外力和情绪的影响,考虑不周到就很快做出决定,采取行动。[3](3)一些常见的心理暴力,如语言暴力,很多人没有将其当成是一种暴力,而是一种同学之间特殊的互动方式,然而,每个人的观念不同、开放的程度也不同,多数时候说者无心,而听着有意,就造成了对方的心理伤害。 关注校园暴力的学生人数仅仅是了解、听说过校园暴力的学生人数的四分之一,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差,缺乏安全意识、防范意识,未意识到校园暴力的危害性。(2)学校对校园暴力的预防工作有所疏忽,未对小学生进行预防校园暴力的安全教育,导致学生对校园暴力虽有了解,却不关注。(3)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多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集中在学习和成绩,而对校园生活的其他方面,尤其是身心发展有所疏忽。
小学生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分析 由统计结果得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不存在显著差异,且总体攻击性水平不高。这一结论与王珂、冯春[4]对青少年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分析结果一致。由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处于小学和中学的过渡期,其心理发展特点与初中学生非常相似,攻击性行为水平应与青少年差异不大。由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性意识的觉醒,会产生强烈的与性别相联系的期望,因而会重新恢复到早期所曾有的性别角色的刻板状態,性别角色未建立完全,因此攻击行为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
建议
(1)学校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课、建立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等,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给小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对教师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强化教师职业道德,纠正教师的不正确观念,消除偏见。
加强安全管理。学校应加强校园安全建设,健全治安管理体系。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及时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
(2)家庭
父母应以民主的教育方式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父母要多关注、多倾听、多了解孩子,对孩子的错误,要给于耐心的疏导,而不是一味地批评职责。尊重孩子的想法与意见,和孩子之间建立亲密而平等的关系,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3)社会
各级政府应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
教育体制的改革要加速进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发展。
保持良好的社会治安局面,净化社会环境,整顿文化娱乐场所,抑制暴力文化传播,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整治学校周边环境。
结论
(1)调查的长春市三所小学中存在校园暴力现象。
(2)长春市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水平总体较低,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参考文献:
[1]张富洪.高职生公共课课堂消极听课心态调查[J].教师,2011,(15):125-126.
[2]郑全全,陈秋燕. 初中学生攻击行为的心理特征测量[J]. 心理科学,2002,(06):680-682+659-766.
[3]王玉梅. 浅论小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4):84.
[4]王珂,冯春. 青少年学生攻击行为的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J]. 社会心理科学,2013,28(08):102-105.
作者简介
李芊芊,女,河北省唐山市,汉,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应用心理学。
基金项目:
科技创新基金 编号:2017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