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意识的培养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tim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大学英语课中学生翻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笔者认为,结合课程特点,借助丰富的语言材料和多样的主题单元,培养语法意识有助于译文准确,培养惯用法意识有助于译文地道,培养文化意识有助于译文传情。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语法意识 惯用法意识 文化意识
  【Abstrac】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translation sense in College English course.The author holds that,via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course,teaching and utilizing the abudant source language materials and multiple topics,we may cultivate students’ sense of grammar to make their versions correct,sense of idiomaticsness to make their versions fluent and sense of cultural background to make their versions transmit feelings.
  【Key words】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ense of grammar; sense of idiomaticeness; sense of cultural background
  一、引言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理论意识与实践能力都有欠缺,达不到《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为提高学生翻译意识,本文拟讨论大学英语学习与翻译意识培养相结合的可能性与操作性。大学英语精读课具有语言材料丰富、单元主题多元、课时相对较多等特点。一是形式丰富的原语语言材料以及精读课注重语言基本功训练的优势正好为语法意识、惯用法意识、连贯意识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课程相关语料为学生提供翻译操练与对从词到句乃至语篇等不同翻译单位的理解得以加深的绝佳机会。二是多样的主题(如文化与教育、社会与政治、经济与科技等)不但能拓展学生视野和人文修养,也为学生的翻译活动植入了文化意识的根基,为学生翻译意识的培养多下工夫。
  二、翻译意识的培养
  翻译意识是译者基于深厚的语言功底并在转换文本全部意义时,能对母语和非母语进行正确理解和运用的一种语感机制。语感来源于民族语言漫长的历时经验与广泛的共时运用,是一种语言表现法的优化机制。正确的语感对于译者能否成功转换文本,优化思维模式、语言结构和文体风格十分重要。
  1.语法意识的培养。语法意识表现为:学习者能牢固掌握英语语法规则,对英汉两种语言语法差异有明确的的意识。语法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翻译时,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英语原文由语法形态所赋予的意义,同时又能翻译出符合语法规范而且英语错误少的译文。当给学生讨论语法规则或做语法题时,学生似乎都能思考解决。但要动手翻译时,却不能运用自如。他们给出的译文出现时态、语态、谓语动词等语法错误。究其原因,除了语言基本功欠缺外,主要还是也为语法意识的缺位,对于英语这一屈折语语法形态的意义理解不透,收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用汉语语法形态替代英语语法形态,中式英语或错译的产生就无可避免。下面就课文中练习中的几个译例,说明语法意识的缺位所导致的翻译问题。
  2.惯用法意识的培养。美国学者Stephen D Krashen 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或学习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语言输入→情况过滤→语言习得机制→习得能力→语言输出。从以上学习过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注重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之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惯用意识和态度加以引导。
  惯用法意识表现为:学习者了解、熟悉并处处有意遵循英语习惯用法,包括动词用法、动词和其他词语的搭配用法、习语用法以及英语词汇中丰富的表达方式。学生对诸如动词与名词、介词、副词之间的这种词与词之间的横组合关系较为熟悉,可在使用时对动词搭配的共现(固定搭配)和选择限制就缺乏掌握。惯用法在英汉双语中一般表现为词语搭配,其内在关系除受语法结构的制约外,词与词的搭配关系也是使用者所在社会约定俗成的结果。正因为如此,学生一旦对这种固定与限制缺乏了解或不够熟悉,就会根据字典释义或套用已知搭配,不顾译入语的搭配是否合理或 具备可读性,凭想象创造出错误的表达法。
  3.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中,交际原则和文化原则充分体现出交际能力和文化意识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语言教学过程中,将具体文化差异知识融入课堂中,注意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指导学生去熟悉、了解外国文化知识,包括地理环境、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等。各种语言都有一系列本民族社会生活形成的表达方式。如汉语中没有表达 cowboy 和 hippie 的意思的对应词,因为这两个词是美国社会特有的产物。中国人很难猜测美国的 revival meeting 是什么样的活动,对bingo party 和bingo game 往往一无所知。由于地理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差异,经常可以发现一种语言里存在的词语在另一语言里并不存在对应词,即所谓的“文化空缺”。或是虽有对应词,但文化意义和文化联想并不等值,从而造成翻译过程中理解与表达的文化障碍。如何排除这些文化障碍,正是英语教学的着眼点之一。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大学英语课对学生加强翻译意识的培养是必要的。以上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举例说明了语言文化差异的存在,这些差异应在综合英语教学中逐渐教授或指导学生自觉探知,日积月累达到文化积淀,消除因对语言文化内涵不了解而导致的误解和误译。教学中,在学习英汉语言对比知识的同时,教师应注重引入文化的概念和思考方式,强化英汉文化对比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熟悉两种语言的文化意象和文化内涵,结合具体的翻译目的,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40.
  [3]罗进德.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4]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99.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改革定位,传统的听说课堂已经阻碍了高职英语的教学,本文由此提出了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新型英语听说课程模式,实现国家对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课堂教学 网络教学 实践教学 三位一体  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是和职业岗位相结合,语言能够应用于交际,能顺利的理解对方并传达出自己的意愿。英语听说课程是高职英语学习中的必修课,在语言学习的过程
期刊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全球性语言,在很多国家都把对英语的学习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当然,我们也是如此。但是在学习英语时有很多同学确实是花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可是获得的提升却没有那么高,在笔者认为导致这种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没有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学习与培养。这篇文章就主要在阐述跨文化意识的同时强调跨文化意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然后围绕这个重要性得出几点培养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
【摘要】分层教学既要求统一,又承认差异,它通过教师有针对地组织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本文从分层教学的基本理论出发,探究该教学方法在初中英语中的应用。  【关键词】分层教学 原则 初中英语  引言  虽然分层教学是美国率先提出的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但是其理论基础却与我国“因材施教”的传统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按照科学的方法将其划分为若干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在
【摘要】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剌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学生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而学习兴趣的产生和强化都离不开教师的激发和培养,因此在课堂上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否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英语课堂 乐学 兴趣  一、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普遍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跟教师教学的生动性和启发性有密切关系,应运用学
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赖于生存的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火力发电厂是人类生产活动中最大、最集中的CO2排放
几年前,我曾应“拯救大象”组织创始人伊恩·道格拉斯-哈密尔顿(lain Douglas-Hamilton)博士的邀请,参加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海瑞集团组织的考察团,考察了肯尼亚和坦桑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行,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越来越深入到教师中。尤其是在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学生为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中,高职英语教师更应该践行这一原则。本文重点分析了如何将交际性语言和英语课堂语境构建相结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交际性 语言 英语课堂 语境构建  交际性语言主要是用于人们交流,而构建课堂语境则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要】本文通过对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实施的阐述。说明了职业学校进行英语改革的必要性,但同时也指出了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关键词】职业学校 课程改革 英语  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要学习脚踏实地的精神,懂得现代化生产与管理的技术,也要具备国际竞争力,这些都体现英语课程的重要性,但传统的学术教育模式局限于课本、局限于应试考试,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为更好地发展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