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乡土地理教学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高中生的乡土地理知识水平不容乐观。本文论述了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丰富学生的乡土地理知识。在此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乡土地理知识 缺失 思考
乡土地理,从字面上解释是本乡本土的地理,是我们的学生能够直接观察、经常接触,并生活其间的那部分地区的区域地理。这应该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物。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乡土地理的熟知程度远远低于预估水平。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过程和预计目标的达成。为何高中生对自己身边的乡土地理不甚了解?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本文以必修二“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为例进行探讨。
一、形成缺失的原因
1.乡土地理本身的特点
乡土地理的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就农业来讲,其影响因素就包括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湖、土壤、植被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以及改造自然的成就和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而高中生由于年龄和视野等因素的制约,对乡土地理的认识是零散的、微观的、不全面的。在一个庞大的宏观的知识系统面前,一名高中生此时显得很渺小,触角显得不够广,对乡土地理的认识也就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2.生活场所的限制
高中生除了寒暑假期间,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和家庭中度过的。这种远离自然、远离社会的生活场所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很单一,活动范围比较狭小。这就直接导致了一直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对农村的农业活动接触的很少,“五谷不分”的事情时有发生。即使是生活在农村的学生,也由于很少直接参与到农业活动中去,所以对农业的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不容乐观。
3.学习压力的限制
在当前的高考政策下,学校和家长更多的是把重点放在高考的科目上,跟随着高考这根“指挥棒”不停地转动。“乡土地理”这门课程在学校的课程表上根本就无迹可寻。因此高中生在校园中疲于应对各种各样的习题和考试,学习压力很大。偶尔放假,也是把娱乐时间大部分花在游戏、网络等虚拟世界里。这就导致了缺少与自然亲近自然和社会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对乡土地理知识的缺失就不足为奇。
二、丰富学生乡土地理知识策略
(一)地理课堂中乡土地理的运用
1.利用乡土地理案例补充课本案例
现行的中学教材中编制了很多“案例”,这些案例很具代表性。但因为有些案例与学生的生活相差较远,学生显得比较陌生,理解时或许有些难度。因为乡土地理案例来之生活,与学生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起到辅助理解作用。其非常生活化的特点一下子就能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觉很亲切。并且能够马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兴奋起来,进入到学习的状态。
如此节中课本选取“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发展”为例讲述“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高中生明显感觉对环地中海地区的地理背景不是很理解,所在理解起来比较吃力。那笔者采取了我们苏州郊区农业的发展史进行讲述。苏州地区为“鱼米之乡”,向来是水稻和水产品的主要产地。近年来,由于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交通和市场的发展,逐渐发展了葡萄、西瓜、蔬菜等种植,而水稻田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减少。此案例结合了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学生理解起来很容易,教学的实践性也得到加强。
要注意的是,由于课堂时间和学生精力的限制,一节课中同一知识点不宜采用过多的案例教学,否则反倒会让学生造成知识点的混乱,应尽量以课本案例为主,乡土地理案例为辅,不可喧宾夺主。此外,乡土地理案例也要注意实时更新、与时俱进以及要保证案例的典型性、准确性。
2.利用乡土地理案例理解地理名词
地理名词的概念解释一般比较抽象、复杂,我们可以通过乡土地理案例把它具体化、简单化。如讲到“区位”这个概念时,就“区位”的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此时可以通过“苏州的水稻种植”进行提问,水稻分布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分布在这些地方?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区位”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为其后的农业、工业的区位选择的知识内容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再比如“时鲜业”这个词对高中生来说是陌生的。笔者把课本中的“环地中海地区”的“水果、蔬菜、花卉”的时鲜业转换成苏州本土“水八仙”的“茭白、红菱、鸡头米”。对于“水八仙”,苏州学生是比较熟悉的。根据其特点,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时鲜业”即指生产的对象是应时而新鲜的农产品,其产业的特点是季节性强、不易保鲜储存。
3.利用乡土地理类比课本地理知识
乡土地理是学生能切身感受到的生动的事实,其远胜于一般地理教学中那些只有文字描述、图片展示更贴近学生生活。让课本上的纯理论性的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更便于学生理解。所以有时可以对课本上的案例进行直接替换。如果让学生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物现身说法,其他的学生也更加信服。
课本中要求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来分析农业生产的布局和变化主要受哪些区位因素的影响。本地区虽也处于亚热带沿海地区,但并无甘蔗的种植,花卉棚也不常见。于是笔者把这个案例让家在农村的学生改成了自己家里的“水稻田-鱼塘-西瓜棚”,学生理解此案例之后,立刻明白了其中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因素。农民进行的农业活动是和市场上的价格密切相关的。市场价格也是最终影响农业类型和规模的主要因素。弄清楚了自己身边的案例,课本上的案例也就迎刃而解。
4.把农产品带进课堂
农产品是农业活动的初级产品,是学生们生活当中经常接触到的事物。但经常接触不等于了解,或者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如很多苏州的学生竟然不知道经常吃的苹果到底是南方还是北方的水果?或者米粉和面粉是怎么来的?面包是用什么原材料做成的? 在此节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带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农产品(一些水稻、小麦、苹果和柑橘),学生感到很兴奋,好奇地想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当学生在叽叽喳喳议论的时候,我已经知道这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然后趁热打铁进行提问,大米是来自于水稻还是小麦?我们这里种的是柑橘还是苹果?为什么我这个苹果一边比另外一边要红?通过把农产品带进课堂,一方面通过农产品的展示吸引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提问引出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5.充分利地方方言
方言往往也是乡土文化的载体,它也代表了一个地方特有的地方文化。现在课堂中要求普通话,但有时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用普通话很难准确表达,而方言却能准确表达出其精髓。课堂中偶尔使用一句地方方言,不仅可以迅速表达出老师的本意,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感觉很亲切,减少了课堂的呆板,使课堂多了几分灵动,“锦上添花”。
(二)课后作业中的“乡土风”
1.让乡土地理元素融入地理作业
传统的地理作业是一些试卷或习题,比较枯燥无味。学生面对这类作业,或多或少有些抵触情绪,其完成质量参差不齐。此时可以在地理作业中加入乡土地理元素进行调节,让学生更乐意去完成作业,使他们觉得所谓的作业实际上更是一件好玩的事情。此时,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课本中有一活动“以你的家乡为例,说明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学生对家乡有特殊的感情,对家乡的地理事物有渴望了解的心理。因此面对这次不同常规的课后作业,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事实证明,学生对这次作业相当重视,通过实地考察、上网搜索、咨询父母、采访农民等途径分别从地形、交通、市场、政策等因素讲述了苏州经济迅速发展后农业因素的变化情况。在此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乡土地理调查工作,无形中使他们的乡土地理水平得到了提高。
2.引导学生关注乡土地理实情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本知识的获得不是目的,更主要的是要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样才显得更有意义。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研究社会问题,解决乡土地理实际问题。将社会问题与乡土地理有机结合起来,设计出一些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如笔者要求学生结合家乡的实际,通过地图展示的形式设计出观光农业的项目。学生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湿地旅游、农家乐、春季的油菜花观赏等都是比较切合实际的项目。设计过程中还充分考虑到交通、住宿、餐饮、安全等问题。详细程度远远超过笔者的预估。虽说有些地方还尚显稚嫩,但在此过程中,把所学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同时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的兴趣,养成在学习和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三、结语
乡土地理的缺失不是短时间造成的。因此解决这个问题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配合。让我们的学生关注外面大世界的同时,也别忘了留恋一下身边的小风景。
[关键词] 乡土地理知识 缺失 思考
乡土地理,从字面上解释是本乡本土的地理,是我们的学生能够直接观察、经常接触,并生活其间的那部分地区的区域地理。这应该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物。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乡土地理的熟知程度远远低于预估水平。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过程和预计目标的达成。为何高中生对自己身边的乡土地理不甚了解?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本文以必修二“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为例进行探讨。
一、形成缺失的原因
1.乡土地理本身的特点
乡土地理的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就农业来讲,其影响因素就包括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湖、土壤、植被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以及改造自然的成就和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而高中生由于年龄和视野等因素的制约,对乡土地理的认识是零散的、微观的、不全面的。在一个庞大的宏观的知识系统面前,一名高中生此时显得很渺小,触角显得不够广,对乡土地理的认识也就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2.生活场所的限制
高中生除了寒暑假期间,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和家庭中度过的。这种远离自然、远离社会的生活场所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很单一,活动范围比较狭小。这就直接导致了一直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对农村的农业活动接触的很少,“五谷不分”的事情时有发生。即使是生活在农村的学生,也由于很少直接参与到农业活动中去,所以对农业的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不容乐观。
3.学习压力的限制
在当前的高考政策下,学校和家长更多的是把重点放在高考的科目上,跟随着高考这根“指挥棒”不停地转动。“乡土地理”这门课程在学校的课程表上根本就无迹可寻。因此高中生在校园中疲于应对各种各样的习题和考试,学习压力很大。偶尔放假,也是把娱乐时间大部分花在游戏、网络等虚拟世界里。这就导致了缺少与自然亲近自然和社会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对乡土地理知识的缺失就不足为奇。
二、丰富学生乡土地理知识策略
(一)地理课堂中乡土地理的运用
1.利用乡土地理案例补充课本案例
现行的中学教材中编制了很多“案例”,这些案例很具代表性。但因为有些案例与学生的生活相差较远,学生显得比较陌生,理解时或许有些难度。因为乡土地理案例来之生活,与学生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起到辅助理解作用。其非常生活化的特点一下子就能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觉很亲切。并且能够马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兴奋起来,进入到学习的状态。
如此节中课本选取“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发展”为例讲述“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高中生明显感觉对环地中海地区的地理背景不是很理解,所在理解起来比较吃力。那笔者采取了我们苏州郊区农业的发展史进行讲述。苏州地区为“鱼米之乡”,向来是水稻和水产品的主要产地。近年来,由于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交通和市场的发展,逐渐发展了葡萄、西瓜、蔬菜等种植,而水稻田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减少。此案例结合了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学生理解起来很容易,教学的实践性也得到加强。
要注意的是,由于课堂时间和学生精力的限制,一节课中同一知识点不宜采用过多的案例教学,否则反倒会让学生造成知识点的混乱,应尽量以课本案例为主,乡土地理案例为辅,不可喧宾夺主。此外,乡土地理案例也要注意实时更新、与时俱进以及要保证案例的典型性、准确性。
2.利用乡土地理案例理解地理名词
地理名词的概念解释一般比较抽象、复杂,我们可以通过乡土地理案例把它具体化、简单化。如讲到“区位”这个概念时,就“区位”的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此时可以通过“苏州的水稻种植”进行提问,水稻分布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分布在这些地方?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区位”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为其后的农业、工业的区位选择的知识内容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再比如“时鲜业”这个词对高中生来说是陌生的。笔者把课本中的“环地中海地区”的“水果、蔬菜、花卉”的时鲜业转换成苏州本土“水八仙”的“茭白、红菱、鸡头米”。对于“水八仙”,苏州学生是比较熟悉的。根据其特点,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时鲜业”即指生产的对象是应时而新鲜的农产品,其产业的特点是季节性强、不易保鲜储存。
3.利用乡土地理类比课本地理知识
乡土地理是学生能切身感受到的生动的事实,其远胜于一般地理教学中那些只有文字描述、图片展示更贴近学生生活。让课本上的纯理论性的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更便于学生理解。所以有时可以对课本上的案例进行直接替换。如果让学生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物现身说法,其他的学生也更加信服。
课本中要求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来分析农业生产的布局和变化主要受哪些区位因素的影响。本地区虽也处于亚热带沿海地区,但并无甘蔗的种植,花卉棚也不常见。于是笔者把这个案例让家在农村的学生改成了自己家里的“水稻田-鱼塘-西瓜棚”,学生理解此案例之后,立刻明白了其中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因素。农民进行的农业活动是和市场上的价格密切相关的。市场价格也是最终影响农业类型和规模的主要因素。弄清楚了自己身边的案例,课本上的案例也就迎刃而解。
4.把农产品带进课堂
农产品是农业活动的初级产品,是学生们生活当中经常接触到的事物。但经常接触不等于了解,或者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如很多苏州的学生竟然不知道经常吃的苹果到底是南方还是北方的水果?或者米粉和面粉是怎么来的?面包是用什么原材料做成的? 在此节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带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农产品(一些水稻、小麦、苹果和柑橘),学生感到很兴奋,好奇地想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当学生在叽叽喳喳议论的时候,我已经知道这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然后趁热打铁进行提问,大米是来自于水稻还是小麦?我们这里种的是柑橘还是苹果?为什么我这个苹果一边比另外一边要红?通过把农产品带进课堂,一方面通过农产品的展示吸引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提问引出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5.充分利地方方言
方言往往也是乡土文化的载体,它也代表了一个地方特有的地方文化。现在课堂中要求普通话,但有时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用普通话很难准确表达,而方言却能准确表达出其精髓。课堂中偶尔使用一句地方方言,不仅可以迅速表达出老师的本意,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感觉很亲切,减少了课堂的呆板,使课堂多了几分灵动,“锦上添花”。
(二)课后作业中的“乡土风”
1.让乡土地理元素融入地理作业
传统的地理作业是一些试卷或习题,比较枯燥无味。学生面对这类作业,或多或少有些抵触情绪,其完成质量参差不齐。此时可以在地理作业中加入乡土地理元素进行调节,让学生更乐意去完成作业,使他们觉得所谓的作业实际上更是一件好玩的事情。此时,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课本中有一活动“以你的家乡为例,说明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学生对家乡有特殊的感情,对家乡的地理事物有渴望了解的心理。因此面对这次不同常规的课后作业,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事实证明,学生对这次作业相当重视,通过实地考察、上网搜索、咨询父母、采访农民等途径分别从地形、交通、市场、政策等因素讲述了苏州经济迅速发展后农业因素的变化情况。在此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乡土地理调查工作,无形中使他们的乡土地理水平得到了提高。
2.引导学生关注乡土地理实情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本知识的获得不是目的,更主要的是要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样才显得更有意义。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研究社会问题,解决乡土地理实际问题。将社会问题与乡土地理有机结合起来,设计出一些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如笔者要求学生结合家乡的实际,通过地图展示的形式设计出观光农业的项目。学生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湿地旅游、农家乐、春季的油菜花观赏等都是比较切合实际的项目。设计过程中还充分考虑到交通、住宿、餐饮、安全等问题。详细程度远远超过笔者的预估。虽说有些地方还尚显稚嫩,但在此过程中,把所学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同时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的兴趣,养成在学习和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三、结语
乡土地理的缺失不是短时间造成的。因此解决这个问题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配合。让我们的学生关注外面大世界的同时,也别忘了留恋一下身边的小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