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材精选的文言文根植于我国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中,蕴涵了古代先贤的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说是国家几千年文化精髓的体现。这无疑给我们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是,由于年代久远,世事变迁,现代人在学习文言文时,不可避免地会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有一定的距离感。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语体化、精练化的文言文不能不读,不能不品,不能不赏。
宋代朱熹曾说过:“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新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帮助学生“读”出趣味,“读”出语文味,“读”出阅读力。
对此,笔者认为,要学生读出趣味,教师不能不助。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预读、译读、品读、延读,做一些探讨与研究。
一、指导学生预读
1.让学生亲近文言文
让学生在课前做好预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走近文本,提高阅读兴趣。我力图让学生们有对文言文产生亲切感。对现在的初中生而言,文言文的确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难点,但是,事实上我们的文字、文化是相承的,只要我们做好先前的铺垫工作,我们还是可以体会到古代先贤们的思想内涵,体会到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的。所以,在预读之前,要让学生明白,古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母亲。
2.让学生有预读的程序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预读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怎么预读。这个过程可以分几步走,随着文言文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再逐步提高要求。第一阶段,要求学生自读课文三遍,扫除字词注音问题,结合书本和词语手册自己翻译、理解课文,有疑问的用铅笔圈出,对文章背景和作家有一定的了解(入选初中课本的文言文一般都是名家所作)。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大致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问题特征。
3.组织学生及时反馈预习结果
为了帮助学生,让学生能够克服自己在预读学习中的惰性,教师对学生预读结果要进行及时反馈,指导学生互相检查,以增强预读的动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指导。
(1)做小卡片
把文言文中丰富的、常用的词分类摘抄。摘抄时要注意规范,分清楚注音、词语解释、常用词的用法(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常用句式等,做到条理清楚。这样,一方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也是便于学生日后复习。
(2)圈点书本
预读课文时,要用统一的符号在课文上进行圈画,包括重点字词、注音、解释、精彩语句等,若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先画出再打个问号,以备学习时多关注或交流讨论时使用。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仔细阅读的习惯。
(3)质疑问难
这是预读的较高层次的要求,让学生在基本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对文章的语言形式、人物事件、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质疑,在疑问的基础上再思考,最后把不能独自解决的问题写下来,在课堂上或课外提问。
若遇到较难理解的文章,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两个带有导向性的重点问题,预读时,学生可以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指导学生译读
文言文教学与现代文还是有差别的,要重视它的字面教学和文体特点。学生只有在了解文章大致意思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字面教学是基础,既不能将其忽视,又不能按照老传统“串讲包办”,我在实际教学中的做法是指导学生“以读带解”,合作学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理解其内容”(《语文课程标准》)。
1.指导学生自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与理解是相辅相成的。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都不同,在这个阶段,我一般采用先范读后自读。第一遍,重在整体把握,注意读音、流畅程度。第二遍,重在体会感情,注意语速(节奏、快慢、停顿)。第三遍,重在语气的轻重、抑扬顿挫(这一环节要求学生有这样的意识就可以,不做强制性要求)。
2.指导学生自读,合作讨论
引领学生参照注释、利用词语手册、工具书等进行对文章内容的翻译、理解,要求有疑问的先在小组内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再由组长做好疑问记录,以备讨论时用。每组将自己记下的问题提出,教师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解决。同时,教师对某些重点字词须强调。
3.指导学生齐读课文
在学生已经对文章有了一定的理解后,一起朗读有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能较好地把握文章的情感。
如《爱莲说》中的:“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在这里,要指导学生读读议议,反复揣摩,明确语气词的用法,还能从语气词中感悟情感。第一个句子在朗读时要特别注意“鲜”这个字,在这里是“少”的意思,也就是说喜欢菊花的人,在晋朝的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过了,这里读出的是带点遗憾的语气,但整体还是比较平淡的。第二个句子从“何人”以及问号中可以看出是带有疑问的,这种问既是问自己也是问世人,表现的是一种知音难觅的孤寂。语气相对前句要强烈些。第三句中“宜”是“应当”的意思,表示的是一种想当然、一定如此的状况,但这种状况与前两句结合起来就不难发现,简单的一个“矣”在这里表现的是对世人贪慕富贵利益这种世风的鄙视。在朗读时,结合意思能更好的读出语气和情感,了解句子的语气和情感也就能更好的记忆,可谓一举两得。
三、指导学生品读
中国古典诗文既包罗万象,又内涵深刻,中学语文教材精选的古诗文有深刻的智慧内涵、博大的胸襟气度、深沉的抱负爱心,是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体现,值得我们细细琢磨,细细品味。
这个阶段的学习还是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根据文章内容从整体角度提炼出一两个主要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深入文章。如在教学《童趣》时,我设计的问题是:“作者从哪些事件中得到了乐趣”?学生会一一找出具体的事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很好的扫除了字面上的问题,接着再以“他为什么能从这些事件中得到乐趣呢”来深入到对文章中心的理解上。在研读的整个过程中,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
1.疑读
“学习起于思考,思考起于质疑。”吕叔湘说:“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们动脑筋,这是根本。”在文言文的学习中,要让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主动质疑,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标示出有疑问的地方。如教学《湖心亭看雪》时,让学生仔细研读,提出:文章开头说“独往湖心亭”,后来又写道“舟中人两三粒”,是不是很矛盾呢?这类问题的出现,表明学生已经进入了文本,在进行着思索。这时应及时抓住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教学资源,有效地进行疑读。
2.品读
文言文的语言是十分精练,也十分丰富的。往往一个字就能引发出我们无限的思索和感慨。但是初中学生接触的文言文有限,没有那样的深度。那么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的妙处。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反复地读,让学生来领会,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
一是“去字法”。中国古代文人讲求“惜字如金”,一个字的魅力不可小视。如在《湖心亭看雪》中,有这样一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如果让学生自己体会,学生一下子很难找到方向,但是如果教师把句子换成“湖上影子,惟长堤、湖心亭、与余舟、舟中人而已。”就很明显地看出前两句比后两句更能说明这些景物在特定环境下都显得很小,也就说明当时的雪很大。这样就能给学生更直接的认识与体会。
二是“比较法”。某些字的魅力在比较之下就能体现出来。如在教学《石壕吏》时,“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中的“急”字用得好,我们可以通过比较,让学生把这个字换成其他的字,例如“快”,然后将两个句子反复朗读,就会发现,“急”的意思更加丰富些,更好地表现了老妪想快点让家庭脱离危险的心情,渲染前方的紧张战事。
三是“补白法”。文言文的语言具有凝练、含蓄的特点。往往很多空白处可以给我们很大的想象、联想的空间。如在教学《狼》时,第三段末尾写道:“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但是第四段时两只狼“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很明显这里的两只狼应该是有一定的心理活动的,我在上课时要求学生补全狼在此时的心理活动,这样学生会更好地去朗读上下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3.演读
充分调动身体的各个感官,在读中表演,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如我在教学《核舟记》时,第三段中关于三个人物的描写,左手、右手、左脚、右脚什么的,学生很容易搞混,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们先让学生熟读这一段,然后上来表演。这样学生对左和右就不容易弄错了,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但这种方法必须注意,一是否必要,二是否合度。若节外生枝或喧宾夺主,则不演也罢。
四、指导学生延读
文言文中语言的积淀和文化的熏陶是紧密相连、融为一体的。单靠课本上的文言积累还是有限的,对文言文学习的氛围也是不够的。课堂文言文教学只是一部分,文言文阅读中可能产生的字、词、句、篇,理解、迁移、语感、运用等问题在有限的45分钟里不能完全解决,课堂教学中引发的学生对某些作品、某些作家的阅读兴趣,有待于我们在课后更广泛的时间里去解决。
以上就是本人在实践中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效率,让学生读出趣味和文言味的做法,在帮助学生预读、译读、品读、延读四大方面,做了一些探讨与研究,以期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 吕 行)
宋代朱熹曾说过:“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新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帮助学生“读”出趣味,“读”出语文味,“读”出阅读力。
对此,笔者认为,要学生读出趣味,教师不能不助。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预读、译读、品读、延读,做一些探讨与研究。
一、指导学生预读
1.让学生亲近文言文
让学生在课前做好预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走近文本,提高阅读兴趣。我力图让学生们有对文言文产生亲切感。对现在的初中生而言,文言文的确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难点,但是,事实上我们的文字、文化是相承的,只要我们做好先前的铺垫工作,我们还是可以体会到古代先贤们的思想内涵,体会到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的。所以,在预读之前,要让学生明白,古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母亲。
2.让学生有预读的程序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预读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怎么预读。这个过程可以分几步走,随着文言文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再逐步提高要求。第一阶段,要求学生自读课文三遍,扫除字词注音问题,结合书本和词语手册自己翻译、理解课文,有疑问的用铅笔圈出,对文章背景和作家有一定的了解(入选初中课本的文言文一般都是名家所作)。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大致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问题特征。
3.组织学生及时反馈预习结果
为了帮助学生,让学生能够克服自己在预读学习中的惰性,教师对学生预读结果要进行及时反馈,指导学生互相检查,以增强预读的动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指导。
(1)做小卡片
把文言文中丰富的、常用的词分类摘抄。摘抄时要注意规范,分清楚注音、词语解释、常用词的用法(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常用句式等,做到条理清楚。这样,一方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也是便于学生日后复习。
(2)圈点书本
预读课文时,要用统一的符号在课文上进行圈画,包括重点字词、注音、解释、精彩语句等,若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先画出再打个问号,以备学习时多关注或交流讨论时使用。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仔细阅读的习惯。
(3)质疑问难
这是预读的较高层次的要求,让学生在基本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对文章的语言形式、人物事件、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质疑,在疑问的基础上再思考,最后把不能独自解决的问题写下来,在课堂上或课外提问。
若遇到较难理解的文章,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两个带有导向性的重点问题,预读时,学生可以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指导学生译读
文言文教学与现代文还是有差别的,要重视它的字面教学和文体特点。学生只有在了解文章大致意思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字面教学是基础,既不能将其忽视,又不能按照老传统“串讲包办”,我在实际教学中的做法是指导学生“以读带解”,合作学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理解其内容”(《语文课程标准》)。
1.指导学生自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与理解是相辅相成的。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都不同,在这个阶段,我一般采用先范读后自读。第一遍,重在整体把握,注意读音、流畅程度。第二遍,重在体会感情,注意语速(节奏、快慢、停顿)。第三遍,重在语气的轻重、抑扬顿挫(这一环节要求学生有这样的意识就可以,不做强制性要求)。
2.指导学生自读,合作讨论
引领学生参照注释、利用词语手册、工具书等进行对文章内容的翻译、理解,要求有疑问的先在小组内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再由组长做好疑问记录,以备讨论时用。每组将自己记下的问题提出,教师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解决。同时,教师对某些重点字词须强调。
3.指导学生齐读课文
在学生已经对文章有了一定的理解后,一起朗读有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能较好地把握文章的情感。
如《爱莲说》中的:“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在这里,要指导学生读读议议,反复揣摩,明确语气词的用法,还能从语气词中感悟情感。第一个句子在朗读时要特别注意“鲜”这个字,在这里是“少”的意思,也就是说喜欢菊花的人,在晋朝的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过了,这里读出的是带点遗憾的语气,但整体还是比较平淡的。第二个句子从“何人”以及问号中可以看出是带有疑问的,这种问既是问自己也是问世人,表现的是一种知音难觅的孤寂。语气相对前句要强烈些。第三句中“宜”是“应当”的意思,表示的是一种想当然、一定如此的状况,但这种状况与前两句结合起来就不难发现,简单的一个“矣”在这里表现的是对世人贪慕富贵利益这种世风的鄙视。在朗读时,结合意思能更好的读出语气和情感,了解句子的语气和情感也就能更好的记忆,可谓一举两得。
三、指导学生品读
中国古典诗文既包罗万象,又内涵深刻,中学语文教材精选的古诗文有深刻的智慧内涵、博大的胸襟气度、深沉的抱负爱心,是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体现,值得我们细细琢磨,细细品味。
这个阶段的学习还是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根据文章内容从整体角度提炼出一两个主要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深入文章。如在教学《童趣》时,我设计的问题是:“作者从哪些事件中得到了乐趣”?学生会一一找出具体的事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很好的扫除了字面上的问题,接着再以“他为什么能从这些事件中得到乐趣呢”来深入到对文章中心的理解上。在研读的整个过程中,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
1.疑读
“学习起于思考,思考起于质疑。”吕叔湘说:“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们动脑筋,这是根本。”在文言文的学习中,要让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主动质疑,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标示出有疑问的地方。如教学《湖心亭看雪》时,让学生仔细研读,提出:文章开头说“独往湖心亭”,后来又写道“舟中人两三粒”,是不是很矛盾呢?这类问题的出现,表明学生已经进入了文本,在进行着思索。这时应及时抓住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教学资源,有效地进行疑读。
2.品读
文言文的语言是十分精练,也十分丰富的。往往一个字就能引发出我们无限的思索和感慨。但是初中学生接触的文言文有限,没有那样的深度。那么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的妙处。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反复地读,让学生来领会,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
一是“去字法”。中国古代文人讲求“惜字如金”,一个字的魅力不可小视。如在《湖心亭看雪》中,有这样一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如果让学生自己体会,学生一下子很难找到方向,但是如果教师把句子换成“湖上影子,惟长堤、湖心亭、与余舟、舟中人而已。”就很明显地看出前两句比后两句更能说明这些景物在特定环境下都显得很小,也就说明当时的雪很大。这样就能给学生更直接的认识与体会。
二是“比较法”。某些字的魅力在比较之下就能体现出来。如在教学《石壕吏》时,“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中的“急”字用得好,我们可以通过比较,让学生把这个字换成其他的字,例如“快”,然后将两个句子反复朗读,就会发现,“急”的意思更加丰富些,更好地表现了老妪想快点让家庭脱离危险的心情,渲染前方的紧张战事。
三是“补白法”。文言文的语言具有凝练、含蓄的特点。往往很多空白处可以给我们很大的想象、联想的空间。如在教学《狼》时,第三段末尾写道:“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但是第四段时两只狼“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很明显这里的两只狼应该是有一定的心理活动的,我在上课时要求学生补全狼在此时的心理活动,这样学生会更好地去朗读上下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3.演读
充分调动身体的各个感官,在读中表演,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如我在教学《核舟记》时,第三段中关于三个人物的描写,左手、右手、左脚、右脚什么的,学生很容易搞混,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们先让学生熟读这一段,然后上来表演。这样学生对左和右就不容易弄错了,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但这种方法必须注意,一是否必要,二是否合度。若节外生枝或喧宾夺主,则不演也罢。
四、指导学生延读
文言文中语言的积淀和文化的熏陶是紧密相连、融为一体的。单靠课本上的文言积累还是有限的,对文言文学习的氛围也是不够的。课堂文言文教学只是一部分,文言文阅读中可能产生的字、词、句、篇,理解、迁移、语感、运用等问题在有限的45分钟里不能完全解决,课堂教学中引发的学生对某些作品、某些作家的阅读兴趣,有待于我们在课后更广泛的时间里去解决。
以上就是本人在实践中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效率,让学生读出趣味和文言味的做法,在帮助学生预读、译读、品读、延读四大方面,做了一些探讨与研究,以期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 吕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