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面山位于重庆的江津县内,人杰地灵。江津县曾造就了像聂荣臻元帅这样数位当代的中华英杰。四面山所有的自然景致都是天设地造,没有一处人工的附会。最难得的是历史上从没有开发,没有任何污染,完美保留了自然古朴的容貌,在今天看来,真正称得上“世外桃源”了。据当时给我们当导游的罗小姐介绍,四面山完好保留着第三世纪以来的植被,生长着距今3.5亿年前古热带和温热带植物,是地球同纬度中仅有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被联合国生态保护专家确定为地球上难得的“天然物种基因库”,也是全球植被最丰富、空气最纯、水质最洁的地区之一了。显而易见,罗小姐是一位训练有素的“老导”了,对四面山的情况了如指掌。而且谈及四面山,她脸上光彩四溢,眼睛炯炯有神,显出十分骄傲与自豪的神情。看得出她对四面山有着深厚的感情。通过她的介绍和我的游览,我深感环绕在我们四周的青山碧水内涵的博大精深,我徜徉、留连在那充满野性、质朴的山水间,用心品位着“返璞归真”的感觉,那种探索和享受原始古野的自然风光的心情使我兴趣盎然,意气风发,身与心完全沉浸在这美好的景色中了。
突然,“扑愣愣”,从我们船边的水中划飞过一只色彩斑斓的水鸟。同行的一位朋友用手一指喊道:“快看啊,鸳鸯!”大家争相目睹。待鸳鸯远离游船,大家平静下来后,有人低声说“怎么是个‘单身’?鸳鸯不是成双成对的吗?”导游罗小姐听完此话笑着说:“鸳鸯对爱情最不忠贞了。”咋一听,我的心猛地抖动一下,我怀疑罗小姐是不是知识面太窄。千百年来, 恩爱无比的鸳鸯是劳动人民热情讴歌的爱情偶像,有唐诗赞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做鸳鸯不羡仙。”怎么现在罗小姐竟说他是负心郎、思迁女呢?
当我把这个疑问委婉地向罗小姐表达后,罗小姐笑了。她说:“吃惊的不是你一个人,每次来的游客都有过疑问。然而,经鸟类专家的鉴定和对比性试验,这是铁的事实。”于是,罗小姐慢声细语地向我们描述鸳鸯如何对爱情不贞:
每天每日,鸳鸯都要经过“嘀咕—争吵—分手—独处—再婚”五步曲。早晨9点起,人们见到的鸳鸯多数在单独行动,其中原委十分有趣。它们是从鸡毛蒜皮的嘀嘀咕咕,粗门大嗓的争争吵吵,逐步升级,其结果必然是劳燕分飞,各奔东西,孤然一身,四处飘荡,过着悠闲的“单身”生活。捱到下午4时,形单影只的鸳鸯们终于耐不住寂寞,开始寻觅新的伴侣,有的一见钟情,有的好事多磨,有的死乞白赖,那些雄健、俊俏的鸳鸯便成双成对早结连理,喜滋滋相拥归巢。鏖战数小时后仍没找到“心上人”的“大男大女们”便显出急躁之情,只好降低标准,哪管肥瘦俊丑,只能随便凑合一个。有一个专家曾选出20对鸳鸯做过对比性试验,结论是鸳鸯的伴侣一天换一个,决不重复。
说到这,罗小姐笑着说“各位朋友,你们说鸳鸯是爱情忠贞不渝的代表吗?”
是啊,这哪还是什么爱情忠贞不渝的楷模,简直是见异思迁的典型代表。我心中突然产生一种被欺骗、被愚弄的感觉。因为从自己小的时候就常常看到农户人家的门上或窗户上贴着鸳鸯戏水或追逐的年画或窗花,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多年来一直以为鸳鸯是那么的美丽、漂亮、可爱,特别是它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浪漫,更增添了我对这个小生灵的崇敬和热爱之情。可现在这一切突然随风而去,美丽与浪漫不再,取而代之的竟是以反面形象出现在我的面前,而且是被科学证实了的事实,这让我如何能够一下子接受呢?我游览的兴致没有因此而升高却一下子跌至冰点以下。我沉默了,沉默于自己不愿承认的现实中去了。我惘然了,独坐船头,两眼茫然望向前方……
回北京后,我给自己的一个好朋友讲起了这件事情。朋友笑曰:“这有何不能接受的呢?动物毕竟是动物,哪能和人相提并论呢?那些美好的传说都是人的一种美好愿望的寄托而已。你现在还不愿意接受吗?”等我表示“是”时,他耸耸肩,甩出一句“真是死脑筋,顽固不化!”
当然,我还没有达到朋友说的这么严重的地步。但心中一样美好的东西毁于一旦,这无论如何也不会很愉快地接受,至少我是这样。改变需要时间。也许我的这位朋友和我考虑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不一样,他并不是装出的轻松和洒脱,也许他本来就认为鸳鸯的形象并不可信,现在我的话只是认证了他的猜测。而我不一样,我还没有达到面对任何事情都能洒脱对待的境界。
现在,我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但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也许是时间的作用,让我在一种缓慢的思想渗透状态下接受的,有时自己细细想来,朋友的话也许是对的。动物毕竟是动物,它不会对自己的真实行为进行虚假的掩饰,人们最终会认清它的庐山真面目。鸳鸯的爱情故事带有人性化、人情味的主观色彩,不必太较真儿,但自己观念的转变毕竟经历了一段艰难的过程,而这其中的苦闷、困惑及惆怅唯有自己心里头才能体验得到。
突然,“扑愣愣”,从我们船边的水中划飞过一只色彩斑斓的水鸟。同行的一位朋友用手一指喊道:“快看啊,鸳鸯!”大家争相目睹。待鸳鸯远离游船,大家平静下来后,有人低声说“怎么是个‘单身’?鸳鸯不是成双成对的吗?”导游罗小姐听完此话笑着说:“鸳鸯对爱情最不忠贞了。”咋一听,我的心猛地抖动一下,我怀疑罗小姐是不是知识面太窄。千百年来, 恩爱无比的鸳鸯是劳动人民热情讴歌的爱情偶像,有唐诗赞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做鸳鸯不羡仙。”怎么现在罗小姐竟说他是负心郎、思迁女呢?
当我把这个疑问委婉地向罗小姐表达后,罗小姐笑了。她说:“吃惊的不是你一个人,每次来的游客都有过疑问。然而,经鸟类专家的鉴定和对比性试验,这是铁的事实。”于是,罗小姐慢声细语地向我们描述鸳鸯如何对爱情不贞:
每天每日,鸳鸯都要经过“嘀咕—争吵—分手—独处—再婚”五步曲。早晨9点起,人们见到的鸳鸯多数在单独行动,其中原委十分有趣。它们是从鸡毛蒜皮的嘀嘀咕咕,粗门大嗓的争争吵吵,逐步升级,其结果必然是劳燕分飞,各奔东西,孤然一身,四处飘荡,过着悠闲的“单身”生活。捱到下午4时,形单影只的鸳鸯们终于耐不住寂寞,开始寻觅新的伴侣,有的一见钟情,有的好事多磨,有的死乞白赖,那些雄健、俊俏的鸳鸯便成双成对早结连理,喜滋滋相拥归巢。鏖战数小时后仍没找到“心上人”的“大男大女们”便显出急躁之情,只好降低标准,哪管肥瘦俊丑,只能随便凑合一个。有一个专家曾选出20对鸳鸯做过对比性试验,结论是鸳鸯的伴侣一天换一个,决不重复。
说到这,罗小姐笑着说“各位朋友,你们说鸳鸯是爱情忠贞不渝的代表吗?”
是啊,这哪还是什么爱情忠贞不渝的楷模,简直是见异思迁的典型代表。我心中突然产生一种被欺骗、被愚弄的感觉。因为从自己小的时候就常常看到农户人家的门上或窗户上贴着鸳鸯戏水或追逐的年画或窗花,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多年来一直以为鸳鸯是那么的美丽、漂亮、可爱,特别是它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浪漫,更增添了我对这个小生灵的崇敬和热爱之情。可现在这一切突然随风而去,美丽与浪漫不再,取而代之的竟是以反面形象出现在我的面前,而且是被科学证实了的事实,这让我如何能够一下子接受呢?我游览的兴致没有因此而升高却一下子跌至冰点以下。我沉默了,沉默于自己不愿承认的现实中去了。我惘然了,独坐船头,两眼茫然望向前方……
回北京后,我给自己的一个好朋友讲起了这件事情。朋友笑曰:“这有何不能接受的呢?动物毕竟是动物,哪能和人相提并论呢?那些美好的传说都是人的一种美好愿望的寄托而已。你现在还不愿意接受吗?”等我表示“是”时,他耸耸肩,甩出一句“真是死脑筋,顽固不化!”
当然,我还没有达到朋友说的这么严重的地步。但心中一样美好的东西毁于一旦,这无论如何也不会很愉快地接受,至少我是这样。改变需要时间。也许我的这位朋友和我考虑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不一样,他并不是装出的轻松和洒脱,也许他本来就认为鸳鸯的形象并不可信,现在我的话只是认证了他的猜测。而我不一样,我还没有达到面对任何事情都能洒脱对待的境界。
现在,我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但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也许是时间的作用,让我在一种缓慢的思想渗透状态下接受的,有时自己细细想来,朋友的话也许是对的。动物毕竟是动物,它不会对自己的真实行为进行虚假的掩饰,人们最终会认清它的庐山真面目。鸳鸯的爱情故事带有人性化、人情味的主观色彩,不必太较真儿,但自己观念的转变毕竟经历了一段艰难的过程,而这其中的苦闷、困惑及惆怅唯有自己心里头才能体验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