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园在不断扩大办园规模的过程中,教师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有许多刚从大专院校毕业的年轻教师都处于青年成长期。为了让年轻教师少走弯路,平稳而高效地度过新手期,我们有计划地加大了园内教学观摩的力度,同时将“反思”引入各种观摩形式中,并通过表格,使教学反思更为直观、便于执行、易于梳理、趋于固化,从而让反思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以下是具体做法:
一、通过“一课多教”提升教师的回顾反思能力
本园的“一课多教”实施的主体是年轻教师,主要做法是让教龄3年以下的教师自行选择一个活动内容,在同年段的平行班中多次试教(一般3次),每次试教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反思,包括活动中处理各种偶发情况、幼儿的突出表现、教学中的精彩片断、干扰教学以至影响教学任务完成的若干细节,然后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下一次试教改进的方向和措施,使每一次的有益经验得到提炼和升华,不断优化教学效果。通过这种方式,既有效促进了老师们回顾性反思能力的提高,也让年轻教师为承担园级或更高级别的观摩任务积累了自信和胆量。
二、通过“年段互助”提升教师的评议反思能力
“年段互助”,顾名思义即以年段为平台开展教学观摩互动。相比全园性或级别更高的观摩活动,“年段互助”比较适合年轻教师平时的练兵。对年轻教师来说,经常邀请本年段的其他老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观察、审视、评价甚至批判,从而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课堂过程的调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是一种真真切切的助推力。通过评议互动、相互交流、共同探讨,使执教老师认清自我,受到启发和教益,又使听课教师学会反思,引以为戒。
三、通过“师徒结对”提升教师的归纳反思能力
“师徒结对”的观摩活动,既有师傅到徒弟那儿听课指导,也有徒弟到师傅那儿听课学习,为避免时间一久流于形式,我们通过AB表及汇报课记录表,让双方将指导和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进行归纳反思,既找出问题的症结,也获得宝贵的经验。在仔细梳理的过程中,新老师逐步学会反思的方法,使反思更有指向性,老教师走出固有的思维模式,使反思向纵深发展。
四、通过“借鉴名师”提升教师的对比反思能力
除了本园的“师徒结对”之外,我们还要求年轻教师找一些全国知名的或是自己喜欢、崇拜的名师为榜样,多看一些她们的教学视频,将自己的教学与之比较,从而找到劣势,进行扬弃性借鉴。教学比较既可以是某个教学案例的比较,也可以是长期的比较,案例式的对比反思,可以博采众长,长期的对比反思,能使自己较好地掌握榜样教师教学的规律,真正学到榜样教师课堂教学的精髓。
五、通过“一课多研”提升教师的合作反思能力
我们的“一课多研”提倡全体教师都参与,目的不是为了推出某个活动或突出某个老师,而是为了提升合作反思能力,尽力发挥小集体的智慧,从而让更多的教师明白怎样教才是更好的。我们的“一课多研”分成两步走,第一步,我们成立了语言、数学、科学、美术和音乐五个学科小组,每组选择同类条件下知识面广、组织能力强、理论素养高的一位教师为组长,或有老师自告奋勇愿意担任组长也可,老师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与一个学科组;第二步,在组长的带领下每个小组各自展开“一课多研”活动,在“一课多研”活动中,集中听课、教师评议、集体反思、提出修改意见,之后再一次通过观摩执教老师的课堂教学加以验证。其中的每轮研讨,都凝聚着广大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仅开课教师获得成长,评课的人自身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实现了同伴互助、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教研目的,真正体现了合作反思、智慧共享、优势互补。
六、通过“同课异构”提升教师的求异反思能力
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我们的“同课异构”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第一个维度是同年龄段的“同课异构”,选择一个活动内容,分别由同一个年龄段的两个老师执教。第二个维度是不同年龄段的“同课异构”,选择一个活动内容,分别由不同年龄段的两个老师执教。第三个维度是不同层次教师的“同课异构”,选择一个活动内容,分别由年轻教师、骨干教师执教。通过这些“同课异构”,让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结合所教幼儿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建构出不同意义的设计,呈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展现教师各具特色的创造性,促进教师求异反思能力的提高。并在课后的研讨中通过比较不同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对教学策略、方法和组织形式的不同演绎,来研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问题及目标的价值取向等,使教师在观念的碰撞和多元思维的融合过程中从“对比优劣”走向“反思差异”;最终“悦纳多元”。
一、通过“一课多教”提升教师的回顾反思能力
本园的“一课多教”实施的主体是年轻教师,主要做法是让教龄3年以下的教师自行选择一个活动内容,在同年段的平行班中多次试教(一般3次),每次试教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反思,包括活动中处理各种偶发情况、幼儿的突出表现、教学中的精彩片断、干扰教学以至影响教学任务完成的若干细节,然后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下一次试教改进的方向和措施,使每一次的有益经验得到提炼和升华,不断优化教学效果。通过这种方式,既有效促进了老师们回顾性反思能力的提高,也让年轻教师为承担园级或更高级别的观摩任务积累了自信和胆量。
二、通过“年段互助”提升教师的评议反思能力
“年段互助”,顾名思义即以年段为平台开展教学观摩互动。相比全园性或级别更高的观摩活动,“年段互助”比较适合年轻教师平时的练兵。对年轻教师来说,经常邀请本年段的其他老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观察、审视、评价甚至批判,从而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课堂过程的调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是一种真真切切的助推力。通过评议互动、相互交流、共同探讨,使执教老师认清自我,受到启发和教益,又使听课教师学会反思,引以为戒。
三、通过“师徒结对”提升教师的归纳反思能力
“师徒结对”的观摩活动,既有师傅到徒弟那儿听课指导,也有徒弟到师傅那儿听课学习,为避免时间一久流于形式,我们通过AB表及汇报课记录表,让双方将指导和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进行归纳反思,既找出问题的症结,也获得宝贵的经验。在仔细梳理的过程中,新老师逐步学会反思的方法,使反思更有指向性,老教师走出固有的思维模式,使反思向纵深发展。
四、通过“借鉴名师”提升教师的对比反思能力
除了本园的“师徒结对”之外,我们还要求年轻教师找一些全国知名的或是自己喜欢、崇拜的名师为榜样,多看一些她们的教学视频,将自己的教学与之比较,从而找到劣势,进行扬弃性借鉴。教学比较既可以是某个教学案例的比较,也可以是长期的比较,案例式的对比反思,可以博采众长,长期的对比反思,能使自己较好地掌握榜样教师教学的规律,真正学到榜样教师课堂教学的精髓。
五、通过“一课多研”提升教师的合作反思能力
我们的“一课多研”提倡全体教师都参与,目的不是为了推出某个活动或突出某个老师,而是为了提升合作反思能力,尽力发挥小集体的智慧,从而让更多的教师明白怎样教才是更好的。我们的“一课多研”分成两步走,第一步,我们成立了语言、数学、科学、美术和音乐五个学科小组,每组选择同类条件下知识面广、组织能力强、理论素养高的一位教师为组长,或有老师自告奋勇愿意担任组长也可,老师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与一个学科组;第二步,在组长的带领下每个小组各自展开“一课多研”活动,在“一课多研”活动中,集中听课、教师评议、集体反思、提出修改意见,之后再一次通过观摩执教老师的课堂教学加以验证。其中的每轮研讨,都凝聚着广大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仅开课教师获得成长,评课的人自身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实现了同伴互助、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教研目的,真正体现了合作反思、智慧共享、优势互补。
六、通过“同课异构”提升教师的求异反思能力
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我们的“同课异构”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第一个维度是同年龄段的“同课异构”,选择一个活动内容,分别由同一个年龄段的两个老师执教。第二个维度是不同年龄段的“同课异构”,选择一个活动内容,分别由不同年龄段的两个老师执教。第三个维度是不同层次教师的“同课异构”,选择一个活动内容,分别由年轻教师、骨干教师执教。通过这些“同课异构”,让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结合所教幼儿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建构出不同意义的设计,呈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展现教师各具特色的创造性,促进教师求异反思能力的提高。并在课后的研讨中通过比较不同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对教学策略、方法和组织形式的不同演绎,来研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问题及目标的价值取向等,使教师在观念的碰撞和多元思维的融合过程中从“对比优劣”走向“反思差异”;最终“悦纳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