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现代化城镇化建设,需要实现资源互补,着重传承文化脉络,塑造城镇特色。特色小镇建设在我国受到了广泛关注,并掀起了建设热潮,从目前国内的小镇建设来看,特色小镇建设具有生态环境独特、产业独具特色和文化风格鲜明三个特点。黄茅镇新区在特色小镇规划设计中,将生态理念与花炮文化完美融合,打造独具风格的特色小镇。
关键词:特色小镇;规划设计;黄茅镇
特色小镇建设为我国城镇化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有利于吸纳城镇多余劳动力,改善基础建设和交通情况,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对当地的经济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黄茅镇地处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西部,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14公里。全镇总面积137.36平方公里,共有人口约5万。黄茅镇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而且自然资源丰富,盛产木材、毛竹、优质天然矿泉水。黄茅镇是万载县人口最多、经济实力雄厚、出口创汇最多的乡镇之一,也是远近闻名的花炮之乡、武术之乡、傩舞之乡。
一、特色小镇建设规划思路
(一)找准定位
特色小镇的建设首先要找准定位,充分发掘小镇的区位特色和特色产业,实现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要找到特色小镇的精准定位,关键是要确立特色小镇的主题。只有依托小镇当地的特色产业、自然资源、特色文化这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和梳理,将现有的产业体系与规划的特色主题相结合,使小镇规划与周边其他区域的发展特色区别开来,才能实现特色小区的长远发展。
(二)以特色为本
在进行特色规划过程中,要结合小镇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以及未来长远的规划,长远布局,将生态环境、建筑风格作为小镇空间设计需要关注的对象。特色小镇的生态环境建设,要与各功能区位布局规划以及结构、交通进行总体融合,相互呼应,相辅相成,从而进行总体规划。最后根据小镇的建筑风格和整体设计概念进行有序的落实,使小镇形成完整统一的风格。要执行好策划方案和重点,塑造具有辨识度的特色小镇。
二、黄茅镇建设特色小镇的必要性分析
(一)特色要素丰富
通过对黄茅镇的特色要素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了自然人文风景特色、农业及林业特色、花炮特色等。这些都为特色小镇规划提供了特色基础。
1.自然人文景观特色
黄茅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素来有“小南京”之称。黄茅镇有“八景”,分别是铁山古庙、云峰岩洞、高峡平湖、金钟落湖、杜平将军陵(图1)、观音降岩、泉塘涌珠、凉伞古樟。另外其附近的阁皂山(图2),2001年被批准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现有的宋代古桥(鸣水桥)、清代石坊(一天门),是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茅镇具有鲜明的自然人文景觀,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山水景观。
2.农业、林业特色
黄茅镇依托山区优势,精心培育了军屯、南江、大土3个丰产毛竹林基地(图3)。黄茅是宜春市重要的木材、毛竹生产基地,1958年至今共营造各种用材林、经济林2.4万亩,己郁闭成林2.4万亩,垦复竹林3200亩,中幼林抚育1万余亩,消灭了荒山,森林覆盖率100%。黄茅镇自然条件优越,对于农业发展有积极影响。黄茅镇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调整农业产业布局。同时,黄茅镇还盛产木材、毛竹、优质天然矿泉水。优越的生态环境,为黄茅镇特色小镇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3.花炮特色
万载县黄茅镇花炮生于宋,盛于清。几百年来,勤劳智慧的黄茅镇人民从事花炮生产者日众,代代相传,故黄茅镇有花炮之乡的美誉。据县志记载,清道光以来黄茅镇花炮已“通行南北,商贾络绎”(图4)。黄茅镇花炮有独特的制作工艺、精美的造型包装,是黄茅镇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特色。
(二)差异化发展路径选择
黄茅镇目前主要发展农业和工业,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布局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镇区缺乏绿地,人居环境较差,对于花炮产品的发展,只注重经济发展层面,对于花炮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研究较少,未能丰富其文化特质。因此在黄茅镇未来的规划发展中,要利用其旅游资源和自然资源,以花炮之乡为主打特色,使黄茅镇走上特色发展道路。万载县其他乡镇也有花炮产业,但是由于黄茅镇花炮文化及产业较为突出,具有建立特色小镇的优势条件,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制定合当适地发展的规划,进行差异化发展,打造特色小镇。
三、黄茅镇建设特色小镇的规划定位、理念以及策略
(一)规划定位
根据具有的自然人文景观特色、农业及林业特色、花炮特色等特色元素,以及体现花炮特色的差异化发展路径,规划黄茅镇的特色主题为花炮文化,以体现花炮文化、自然人文景观为核心,来发展花炮体验活动、制作工艺。再结合武术和傩舞表演、地方传统美食,打造古色古香的人文历史乡村,并以花炮文化为载体开展特色文化体验活动。
(二)规划理念
根据上述分析,确立了黄茅镇花炮之乡的规划理念,将黄茅镇建设成为我国花炮文化特色小镇。
花炮之乡的规划理念体现自然文化特色来构建黄茅镇整体规划的基础,实现以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念,保护好黄茅镇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确定总体空间结构,在这个框架下来进行功能分区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花炮文化为发展核心,在花炮产品的延伸发展上,发展花炮产品的特色工艺和体验活动,进行花炮产业升级。在功能分区上,由于黄茅镇总体的基础建设较差,道路建设和景区的基础建设都需要进行配套,对于花炮文化进行延伸和细化,有利于带动黄茅镇花炮产业发展。对于黄茅镇的新区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加大生态建设,改善居住环境,对于工业区域和居民区进行合理的定位,划分好功能分区,使总体规划符合花炮文化的发展。
黄茅镇要结合花炮产业、旅游产业、特色农业及林业,来打造花炮产业、旅游、特色农业和林业体验的一体化特色。旅游资源可依托铁山古庙、云峰岩洞、高峡平湖、金钟落湖、杜平将军陵、观音降岩、泉塘涌珠、凉伞古樟等自然人文景观,结合毛竹生产基地开展以森林为特色的体验活动。特色农业以茶油生产基地、稻田鱼以及特色农副产品来形成特色的体验,结合当地丰富的水资源,开发天然矿泉水产品,这也符合其生态建设的规划。花炮行业由于有工业发展基础,因此需要在其发展历史和传统工艺等历史传承方面进行深究,来开发花炮行业的特色产品,要将特色做到极致,就要以生态特色为前提,发展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让黄茅镇成为全国闻名的花炮文化特色小镇。 (三)规划策略
1.生态策略
生态策略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生态建设,为小镇的整体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对于黄茅镇新区进行生态公园建设,规划好生态建设,来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打造一个优质的环境,是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基础。同时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农产产业的改革升级,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
2.文化策略
文化策略主要突出特色主題花炮文化,这是黄茅镇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特色。对于花炮文化可以从其制作工艺、活动体验、包装工艺入手,将花炮文化园作为特色文化基地,传承发展以花炮为核心的特色文化。在产业发展方面,需要优化花炮行业结构,减少小作坊经营模式,形成规模经营。对于花炮行业的安全问题,应该多加控制。花炮产品是易燃易爆产品,在储藏和生产方面,需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通过优化产品,来配套特色小镇花炮文化的发展。
3.交通策略
交通策略主要是为塑造小镇的优质基础建设的形象,黄茅镇由于自身的基础建设较差,居民交通极不便利,因此,不管是在改善居民出行条件方面还是特色小镇建设方面,都要注重交通建设。交通策略的原则是进行人车分离,为新区规划的公园建设配套适合徒步的绿地步道,扩宽原有的基础道路,将8个景区的道路建设串联起来,方便游客往来以及休闲娱乐。
4.商业策划
商业策划的目的主要是保证特色小镇得到大众的认可。由于目前消费需求多元化,把规划区从传统体验延伸到文化领域当中,从衣食住行发展到文化展示以及健康等方面,更要注重其文化内涵以及生态环境,打造无时间限制、四季都可以游玩的项目,建立设施齐全的休闲活动场所,扩展消费者的年龄范围,让每个阶段的消费人群都能有适合的游玩项目。
四、黄毛镇建设特色小镇的总体规划
(一)发展基底构建
1.基于生态、文化、交通策略的总体空间结构及功能布局
总体空间结构及功能布局根据规划理念和规划策略确定小镇发展模式,通过前期的调查研究和规划对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图5为黄茅县总体规划图,黄茅县将构建以公园为主的生态景观,如滨水公园、休闲公园、森林公园、绿景公园、象山公园、秀水公园6个公园,分布在黄茅镇新区东南西北各个方位,对于各个区域进行全方位覆盖。图6为黄茅县功能性规划图,结合花炮文化修建花炮文化馆,作为花炮文化的研究基地,形成以黄茅广场为中心、公园集中分布的规划,打造以花炮文化为基础、以生态发展为基础的框架。在总体的空间结构上形成“公园围绕广场”的布局。在黄茅镇新区的规划中,突出生态建设,使花炮文化馆成为人们了解花炮文化、制作工艺的去处,全面展现花炮文化。
2.交通空间结构
在黄茅镇的对外交通方面(图7),要加强对外的高速公路建设,建设高速公路出入口,使城镇的对外交通能够更加便利;在内部交通上采用“人车分离、高效通畅”的规划策略;加强绿地步道建设,从黄茅广场连接到公园的步道建设,将休闲区域与花炮文化园的道路进行串联,将花炮文化园的交通设置为主干道,公园分布在主干道周边,文化教育、商业、集贸用地规划在主干道两侧,分布较为密集,居民居住区域分布在最外侧。在道路交通的空间结构上满足商业、教育、文化的发展需求。黄茅镇东侧由于商业文化教育区域较为集中,交通支线较多,西侧由于休闲公园分布,交通线路与西部相比较少。黄茅镇空间结构利于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在充分研究镇区现状的基础上,路网规划灵活生动,空间组织丰富多样。
3.景观空间结构
黄茅镇新区的景观空间结构是放射性分布,如图8所示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分布有公园,在主干道两侧分布绿化景观,主干道与围绕河流分布,临水为街,辅之以景,使得街道两侧的建筑与水景相融,使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江南水乡之美。在主干道两侧多分布商业、教育、文化产业,沿街建筑要根据整体风格来进行总体规划。自然人文景观分布在规划区附近。在总体的景观空间结构上,主要体现了黄茅镇的休闲度假区绿化环境空间的丰富多样和鲜明的层次感,还强调突出了环境与人、建筑之间的协调感,采用“六大公园放射性分布,交通主干道带状分布”的分布方式。
(二)基于商业策略的特色空间组织
1.生态体验区:突出生态特色
黄茅镇核心景观区是规划新区的重要部分,体现了未来黄茅镇的发展特点,对于黄茅镇新区进行新区生态改造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黄茅镇目前用地布局不合理,镇区用地现状混乱,除镇区干道两侧的用地布局以外,基本处于自由发展状态,建筑质量较差,没有景观性可言,因此对于空间布局上需要进行规划,提升土地利用率。将景观沿河流渗透到城镇内部,其景观规划应与镇区规划相整合,在统一中追求变化,营造出乡土、质朴、静谧的风格,将生态核心景观分为自然人文景观和公园类景观。
2.花炮文化体验区:突出花炮文化体验特色
花炮文化是规划区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在其规划布局上,遵循“一街、一馆、一中心”的结构。“一街”是沿水分布的主干道,两侧的建筑主要以花炮特色的建筑风格,具有较强的观赏性,沿街主要以花炮文化体验商业功能为主、休闲娱乐为辅,建筑物下层从事商业活动,上面提供住宿,与花炮文化园的距离也较近,分布较为合理;“一馆”是花炮文化园,分布在东北侧,主要提供花炮文化介绍,花炮传统工艺、制作过程、制作原理介绍,花炮的种类介绍等,服务于各层次的消费者,消费者可直接进行制作体验,打造花炮文化的体验新特色。
3.商业贸易集会区:突出花炮贸易特色
商业贸易集会区位于规划区东侧,是进行花炮产品交易的市场,与花炮文化园相连接。在总体建筑上要保持一致的风格性,在建筑的容积率、建筑密度、停车位设置上要与花炮文化体验区相一致,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同时,要加强花炮产品的创新升级,对于花炮贸易进行升级。
五、结语
黄茅镇新区特色小镇建设主要以花炮文化为核心来进行空间规划设计,确定整体风格以及布局设置。黄茅镇的花炮产业历史悠久,为特色小镇的打造提供了一些条件与基础。打造特色小镇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积极的意义,在小镇特色的打造上要做到极致,要精益求精,避免与周边区域雷同,保持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优质的生态环境,以生态建设为基础,实现科学化发展,利用可持续发展观念,将当地特色的文化与思想理念融入到特色小镇的建设当中。
参考文献:
[1]周俭,张仁仁.传承城市特征,营造生活品质:法国巴黎的2个城市设计案例分析[J].上海城市规划,2015(1).
[2]姚敏峰,刘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宜居小城镇规划策略:以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南阳新区规划设计为例[J].规划师,2015(6).
[3]李和平,肖竞.城镇化转型期历史城镇空间与文化的协同发展[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1).
[4]龙灏,田琦,王玮.以城市文化为导向的小城市旧城中心区城市设计:以南川东街旧城片区改造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3).
[5]桑春,刘晨,王树春,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美丽乡村环境改造研究:以上海崇明庙镇联益村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6(5).
作者单位:
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关键词:特色小镇;规划设计;黄茅镇
特色小镇建设为我国城镇化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有利于吸纳城镇多余劳动力,改善基础建设和交通情况,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对当地的经济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黄茅镇地处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西部,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14公里。全镇总面积137.36平方公里,共有人口约5万。黄茅镇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而且自然资源丰富,盛产木材、毛竹、优质天然矿泉水。黄茅镇是万载县人口最多、经济实力雄厚、出口创汇最多的乡镇之一,也是远近闻名的花炮之乡、武术之乡、傩舞之乡。
一、特色小镇建设规划思路
(一)找准定位
特色小镇的建设首先要找准定位,充分发掘小镇的区位特色和特色产业,实现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要找到特色小镇的精准定位,关键是要确立特色小镇的主题。只有依托小镇当地的特色产业、自然资源、特色文化这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和梳理,将现有的产业体系与规划的特色主题相结合,使小镇规划与周边其他区域的发展特色区别开来,才能实现特色小区的长远发展。
(二)以特色为本
在进行特色规划过程中,要结合小镇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以及未来长远的规划,长远布局,将生态环境、建筑风格作为小镇空间设计需要关注的对象。特色小镇的生态环境建设,要与各功能区位布局规划以及结构、交通进行总体融合,相互呼应,相辅相成,从而进行总体规划。最后根据小镇的建筑风格和整体设计概念进行有序的落实,使小镇形成完整统一的风格。要执行好策划方案和重点,塑造具有辨识度的特色小镇。
二、黄茅镇建设特色小镇的必要性分析
(一)特色要素丰富
通过对黄茅镇的特色要素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了自然人文风景特色、农业及林业特色、花炮特色等。这些都为特色小镇规划提供了特色基础。
1.自然人文景观特色
黄茅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素来有“小南京”之称。黄茅镇有“八景”,分别是铁山古庙、云峰岩洞、高峡平湖、金钟落湖、杜平将军陵(图1)、观音降岩、泉塘涌珠、凉伞古樟。另外其附近的阁皂山(图2),2001年被批准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现有的宋代古桥(鸣水桥)、清代石坊(一天门),是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茅镇具有鲜明的自然人文景觀,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山水景观。
2.农业、林业特色
黄茅镇依托山区优势,精心培育了军屯、南江、大土3个丰产毛竹林基地(图3)。黄茅是宜春市重要的木材、毛竹生产基地,1958年至今共营造各种用材林、经济林2.4万亩,己郁闭成林2.4万亩,垦复竹林3200亩,中幼林抚育1万余亩,消灭了荒山,森林覆盖率100%。黄茅镇自然条件优越,对于农业发展有积极影响。黄茅镇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调整农业产业布局。同时,黄茅镇还盛产木材、毛竹、优质天然矿泉水。优越的生态环境,为黄茅镇特色小镇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3.花炮特色
万载县黄茅镇花炮生于宋,盛于清。几百年来,勤劳智慧的黄茅镇人民从事花炮生产者日众,代代相传,故黄茅镇有花炮之乡的美誉。据县志记载,清道光以来黄茅镇花炮已“通行南北,商贾络绎”(图4)。黄茅镇花炮有独特的制作工艺、精美的造型包装,是黄茅镇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特色。
(二)差异化发展路径选择
黄茅镇目前主要发展农业和工业,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布局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镇区缺乏绿地,人居环境较差,对于花炮产品的发展,只注重经济发展层面,对于花炮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研究较少,未能丰富其文化特质。因此在黄茅镇未来的规划发展中,要利用其旅游资源和自然资源,以花炮之乡为主打特色,使黄茅镇走上特色发展道路。万载县其他乡镇也有花炮产业,但是由于黄茅镇花炮文化及产业较为突出,具有建立特色小镇的优势条件,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制定合当适地发展的规划,进行差异化发展,打造特色小镇。
三、黄茅镇建设特色小镇的规划定位、理念以及策略
(一)规划定位
根据具有的自然人文景观特色、农业及林业特色、花炮特色等特色元素,以及体现花炮特色的差异化发展路径,规划黄茅镇的特色主题为花炮文化,以体现花炮文化、自然人文景观为核心,来发展花炮体验活动、制作工艺。再结合武术和傩舞表演、地方传统美食,打造古色古香的人文历史乡村,并以花炮文化为载体开展特色文化体验活动。
(二)规划理念
根据上述分析,确立了黄茅镇花炮之乡的规划理念,将黄茅镇建设成为我国花炮文化特色小镇。
花炮之乡的规划理念体现自然文化特色来构建黄茅镇整体规划的基础,实现以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念,保护好黄茅镇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确定总体空间结构,在这个框架下来进行功能分区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花炮文化为发展核心,在花炮产品的延伸发展上,发展花炮产品的特色工艺和体验活动,进行花炮产业升级。在功能分区上,由于黄茅镇总体的基础建设较差,道路建设和景区的基础建设都需要进行配套,对于花炮文化进行延伸和细化,有利于带动黄茅镇花炮产业发展。对于黄茅镇的新区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加大生态建设,改善居住环境,对于工业区域和居民区进行合理的定位,划分好功能分区,使总体规划符合花炮文化的发展。
黄茅镇要结合花炮产业、旅游产业、特色农业及林业,来打造花炮产业、旅游、特色农业和林业体验的一体化特色。旅游资源可依托铁山古庙、云峰岩洞、高峡平湖、金钟落湖、杜平将军陵、观音降岩、泉塘涌珠、凉伞古樟等自然人文景观,结合毛竹生产基地开展以森林为特色的体验活动。特色农业以茶油生产基地、稻田鱼以及特色农副产品来形成特色的体验,结合当地丰富的水资源,开发天然矿泉水产品,这也符合其生态建设的规划。花炮行业由于有工业发展基础,因此需要在其发展历史和传统工艺等历史传承方面进行深究,来开发花炮行业的特色产品,要将特色做到极致,就要以生态特色为前提,发展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让黄茅镇成为全国闻名的花炮文化特色小镇。 (三)规划策略
1.生态策略
生态策略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生态建设,为小镇的整体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对于黄茅镇新区进行生态公园建设,规划好生态建设,来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打造一个优质的环境,是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基础。同时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农产产业的改革升级,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
2.文化策略
文化策略主要突出特色主題花炮文化,这是黄茅镇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特色。对于花炮文化可以从其制作工艺、活动体验、包装工艺入手,将花炮文化园作为特色文化基地,传承发展以花炮为核心的特色文化。在产业发展方面,需要优化花炮行业结构,减少小作坊经营模式,形成规模经营。对于花炮行业的安全问题,应该多加控制。花炮产品是易燃易爆产品,在储藏和生产方面,需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通过优化产品,来配套特色小镇花炮文化的发展。
3.交通策略
交通策略主要是为塑造小镇的优质基础建设的形象,黄茅镇由于自身的基础建设较差,居民交通极不便利,因此,不管是在改善居民出行条件方面还是特色小镇建设方面,都要注重交通建设。交通策略的原则是进行人车分离,为新区规划的公园建设配套适合徒步的绿地步道,扩宽原有的基础道路,将8个景区的道路建设串联起来,方便游客往来以及休闲娱乐。
4.商业策划
商业策划的目的主要是保证特色小镇得到大众的认可。由于目前消费需求多元化,把规划区从传统体验延伸到文化领域当中,从衣食住行发展到文化展示以及健康等方面,更要注重其文化内涵以及生态环境,打造无时间限制、四季都可以游玩的项目,建立设施齐全的休闲活动场所,扩展消费者的年龄范围,让每个阶段的消费人群都能有适合的游玩项目。
四、黄毛镇建设特色小镇的总体规划
(一)发展基底构建
1.基于生态、文化、交通策略的总体空间结构及功能布局
总体空间结构及功能布局根据规划理念和规划策略确定小镇发展模式,通过前期的调查研究和规划对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图5为黄茅县总体规划图,黄茅县将构建以公园为主的生态景观,如滨水公园、休闲公园、森林公园、绿景公园、象山公园、秀水公园6个公园,分布在黄茅镇新区东南西北各个方位,对于各个区域进行全方位覆盖。图6为黄茅县功能性规划图,结合花炮文化修建花炮文化馆,作为花炮文化的研究基地,形成以黄茅广场为中心、公园集中分布的规划,打造以花炮文化为基础、以生态发展为基础的框架。在总体的空间结构上形成“公园围绕广场”的布局。在黄茅镇新区的规划中,突出生态建设,使花炮文化馆成为人们了解花炮文化、制作工艺的去处,全面展现花炮文化。
2.交通空间结构
在黄茅镇的对外交通方面(图7),要加强对外的高速公路建设,建设高速公路出入口,使城镇的对外交通能够更加便利;在内部交通上采用“人车分离、高效通畅”的规划策略;加强绿地步道建设,从黄茅广场连接到公园的步道建设,将休闲区域与花炮文化园的道路进行串联,将花炮文化园的交通设置为主干道,公园分布在主干道周边,文化教育、商业、集贸用地规划在主干道两侧,分布较为密集,居民居住区域分布在最外侧。在道路交通的空间结构上满足商业、教育、文化的发展需求。黄茅镇东侧由于商业文化教育区域较为集中,交通支线较多,西侧由于休闲公园分布,交通线路与西部相比较少。黄茅镇空间结构利于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在充分研究镇区现状的基础上,路网规划灵活生动,空间组织丰富多样。
3.景观空间结构
黄茅镇新区的景观空间结构是放射性分布,如图8所示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分布有公园,在主干道两侧分布绿化景观,主干道与围绕河流分布,临水为街,辅之以景,使得街道两侧的建筑与水景相融,使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江南水乡之美。在主干道两侧多分布商业、教育、文化产业,沿街建筑要根据整体风格来进行总体规划。自然人文景观分布在规划区附近。在总体的景观空间结构上,主要体现了黄茅镇的休闲度假区绿化环境空间的丰富多样和鲜明的层次感,还强调突出了环境与人、建筑之间的协调感,采用“六大公园放射性分布,交通主干道带状分布”的分布方式。
(二)基于商业策略的特色空间组织
1.生态体验区:突出生态特色
黄茅镇核心景观区是规划新区的重要部分,体现了未来黄茅镇的发展特点,对于黄茅镇新区进行新区生态改造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黄茅镇目前用地布局不合理,镇区用地现状混乱,除镇区干道两侧的用地布局以外,基本处于自由发展状态,建筑质量较差,没有景观性可言,因此对于空间布局上需要进行规划,提升土地利用率。将景观沿河流渗透到城镇内部,其景观规划应与镇区规划相整合,在统一中追求变化,营造出乡土、质朴、静谧的风格,将生态核心景观分为自然人文景观和公园类景观。
2.花炮文化体验区:突出花炮文化体验特色
花炮文化是规划区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在其规划布局上,遵循“一街、一馆、一中心”的结构。“一街”是沿水分布的主干道,两侧的建筑主要以花炮特色的建筑风格,具有较强的观赏性,沿街主要以花炮文化体验商业功能为主、休闲娱乐为辅,建筑物下层从事商业活动,上面提供住宿,与花炮文化园的距离也较近,分布较为合理;“一馆”是花炮文化园,分布在东北侧,主要提供花炮文化介绍,花炮传统工艺、制作过程、制作原理介绍,花炮的种类介绍等,服务于各层次的消费者,消费者可直接进行制作体验,打造花炮文化的体验新特色。
3.商业贸易集会区:突出花炮贸易特色
商业贸易集会区位于规划区东侧,是进行花炮产品交易的市场,与花炮文化园相连接。在总体建筑上要保持一致的风格性,在建筑的容积率、建筑密度、停车位设置上要与花炮文化体验区相一致,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同时,要加强花炮产品的创新升级,对于花炮贸易进行升级。
五、结语
黄茅镇新区特色小镇建设主要以花炮文化为核心来进行空间规划设计,确定整体风格以及布局设置。黄茅镇的花炮产业历史悠久,为特色小镇的打造提供了一些条件与基础。打造特色小镇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积极的意义,在小镇特色的打造上要做到极致,要精益求精,避免与周边区域雷同,保持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优质的生态环境,以生态建设为基础,实现科学化发展,利用可持续发展观念,将当地特色的文化与思想理念融入到特色小镇的建设当中。
参考文献:
[1]周俭,张仁仁.传承城市特征,营造生活品质:法国巴黎的2个城市设计案例分析[J].上海城市规划,2015(1).
[2]姚敏峰,刘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宜居小城镇规划策略:以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南阳新区规划设计为例[J].规划师,2015(6).
[3]李和平,肖竞.城镇化转型期历史城镇空间与文化的协同发展[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1).
[4]龙灏,田琦,王玮.以城市文化为导向的小城市旧城中心区城市设计:以南川东街旧城片区改造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3).
[5]桑春,刘晨,王树春,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美丽乡村环境改造研究:以上海崇明庙镇联益村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6(5).
作者单位:
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