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中的信息安全问题探析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itialD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类的生产生活依赖于网络,新世纪的教育更应该离不开网络。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引起人类社会生活及生产的历史性变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安全问题。由于网络自身存在的缺陷,网络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新的入侵攻击手段的出现,网络安全技术手段也不断涌现,这对于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本论文就当前计算机信息安全教育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计算机网络本身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信息安全问题提出了安全解决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 教学 信息安全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人类生活已经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诸多领域都有着网络的痕迹,而目前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主要手段也是网络。众所周知,一个国家国民教育程度的高低对整个国家国民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网络化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网络。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网络也有其不足之处,我们在进行网络教育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在培养信息安全人才的同时,还必须加大网络安全系统建设的投入,这是确保信息安全的关键。
  网络系统的信息安全是指防止信息被故意或偶然的非法泄露、更改、破坏或使信息被非法系统识别、控制等。所以,强化网络的信息安全,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才能使信息更加持续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目前学校网络教育中信息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尽管全球信息化正在飞速发展,但信息在网络上也面临着随时被窃取、篡改和伪造的危险,这就对保障信息安全带来了很多挑战。因此,我们在校园环境中也要认识到,现在学生上网已经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而虚拟的网络环境在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例如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等现象。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学生认识,那么学生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的理解就会走向误区。下面将针对网络教育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做简单论述:
  1、对信息安全教育的认识不足
  加强学校信息安全教育,不仅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同其他国家争夺人才的需要。目前很多学校未能意识到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不能深刻理解其内涵,因此,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学生对网络信息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掌握信息安全体系中最基本的原理和概念,能够熟练运用常用的工具和必要手段进行安全故障的排查等等。我们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免受不良信息的侵害,尽量避免学生自身违法犯罪的发生,为我国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提供保障。
  2、对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重视力度不够
  目前很多学校对于如何将信息安全教育正规、科学的纳入到学校教学计划,还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有些学校甚至只对个别专业的学生开设相关的信息安全教育课程,普及面非常狭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导致学生对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知识体系的了解相当缺乏。为了全面提高我国高素质人才的计算机信息安全意识,我们不能仅仅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普及信息安全教育,还要将这项教育推广到非计算机专业,这对于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
  3、对学校信息安全教育采用的方法不当
  很多学校所采用的信息安全教育的方法比较落后,依旧沿用老方法,跟不上当今网络时代快速发展的要求,脱离了实际。大部分的教材只局限于理论的讲述,而忽视了对信息安全技能方面的培养,缺少必要的实践经验,严重影响了信息安全教育的效果。
  二、计算机网络系统本身存在的主要信息安全问题
  由于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和对社会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大量数据需要进行存储和传输,某些偶然的或恶意的因素都有可能对数据造成破坏、泄露、丢失或更改。以下内容主要是论述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本身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1.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是指一些意外事故,例如服务器突然断电等;人为因素是指人为的入侵和破坏,这种情况危害性大且隐藏性较强。
  2. 无意的损坏,例如系统管理员安全配置不当而造成的安全漏洞,有些用户安全意识不强、口令选择不慎、将自己账户随意转借他人或与他人共享资源等带来的安全问题。
  3.有意的破坏,例如黑客利用网络软件设计时产生的漏洞和“后门”对电脑系统的非法恶意攻击,从而使处于网络覆盖范围的电脑系统遭到非法入侵者的攻击,有些敏感数据就有可能被泄露或修改,这种破坏主要来自于黑客。
  4.网络黑客和计算机病毒是造成信息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网络黑客和计算机病毒的出现给计算机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要解决此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想,牢固树立计算机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积极地预防黑客的攻击和计算机病毒的侵入。而病毒则以预防为主,主要是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三、网络信息安全的防范措施
  1、加强计算机防火墙的建设
  所谓计算机防火墙是由软件和硬件设备组成、在内网和外网之间、专用网与公共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的保护屏障。它是一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入侵,能够保护计算机系统不受任何来自“本地”或“远程”病毒的危害,向计算机系统提供双向保护,也防止“本地”系统内的病毒向网络或其他介质扩散。
  2、建立一个安全的网络系统
  (1)从技术上保障可行的资源保护和网络访问安全,主要包括网络身份认证,数据传输的保密与完整性,域名系统的安全,路由系统的安全,入侵检测的手段,网络设施防御病毒等。如加密技术,它是电子商务采取的主要安全保密措施,是最常用的安全保密手段,是利用技术手段把重要的数据变为乱码(加密)传送,到达目的地后再用相同或不同的手段还原(解密)的一种技术。
  (2)详细了解当前存在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以及网络信息安全的攻击手段,积极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進行解决。
  (3)要从工作环境以及工作人员、外来人员方面切实做好保密工作,要有严格的岗位考核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要经常培训,以便从物理上断绝对网络安全的威胁。
  (4)用户本身方面,要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对于个人隐私及与财产有关的相关信息要做好保密工作,不能轻易告知他人。
  (5)要对网络外部运行环境(温度、湿度、烟尘)进行不定期的检测、检查和维修,提供一个良好、畅通的外界环境。
  总之,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网络安全行业的快速发展,网络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推动新的教育模式不断向前发展。同样,我们也面临着新的威胁,因此我们必须运用新的防护技术。网络信息安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不能仅靠硬件设备(杀毒软件、防火墙、漏洞检测)等的防护,还应意识到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计算机是安全保护的对象,但执行保护的主体是人,只有树立人的计算机安全意识,才有可能防微杜渐,同时还要不断进行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创新,从而使网络信息能安全可靠地为广大用户服务。
其他文献
【关键词】小学数学;讨论式教学;实践应用  一、讨论形式的确定  当前,讨论式教学主要通过全班讨论、小组讨论和同桌讨论来实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同桌讨论是解决通过使用大脑就能互相启发可以得出结论的问题,而小组讨论则更为灵活,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对于难度不大的问题或课堂突发意外的生成,通常都采用这种讨论方式。全班讨论是解决课堂重难点问题或者解决最困难或最棘手的问题。当然,讨论形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桃核承气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肾纤维化过程中p-GSK-3β调控作用,探讨桃核承气汤改善肾纤维化、延缓CRF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CRF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1.建立CRF大鼠模型: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100只,7周龄,体重180-200g,购回后适应性饲养1周,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各25只。模型组与治疗组均采用国际5/6肾切
目的:“脾胃虚弱型”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常见的中医证型,但单纯运用健脾益气方治疗疗效尚不理想,故运用证素辨证方法探讨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位证素除了在脾、胃,病性
【关键词】课堂朗读;小学教育;语文教学  一、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朗读教学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朗读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到课本中饱含的深刻情感。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实施朗读教学时,学生会不断模仿教师朗读的语气与节奏,进而在这些元素的帮助下,在潜意识中形成对课本情感的直接感受。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想要提升自身的授课能力,就必须做到从自身开始养成良好的课堂阅读教学习惯,课堂上教师的引导,才是
【关键词】生命观念;初中生物;渗透对策  初中生物课程内容丰富,其中包含诸多生命知识,是初中学段开展生命观念的主舞台之一。在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中导入生命观念模块不仅能够实现生物教学课堂的丰富和发展,也能够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把握生命观念与初中生物教学课堂的关系,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有效渗透生命观念。  一、
【关键词】问题情境;小学数学;应用措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成了教学工作中的重点,教师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升上,通过日常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一定的学科综合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相关的学习情境中,进行思考和探索,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  
数学在学生的初中学习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为了提升数学学科的学习效果,新的课程标准为教师提供了多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目前普遍被认可的一种方式.本文结合实践和理论
摘要 计算机应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具有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技能,满足和适应信息化社会对职中生基本素质的要求,要求在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中注重精讲细练,培养学生的信息意志和计算机专业操作能力。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 兴趣法  本文针对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探讨在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法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