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佩斯大饭店》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dear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达佩斯大饭店》是韦斯·安德森的一部堪称里程碑式的作品,其中集成了许多现代大片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文艺、喜剧、冒险、历史、悬疑、剧情,这些一个都不少,而欲一言以蔽之,则最接近的答案可能是史诗巨片。事实上,从影片的内涵来看,其形诸于影像的内容,与画面之外的意蕴其实早已经突破了任何有形的既有形式。《布达佩斯大饭店》是一部以影像文本追随茨威格文本影像的杰出作品,这是一部重新为欧罗巴寻找精神的家园之旅的伟大作品,布达佩斯大饭店既象征了欧洲的贵族与贵族的欧洲,亦象征了整个欧陆的文化传统,移动长镜的史诗展现,暖色调的艳丽背景的充盈,以及极致装饰装潢的辉耀都将这种象征的意象烘托得如梦如幻。
  一、 欧洲的文化传统意蕴
  (一)虚拟的饭店与真实的象征
  按影片中的说法,故事发生在前朱波罗卡(zubrowka)共和国,显然这是一个虚拟的国度,布达佩斯大饭店同样也是一个虚拟的酒店,从本片取材的原著作者斯蒂芬·茨威格的创作背景来看,虚拟的饭店其实具有着真实的象征,布达佩斯大饭店这一虚拟的酒店其实就是欧洲文化传统的象征,而茨威格本人也正是欧洲文化传统的捍卫者,《布达佩斯大饭店》这部影片则是制作者以特殊的方式对于原著作者的深切缅怀与礼赞,因此,才会以旧卢茨公墓献祭的方式作为影片的开场,随着献祭女孩手中那部正面为《布达佩斯大饭店》字样的著作的翻转,著作的背面出现了雕塑中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随之由静态照片切换至真实场景,讲述的叙事方式就此展开,这也为影片打上了象征色彩的烙印,从布达佩斯大饭店的近景来看,该饭店亦是欧洲文化传统中的中规中矩的哥特式建筑。
  (二)浓郁文化与传统的风情
  虽然本片的取景地并非茨威格的故乡,但是,众所周知的是这部《布达佩斯大饭店》实际上就是以茨威格的家乡奥地利为背景展开的,影片的背景构建起了第一重象征意义,二战之前的奥地利素有小巴黎之称,不仅是欧洲文化传统的中心地带,而且亦是欧洲的思想与精神的摇篮,不幸的是,二战时期,奥地利亦是法西斯排犹杀犹之地,《布达佩斯大饭店》所象征的正是1918年至1938这一时段的奥地利往事。随着古色古香画卷的徐徐展开,浓郁的欧洲文化传统风情一一呈现。苏台德华尔兹山下的奈博斯巴德温泉小镇,赫然耸立的群山环抱之间,在形势险要之处的山巅,巍然屹立着绝类欧洲古堡却有着粉嫩外表的布达佩斯大饭店,与粉嫩外表反差巨大的是,这座大饭店雄踞万山,饭店外风景如画,饭店内美轮美奂,以罗马柱与拱形门廓为象征的欧罗马风情掩映隐现于秀丽的风光之中,油然勾起了人们对往昔文明的怀想。
  (三)欧洲文化传统的童话式再现
  《布达佩斯大饭店》带领观众回溯了19世纪初叶的欧洲,剧中粉嫩的饭店外表与巍峨的群山想必已经给许多观众留下了诸多的不解与疑惑,之所以采用这样的貌似与影片主旨完全不搭的色调,其实是暗示观众,本片即将呈现给观众的是一场欧洲文化传统的童话式的嘉年华盛宴,画面的金碧辉煌伴随众星云集的妙趣横生,既夸张又生动的表演,不仅使得剧中人物瞬间鲜活起来,而且亦使得布达佩斯大饭店也随之而不由得栩栩如生起来,这一切都使得布达佩斯大饭店这一欧洲文化传统的象征更具象、更逼真、也更丰满,而影片的摄影、道具、服装、布景等艺术工作亦与饭店的粉嫩外景亦步亦趋,与一众明星的雅、嬉、萌的表演共同为观众营造了极具卡通化的视觉氛围,以至于令观众沉迷于其中,甚至全然忘记了这部影片其实原来还包含着那么沉重的主题。[1]
  二、 欧洲文化传统象征
  (一)具象化象征
  《布达佩斯大饭店》不仅虚拟了欧洲文化传统的真实影像,而且也为虚拟的欧洲文化传统注入了满满的浓郁风情,同时,亦为观众营造了沉溺于其中、乐赏于其中的童话氛围,从细部观察的视角来看,影片中的环境设计、陈列铺排、人物造型、仪态气质等到处都充满了欧洲文化传统的象征,同时,影片中的画面构图、视觉设计等方面亦更具欧洲文化传统的具象化象征,从影片中的数次俯拍镜头可以看到布达佩斯大饭店的餐厅布置,即是典型的欧洲文化传统风格的剧场式格局,饮酒的场景中也可以看到一些欧洲餐饮文化传统。[2]影片共分为五个部分,其中的每一部分都以纯字幕的形式进行过渡,这样做既保有了欧洲文化传统中的影像怀旧风格,又象征着对那个时代的一种缅怀,影片中的一切都充斥着剧场感,即便是众人挤在同一部电梯中,展现在观众面前的仍然是剧场中的即视观感,这象征了欧洲文化传统中的庄严肃穆的典雅与雍容。
  (二)性格化象征
  具象化的象征为欧洲文化传统提供了明证,而文化究其本身实在是时间积淀与意识的一脉传承,在这一点上,影片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充满欧洲文化传统意蕴与文化传统象征的《布达佩斯大饭店》,实质上是一次既华丽优雅、又不无温馨浪漫、但更多饱含着苦难与忧伤的欧洲怀旧之旅,影片为欧洲文化传统的代言虚构了古斯塔夫这一优雅的幻象,由这一虚构的人物幻象借以回忆早已消逝的那个时代的性格化风貌的幻象,末了,观众反而更希望能够多一些古斯塔夫这样的幻象引领我们回到那个曾经一度辉煌的欧洲文化传统之中,以长袖善舞的礼宾员古斯塔夫象征整个布达佩斯大饭店,同时,亦具象化了那个时代的欧洲文化传统的性格化象征,与影片中古斯塔夫的命运如出一辙,欧洲曾经的华丽与光芒在影片之中犹如昙花一现,由古斯塔夫具象化的茨威格则为欧洲文化传统留下了一座性格化象征的丰碑。
  (三)精神化象征
  《布达佩斯大饭店》中亦洋溢了古斯塔夫的博爱与泽罗和阿加莎的幸福,但是,任何小团圆的结局永远也抵不过大时代的悲剧,影片中的那幅价值连城的范·霍伊的杰作《拿苹果的男孩》,构建起了另一重意义上的欧洲文化传统的精神化象征,而以德米特里与乔普林为首的D家族则实际上影射了疯狂暴虐的反人类的法西斯精神,诚然,在影片中回溯欧洲文化传统灿然的那个时代与那种情怀,更易激发出观众对欧洲文化传统没落的悲哀,当缅怀结束,战争来临,整个欧洲大陆就真的都成了茨威格笔下的野蛮屠宰场,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实际意义甚至远远超越了文化符号,进而成为一种多重化的精神化象征。片头与片尾遥相呼应的小女孩所纪念的其实远非一位杰出作家个体,亦远非一个奥地利国家,实质上以影片祭奠的是一座整个欧洲文明的丰碑!   三、 欧洲文化传统的象征的深度思索
  (一)欧洲文化传统的战争之创
  《布达佩斯大饭店》以史诗形式所记录了欧洲文化传统衰落这一精神内涵,欧洲文化传统的衰落自有其内在原因,频仍的战争显然是其中的关键因素,无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都是战争的核心部分,自然受战争的影响最大,受战争的伤害也最大。影片中古斯塔夫与泽罗仅有的两次乘坐火车分别象征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古斯塔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幸免实在只能算是侥幸,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士兵已彻底丧失人性,结局也是不言自明,其实这也暗示了古斯塔夫的原型,即原著作者茨威格的不幸,而这一切都因了那可恶的战争,使得人性之光与欧洲文化传统在战争中惨遭湮灭,影片留给现代人的一个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命题是,人性之光还能够透过布达佩斯大饭店这座古老的虚墟重新闪耀光芒吗?
  (二)野蛮屠宰场里的人性文明之光
  影片中古斯塔夫与荷枪实弹的士兵的激烈冲突总共有两次,每一次都因门童泽罗的国籍身份问题而起,第一次冲突是在去往D夫人所在地卢茨的中途,当士兵勒令泽罗从包厢里出来时,古斯塔夫坚不让步,结果主仆二人的头的正面都被重重地撞在墙壁上,鼻孔里都流出了鲜血,幸亏闻声赶来的亨克尔斯喝退士兵,才解救了处于危难中的主仆二人,冲突结束之后,古斯塔夫的总结意味深长,称所处之地为野蛮屠宰场,并深怀感恩地称赞亨克尔斯的应援为人性的文明之光。二战爆发以后,古斯塔夫与泽罗夫妇二人乘坐火车时再次遭遇士兵勒令泽罗走出包厢,在古斯塔夫再次与士兵发生肢体冲突时,对面的泽罗直接被枪托击昏,古斯塔夫则被法西斯残忍地杀害了,追忆往事,泽罗引用古斯塔夫的话将古斯塔夫称为人性的文明之光,然而,在法西斯面前,不幸的是,这象征着人性的文明之光却被煙灭了。
  (三)法西斯铁蹄下的欧洲文化传统之殇
  象征着贵族欧洲与茨威格本人的古斯塔夫的人性之光的被煙灭足以令人心碎,对于这一点,深受法西斯迫害流亡海外的茨威格自然有着切肤之痛,而最令茨威格所无法承受的则是欧洲文化传统的彻底被践踏,因为,茨威格虽然被法西斯逐出欧洲,但是,他一直以欧洲作为其精神家园的象征,这也是茨威格本人生命的象征与最后的精神支柱,而当1942年,法西斯的铁蹄猖獗肆虐,欧洲几近彻底沉沦之时,残存于茨威格精神世界里的欧洲文化传统的最后一丝尊严也即将荡然无存了,茨威格夫妇双双选择了服毒自尽,反而是其作品《布达佩斯大饭店》中的古斯塔夫更具抗争精神,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布达佩斯大饭店》所讲述的既是一部欧洲文化传统的衰亡史,亦是一部犹太人的精神流亡史,最后让我们为茨威格道一句,魂兮归来。
  结语
  《布达佩斯大饭店》既是一部充斥着象征意义的杂揉了综合艺术形式的影片,亦是一部充斥着欧洲文化复兴气息的影片,既怀想了曾经的欧洲文明大陆的尊严,又猛烈地抨击了法西斯的极端暴行,揭示了战争对于贵族欧洲体系的加速衰亡,以及欧洲文明的褪色与文化传统的没落,文明象征与野蛮暴虐对比之下的欧洲文化传统更显得弥足珍贵,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即将拆除”也象征着这一欧洲文化传统象征的随之崩塌,影片不无快乐的基调难掩哀伤的主旨,观来更加令人扼腕痛惜。
  参考文献:
  [1]资淇如.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的色彩审美[J].芒种,2015(8):13-14.
  [2]欢乐分裂.《布达佩斯大饭店》:昨日世界的迷宫[J].电影世界,2014(7):22-23.
其他文献
在20世纪40年代好莱坞的黄金时代,玛雅·黛伦用着“好莱坞花在唇膏上的经费”,以完全独立于主流电影工业之外的姿态,创作了今天看来仍具有强烈先锋意识的6部实验作品。其作品在形式上大胆探索了影像表现的可能性,粉碎了传统电影语言体系建立的理性思维逻辑,将作者知觉作为串联影像结构的主要线索。在内容上,她侧重表现梦境与现实,潜意识与性心理,空间与时间等微妙而又紧密的关联,与当时西方哲学思潮一脉呼应,是精神分
《天才枪手》是一部讲述泰国贫穷家庭女孩试图通过智慧,将人生翻盘故事的影片。该片以真实事件为原型,混合了诸多时下最流行类型片的特质,一举赢得了空前火爆的票房,并在整个泛亚洲地区掀起了新一轮观影狂潮。影片中懵懂少年考场作弊事件本是司空见惯,然而,这部泰国影片却能够以佛教中的一粒沙即一世界的技法,以多元化手段支撑叙事张力,由小见大地创制出了一部集谍战、悬疑、警匪、黑帮、青春等诸多类型片特质于一体的大片。
在美国纽约,有这样一个低调的耄耋老人,以自行车为出行工具,生活极为简朴,不依附名流、不趋炎附势、不奢华跟风,然而围绕着他的却是全纽约最时尚、最浮夸、最高调的圈子,他的作品经常登上纽约时报。他就是有着世界街拍鼻祖、街拍皇帝、街拍王者等美誉的比尔·坎宁安(以下简称比尔)。比尔这位摄影顽童从20世纪60年代,即开始了其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街拍工作,电影《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即是一部反映比尔摄影,且与设计艺术
李倍雷 本名李蓓蕾,1960年生,重庆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艺术学学会理事,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从事艺术学理论与文艺学研究。  今日南京秦淮河依然微波泛起,繁花似锦,引无数游人竞折腰。乌衣巷、王谢家宅随着秦淮河铅华殆尽也早已是千年古迹了。我们再也看不到昔日“谢王堂前燕”的盛景,再也闻不到秦淮河昔日的脂粉气息。然而秦淮河畔,历史中的
作为一个概念术语的荒诞喜剧电影,它有两个关键词:“荒诞”与“喜剧”。“荒诞”一词在西方语境中,本是对人存在的感性感觉描述,意为不协调、无序且无意义。20世纪40年代末,战后西方国家的人们原有的价值体系崩塌,新的价值观念尚未形成,加上机器时代的到来,使现代文明冲击下的人们彻底失去了安全感。他们发现自身与周围生存环境脱节,因此,他们开始思考存在的意义。思考的结果让他们陷入了一种对人生无序又惶惑的空虚感
战争片的特殊之处体现在题材上的严肃性、情感上的国族性和意识形态上的导向性。因此,传统的国产战争片往往取材自真实的革命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制作上依托国家资本和资源,策略上多通过意识形态和叙事策略的缝合技巧,试图将特定主流价值观借电影艺术之媒介进行记录和传承。《电影艺术词典》认为,战争片主要是“以描绘一场战争为主要内容的故事片。多着重表现人们在战争中的命运;有时也对战略战术及巨大战争场面进行描绘。影片
随着CiteSpace工具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运用可视化的知识图谱分析工具与方法,对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进行分析。在电影领域,有学者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电影领域进行了整体分析,例如,季培培的《国内艺术学领域电影研究文献计量分析》;也有学者就某一个电影领域的分支进行了探析,例如,于子淇的《基于CNKI数据库的电影消费文献计量分析》。但是尚未有文献利用知识图谱工具来分析我国电影工业的
《Into the West》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反映美国西部大开发的纪录片。以往的剧作从白人殖民者的视角来描述西部的开拓史;而《Into the West》则从北美本土印第安人的视角来书写这篇宏伟的史诗。这部六集的史诗巨作包含了大量美洲印第安人的生活习俗、宗教活动和文化传统的叙述。鬼舞作为西进运动末期印第安人的希望与寄托,其产生与发展皆呈现于镜头之下。  一、灾难伊始  纪录片的开始叙述了拉科塔族的
【摘要】兼跨文化语境的电影导演与温柔敦厚的中国文人双重身份于一身的李安,执导的“家庭三部曲”(《喜宴》、《推手》和《饮食男女》),不仅展现了中国丈化的多面性与复杂性,而且代表了当代台湾电影在表现以东西方文化冲突为主的多元文化的交汇,对立与融合的这一叙事主题上的最高成就,为华语电影在世界电影上占有一席之地做出了努力。  【关键词】李安 多元文化 表现形式 形成原因 深远影响    在当今的华语影坛中
在电影艺术中,叙事与故事所指不同,但关系甚密。叙事是指“情节传递信息的过程。它可能被限制或不限制在人物的认知范围内,或呈现更多或更少关于人物内在的知识或思想”,故事则是“在剧情片中,所有看到、听到的事件,以及我们认为已发生的事件之一切因果关系、时序、频率及空间关系的总合。”(《电影艺术:形势与风格》,[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著,曾伟祯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年版,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