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见天日
2001年10月的一天,香港电影资料馆的职员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男子的声音:“我这里有一批先人留下的电影资料,你们来看看有没有用,有用就拿走好了。”顿了顿,男子又说:“对了,还有一套影片拷贝,叫《孔夫子》。”
平日里,资料馆也会接到很多捐赠者的电话,但这天这个电话却有点不寻常,“孔夫子”这三个字引起了资料馆工作人员的注意,“诗人导演”费穆在1940年曾经拍过一套同名电影,历经半个世纪的战乱动荡,那套影片失传已久,捐赠者说的会不会就是那套?
香港电影资料馆的节目策划主管何思颖清楚记得,那是同年的11月24日,资料馆专门派出搜集组和修复组一行五人前往“侦查”。他们先来到捐赠者位于湾仔的家,搜到一些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电影画报、宣传单张之类,并无惊喜发现。
之后他们再随捐赠者到尖沙咀搜寻那组胶片。当工作人员接近那堆胶片,闻到阵阵杏仁味,大家不禁心头大喜,因为只有早期的硝酸底片才会发出这种味道,说明这个胶片是上世纪早期的产物,凭名字和胶片年代,基本能判定这正是费穆的那套《孔夫子》。
当时捐赠者已经将拷贝整理放成一堆,除了正片底片、声片,还有一些零碎的胶片碎片,锈迹斑斑的胶片铁盒铭牌上印着“孔夫子”三字。由于年代久远,这些硝酸底片已经黏合成一团,它在尖沙咀这个小阁楼里,静静躺了超过半个世纪。
早期硝酸底片十分不易保存,燃点低,经常会在放映机上放着放着就自燃,美国导演昆汀·塔伦蒂诺描述二战时期的近作《无耻混蛋》有一幕剧情是女主角把纳粹军官骗进电影院,然后用一根火柴点燃胶片,熊熊大火瞬间便把整个影院吞没掉,那种胶片正是硝酸片,这足以说明它的易燃性。以香港潮湿闷热的气候,《孔夫子》的硝酸底片能存放超过半个世纪,简直不可思议,“好像冥冥中有天意一样”。何思颖说。
《孔夫子》往事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到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入侵上海租界为止,上海租界变成了一个由沦陷区所包围的孤岛。孤岛偏安一隅,经济得以短暂歇息,电影业也从此前的萧条恢复过来,形成了表面的繁华。1939年张善琨导演的古装故事片《木兰从军》契合了当时的时局氛围,在娱乐观众的同时也触动了他们的爱国情怀,电影异常卖座,也掀起了古装片热潮。就是在这个热潮下,费穆连同热心的商人金信民、童振民等成立民华影片公司,筹资拍摄古装巨片《孔夫子》。
费穆编导《孔夫子》目的是在于将孔子从神坛拉下来,还原成有感情的血肉之躯,费穆当年写道:“孔圣人和孔夫子根本是两个人格。‘孔夫子’是一个诚笃可亲,完全人格的学者与君子……‘孔圣人’是后世学者将他神格化的创造物。”拍摄孔子,表现其“凄凄焉,遑遑焉,欲屈己以存道,贬身以救世”的一生,在当时风雨飘摇的中国,也能引起志士仁人的共鸣。
费穆出了名的慢工细活,这部民华公司的创业巨作,一拍就拍了一年时间,当时一部影片投资约为8000元,但《孔夫子》则用去了16万元,严重超资。影片于1940年圣诞节前夕在全国公映,当时古装片热潮渐渐消退,虽然影片在公映后口碑甚佳,但始终敌不过市场现实残酷,上映大概一个星期后便匆匆下线。此后胶片底片一直存放在上海联华营业公司的片库。香港电影资料馆查阅过上世纪40年代的《申报》,发现影片在抗战胜利后1948年的8月曾重新上映过一次,当时为了照顾市场,片商曾自行对影片进行剪辑,费穆对此大为不满,在报纸上发表了一个启事表达抗议,重映也就匆匆夭折。这是该片最后一次公开放映的消息,此后历经国共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孔夫子》消失在茫茫的历史长河当中,无迹可寻。
半个世纪以来,包括当年民华的老板、影片的监制金信民也一直在苦苦追寻该片的下落,也一无所获。金信民的女儿,一直长居香港的金圣华撰文回忆:“听父亲说,多年来,各方人士都在努力搜寻,到香港找,去南洋找,但《孔夫子》仍杳如黄雀,无影无踪。”金圣华也是在2007年接获林青霞的传真告知,才获悉《孔夫子》胶片在香港被发现的消息,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
关于这套胶片为何会沦落到香港,最初拥有者是谁,那些正片之外的碎片何以形成,那名至今仍不愿意对外透露身份的神秘捐赠者表示也不清楚,这套胶片是他在清理其叔父遗物时发现的,这套胶片甚至也不是由其叔父拥有,他叔父也是由先人那里辗转易手得来的。当资料馆的搜集组问及这位捐赠者的经历以及他叔父的身份时,他也只字不提,“就当是一份从天而降的礼物吧。”他说。
十年修复路
何思颖形容《孔夫子》的修复过程好比CSI做侦破一样,充满了曲折传奇。2001年拿到胶片时,部分的光学声片严重黏合在一起不能分开,硝酸胶片分解也让正片胶片变坏,那一堆影片的碎片也杂乱无章,无从下手。多年来,香港电影资料馆对影片的修复几乎是束手无策,只能做做影片相关的历史资料搜集。
“破案”转折点是在2008年,经熟知行情的行内人介绍,香港电影资料馆辗转找到了意大利著名的影片修复工作室L'Immagine Ritrovata,这个工作室隶属于博洛尼亚电影档案馆,是全球知名的电影胶片修复公司,曾替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基金会成功修复过意大利电影大师卢奇诺·维斯康蒂作品《战国妖姬》(1954)等影片。
L'Immagine Ritrovata对《孔夫子》采取的是“全浸式湿印片技术”,他们首先将黏合的底片全部浸泡在特制的药水里,药水在不损害正片的情况下,让黏合的胶片分解开,迈出了修复的第一步。胶片分开后,略作处理,翻印出一条新的底片,这被称之为安全片。之后所有的修复工作都在这条安全片上展开,技术人员除了要处理画面上的划痕、斑点外,还要修复声音,声画同步,最后印制出新的拷贝。
这还不算大功告成,何思颖说整个《孔夫子》修复最难之处是在那些神秘的胶片碎片,这些碎片共计9分钟,是谁剪的、它原先是放在正片胶片的哪个位置,不得而知。经过一番资料搜索,电影资料馆找到了《孔夫子》1940年底上海首映前出版的电影特刊,里面刊登有《孔夫子影片说明书》,几乎就是一个分场剧本。香港这边根据说明书反复思量和调整整理出安插碎片的位置,远隔重洋指挥意大利那边进行碎片的插入、合并。
“意大利修复工作室那里没有华人,他们不懂中文,所以沟通相当麻烦,后来他们找到一个当地华人作为沟通的桥梁,后期的修复工作进度才加快了。”何思颖说。
《孔夫子》的修复之路艰辛漫长,耗费的不只是人力,更花费了巨额的物力。何思颖介绍说,《孔夫子》在10年的两期修复工程里前后共花了70万港币,作为香港政府管辖的职能机构,每年预算有限,像这样要斥巨资送到国外深度修复的,只能平均一到两年修复一套。“有历史价值的影片实在太多了,作为政府公益机构,我们又不能随便向社会集资,感到非常遗憾。”何思颖的语气中透出了无奈。
修复之道,在于还原
一套年代久远的电影胶片,要将它修复到什么模样、恢复到什么程度才算成功?不同年代、不同地区对于电影修复这个概念的理解都不一样。
据资料馆修复组负责人介绍,电影修复的工作早于上世纪中叶便在美国开始,在1950年代以前,电影胶片广泛使用的是燃点低的硝酸片,俗称易燃片,不易存放,胶片存放了一段时间后要重新上映便需要对拷贝进行修补工作。当时人们对胶片修复还没有形成理念,修复时对原作的改动随意性很大,每个片商几乎都可以任意删改。为了讨好观众,当时胶片修复偏重于画面润色,甚至为了画面清晰强行描边锐化,伤害了电影原意。何思颖拿出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大师弗里茨•朗(Fritz Lang)1927年科幻名作《大都会》举例,80多年来,由于美国发行商不断对胶片进行删改,原作面貌几乎面目全非,在此基础上历代不断出现的修复版本,均未能准确还原导演原意。直到近年在阿根廷发现的首映版本拷贝,才让这部作品有了“还原”的可能性。
香港电影资料馆馆长林觉声向我们谈及电影修复的哲学,首先便提到了“还原”的概念。还原的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还以电影胶片最初本来的面貌、本来的颜色。电影胶片经过岁月的洗礼,颜色走样不在话下,胶片拷贝又因为各种原因衍生出各种不同的剪辑版本,修复的哲学就在于还其本来颜色、恢复其本来面貌。例如这次电影资料馆修复《彩色青春》一片,便根据留存下来的电影海报、剧照,确定影片的原始色调,但这还不足够,资料馆还参考了多部上世纪60年代同时期的彩色电影,揣摩当年电影人的用色习惯,以此作为修复色调的参考。
“还原”的另一层意思是,要还以最符合导演、电影人原意的剪辑版本,林觉声向我们提到一个例子,去年他们修复香港导演唐书璇作品《董夫人》的时候,遇到颇棘手的问题:这部电影最先在美国首映,之后才折返香港公映,便有了两个不同的剪辑版本,甚至颜色也不一样,哪个版本才是“善本”?资料馆请来了唐书璇一起参与修复工作,最后修复的版本甚至与上述两个版本皆不同,原来唐书璇对此前的版本都不满意,在修复时,他干脆也对影片动了剪刀。林觉声认为这样也是可行的,尊重电影人的创作理念,也是修复工作中特别要注意的一点。
修复哲学之二是“可逆性”。 林觉声介绍说,由于修复的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一旦有新的技术出现,原先修复的成果可能便要推倒重来,这时候已修复的胶片必须能逆回到初始化、未修复的模样。像这次《孔夫子》的修复,迄今为止资料馆认为只达到了80%的完成度,胶片碎片还有两段未能确定准确位置,当年剧照中出现的“天下太平”一幕也没有找到对应胶片。一旦将来有新的资料出土、新的技术出现,《孔夫子》也会全部推倒重修。
修复永远没有完美状态,并不代表着修复工作就不能进行。林觉声坦言,此前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当时大家都认为一定要有足够完整的资料才能着手修复,这是错误的。在现有所能掌握的资料基础上就可以着手修复,分阶段不断修复,更利于影片的不断完善,像这次《彩色青春》的修复迄今仍缺失部分场面,“我们正在竭力追寻所缺部分,以期展开第二阶段修复工作。”林觉声说。
修复既没有终点,也没有开始,随时都可以开始,这便是修复哲学之三。
2001年10月的一天,香港电影资料馆的职员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男子的声音:“我这里有一批先人留下的电影资料,你们来看看有没有用,有用就拿走好了。”顿了顿,男子又说:“对了,还有一套影片拷贝,叫《孔夫子》。”
平日里,资料馆也会接到很多捐赠者的电话,但这天这个电话却有点不寻常,“孔夫子”这三个字引起了资料馆工作人员的注意,“诗人导演”费穆在1940年曾经拍过一套同名电影,历经半个世纪的战乱动荡,那套影片失传已久,捐赠者说的会不会就是那套?
香港电影资料馆的节目策划主管何思颖清楚记得,那是同年的11月24日,资料馆专门派出搜集组和修复组一行五人前往“侦查”。他们先来到捐赠者位于湾仔的家,搜到一些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电影画报、宣传单张之类,并无惊喜发现。
之后他们再随捐赠者到尖沙咀搜寻那组胶片。当工作人员接近那堆胶片,闻到阵阵杏仁味,大家不禁心头大喜,因为只有早期的硝酸底片才会发出这种味道,说明这个胶片是上世纪早期的产物,凭名字和胶片年代,基本能判定这正是费穆的那套《孔夫子》。
当时捐赠者已经将拷贝整理放成一堆,除了正片底片、声片,还有一些零碎的胶片碎片,锈迹斑斑的胶片铁盒铭牌上印着“孔夫子”三字。由于年代久远,这些硝酸底片已经黏合成一团,它在尖沙咀这个小阁楼里,静静躺了超过半个世纪。
早期硝酸底片十分不易保存,燃点低,经常会在放映机上放着放着就自燃,美国导演昆汀·塔伦蒂诺描述二战时期的近作《无耻混蛋》有一幕剧情是女主角把纳粹军官骗进电影院,然后用一根火柴点燃胶片,熊熊大火瞬间便把整个影院吞没掉,那种胶片正是硝酸片,这足以说明它的易燃性。以香港潮湿闷热的气候,《孔夫子》的硝酸底片能存放超过半个世纪,简直不可思议,“好像冥冥中有天意一样”。何思颖说。
《孔夫子》往事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到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入侵上海租界为止,上海租界变成了一个由沦陷区所包围的孤岛。孤岛偏安一隅,经济得以短暂歇息,电影业也从此前的萧条恢复过来,形成了表面的繁华。1939年张善琨导演的古装故事片《木兰从军》契合了当时的时局氛围,在娱乐观众的同时也触动了他们的爱国情怀,电影异常卖座,也掀起了古装片热潮。就是在这个热潮下,费穆连同热心的商人金信民、童振民等成立民华影片公司,筹资拍摄古装巨片《孔夫子》。
费穆编导《孔夫子》目的是在于将孔子从神坛拉下来,还原成有感情的血肉之躯,费穆当年写道:“孔圣人和孔夫子根本是两个人格。‘孔夫子’是一个诚笃可亲,完全人格的学者与君子……‘孔圣人’是后世学者将他神格化的创造物。”拍摄孔子,表现其“凄凄焉,遑遑焉,欲屈己以存道,贬身以救世”的一生,在当时风雨飘摇的中国,也能引起志士仁人的共鸣。
费穆出了名的慢工细活,这部民华公司的创业巨作,一拍就拍了一年时间,当时一部影片投资约为8000元,但《孔夫子》则用去了16万元,严重超资。影片于1940年圣诞节前夕在全国公映,当时古装片热潮渐渐消退,虽然影片在公映后口碑甚佳,但始终敌不过市场现实残酷,上映大概一个星期后便匆匆下线。此后胶片底片一直存放在上海联华营业公司的片库。香港电影资料馆查阅过上世纪40年代的《申报》,发现影片在抗战胜利后1948年的8月曾重新上映过一次,当时为了照顾市场,片商曾自行对影片进行剪辑,费穆对此大为不满,在报纸上发表了一个启事表达抗议,重映也就匆匆夭折。这是该片最后一次公开放映的消息,此后历经国共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孔夫子》消失在茫茫的历史长河当中,无迹可寻。
半个世纪以来,包括当年民华的老板、影片的监制金信民也一直在苦苦追寻该片的下落,也一无所获。金信民的女儿,一直长居香港的金圣华撰文回忆:“听父亲说,多年来,各方人士都在努力搜寻,到香港找,去南洋找,但《孔夫子》仍杳如黄雀,无影无踪。”金圣华也是在2007年接获林青霞的传真告知,才获悉《孔夫子》胶片在香港被发现的消息,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
关于这套胶片为何会沦落到香港,最初拥有者是谁,那些正片之外的碎片何以形成,那名至今仍不愿意对外透露身份的神秘捐赠者表示也不清楚,这套胶片是他在清理其叔父遗物时发现的,这套胶片甚至也不是由其叔父拥有,他叔父也是由先人那里辗转易手得来的。当资料馆的搜集组问及这位捐赠者的经历以及他叔父的身份时,他也只字不提,“就当是一份从天而降的礼物吧。”他说。
十年修复路
何思颖形容《孔夫子》的修复过程好比CSI做侦破一样,充满了曲折传奇。2001年拿到胶片时,部分的光学声片严重黏合在一起不能分开,硝酸胶片分解也让正片胶片变坏,那一堆影片的碎片也杂乱无章,无从下手。多年来,香港电影资料馆对影片的修复几乎是束手无策,只能做做影片相关的历史资料搜集。
“破案”转折点是在2008年,经熟知行情的行内人介绍,香港电影资料馆辗转找到了意大利著名的影片修复工作室L'Immagine Ritrovata,这个工作室隶属于博洛尼亚电影档案馆,是全球知名的电影胶片修复公司,曾替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基金会成功修复过意大利电影大师卢奇诺·维斯康蒂作品《战国妖姬》(1954)等影片。
L'Immagine Ritrovata对《孔夫子》采取的是“全浸式湿印片技术”,他们首先将黏合的底片全部浸泡在特制的药水里,药水在不损害正片的情况下,让黏合的胶片分解开,迈出了修复的第一步。胶片分开后,略作处理,翻印出一条新的底片,这被称之为安全片。之后所有的修复工作都在这条安全片上展开,技术人员除了要处理画面上的划痕、斑点外,还要修复声音,声画同步,最后印制出新的拷贝。
这还不算大功告成,何思颖说整个《孔夫子》修复最难之处是在那些神秘的胶片碎片,这些碎片共计9分钟,是谁剪的、它原先是放在正片胶片的哪个位置,不得而知。经过一番资料搜索,电影资料馆找到了《孔夫子》1940年底上海首映前出版的电影特刊,里面刊登有《孔夫子影片说明书》,几乎就是一个分场剧本。香港这边根据说明书反复思量和调整整理出安插碎片的位置,远隔重洋指挥意大利那边进行碎片的插入、合并。
“意大利修复工作室那里没有华人,他们不懂中文,所以沟通相当麻烦,后来他们找到一个当地华人作为沟通的桥梁,后期的修复工作进度才加快了。”何思颖说。
《孔夫子》的修复之路艰辛漫长,耗费的不只是人力,更花费了巨额的物力。何思颖介绍说,《孔夫子》在10年的两期修复工程里前后共花了70万港币,作为香港政府管辖的职能机构,每年预算有限,像这样要斥巨资送到国外深度修复的,只能平均一到两年修复一套。“有历史价值的影片实在太多了,作为政府公益机构,我们又不能随便向社会集资,感到非常遗憾。”何思颖的语气中透出了无奈。
修复之道,在于还原
一套年代久远的电影胶片,要将它修复到什么模样、恢复到什么程度才算成功?不同年代、不同地区对于电影修复这个概念的理解都不一样。
据资料馆修复组负责人介绍,电影修复的工作早于上世纪中叶便在美国开始,在1950年代以前,电影胶片广泛使用的是燃点低的硝酸片,俗称易燃片,不易存放,胶片存放了一段时间后要重新上映便需要对拷贝进行修补工作。当时人们对胶片修复还没有形成理念,修复时对原作的改动随意性很大,每个片商几乎都可以任意删改。为了讨好观众,当时胶片修复偏重于画面润色,甚至为了画面清晰强行描边锐化,伤害了电影原意。何思颖拿出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大师弗里茨•朗(Fritz Lang)1927年科幻名作《大都会》举例,80多年来,由于美国发行商不断对胶片进行删改,原作面貌几乎面目全非,在此基础上历代不断出现的修复版本,均未能准确还原导演原意。直到近年在阿根廷发现的首映版本拷贝,才让这部作品有了“还原”的可能性。
香港电影资料馆馆长林觉声向我们谈及电影修复的哲学,首先便提到了“还原”的概念。还原的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还以电影胶片最初本来的面貌、本来的颜色。电影胶片经过岁月的洗礼,颜色走样不在话下,胶片拷贝又因为各种原因衍生出各种不同的剪辑版本,修复的哲学就在于还其本来颜色、恢复其本来面貌。例如这次电影资料馆修复《彩色青春》一片,便根据留存下来的电影海报、剧照,确定影片的原始色调,但这还不足够,资料馆还参考了多部上世纪60年代同时期的彩色电影,揣摩当年电影人的用色习惯,以此作为修复色调的参考。
“还原”的另一层意思是,要还以最符合导演、电影人原意的剪辑版本,林觉声向我们提到一个例子,去年他们修复香港导演唐书璇作品《董夫人》的时候,遇到颇棘手的问题:这部电影最先在美国首映,之后才折返香港公映,便有了两个不同的剪辑版本,甚至颜色也不一样,哪个版本才是“善本”?资料馆请来了唐书璇一起参与修复工作,最后修复的版本甚至与上述两个版本皆不同,原来唐书璇对此前的版本都不满意,在修复时,他干脆也对影片动了剪刀。林觉声认为这样也是可行的,尊重电影人的创作理念,也是修复工作中特别要注意的一点。
修复哲学之二是“可逆性”。 林觉声介绍说,由于修复的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一旦有新的技术出现,原先修复的成果可能便要推倒重来,这时候已修复的胶片必须能逆回到初始化、未修复的模样。像这次《孔夫子》的修复,迄今为止资料馆认为只达到了80%的完成度,胶片碎片还有两段未能确定准确位置,当年剧照中出现的“天下太平”一幕也没有找到对应胶片。一旦将来有新的资料出土、新的技术出现,《孔夫子》也会全部推倒重修。
修复永远没有完美状态,并不代表着修复工作就不能进行。林觉声坦言,此前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当时大家都认为一定要有足够完整的资料才能着手修复,这是错误的。在现有所能掌握的资料基础上就可以着手修复,分阶段不断修复,更利于影片的不断完善,像这次《彩色青春》的修复迄今仍缺失部分场面,“我们正在竭力追寻所缺部分,以期展开第二阶段修复工作。”林觉声说。
修复既没有终点,也没有开始,随时都可以开始,这便是修复哲学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