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命的科学感悟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tus3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经典,也是潇洒生命的一个经典,他对生命的科学感悟与圆融阐释,感染和启迪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雪泥鸿爪——生命的偶然性
  
  生命,就是一个必然和偶然巧妙组合的魔方。生命的过程是一个必然,但连接这个过程的各个点,却有很大的偶然性。就像人们所比喻的那样:叶子要长在树上,这是一个必然,但要长在哪一棵树的哪一个杈的哪一个枝上,却是一个偶然。苏轼感悟到了这一点,且形象而又灵动地将它抒写了出来。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一诗中,他这样感叹:“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的确,人的生命轨迹,就像雪泥上留下的飞鸿爪印一样,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古人云,苏诗长于比喻,此诗句的经典性也正表现于此:将人内心那种微秒的感受,用富有机趣的语言表达出来了。还有一种理解:雪泥鸿爪以喻人之“无心”,人生不过如此,一切的一切都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故,人不要太在乎去留,应随遇而安。苏轼此诗虽然有些低调,但也道出了哲人对生命的真切体验:人生美丽的弧线,是由那一个个偶然的“点”连接起来的。
  
  月圆月缺——生命的二重奏
  
  生命又是一个长长的旅程。在旅途上,有丽日蓝天、绿茵鲜花,也会有风雨雷电、枯枝败叶。人在旅途,就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时刻准备着命运的挑战,正如一首歌中所唱到的“风雨过后是彩虹”。苏轼的一生风风雨雨,历尽坎坷。在北宋政坛上,王安石变法时,他被划入保守派;司马光废除新法时,他又被划入了革新派;恶运连连,一贬再贬,后来被贬到蛮荒之地惠州时,他还乐呵呵地吟诵:“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故林语堂称其为“不可救药的乐天派”。苏轼为啥能这样洒脱呢?这与他对生命的科学感悟是分不开的。他看到了生命原色的二重性,即如《水调歌头·明月篇》中吟诵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从月圆月缺、月缺月圆这亘古不变的自然现象中,感悟到了生命的存在、运行亦应如此。世上的事没有一成不变的,任何事都有它的两面性,人不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看到另一面,就像天空中的月亮的圆缺一样,是一种自然的必然、必然的自然。这就是生命旅程上一曲永恒的“二重奏”。
  
  身在此山——生命的自限性
  
  上帝给人一双眼睛,就是用来看世界、看别人的,人这一辈子最看不清楚的恐怕就是自己了。故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就是生命的自限性。哲人苏轼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深切地感悟到了这一点,故在《题西林壁》中写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在中国诗歌史上最大的贡献,就是创造了理趣诗。此为理趣诗中的极品,直到如今还脍炙人口、传诵不衰,就是因为他悟出了生命的劣根性,即自限视野(自己看不清自己)。所以,人好自以为是、好为人师,如井底之蛙。故,人生在世,就有一个突破自限性,认识自己、超越自己的问题。这是一种生命升华的境界。设若能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视野就开阔了,胸怀就宽广了,生命之光将会更加灿烂。据传,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识见。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坡捧腹大笑。看来,王朝云的确是苏轼的红颜知己,一语中的。
  
  变与不变——生命的圆融性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是古今文人永恒的生命咏叹调:人生短暂,宇宙无穷;对酒当歌,及时行乐。基于这样的“生命观”,文人不免要伤春惜花、对镜抚鬓,生出无尽的闲愁忧思;更有甚者,寻仙访胜、炼丹服药,想飞举升天,惧怕生命过程的结束。而苏轼面对生死,却非常坦然:人之初,一口气;生也气,死也气,何惧之有?于是,他在《前赤壁赋》里豁达地咏叹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在这里苏轼用“变与不变”的独特视角来解读生命:从变的角度来看,天地瞬息万变,一瞬也不会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物我将来都要变为气体,回归自然,物我最终归于同一永恒;那你们还羡慕这长江和明月干啥?在苏轼的笔下,生命真是个奇妙的东西,生命的现在时:斗转星移,瞬息万变;生命的将来时:物我永恒,回归自然。生命的形态与现在、将来、自然、宇宙是融为一体的,这就是生命的圆融性。苏轼既对生命已参悟到如此透彻的地步,他还会对什么想不开呢?
  
  风雨坦然——生命的自调性
  
  生命享受着生活的欢乐,但有时还承载着生活的苦难。当苦难的风雨向毫无准备的生命袭来的时候,生命怎样才能从容应对呢?学会自我调节,用一句很当代的话来说,就是:调整心态,自我解脱。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冈做团练副使,这是一个虚职,俸禄就连一家人的温饱都解决不了。苏轼不得已,让朋友在东坡买了块土地,开荒种地,自食其力,于是,他干脆自号“东坡”。正如其《定风波》一词所云:“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表面上是写大自然中的风雨,实质上是隐喻仕途上的风雨;面对仕途风雨,怎么办?心中坦然相对,就会进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佳境。苏轼正是这样一位达人,最大限度地释放了生命中自我调节的能量,从容应对仕途上的坎坎坷坷、风风雨雨,他的生命才会那样的亮丽! ■
其他文献
秦始皇是一个勤奋的工作者,秦统一天下后,曾五次出巡考察“皇土”,中国大陆海岸线的北段,到处都留下了他的刻石,两千多年来,古今凭吊者甚多。   盛夏时节,渤海湾是个好去处。每年这个季节,秦皇岛、北戴河,还有沿海湾的芝罘山、莱山,都集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群。这里是旅游胜地,也是颇富盛名的历史文化胜地。   公元207年秋,一代枭雄曹操来到这里,感慨胜景,赋诗一首:“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
期刊
四川,古称巴蜀之地,号称“天府之国”。一千多年前,伟大的诗人李白写了一首《蜀道难》,他只是为了抒发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对蜀路做了浪漫主义的夸张。这艰难的蜀道,似乎隔绝了交流,凭添了想象。因而在中原人的眼中,蜀人面目诡异。史书中记载古蜀人蚕丛氏和其人民的“纵目”。几位国君的名字也颇为奇怪,“蚕丛”、“鱼凫”、“杜宇”、“鳖灵”。   其实,蜀人从来不是一种神话,他们按照自我发展的序列缓步而行,由采集
期刊
2011年,清华大学迎来了她的百岁生日。清华的这一百周年,不仅是清华的一百年,更是折射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一百年。在世界大学发展史上,确实也没有哪所大学能像清华和北大这两所学校一样,和一个国家民族的现代化过程有如此紧密的关联与交织。  与世界诸多著名大学相比,中国的大学起步比较晚,但是起点并不低,仅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自身的制度建设,成功地实现了与具有现代意义的西方大学的接轨。学者谢泳认为,中国
期刊
冯玉祥这位在旧军阀中冲杀出来的硬汉子,在旧中国是众所周知的一个“怪人”。名导演陈凯歌在电影《建国大业》中饰演的冯玉祥,大白天打着灯笼去见蒋介石,暗喻当时社会黑暗,看不到希望。  冯玉祥的“怪”,正如1942年周恩来在《寿冯焕章先生六十大庆》一文中所说,他是怪在“为人所不敢为,说人所不敢说”。   冯玉祥带兵以执法严格著称。有一次,一个县长给他送礼,被他狠狠地打了一顿,令其拿回礼物。消息传开,再也无
期刊
朝(音招)歌,是商朝末代君王纣王的都城,在此居住了半个世纪的我,又一次来到位于城东8公里处淇河岸边的纣王墓,望着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题写的“纣王之墓”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望着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教授孟世凯先生撰写的“商纣传”,我的思绪不禁倏地飞回到延续600多年的商朝的天空,回味着商朝由盛而衰的历史……    每一个朝代建立之初,大都是顺乎民意。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即是如此。当暴
期刊
明朝初年的政治舞台上,曾连续上演了两幕“削藩”的好戏,两出戏的导演,一是建文帝,一是永乐帝。同样是“削藩”,结局却有天壤之别,建文帝“削藩”,激起“靖难之变”,结果江山易主;永乐帝“削藩”,从容不迫,众王俯首。    急功近利酿失败   1398年,朱元璋驾崩,建文帝以皇太孙身份继承大统。但是,当时的诸王在皇帝面前以叔父之尊,多有不逊言行,建文帝对这种状况忧心忡忡。   一日,他问太常寺卿黄子澄如
期刊
2011年2月,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发布通告,正式撤销西安交通大学原教授李连生等200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决定,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近年学术造假在内地屡禁不止,在“名利双收”的诱惑下,一些学术投机分子千方百计钻空子,骗取国家荣誉和巨额奖金。科技部的这一做法,无疑是给学术造假者们一记重拳。有了这“第一例”,也就开了国家严打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的先河,接下来无论是刘连生、张
期刊
中华民族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农业文明,驯化育成了大量优良的作物品种,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发挥了卓越的作用。水稻、大豆、粟等中国原产物种,曾经养活我们的祖先,也是中国对全人类的贡献。然而,随着人口繁衍,它们越来越难以养活数量日增的中国人。所幸的是,数千年以来,总是不断有来自异域的种子,被使者、商人、船员甚至入侵者携带着,进入这块土地并生根发芽。尤其是数百年前,地理大发现波及了古老的东亚,至少三十多种作
期刊
读汉字识中国  汉字是表达的工具但又不仅仅是,它还带着与生俱来的历史温度和文化内涵。陈寅恪先生说:“凡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确实,每一个字的诞生,都有诸多构成因素以及变化与演进特点。其中一些汉字甚至记录和承载了文明的进程、文化的特性、民族的特点、国家的发展,它们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树立了中华文明的旗帜。    “国”字记录了中国历史的重要讯息:从最初的定居点,到稍后的初级城市,到更加发达
期刊
在中国崇尚权威的文化氛围中,名人名言占的地位是很重的,很多名家说的话,往往被民众当成指导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不二准则。但在这些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名言中,也有一些话被人刻意或无知地曲解,背离了话语者本身的意旨与初衷,以下便是几个流传最广泛的谬误。    1、以德报怨  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以德报怨,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