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根在民间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ou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定年纪的上海人,对“黄永生”这个名字想必如雷贯耳。当年,他的《古彩戏法》,传遍大街小巷,那句“毯子身上盖一盖”,成为妇孺皆知的唱段。很多人,因了黄永生,才知道“上海说唱”。然而风水轮流转,不知何时,上海说唱突然在电台、屏幕、报纸上一夕消失,那个著名的“上海说唱大师黄永生”似乎杳无踪迹,直到传来他溘然去世的消息。
  局外人有所不知,其实黄永生一直没有闲着,在他“被边缘化”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并没有把自己“边缘化”。媒体聚焦是一回事,百姓需求又是一回事。他乐此不疲地穿梭于基层,即便是小场小所,他依旧热情不减,无偿为观众献上爱心与艺德。后来多亏徐家汇街道伸出援手,使得“黄永生上海曲艺大家唱”有了每周一次的固定演出场所,酷爱上海说唱的观众们于是有的放矢地找到了门路。
  直到黄永生骤然离世,人们才痛感其“太不容易了”。无数个日子,无数场演出,大师级的黄永生,面对最草根的民众,一腔热血,一副热嗓,几十年如一日,不离不弃,无怨无悔。如此的无名无利,他图的是什么?他只是愿意看到草民们舒展的笑容,看到他们因了自己的说唱,暂时脱卸疲惫和烦恼,陶然而醉,浑然忘我。其它,别无所图。
  由此让我们深思“文艺的功能”。不同的文艺样式,或偏雅或偏俗,间或也有雅俗共赏。而曲艺,是最“下里巴人”的文艺样式,它最接地气,根在民间。如何让老百姓喜闻乐见?需要曲艺家们身体力行、一扎到底。如果他们创作的作品,选材不是来自民间,立意有违民意,如何能够吸引观众驻足?而上海说唱,可以说是最便捷的轻骑兵,身边事门前事时事,大小通吃,张口就来。这样的本土曲艺样式,实乃这座城市的文化珍物,无论对普及方言、展现民俗、敏感时事、激发睿智,都是大有裨益的。
  好在我们不是只有一个黄永生,好在“式微”与“怒放”正在较量。虽然在主流媒体上,娱记们依旧对它不屑一顾,但它“根在民间”的特质,决定了它生命力的顽强。政府支持与知音赞助,加上有识之士的推波助澜,上海说唱正在渐渐扩大地盘,努力造就“大家唱”的局面。但是毋庸讳言的是,此种曲艺样式的艺术含量就目前而言,尚有待提高,尤其需要有所创新。好在,曲艺演员已经在大胆尝试,比如青年说唱演员陈靓对名作《金陵塔》的改编,表演时除了演唱传统金陵塔外,还改编说唱外语金陵塔、方言金陵塔,让观众耳目一新。在表演上海说唱《活力上海》时,他加入了Rap元素,甚至在节目结尾时跳起了踢踏舞,形式新颖而富有活力,这就使得上海说唱呈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色彩。他可圈可点的表演,让此节目成全了他的荣誉——由此获得了第四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除了祝贺,我们更期待的是硕果累累。
  对上海说唱“前世今生”的详细回顾与描摹,是让更多的人们再次记住“曲艺,根在民间”的常识。而同时,一切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记住,为人民大众的文艺,同样是——根在民间。也许是老生常谈的道理,但何妨常谈常新,反复咀嚼。
其他文献
每当提起上影厂老演员、著名喜剧艺术家关宏达,我脑海中立即会浮现出两幅画面:第一次见老关的情景,以及最后一次告别老关,喜剧开头,悲剧结束。  1963年9月我分配到上影演员剧团工作,第一天报到,布加里老师带着我和在剧团参加学习的老演员见面。那天老关坐在藤椅上正和曹铎、方伯、韩非聊天,布老师一一介绍后,我向几位老演员致意并握握手,老关也急忙站起来和我握手,只见他坐的藤椅也跟着他一块儿起来了,曹铎一把按
期刊
掩映于徐家汇公园内的小红楼,是中国唱片出版业的地标建筑。上世纪二十年代起,百代公司在此设厂生产钻针唱片。三十年代英商音乐电器实业公司接手后,在小红楼旁新建一座300㎡录音室。录音采用话筒电声放大的“电气录音”,添置了先进的翻片设备,机械重锤原动刻纹机及光学测试频率器等,装备24台半自动压片机。成为当时我国和东南亚地区设备最新、产量最高、影响最大的唱片出版制作中心。  上世纪三十年代,任光在上海百代
期刊
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河南省人民政府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原风—河南文化周”不久前在上海举行,活动内容包括舞台表演、艺术展览、广场演出、文化讲座和节目交易五部分,其中来沪展演的话剧《红旗渠》体现了中原文化的独特魅力,引起了轰动。随着《红旗渠》演出精彩落幕,由中国戏剧家协会、文汇报社、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主办,上海市戏剧家协会承办,上海
期刊
主持人:这些年来,随着城市文化的多元发展,相声这一原本流行于北方的曲艺艺术形式,在上海扎下了根,并且逐渐开出了属于自己的绚丽花朵。不仅成立了好几个专业社团,更推出了诸如金岩、赵松涛、王自健等青年相声演员,他们有的深入基层,有的走上电视,有的扎根剧场,以年轻人特有的拼搏与努力在上海的演出市场站住了脚跟,并引起了一股热潮。在座的很多曲艺界前辈见证了海派相声的起起伏伏,未知你们对此有何看法。  高龙海(
期刊
2011年发生了很多事——  那一年,京沪高铁开始运营了;  那一年,最高法院出台了新《婚姻法》  司法解释三;  那一年,卡扎菲被利比亚人推翻了;  那一年,王丽云和编剧吵起来了。  啪!(惊堂木)——看官,吵架?女主角和编剧?还是在新剧的开机饭上,这还了得!  王丽云,梅花奖得主,解放军总政话剧团的演员,她和名不见经传的编剧在《丈母娘来了》的开机饭上争执起来。为什么呢,这要让旁人猜,想都不用想
期刊
老友左泥驾鹤西去,倏忽已八个年头了,缅怀之情无时或释。左泥不仅是一位才气横溢的作家,更是编辑《重放的鲜花》一书的资深责任编辑。想起那年一起参加京华笔会,在“梅园”踏雪赏梅的情景,物迩人遐,记忆犹新。那天特别寒冷,我们却兴致勃勃。园并不大,但亭台水榭,秀楼飞檐,古色古香;四周假山环绕,遍植腊梅,因此誉满京华。隆冬季节,梅花盛开,赏梅者如潮。我和左泥坐在腊梅拱卫的八角亭里品茗赏梅,凛冽的寒风送来腊梅缱
期刊
壹  1964年,江青来上海,与张春桥一起组织姚文元写批判《海瑞罢官》的文章,第二年姚文发表,引起文化知识界很多人的不满。当时身为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的张春桥听到后,便设计“引蛇出洞”,命令有关报刊邀集一些专家、学者座谈讨论,鼓动大家发表意见,然后再把他们的意见整理出来,以备批判之用。李俊民也是被邀参加座谈讨论者之一。  1966年“文革”开始,古今中外的大部分作品,不分青红皂白,一律都成了封资
期刊
“除你以外,在天上,我还有谁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无爱慕。”  翻看陈希米的文章,劈面一句话就是这个,《旧约·诗篇》的这一段文字被一个女人顺手放在了开篇,用得那么狠,内心又那么皎洁,真是明月一样的句子,展现了她的惊人的才华。  38岁高位截瘫的他娶了她,60岁时他撒手西去,携手22年,她都相伴他左右。她嫁他的时候,他的朋友感叹“这个带有音乐之声姓名的太太很年轻、很美丽、很温柔、很明朗,气质仿佛
期刊
右页一大一小两张照片,都是摄影界牛人拍摄的:大照片为崔益军所摄,小照片为祖忠人所摄。  先说小照片。好多年了,娱记们访不到美丽的向梅。无论通过何种门路,无论怎样说服利诱,她就是不愿面对记者。有人分析可能是她长久没有在银幕上塑造形象了,有人分析可能岁月流逝,她的美丽打折扣了。可是,祖忠人居然在新近拍到一张向梅的照片,她依旧光彩照人。这张摄于2012年的照片让我小小惊喜了一下。据了解,这是向梅在上海影
期刊
知识分子问题在当代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有时还是性命攸关的问题。在当代历史上,“知识分子”这一名称,曾经被打上深刻的政治烙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与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联系在一起,成为政治上不可靠的代名词。鉴于其不佳的政治名声,而被贬称为“臭老九”,为革命群众所不齿。之后,又获得正名,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尽管如此,在当下语境中,他们与工人阶级之间就算不会相互排斥,但也未见得就能相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