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时期以来,“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创建“品牌学校”已在教育战线广大教职员工中成为响亮的办学口号。在这个口号的引导下,各级各类学校采用各种方式,激发和鼓励师生员工积极创新,掀起“人无我有,标新立异”“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竞争态势,积极规划学校的发展蓝图。各学校把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作为学校工作的基本定位,以显著的办学效果使教职员工和社会满意,以满足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从而大大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出品牌学校。那么作为学校管理重要角色的校长如何树立起品牌意识?
一、校长必须懂得学校品牌要素及其作用
学校是一个“人——人”系统,从事的是一种“通过人(教师)培养人(青少年学生)”的活动,它不同于工厂、医院、商场、政府等其他任何一个组织。因此,学校品牌有其独特性;学校品牌与其他的组织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品牌主要是人的品牌!人的品牌形象是学校品牌形象最有说服力的因素。学校品牌包涵三大要素。
(一)学生品牌
学生品牌也是一种“产品品牌”。工厂制造物品,学校培养人才。因此,学生品牌形象是学校品牌形象最生动、最直接的体现。校风校纪的好坏、教育质量的高低,在学生身上一览无余。有人说:评价一所学校,其校风校纪的好坏、教育质量的高低,只要站在校门口看看学生的上学和放学就知道了。他们的言谈举止、精神风貌是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最好说明。我所说的学生不仅包括在校学生,而且包括已毕业的学生,即校友。为什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享有赫盛名?为什么北京景山学校、湖北黄冈中学、上海育才中学、天津南开中学、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成为当今的名校?实事求是地说,名在他们的学生,而不是别的。所以,著名的学者科南特说过:学校的财富,不在于它的设备和校舍,而在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品质,这就是学生品牌。
(二)教师品牌
原清华大学校长海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名校培养名师,名师造就名校。谁拥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谁就拥有高质量的教育,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人们评价一所学校,总是注意评价它的师资队伍状况。因此,教师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教师的敬业精神、常识水平、师德修养,教师的人际关系、仪表仪态及至言谈举止,都有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程度上反映着学校品牌形象。
(三)校长品牌
校长及其一班人的形象,尤其是校长的形象,是学校形象的关键要素。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内全面负责,对外全权代表学校。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的学校。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作为一个社会角色,其形象的好坏,不仅仅属于他个人,而是与一所学校密切相关。
二、校长必须懂得打造品牌学校的几个“需要”
(一)品牌学校需要准确的自身定位
任何品牌都必须发现和科学定位自己的核心价值,而后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将这个核心价值向目标消费者、向公众传播,在其心目中建立清晰、可感的核心价值形象,并在各个环节中不断加强、巩固这一核心价值。
“找准位置,鲜明个性,彰显特色”是一所普通学校成长为一流名校的三步曲。企业有“先找市场,后开工厂”一说,学校也是这样。准确定位自己的服务对象,在市场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遗憾的是很多学校没有品牌意识,随波逐流,没有定位,因此就难以建立稳定巩固的品牌形象。张扬学校个性,熔炼品牌精髓,打造名牌学校,要在“创新”上求发展,在“特色”上做文章。依法治校,改革活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
(二)品牌学校需要稳定的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目标、方法、机制、措施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各种关系的规范。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客观化,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的反映和表现。“相对稳定”反映学校教育规律的程度,而相对稳定的“培养模式”是一所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的培养模式、扎实的课程体系是学校的质量承诺得以兑现的过程保障。它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
(三)品牌学校需要良好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它一旦被创造出来,就是一种能动的精神力量,鼓舞师生永不歇息地前进;反过来,一所学校没有这样的文化,师生员工则期待着去创造它。校园文化是一种持续的教育力量。北大、哈佛校长经常换、教师经常换、学生经常换,可学校的精神却是永恒的,这就是校长文化持续永恒的魅力。
校长要不断提醒教职员工,将学校的“工作目标”与教育的“终极价值”相统一,并达成共识。也正是这种共识的产生使得全体员工在了解教育使命和教育核心价值的前提下,自觉自愿地投身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之中,并积极地影响家长和周围的人,进而扩展和强化了学校的品牌意识,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
优秀的学校文化就等于卓越的品牌。此时,学校和品牌已经融为一体,传统积淀、文化氛围、办学理念、学风、教风等要素构建起了学校品牌的根基。
铸造品牌对一所学校来讲,是一个異常艰辛而又漫长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学校和社会对教育品牌需要有一个更深刻、更理性的认识与关注。校长提高品牌意识,建立理性认识,自觉遵循品牌建立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是21世纪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一所学校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校长必须懂得学校品牌要素及其作用
学校是一个“人——人”系统,从事的是一种“通过人(教师)培养人(青少年学生)”的活动,它不同于工厂、医院、商场、政府等其他任何一个组织。因此,学校品牌有其独特性;学校品牌与其他的组织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品牌主要是人的品牌!人的品牌形象是学校品牌形象最有说服力的因素。学校品牌包涵三大要素。
(一)学生品牌
学生品牌也是一种“产品品牌”。工厂制造物品,学校培养人才。因此,学生品牌形象是学校品牌形象最生动、最直接的体现。校风校纪的好坏、教育质量的高低,在学生身上一览无余。有人说:评价一所学校,其校风校纪的好坏、教育质量的高低,只要站在校门口看看学生的上学和放学就知道了。他们的言谈举止、精神风貌是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最好说明。我所说的学生不仅包括在校学生,而且包括已毕业的学生,即校友。为什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享有赫盛名?为什么北京景山学校、湖北黄冈中学、上海育才中学、天津南开中学、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成为当今的名校?实事求是地说,名在他们的学生,而不是别的。所以,著名的学者科南特说过:学校的财富,不在于它的设备和校舍,而在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品质,这就是学生品牌。
(二)教师品牌
原清华大学校长海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名校培养名师,名师造就名校。谁拥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谁就拥有高质量的教育,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人们评价一所学校,总是注意评价它的师资队伍状况。因此,教师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教师的敬业精神、常识水平、师德修养,教师的人际关系、仪表仪态及至言谈举止,都有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程度上反映着学校品牌形象。
(三)校长品牌
校长及其一班人的形象,尤其是校长的形象,是学校形象的关键要素。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内全面负责,对外全权代表学校。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的学校。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作为一个社会角色,其形象的好坏,不仅仅属于他个人,而是与一所学校密切相关。
二、校长必须懂得打造品牌学校的几个“需要”
(一)品牌学校需要准确的自身定位
任何品牌都必须发现和科学定位自己的核心价值,而后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将这个核心价值向目标消费者、向公众传播,在其心目中建立清晰、可感的核心价值形象,并在各个环节中不断加强、巩固这一核心价值。
“找准位置,鲜明个性,彰显特色”是一所普通学校成长为一流名校的三步曲。企业有“先找市场,后开工厂”一说,学校也是这样。准确定位自己的服务对象,在市场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遗憾的是很多学校没有品牌意识,随波逐流,没有定位,因此就难以建立稳定巩固的品牌形象。张扬学校个性,熔炼品牌精髓,打造名牌学校,要在“创新”上求发展,在“特色”上做文章。依法治校,改革活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
(二)品牌学校需要稳定的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目标、方法、机制、措施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各种关系的规范。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客观化,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的反映和表现。“相对稳定”反映学校教育规律的程度,而相对稳定的“培养模式”是一所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的培养模式、扎实的课程体系是学校的质量承诺得以兑现的过程保障。它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
(三)品牌学校需要良好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它一旦被创造出来,就是一种能动的精神力量,鼓舞师生永不歇息地前进;反过来,一所学校没有这样的文化,师生员工则期待着去创造它。校园文化是一种持续的教育力量。北大、哈佛校长经常换、教师经常换、学生经常换,可学校的精神却是永恒的,这就是校长文化持续永恒的魅力。
校长要不断提醒教职员工,将学校的“工作目标”与教育的“终极价值”相统一,并达成共识。也正是这种共识的产生使得全体员工在了解教育使命和教育核心价值的前提下,自觉自愿地投身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之中,并积极地影响家长和周围的人,进而扩展和强化了学校的品牌意识,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
优秀的学校文化就等于卓越的品牌。此时,学校和品牌已经融为一体,传统积淀、文化氛围、办学理念、学风、教风等要素构建起了学校品牌的根基。
铸造品牌对一所学校来讲,是一个異常艰辛而又漫长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学校和社会对教育品牌需要有一个更深刻、更理性的认识与关注。校长提高品牌意识,建立理性认识,自觉遵循品牌建立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是21世纪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一所学校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