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课堂 “丰腴”素养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at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上教师提问过多,指导过少;教师分析文本过多,讲解过细;学生接受过多,思考过少……这些似乎是所有踏上三尺讲台的新教师都会出现的问题。那么该如何处理文本,解决好这些问题呢?我从学校的教学范式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教学范式的“导”环节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必须在20分钟内处理好文本内容,这就意味着执教者必须对文本进行重组,大胆地增删,把复杂、琐碎的部分去掉,力求教学思路简明,教学内容精练,教学要由浅入深,便于学生理解、积累、运用。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删繁就简,由浅入深,收效良好。
  一、抓住结构,整体切入
  “结构”一词,原是建筑学上的术语,指建筑物的内部构造、整体布局,后来引用到写作中,用以表现文章的布局艺术。文章结构是作者谋篇布局的外在表现,抓住了文章结构,就等于把握住了文章的命脉。
  在教学时,当遇到存在点面关系、总分关系、递进关系的文章时,我们可以先找出能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的文眼或句子,步步追踪,把握好作者的写作思路。这样也就保证了学生理解的整体性、连续性,就可以简化教学环节,摆脱串问串讲。如《北大荒的秋天》(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是一篇“总分总”关系结构的文章,文中结尾有一个总述句:“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教学时就可以直接从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入手提问: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里?根据这一思路,学生自然就能顺理成章地按照文章结构对北大荒的秋景进行陈述:美在一碧如洗的天空,美在清澈见底的小河,美在热闹非凡的原野,美在勤劳的人们。在教学时,按照如上“构架”追踪,不仅能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有效突破,更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谋篇布局的习作意识。这样教学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二、压缩文本,省时高效
  有限的教学时间与丰富的教学训练点构成了一组看似无法调和的矛盾,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要有所选择。有一些课文虽然很长,但有效的信息并不是很多,这时,我们就可以根据文本的特色、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文本进行压缩“瘦身”,教学时就省时高效了。如《三袋麦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这篇文章最大的特色就是动物之间的对话,通过对话,深刻揭示了人物形象。因此,其中的第2~4自然段就可以简化成以下内容:
  小猪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小牛把麦子保存起来以后再慢慢吃;小猴把麦子全种在地里。
  整理后的文本,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后再出示,让学生讨论各自的做法,并指导朗读。
  三、 关注文体,有效教学
  苏教版教材所选的是不同体裁的各类文章,有诗歌、散文、小说、科普小品文,等等。但由于教材是以主题单元的方式编排,这就使得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抓住文体特点进行教学。然而,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体的关注是有明确要求的:第一学段“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古诗”;第二学段“能复述叙述性作品的大意”;第三学段“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说明性文章”。
  其实,根据文本的体裁特点去高效组织教学也不失为一条途径。如《说勤奋》(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一文,是典型的议论文,作者先在开头提出自己的观点,接着举几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再总结自己的观点。作者所举的每个事例略有不同,但又联系紧密。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就核心问题来组织整个“导”的环节: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是怎样举例把勤奋的重要性表现出来的?这样不仅可以借助核心问题直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而且能使学生在思考中明白:学习议论文就是要先明白作者写了什么,再关注作者是如何写的。这样教学,一下子就能由一篇课文走向一类文章,举一反三,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获得全面提升。
  四、 提炼标题,一目了然
  提炼标题,就是对一段或几段话进行概括、浓缩,用简洁的语句点明写作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当遇到一些描写繁杂的文章时,学生往往读了好几遍也不知所云,因而心生厌恶。教材选取的写景类文章大都如此,语句优美,辞藻华丽,形散神聚,难教至极。这时,最适宜采用提炼标题的导学方法,指导学生从文本中提炼关键字,这样就能把文本繁杂的陈述变得简洁清晰。
  如《西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一文,语言优美,大量运用了四字词语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在教学时,可做如下尝试:
  师: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请用圆圈画出。
  生: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山峦、湖面。
  生:第三自然段描写了绿树、孤山、白堤、苏堤和湖中心的三个小岛。
  生:第四自然段描写了岸边的华灯。
  师:那作者是怎样具体详细描写各种景物的呢?请大家朗读课文,逐一体会。
  接下来教师就可以通过朗读,指导学生先提炼关键词,再根据关键词展开理解、想象并抒发情感。这样教学就使得零碎的内容连成了整体,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五、抓住主线,解密文本
  教材中的许多文章,都隐藏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线”。我们在深入研读文本后,或抓住一个词,或抓住一句话,或抓住一个核心内容,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教学。
  如《欢乐的泼水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在扫除了文中的陌生词句后,就可以紧扣“欢乐”一词,让学生寻找课文中表现傣族人民欢乐情感的语句。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欢乐”,学生就能很好地挖掘文本,找到表现欢乐的词句来品读、交流。这样,幸福、欢乐的情感不仅洋溢在文中,更充盈在课堂里。
  六、 填空梳理,言简意赅
  在教材中,有一部分课文内容浅显,学生一读就明白。对于此类课文,教师不需要设置繁杂问题,完全可以仿照课文的内容,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这样既减少了一问一答的繁琐流程,又增加了当堂积累背诵的时间。
  如《东方之珠》(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一文,描述了香港的各种景观,语言直白,通俗易懂。在教学时直接让学生积累词句,似乎更能体现语文学科的“语用”功能。如,读文章按照原文填空,可以让学生更熟悉香港的美景。
  ( )的沙滩
  ( )的街市
  ( )( )的浅水湾
  ( )的海洋公园
  ( )的人工湖
  ( )的商品
  然后再让学生用上“有的……有的……”的句式将这些词串连成完整的一段话,反复朗读,直至熟读成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培养学生对
  香港的喜爱之情也就水到渠
  成了。
  范式教学强调结合学生实际,深入解读文本,重组文本,找到更直接、更便捷的教学途径。这让我走上了一条简约而不简单的语文教学之路,也让我真正理解了于永正先生所说的“把深奥的道理说浅显,把复杂的问题做简单,才是真语文教学”的真正含义。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南湖小学)
  (责任编辑 张振清)
其他文献
“可视化”(Visualization)原本指的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使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再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在本文中指的是利用主题式听课的专题性、研讨性,将教师听课中应当掌握的信息在表格上进行量化体现,并对该表格进行评价,从而达到“控制”和“监测”的目的。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新办校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新教师走上教学岗位,各级教育教学主管部门高度重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的师生们花式“云”端相见:语文组线上答疑,其乐融融;数学组落实细节,让“空中课堂”落地开花;英语组,教师支招,让学生沉浸在积累的海洋里;物理组项目式学习,实现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化学组,化学视角看新冠,对病毒进行科学探究;生物组,个性化辅导,丰富资源;政治组,隔空探讨时政要闻;地理組,老师陪你看世界;历史组,探究古代那些事儿……
最近一段时间,总有一些事情让我反思:到底该做个聪明的老师?还是该做个“笨笨”的老师?  事件1:我到深圳教的第一届学生高考完毕回校来看我,询问之下,有保送清华的,有保送浙大、北外、中大的。参与考试的,有考上人大、中大、厦大等国内名校的。那班学生,还有不少考上美国、加拿大、英国的名校,而这些学校,曾经是我学生时代梦寐以求的学校。  事件2:我从教以来教的第一届学生中有一个孩子现在在深圳的一家国有大型
近日,在相关会议上获悉,北京在加大转岗培训和招聘力度、扩大市属高校学前专业招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招聘非学前专业京籍本科毕业生委托培养的方式补足短期缺口;通过京籍毕业生“专升本”和初中毕业生“3 2”培养项目解决中长期缺口。当前,北京市已经完成一轮全员轮训,培训覆盖了本市各级各类幼儿园,培训对象除了在职在岗的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和保育员,还包括幼儿园保健医、厨师、保安、保洁员等,全市共计9.4万教职
生活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应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珍视生活的独特价值,让教育自然地融入生活中。巧妙地把教育內容隐含在环境中、生活中,让幼儿在与环境、与人、与物的互动中感知、模仿、体验、实践,自然而然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此,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中心幼儿园积极开展生活化课程探索,让幼儿在生活中探究、发现、学习,在生活的实际情景中,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关爱他人、关注
2015年,我校“基于全脑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被立项为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资助课题,从此,全脑语文研究团队的成员们更加致力校本化的全脑语文教学的深入研究。三年的研究实践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通过全脑语文特色课程这一智慧的桥梁,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学习力的目标尤其是思维力的研究目标就能真正实现。因此,我校以语文学习为核心内容,以全脑开发为抓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点
现在许多医生太过于依赖各种高科技医疗器械:“B超”“彩超”“CT”“胸透”等,自身“望、闻、问、切”的本领却退化了。无独有偶,我们很多年轻教师也一样,习惯于依靠先进的网络技术,却缺少了“静静地琢磨”文本的细心与耐心。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找到文本的“细读点”,去触摸文本,咀嚼文字,就像煲汤一样,要慢慢煨,细细炖,不温不火,才能熬出文本的味道和营养。这样的过程对语文教师的成长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内容较为浅显,学生通过自读是能够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的。因此,我认为本课的教学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另一方面,还应当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以及作者妙用的修辞写作手法。后者,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这一课总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为以下三个: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会写“欣、软、线、
徐俊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有为青年。当今社会里, 在有些人比较浮躁的情况下,这样的青年属于难得。  十年前,他“揣着抑制不住的教育梦想和激情”从农村步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殿堂,开始他的人生苦旅。  他喜欢课堂,热爱孩子。他将半百平米的课堂看作实现人生理想的田园,他把学生视为抽穗拔节的禾苗。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十年如一日,风里来,雨里去,没有白天,少了黑夜,辛勤耕耘,喜于收获。他把人生最为宝贵的青春
“农村娃”——这是从秦岭大山里走出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教授兼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宏福先生对自己的代称。  农村娃坦荡,当被问及如何走上地球科学研究之路时,张宏福没有什么动听的豪言壮语。他坦言,是因为当初在县城重点中学旁边有个地质队,在当地农民眼里,地质队员是“探宝”的文化人,是“高收入人群”,所以班主任在填报志愿时就作主为他填了西北大学地质系地质学专业;农村娃朴实,在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