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避免坠入贪婪的深渊,必须要以己为镜,自知自省自正,方能敢于直面真实的自我,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坚定自己前进的步伐。本文以阿尔及尔猴子为启示发表观点,希望人们要积极进取,正视人生,莫要退化成阿尔及尔的猴子。
关键词:退化;阿尔及尔;猴子;贪婪
据说,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的长拜尔地区,有一种非常喜欢偷食农民粮食的猴子因其贪婪“声名远扬”,而当地农民诱捕它们的方法也便出奇的简单却总是行之有效:只是把一只葫芦型的细颈瓶子系在大树上固定好并放入猴子们最喜欢的花生即可。晚上,猴子们来到树下看到瓶中的美味佳肴自然兴奋地伸“手”攫取,只是,伸“手”容易放“手”难,猴子的贪婪使它们绝不会放下已经到“手”的花生,于是握紧的“手”成了一把无法解开的枷锁,把它们死死地锁在了瓶颈的粗细恰恰可容“净手”自由进出的瓶子旁边。更可悲的是,第二天清晨,当“收网”的农民明目张胆地把钳子般的“铁手”伸向猴子时,那把花生依然被它们紧紧地攥着,依然是它们的全部世界,它们绽放着光芒的眼睛依然只是对那把花生“情有独钟”,再无其他。只有当花生送进了嘴中,它们紧握的“手”才会松开,孰料此时已成了阶下之囚甚至“撒手”而去。
根据达尔文老人家的进化论不难得知,应该是要比猴子聪明上很多倍的;然而,扪心自问,这瓶子中的花生若是换成了金钱、美女和权力,在极端的享乐主义驱使下,会有多少贪婪的人们恰如这些猴子一样不舍得放手,步其后尘紧紧追随?
纵观古今,但凡贪图安逸、耽于享乐者,总难免是声色犬马、宴安鸩毒之徒,小則败家,大则亡国,无一善终。从“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寻欢作乐的商纣王,到苟且偷安、“乐不思蜀”的蜀汉后主刘禅;从“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的南唐后主李煜,到人称“江山夺半壁、美女占一群”的洪秀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阿尔及尔的猴子”,惨败在了贪婪成性这把“花生”之前,或丧权辱国、遗臭万年;或祸国殃民,轻于鸿毛?
而芸芸大千世界,无论国内或是国际,又有多少因贪婪、奢侈而导致的衰败和消亡?从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京后贪图吃喝玩乐走向崩溃,从勇猛无敌、所向披靡的古罗马军团消失在昌盛繁荣中的安逸享受,都在昭示着一个浅显却惨痛的道理:无论你曾多么强悍,贪婪、骄奢、淫逸都会是那条更加贪婪的蚕,无论你多么顽强多么繁盛地生长,最终都会将你一点一点地蚕食殆尽。
“欲,人之常情,但须有度;若贪婪,终会自我毁灭”。贪婪的恶魔却往往披着美丽的外衣,戴着流光溢彩的面具,在引诱你跨越过度陷入尽情享乐无法自拔之时才突然漏出它的青面獠牙,毫不留情地将你吞噬!正如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埃米尔·左拉所言:“贪婪是奔向悬崖的失控野马,会把你人生的马车带入深渊;贪婪是欲望为自己挖掘的坟墓,将会埋葬你美好的前程。”
我们从来都不是禁欲的“苦行僧”,也从不否定合理的物质利益和正当的生活享受,我们只是不做贪婪和享乐的奴仆罢了;我们只是也可以学了先圣“以己为镜”,自知、自省、自正,把贪婪打入冷宫,让骄奢不得翻身,尽情地、自由地追求自己美好的青春和甜蜜的生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照镜”成就了一朝盛世,达到了“以己为镜”的至高境界,更为我们树立了一面为人处世的明镜。
“若有善事,故不须论,若有恶事,意欲以为鉴戒,使得自修耳。”他用“自己”这面镜子时时审视和映照自己,“若有善事,故不须论”,坚持即可;“若有恶事,以为鉴戒”,坚决摒弃,自知、自省、自我修正。
以己为镜需自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犹如塞·巴特勒所说:“有自知之明的人常常转动心中的明镜鉴照自己”,唯有自知,方能对自己的缝隙所在了然于心,才能时时提醒自己戒骄戒躁、谦虚谨慎,不被贪婪骄奢的苍蝇趁虚而入,成为一枚无缝的蛋。
以己为镜需自省。唯有自省,方能从细微之处入手,防微杜渐,“不以恶小而为之”;唯有自省,方能深刻剖析自己的灵魂,直面自己的苍白,避免好了伤疤忘了疼;唯有自省,方能知己之长短,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坚定自己前进的步伐。
以己为镜需自正。“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自知、自省之后,唯有对自己的不足、不精进行自我修正、自我提高,方能让自己历久弥坚,走在快乐成长健康成熟的康庄大道上。
贪吃花生的阿尔及尔的猴子被一只小小的瓶子锁住了余生,而贪吃蜂蜜的苍蝇定会溺死在蜜浆里。如果,必须贪婪,那就让我们垂涎且用自己的努力去追求那些炫目的学习成绩、惊奇的发明创造吧。
总之,作为新时代的人类更要懂得常常反省自己,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莫要退化成了阿尔及尔的猴子!
关键词:退化;阿尔及尔;猴子;贪婪
据说,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的长拜尔地区,有一种非常喜欢偷食农民粮食的猴子因其贪婪“声名远扬”,而当地农民诱捕它们的方法也便出奇的简单却总是行之有效:只是把一只葫芦型的细颈瓶子系在大树上固定好并放入猴子们最喜欢的花生即可。晚上,猴子们来到树下看到瓶中的美味佳肴自然兴奋地伸“手”攫取,只是,伸“手”容易放“手”难,猴子的贪婪使它们绝不会放下已经到“手”的花生,于是握紧的“手”成了一把无法解开的枷锁,把它们死死地锁在了瓶颈的粗细恰恰可容“净手”自由进出的瓶子旁边。更可悲的是,第二天清晨,当“收网”的农民明目张胆地把钳子般的“铁手”伸向猴子时,那把花生依然被它们紧紧地攥着,依然是它们的全部世界,它们绽放着光芒的眼睛依然只是对那把花生“情有独钟”,再无其他。只有当花生送进了嘴中,它们紧握的“手”才会松开,孰料此时已成了阶下之囚甚至“撒手”而去。
根据达尔文老人家的进化论不难得知,应该是要比猴子聪明上很多倍的;然而,扪心自问,这瓶子中的花生若是换成了金钱、美女和权力,在极端的享乐主义驱使下,会有多少贪婪的人们恰如这些猴子一样不舍得放手,步其后尘紧紧追随?
纵观古今,但凡贪图安逸、耽于享乐者,总难免是声色犬马、宴安鸩毒之徒,小則败家,大则亡国,无一善终。从“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寻欢作乐的商纣王,到苟且偷安、“乐不思蜀”的蜀汉后主刘禅;从“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的南唐后主李煜,到人称“江山夺半壁、美女占一群”的洪秀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阿尔及尔的猴子”,惨败在了贪婪成性这把“花生”之前,或丧权辱国、遗臭万年;或祸国殃民,轻于鸿毛?
而芸芸大千世界,无论国内或是国际,又有多少因贪婪、奢侈而导致的衰败和消亡?从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京后贪图吃喝玩乐走向崩溃,从勇猛无敌、所向披靡的古罗马军团消失在昌盛繁荣中的安逸享受,都在昭示着一个浅显却惨痛的道理:无论你曾多么强悍,贪婪、骄奢、淫逸都会是那条更加贪婪的蚕,无论你多么顽强多么繁盛地生长,最终都会将你一点一点地蚕食殆尽。
“欲,人之常情,但须有度;若贪婪,终会自我毁灭”。贪婪的恶魔却往往披着美丽的外衣,戴着流光溢彩的面具,在引诱你跨越过度陷入尽情享乐无法自拔之时才突然漏出它的青面獠牙,毫不留情地将你吞噬!正如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埃米尔·左拉所言:“贪婪是奔向悬崖的失控野马,会把你人生的马车带入深渊;贪婪是欲望为自己挖掘的坟墓,将会埋葬你美好的前程。”
我们从来都不是禁欲的“苦行僧”,也从不否定合理的物质利益和正当的生活享受,我们只是不做贪婪和享乐的奴仆罢了;我们只是也可以学了先圣“以己为镜”,自知、自省、自正,把贪婪打入冷宫,让骄奢不得翻身,尽情地、自由地追求自己美好的青春和甜蜜的生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照镜”成就了一朝盛世,达到了“以己为镜”的至高境界,更为我们树立了一面为人处世的明镜。
“若有善事,故不须论,若有恶事,意欲以为鉴戒,使得自修耳。”他用“自己”这面镜子时时审视和映照自己,“若有善事,故不须论”,坚持即可;“若有恶事,以为鉴戒”,坚决摒弃,自知、自省、自我修正。
以己为镜需自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犹如塞·巴特勒所说:“有自知之明的人常常转动心中的明镜鉴照自己”,唯有自知,方能对自己的缝隙所在了然于心,才能时时提醒自己戒骄戒躁、谦虚谨慎,不被贪婪骄奢的苍蝇趁虚而入,成为一枚无缝的蛋。
以己为镜需自省。唯有自省,方能从细微之处入手,防微杜渐,“不以恶小而为之”;唯有自省,方能深刻剖析自己的灵魂,直面自己的苍白,避免好了伤疤忘了疼;唯有自省,方能知己之长短,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坚定自己前进的步伐。
以己为镜需自正。“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自知、自省之后,唯有对自己的不足、不精进行自我修正、自我提高,方能让自己历久弥坚,走在快乐成长健康成熟的康庄大道上。
贪吃花生的阿尔及尔的猴子被一只小小的瓶子锁住了余生,而贪吃蜂蜜的苍蝇定会溺死在蜜浆里。如果,必须贪婪,那就让我们垂涎且用自己的努力去追求那些炫目的学习成绩、惊奇的发明创造吧。
总之,作为新时代的人类更要懂得常常反省自己,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莫要退化成了阿尔及尔的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