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明网刊发署名文章说,《夏洛特烦恼》与《港囧》,貌似有点情怀,其实无关情怀,都是包装。它们的价值就是当“小品串串烧”看,作为电影,令人失望。有人形容《夏洛特烦恼》有周星驰的影子,其实它恰恰缺乏的就是周星驰电影所具有的小人物情怀。周星驰的小人物角色里体现出很多感人的大东西,其电影里经常会出现光屁股小孩、老年人等等,这些街坊邻居的形象,是他童年生活中的映像。非常可贵的是,他从来没有把自己摆到一个很高的位置,而是把自己当作简单的小人物保持纯真。《喜剧之王》《少林足球》《功夫》《大话西游》都是小人物用大情怀打动观众。而沈腾扮演的夏洛,没有小人物本应有的卑微可爱,好像天生就是野鸡成凤凰的幸运垂青者,他称王称霸,他颐指气使,他胡作非为,他飞黄腾达,仿佛天生就该如此,仿佛全世界都欠着他什么。等到他要“表示情怀”了,却成了一个窝囊废。那个把脑袋扎进老婆脖颈的“夏洛抱”,丑态毕露,虽然容易赢得脑残粉丝的仿效,但低级趣味就像流行感冒,通行而不美好。尤其是“硬伤”很多,比如马冬梅携老公双双爬窗探视病危的夏洛,憨厚的老公不慎跌落时,马冬梅只用了一句“现在是我一个人来看你了”,就算把老公打发了。还有夏洛的母亲居然与儿子的同学有一腿,不免有点恶心……类似的“硬伤”还有好几处,终于发现,原来沈腾的目的是“娱乐至上”,不肯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成为“笑点”的地方,所谓的“情怀”,只是他的包装,一旦有可植入“笑点”的空隙,他是绝不会“浪费”的,哪怕对人物形象有极大的损伤。
这不是沈腾一个人的毛病,《港囧》也是如此。那个“追情人却发现老婆好”的俗套内核,并没有深切的情怀蛰伏其中,只是包装而已。徐峥也是反复寄望于搔观众胳肢窝,不断重复雷同的惊险——掉下去,掉下去,再掉下去;拉住,拉住,再拉住……只是换个场景,手段极其有限。你会推测,再把“囧”玩下去,差不多就黔驴技穷了。
于是就很怀念像《丁丁历险记》这样真正的“情怀之作”,人家也是喜剧,却“喜”得高级,它有完美流畅的故事叙述,有不容置喙的桥段穿插,有高潮迭起的细节展示,有无比灵动的镜头切换……最要紧的是,主人公的形象始终深具情怀,一以贯之,这个梳着飞机头、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永远不知疲惫、和一条卖萌机智的狗形影不离的形象,成为影坛经典形象之一。相比之下,那个《港囧》里的徐峥,《夏洛特烦恼》中的沈腾,要说形象猥琐可能有点过,但要说可爱,真是难煞人。这种“中年俗男”的不佳形象,或许正是价值观失衡时代的缩影,由于没有挺括的精神支撑,一个个只能依赖“娱乐至死”。遗憾的是,照此路子走下去,至死,我们都得不到高级的娱乐。眼下,“越脑残越疯狂”的大众狂欢很肆虐,但越是在这种时刻,越要保持一副清醒的眼睛,撇开水军泡沫,不要被裹挟而去。
这不是沈腾一个人的毛病,《港囧》也是如此。那个“追情人却发现老婆好”的俗套内核,并没有深切的情怀蛰伏其中,只是包装而已。徐峥也是反复寄望于搔观众胳肢窝,不断重复雷同的惊险——掉下去,掉下去,再掉下去;拉住,拉住,再拉住……只是换个场景,手段极其有限。你会推测,再把“囧”玩下去,差不多就黔驴技穷了。
于是就很怀念像《丁丁历险记》这样真正的“情怀之作”,人家也是喜剧,却“喜”得高级,它有完美流畅的故事叙述,有不容置喙的桥段穿插,有高潮迭起的细节展示,有无比灵动的镜头切换……最要紧的是,主人公的形象始终深具情怀,一以贯之,这个梳着飞机头、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永远不知疲惫、和一条卖萌机智的狗形影不离的形象,成为影坛经典形象之一。相比之下,那个《港囧》里的徐峥,《夏洛特烦恼》中的沈腾,要说形象猥琐可能有点过,但要说可爱,真是难煞人。这种“中年俗男”的不佳形象,或许正是价值观失衡时代的缩影,由于没有挺括的精神支撑,一个个只能依赖“娱乐至死”。遗憾的是,照此路子走下去,至死,我们都得不到高级的娱乐。眼下,“越脑残越疯狂”的大众狂欢很肆虐,但越是在这种时刻,越要保持一副清醒的眼睛,撇开水军泡沫,不要被裹挟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