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要和幼教人聊天,无人不知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发源地——南京市鼓楼幼儿园,也无人不知鼓幼的第一任园长陈鹤琴。作为鼓幼的第八任园长,注定了崔利玲职业生涯的负重攀登。在教育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她不仅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国家督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名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还带领鼓幼的团队喜获国家级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柿子林里的游戏
崔利玲喜欢把鼓楼幼儿园称作“小园子”,因为鼓幼是陈鹤琴在私家小院中办起来的幼儿园。枫树小径、柿子林、木香瀑布以及遍布幼儿园各个角落的桂花树,让“小园子”充满了醉人的清香,焕发着生命的活力。
作为恢复高考后鼓幼培养的第一位大学生,鼓幼的老师对崔利玲寄予极大的关心与期望,甚至说了让她“心惊肉跳”的话:“小崔啊,你要成为第二个陈鹤琴!”
崔利玲工作的第一年,恰逢幼儿园新建教学楼,教学房舍严重缺乏,幼儿园把可利用的一切场所都变成了班级教室。崔利玲所在的小三班,有幸在陈鹤琴故居中安家,占据了其中30平方米的客厅和10平方米的半间餐厅。因鼓楼是高岗地带,幼儿园的地势南高北低,小三班的户外活动是三边都有台阶的不足10平方米的平台以及屋后的大片柿子林。在这里,崔利玲开始了教师职业生涯的第一个研究项目——“游戏和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研究。
室内游戏空间不足,她就把游戏区域设在柿子林中,每天来回6趟搬运沉重的实木长桌,保证游戏与生活的兼顾。游戏材料不足,崔利玲就自己做小医生的大褂、娃娃家的围裙护袖,用纱布、海绵、棉花、纽扣、破皮球、纸盒等废旧材料做包子、饺子、锅碗瓢盆等游戏半成品。研究需要观察、分析、评价,那时幼儿园没有计算器,所有的数据全靠她自己计算。直到结婚后,她才把先生上大学时使用的计算器“据为己有”,用于教学研究。
就在这一年中,班上的另外两位老师同时进修,每周上课两次,每次半天。遇到崔利玲一人带班的时候,桌子一人搬,地鋪一人铺,开饭一人完成,还要完成预定的研究计划,真正是眼睛看着、耳朵听着、嘴巴说着、手里拿着、脚步动着……崔利玲笑着回味,佩服当年的自己怎么如此的“女汉子”。
这一年中,她对班上的所有孩子家访了三次,与家长在《家园联系簿》上笔谈达十万字,在主任办公室用油墨印制各种调查表一千多份,制作教玩具累计达上千件。孩子们在枝丫低垂的柿子树下“烧饭”“看病”“逛公园”,也参与着柿子萌芽、结果、收获的“活教育”全过程。邻近小一班的老教师说:“每天中午看到小崔都在忙,不是做教具就是整理材料,这样勤奋的年轻人实在难得。”正是依靠在一线当老师得天独厚的条件,崔利玲的第一项研究喜获成果。她组织的游戏活动在鼓楼区青年教师游戏活动评比中获得最佳奖,首篇研究论文获省论文优秀奖。
欢迎美国小姑娘
担任园长后,崔利玲坚持到班级带班,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改进。
鼓楼幼儿园对面的南京大学,每年都会有访问学者,学者的孩子会选择到鼓幼随班就读。一次,中班转来了一位美国的女孩子Helen,因为语言不通,她的父母有些担心。崔利玲就以此为素材,准备组织一节社会活动“班上来了新朋友”。考虑到设计中需要较多的讨论与操作,她就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进行。
没想到,尝试的分组教学竟然有别样的效果:因为人数少,孩子们可以任意地、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快速地、便利地操作;可以席地而坐地组织教学,身心更加放松。活动中,孩子们想说、想做的热情持续高涨,活动结束还意犹未尽,继续表达自己的帮助计划。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帮助Helen的具体方向与行动,Helen的所有困难都能化解,她在幼儿园非常快乐,Helen的父母很感动。
后来,崔利玲就将分组教学的方式推广到全园,鼓励大家都来尝试这种好方法。但在分组教学中,老师们遇到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分组?假设老师每天上午都必须在班级内,不仅工作量大大增加,困难也很多,如幼儿园教研活动无法在上午进行,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学习受到影响,班级内两个地点同时上课相互影响等等。
崔利玲和老师们分析教学活动的特点,开始灵活分组的尝试:如体育活动在晨间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以及下午的体育活动中就能渗透完成,不必再专门分组教学;美术活动大部分可以利用区域游戏渗透完成,也不必专门分组;语言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需要交流与个性化指导,适宜分组教学;数学活动多半采用循环游戏的方式,可分组教学,亦可集体教学。灵活地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老师每周就有了1-2个半天可以研讨交流,加油充电。
第二个问题,是不是分组教学时两个老师组织相同的教学内容?假设两人组织的教学活动相同,是一人备课,还是两人都备课?假设教学活动不相同,是各自备各自的课,还是由一人整体设计?
崔利玲和老师们从单元课程“整个教学法”的设计流程考虑,认为应该由一个人备课,保证单元内活动的相互连贯。为让老师有充分的单元实施准备时间,她建议两个老师采用间隔组织单元活动的方式,谁负责前一单元,也就承担了前一单元所有的教学活动设计、环境创设的任务。等到另一人负责下一单元时,已经完成前一单元教学任务的老师可以做扩散延伸活动,同时可以全力以赴地准备第三单元了。就像接力交替一样,接棒、跑—交棒、准备—接棒、跑—交棒、准备,富有节奏。
分组教学,让师生比从1:30变为1:15,意味着每个孩子在相同时间内与老师接触的概率大大增加,为老师准确观察儿童、了解儿童提供了可能。也就是从分组教学开始,观察儿童、研究儿童,成为鼓幼老师自觉的行动。
从厕所私聊引发的“革命”
幼儿园的厕所,是孩子们最想去的地方。他们在这里随意聊天、嬉水,探寻身体的秘密,发现窗外的世界。厕所,是孩子们自由的天地。
起初,厕所私聊会被老师制止,“厕所值日生”也会代替老师在厕所巡视、检查,“水龙头开小一些,不要浪费水!”“每次只能用一张纸!”随着观察的深入,老师们开始反省,为什么孩子喜欢待在厕所里?是不是孩子们缺乏自由的空间?除了厕所,孩子们还有自由的地方吗? 崔利玲领衔的课程研究组开始搜索类似厕所的自由空间。
自由空间的打造首先从室内环境创设开始。老师们发现,班级环境中空间占据最大的要数教室中央的集中交流区域了。孩子们的座椅围成马蹄形,几乎占据了教室的一半面积。既然教学活动已从集体教学走向小组教学,为教学活动而准备的集中学习区域完全可以缩小,调剂出来的空间可以扩大游戏区域。但是,老师们提出的问题着实让人苦恼:如果集中交流区域只能容下一半的孩子,生活活动环节里,需要集体集中的时候,孩子们怎么坐呢?
大家就筛选集中交流区域的要素:“全班”“座位”“小空间”,集中交流区只要满足大家坐下来的条件就行了,至于坐什么样的凳子、围坐成什么形状,是没有约束的。解放了思想,老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些班级选择了马扎,有的班级选择折叠凳,有的班级选择套凳,有些班级则直接让孩子们在区域中就座,实现分散型集中交流。
原本集中在教室中间的椅子全部进入了区域,取代的是收放自如的馬扎、套凳。在非集中交流时段,马扎、套凳以小组为单位叠加在一起,摆放在集中交流区域中。到了集中交流时段,孩子们像看电影一样分排就座,集中交流区被缩小至10平方米左右。
幼儿园为班级提供了各种高40-60厘米、宽45厘米、长60-80厘米的开放式游戏柜,每个班级平均20-30组。活动室所有空间都被带有万向轮的游戏柜分隔成一个个相对固定的区域,各区域有明显的标识、游戏说明,区域里游戏材料根据课程内容、儿童发展层次需要不断增添、替换,学具、教具成为区域材料的一部分。开放的、丰富的区域好似张开的臂膀,对孩子们说:欢迎进入。
不需要搬椅子,不需要移动橱柜,不需要找寻材料,哪怕只有3分钟的时间,孩子们也能快速地在区域中进退,“快闪”游戏不断出现,“自由”的空间出现了。
空间调整了,接下来需要进行的是时间调整。崔利玲将作息时间安排的权利交给班级,由班级师生讨论决定一日活动的安排秩序。当然,有几个前提:活动安排要遵循室内室外交替、集体与自由交替、动与静交替的原则,要满足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教学活动不超过1小时、游戏时间力争超过3小时的条件,不能影响周边班级的正常活动,要符合卫生保健的要求。总之,要给孩子更多“活”的游戏时间,要将一日生活“活”起来。
在崔利玲长期的课题引领中,鼓幼老师团队研究的能力已大大提升。在年级组备课时,大家相互协商场地安排,避免声响干扰。在班务会上,班组成员分析班级环境,初定区域格局。在班级环境布置讨论中,老师与孩子一起交流怎样才能多玩些游戏,如何计划自己的活动安排。
很快,师生共同绘制的、图文并茂的、富有个性的一日生活安排表贴在了各班级醒目的位置。活动时间重叠的运用高频率出现,教学活动借助生活、游戏时段实施的隐性课程不断增多,一日活动计划表变成了孩子自我管理的规划参考图,“自由”的时间也有保障了。
正是崔利玲做的这些事,率领的这些人,才让鼓楼幼儿园的“小园子”里充满了研究的味道。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想说:幼儿园不在规模大小,有历久弥新的文化则名,有追随儿童的名师则名。
柿子林里的游戏
崔利玲喜欢把鼓楼幼儿园称作“小园子”,因为鼓幼是陈鹤琴在私家小院中办起来的幼儿园。枫树小径、柿子林、木香瀑布以及遍布幼儿园各个角落的桂花树,让“小园子”充满了醉人的清香,焕发着生命的活力。
作为恢复高考后鼓幼培养的第一位大学生,鼓幼的老师对崔利玲寄予极大的关心与期望,甚至说了让她“心惊肉跳”的话:“小崔啊,你要成为第二个陈鹤琴!”
崔利玲工作的第一年,恰逢幼儿园新建教学楼,教学房舍严重缺乏,幼儿园把可利用的一切场所都变成了班级教室。崔利玲所在的小三班,有幸在陈鹤琴故居中安家,占据了其中30平方米的客厅和10平方米的半间餐厅。因鼓楼是高岗地带,幼儿园的地势南高北低,小三班的户外活动是三边都有台阶的不足10平方米的平台以及屋后的大片柿子林。在这里,崔利玲开始了教师职业生涯的第一个研究项目——“游戏和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研究。
室内游戏空间不足,她就把游戏区域设在柿子林中,每天来回6趟搬运沉重的实木长桌,保证游戏与生活的兼顾。游戏材料不足,崔利玲就自己做小医生的大褂、娃娃家的围裙护袖,用纱布、海绵、棉花、纽扣、破皮球、纸盒等废旧材料做包子、饺子、锅碗瓢盆等游戏半成品。研究需要观察、分析、评价,那时幼儿园没有计算器,所有的数据全靠她自己计算。直到结婚后,她才把先生上大学时使用的计算器“据为己有”,用于教学研究。
就在这一年中,班上的另外两位老师同时进修,每周上课两次,每次半天。遇到崔利玲一人带班的时候,桌子一人搬,地鋪一人铺,开饭一人完成,还要完成预定的研究计划,真正是眼睛看着、耳朵听着、嘴巴说着、手里拿着、脚步动着……崔利玲笑着回味,佩服当年的自己怎么如此的“女汉子”。
这一年中,她对班上的所有孩子家访了三次,与家长在《家园联系簿》上笔谈达十万字,在主任办公室用油墨印制各种调查表一千多份,制作教玩具累计达上千件。孩子们在枝丫低垂的柿子树下“烧饭”“看病”“逛公园”,也参与着柿子萌芽、结果、收获的“活教育”全过程。邻近小一班的老教师说:“每天中午看到小崔都在忙,不是做教具就是整理材料,这样勤奋的年轻人实在难得。”正是依靠在一线当老师得天独厚的条件,崔利玲的第一项研究喜获成果。她组织的游戏活动在鼓楼区青年教师游戏活动评比中获得最佳奖,首篇研究论文获省论文优秀奖。
欢迎美国小姑娘
担任园长后,崔利玲坚持到班级带班,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改进。
鼓楼幼儿园对面的南京大学,每年都会有访问学者,学者的孩子会选择到鼓幼随班就读。一次,中班转来了一位美国的女孩子Helen,因为语言不通,她的父母有些担心。崔利玲就以此为素材,准备组织一节社会活动“班上来了新朋友”。考虑到设计中需要较多的讨论与操作,她就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进行。
没想到,尝试的分组教学竟然有别样的效果:因为人数少,孩子们可以任意地、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快速地、便利地操作;可以席地而坐地组织教学,身心更加放松。活动中,孩子们想说、想做的热情持续高涨,活动结束还意犹未尽,继续表达自己的帮助计划。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帮助Helen的具体方向与行动,Helen的所有困难都能化解,她在幼儿园非常快乐,Helen的父母很感动。
后来,崔利玲就将分组教学的方式推广到全园,鼓励大家都来尝试这种好方法。但在分组教学中,老师们遇到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分组?假设老师每天上午都必须在班级内,不仅工作量大大增加,困难也很多,如幼儿园教研活动无法在上午进行,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学习受到影响,班级内两个地点同时上课相互影响等等。
崔利玲和老师们分析教学活动的特点,开始灵活分组的尝试:如体育活动在晨间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以及下午的体育活动中就能渗透完成,不必再专门分组教学;美术活动大部分可以利用区域游戏渗透完成,也不必专门分组;语言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需要交流与个性化指导,适宜分组教学;数学活动多半采用循环游戏的方式,可分组教学,亦可集体教学。灵活地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老师每周就有了1-2个半天可以研讨交流,加油充电。
第二个问题,是不是分组教学时两个老师组织相同的教学内容?假设两人组织的教学活动相同,是一人备课,还是两人都备课?假设教学活动不相同,是各自备各自的课,还是由一人整体设计?
崔利玲和老师们从单元课程“整个教学法”的设计流程考虑,认为应该由一个人备课,保证单元内活动的相互连贯。为让老师有充分的单元实施准备时间,她建议两个老师采用间隔组织单元活动的方式,谁负责前一单元,也就承担了前一单元所有的教学活动设计、环境创设的任务。等到另一人负责下一单元时,已经完成前一单元教学任务的老师可以做扩散延伸活动,同时可以全力以赴地准备第三单元了。就像接力交替一样,接棒、跑—交棒、准备—接棒、跑—交棒、准备,富有节奏。
分组教学,让师生比从1:30变为1:15,意味着每个孩子在相同时间内与老师接触的概率大大增加,为老师准确观察儿童、了解儿童提供了可能。也就是从分组教学开始,观察儿童、研究儿童,成为鼓幼老师自觉的行动。
从厕所私聊引发的“革命”
幼儿园的厕所,是孩子们最想去的地方。他们在这里随意聊天、嬉水,探寻身体的秘密,发现窗外的世界。厕所,是孩子们自由的天地。
起初,厕所私聊会被老师制止,“厕所值日生”也会代替老师在厕所巡视、检查,“水龙头开小一些,不要浪费水!”“每次只能用一张纸!”随着观察的深入,老师们开始反省,为什么孩子喜欢待在厕所里?是不是孩子们缺乏自由的空间?除了厕所,孩子们还有自由的地方吗? 崔利玲领衔的课程研究组开始搜索类似厕所的自由空间。
自由空间的打造首先从室内环境创设开始。老师们发现,班级环境中空间占据最大的要数教室中央的集中交流区域了。孩子们的座椅围成马蹄形,几乎占据了教室的一半面积。既然教学活动已从集体教学走向小组教学,为教学活动而准备的集中学习区域完全可以缩小,调剂出来的空间可以扩大游戏区域。但是,老师们提出的问题着实让人苦恼:如果集中交流区域只能容下一半的孩子,生活活动环节里,需要集体集中的时候,孩子们怎么坐呢?
大家就筛选集中交流区域的要素:“全班”“座位”“小空间”,集中交流区只要满足大家坐下来的条件就行了,至于坐什么样的凳子、围坐成什么形状,是没有约束的。解放了思想,老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些班级选择了马扎,有的班级选择折叠凳,有的班级选择套凳,有些班级则直接让孩子们在区域中就座,实现分散型集中交流。
原本集中在教室中间的椅子全部进入了区域,取代的是收放自如的馬扎、套凳。在非集中交流时段,马扎、套凳以小组为单位叠加在一起,摆放在集中交流区域中。到了集中交流时段,孩子们像看电影一样分排就座,集中交流区被缩小至10平方米左右。
幼儿园为班级提供了各种高40-60厘米、宽45厘米、长60-80厘米的开放式游戏柜,每个班级平均20-30组。活动室所有空间都被带有万向轮的游戏柜分隔成一个个相对固定的区域,各区域有明显的标识、游戏说明,区域里游戏材料根据课程内容、儿童发展层次需要不断增添、替换,学具、教具成为区域材料的一部分。开放的、丰富的区域好似张开的臂膀,对孩子们说:欢迎进入。
不需要搬椅子,不需要移动橱柜,不需要找寻材料,哪怕只有3分钟的时间,孩子们也能快速地在区域中进退,“快闪”游戏不断出现,“自由”的空间出现了。
空间调整了,接下来需要进行的是时间调整。崔利玲将作息时间安排的权利交给班级,由班级师生讨论决定一日活动的安排秩序。当然,有几个前提:活动安排要遵循室内室外交替、集体与自由交替、动与静交替的原则,要满足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教学活动不超过1小时、游戏时间力争超过3小时的条件,不能影响周边班级的正常活动,要符合卫生保健的要求。总之,要给孩子更多“活”的游戏时间,要将一日生活“活”起来。
在崔利玲长期的课题引领中,鼓幼老师团队研究的能力已大大提升。在年级组备课时,大家相互协商场地安排,避免声响干扰。在班务会上,班组成员分析班级环境,初定区域格局。在班级环境布置讨论中,老师与孩子一起交流怎样才能多玩些游戏,如何计划自己的活动安排。
很快,师生共同绘制的、图文并茂的、富有个性的一日生活安排表贴在了各班级醒目的位置。活动时间重叠的运用高频率出现,教学活动借助生活、游戏时段实施的隐性课程不断增多,一日活动计划表变成了孩子自我管理的规划参考图,“自由”的时间也有保障了。
正是崔利玲做的这些事,率领的这些人,才让鼓楼幼儿园的“小园子”里充满了研究的味道。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想说:幼儿园不在规模大小,有历久弥新的文化则名,有追随儿童的名师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