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是指在客观事物的的作用下,在人的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积极或消极的反应,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情感既是思想的体现,也影响思想的发展。情感思想的教育,是指人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般包括:兴趣、动机、态度、鉴赏审美、价值取向思想以及独立思考等,也就是人生观的逐步形成。非智力因素是随着智力技能的发展而发展的,二者同步进行,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几年来,我在班级管理上实行的情感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多次受到学校领导和同仁的好评,并且所带的班级多次获得优秀班集体荣誉,具体做法如下:
一、尊重学生。在充分信任、理解的基础上开展班级工作
初中生有独立自主的愿望,却仍保留着依赖成人的习惯;有不断膨胀的物质需要,总受到不可能充分满足的限制;有强烈的成人感,却还是孩子的身份;有着日益多的课外兴趣,却常常缺少正确的引导和发展。他们渴求理解。但他们往往被成人误解:他们好说好动,精力充沛,却又因社会经验欠缺,难免做出蠢事错事;他们渴求友谊,可又不会择友,常被哥们义气所控制:青春萌动常激荡着少年心,可他们又缺乏知识,缺乏道德的约束。他们好奇而又无知。被称为心理断乳期,急需要师长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再则学生离开家庭到学校独立生活还需要适应期。基于此,从学生离开家到学校的第一天起,我始终以尊重学生为主,在充分信任、理解的基础上开展班级工作。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艾默逊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因此,我对学生的表扬尽可能在学生中间进行。而对学生的任性尽可能在小范围内解决,一般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多听他们的意见,和他们推心置腹地交谈。在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时,对其点滴的变化采用班内表扬,私下督促的方式,激发他们的闪光点,如此再三,便感化了他们。
在处理学生早恋问题上,我更加尊重他们,2002年我教的班里,有个女生竟然谈恋爱了,同学们讽刺她:“学习不努力,恋爱怪努力。”后来其父母来学校找我,说其父在外地工作,其母在家种几亩地,人手少,其表兄初中毕业后常去帮忙,她和表兄因为一来二往的接触,就出现了早恋,致使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我在和她父母谈话后,再和这个女生谈心,我说人生就是不断选择。就是在不同阶段选择自己应做的事情,拒绝自己现阶段不应做的事情。人的青春期,正如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把根深深扎入土壤中吸足营养,把枝叶伸展开来承受阳光雨露,以便开花结果,若是花期早来,凋谢也会提前,万一遇到霜冻,花苞就要脱落。所以春天就做春天的事。初中生职业没有选定,经济没有独立,心理尚未成熟,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为将来生存打基础,不能为倾心对方的承诺就匆匆卷入爱河,这是中学生不够自尊自爱的表现。由于我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她回过头来,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进步。看到她的变化,同学们接受了她。
二、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和班级向心力
中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而当今多彩的世界和多样化的文化。陷阱和诱惑又很多,很容易使他们分辨不清,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就显得尤其重要。
针对个别学生不用心学习,整日无所事事的状况,我和语文教师配合,在讲《生命的意义》一文时,为加深学生理解并背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一段,利用班会组织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观看电影,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他们从中受到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分清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初中生多爱动不爱静,行为习惯差,自制力不强,所以会出现“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现象。令家长和老师十分头痛。针对这一现象,我就讲历史上的周处弃恶从善的事例,讲蔡桓公“讳疾忌医”的故事,告诉他们如何对待错误,使他们明白“防微杜渐”的重要性。为了使学生正确面对困难挫折,我举出范仲淹在遭受打击迫害的情况下仍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情怀的事例和孟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道理,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生活的艰苦,从而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
在激发学生进取心和使命感的同时。创设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要求学生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提出“我是班级一分子。我为班级添光彩”的口号。形成一个以班委为磁场中心,辐射全班同学,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使全班形成“比、学、赶、帮”的可喜局面,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多轮驱动。在过硬的制度和情感交融的气氛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班集体。
三、找准突破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对于初中生来说,激发兴趣尤为重要。
人的情感行为,思想观念不一定都能直观地显示出来。或者不是一下子都能显露出来。你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因此,想用一个客观标准来测评是比较困难的,可信度是不会高的。然而,也不是无法测评的,有许多家长向老师了解自己孩子的表现,询问自己孩子今后发展的趋势及其它有关方面的测评。这就需要教师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本领。在校同环境内施行情感思想目标教育,依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教师主要依靠观察学生的表情、语言、行为、动作、态度等来分析评价,制定一套对其个体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案。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情感教育要做到“有的放矢,寓情于教,潜移默化,循循善诱”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成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或称心理上的断乳期,是中学生个性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对他们适时进行情感教育的大好时机,同样是一些看起来平淡的教育活动,如听一曲岳飞的《满江红》,朗诵一段李大钊的《“今”与“古”》,讲一个小故事,剖析一个现象,在成人眼里也许不过属于小事,而在少男少女的中学生的心里,却会激起久久不散的涟漪,引发他们心灵深处的巨大变动。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道德观念和道德思想的形成时期,虽说不迷信,不保守,却容易陷入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加上缺乏社会阅历,往往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缺乏思考与辨别能力。因而容易产生执拗的逆反心理与偏激的轻率行为。倘若情感教育不是适度而是过度,那么,这种硬性灌输、贴标签式的简单化做法,不仅难以改变学生的心理定势,反而会加剧他们已有的逆反心理,所以,情感教育要讲求方法。
一、尊重学生。在充分信任、理解的基础上开展班级工作
初中生有独立自主的愿望,却仍保留着依赖成人的习惯;有不断膨胀的物质需要,总受到不可能充分满足的限制;有强烈的成人感,却还是孩子的身份;有着日益多的课外兴趣,却常常缺少正确的引导和发展。他们渴求理解。但他们往往被成人误解:他们好说好动,精力充沛,却又因社会经验欠缺,难免做出蠢事错事;他们渴求友谊,可又不会择友,常被哥们义气所控制:青春萌动常激荡着少年心,可他们又缺乏知识,缺乏道德的约束。他们好奇而又无知。被称为心理断乳期,急需要师长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再则学生离开家庭到学校独立生活还需要适应期。基于此,从学生离开家到学校的第一天起,我始终以尊重学生为主,在充分信任、理解的基础上开展班级工作。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艾默逊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因此,我对学生的表扬尽可能在学生中间进行。而对学生的任性尽可能在小范围内解决,一般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多听他们的意见,和他们推心置腹地交谈。在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时,对其点滴的变化采用班内表扬,私下督促的方式,激发他们的闪光点,如此再三,便感化了他们。
在处理学生早恋问题上,我更加尊重他们,2002年我教的班里,有个女生竟然谈恋爱了,同学们讽刺她:“学习不努力,恋爱怪努力。”后来其父母来学校找我,说其父在外地工作,其母在家种几亩地,人手少,其表兄初中毕业后常去帮忙,她和表兄因为一来二往的接触,就出现了早恋,致使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我在和她父母谈话后,再和这个女生谈心,我说人生就是不断选择。就是在不同阶段选择自己应做的事情,拒绝自己现阶段不应做的事情。人的青春期,正如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把根深深扎入土壤中吸足营养,把枝叶伸展开来承受阳光雨露,以便开花结果,若是花期早来,凋谢也会提前,万一遇到霜冻,花苞就要脱落。所以春天就做春天的事。初中生职业没有选定,经济没有独立,心理尚未成熟,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为将来生存打基础,不能为倾心对方的承诺就匆匆卷入爱河,这是中学生不够自尊自爱的表现。由于我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她回过头来,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进步。看到她的变化,同学们接受了她。
二、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和班级向心力
中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而当今多彩的世界和多样化的文化。陷阱和诱惑又很多,很容易使他们分辨不清,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就显得尤其重要。
针对个别学生不用心学习,整日无所事事的状况,我和语文教师配合,在讲《生命的意义》一文时,为加深学生理解并背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一段,利用班会组织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观看电影,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他们从中受到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分清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初中生多爱动不爱静,行为习惯差,自制力不强,所以会出现“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现象。令家长和老师十分头痛。针对这一现象,我就讲历史上的周处弃恶从善的事例,讲蔡桓公“讳疾忌医”的故事,告诉他们如何对待错误,使他们明白“防微杜渐”的重要性。为了使学生正确面对困难挫折,我举出范仲淹在遭受打击迫害的情况下仍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情怀的事例和孟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道理,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生活的艰苦,从而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
在激发学生进取心和使命感的同时。创设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要求学生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提出“我是班级一分子。我为班级添光彩”的口号。形成一个以班委为磁场中心,辐射全班同学,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使全班形成“比、学、赶、帮”的可喜局面,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多轮驱动。在过硬的制度和情感交融的气氛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班集体。
三、找准突破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对于初中生来说,激发兴趣尤为重要。
人的情感行为,思想观念不一定都能直观地显示出来。或者不是一下子都能显露出来。你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因此,想用一个客观标准来测评是比较困难的,可信度是不会高的。然而,也不是无法测评的,有许多家长向老师了解自己孩子的表现,询问自己孩子今后发展的趋势及其它有关方面的测评。这就需要教师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本领。在校同环境内施行情感思想目标教育,依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教师主要依靠观察学生的表情、语言、行为、动作、态度等来分析评价,制定一套对其个体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案。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情感教育要做到“有的放矢,寓情于教,潜移默化,循循善诱”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成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或称心理上的断乳期,是中学生个性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对他们适时进行情感教育的大好时机,同样是一些看起来平淡的教育活动,如听一曲岳飞的《满江红》,朗诵一段李大钊的《“今”与“古”》,讲一个小故事,剖析一个现象,在成人眼里也许不过属于小事,而在少男少女的中学生的心里,却会激起久久不散的涟漪,引发他们心灵深处的巨大变动。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道德观念和道德思想的形成时期,虽说不迷信,不保守,却容易陷入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加上缺乏社会阅历,往往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缺乏思考与辨别能力。因而容易产生执拗的逆反心理与偏激的轻率行为。倘若情感教育不是适度而是过度,那么,这种硬性灌输、贴标签式的简单化做法,不仅难以改变学生的心理定势,反而会加剧他们已有的逆反心理,所以,情感教育要讲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