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幼儿的“被”探索
这是一次大班“做中学”的教科研展示活动,课题是“好喝的豆浆”。教师利用直观有趣的课件、生动活泼的语言,和幼儿一起“探究”豆浆是如何磨出来的。
场景:教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让幼儿了解制作豆浆的原料,通过我们现代人喝的豆浆是如何磨出来的(豆浆机)话题。引出过去人们没有豆浆机是用石磨磨豆浆的。看完课件,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了石磨的构造及每个部件的作用,接着教师示范如何操作石磨。这时兴奋的幼儿已经跃跃欲试了,有些幼儿甚至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跑到操作台上想自己动手试试。教师操作完后又交代了一遍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有些幼儿使劲磨也磨不出豆浆,教师走过来看见了就不断让他们加水,有个幼儿加了水也磨不出来,经过观察,原来他石磨转动的方向错了……
整个活动中,幼儿操作时间大约占了一半,也知道了如何操作石磨,并体验了操作的乐趣,最后还品尝了自己磨的豆浆,那么这节活动是真实的“做中学”活动吗?
时下在互联网上流行着一个字眼——“被”。年轻人整天说着“我们拒绝被加班”“我们不想被学习”,他们在“捐款”“就业”“代表”等不及物动词或者形容词前加上“被”字,此种语法看似荒谬,却也恰恰以此嘲弄了“‘被’时代”的荒谬。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的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早已司空见惯。虽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已明确指出:教育要引导幼儿通过自身的感知和操作,探索周围环境中各种事物的奥秘。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给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逐渐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学习。但往往在很多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的操作只是停留在“动动手”的层面上。正如上述活动中,我们没有看到幼儿思维的参与,没有看到幼儿真实的学习过程,幼儿只是像小火车一样,按照教师预先铺设好的轨道机械行进。整个活动看似幼儿“做”了很多,却处处透着“被”探索的痕迹。
二、让幼儿摆脱“被”探索的困境
随着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幼儿园教师也注意到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去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但往往造成的结果是,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活动场面热闹非常,可就是看不到幼儿实实在在的学习、探索的过程,幼儿也不过是教师个人秀的“道具”而已。那么,到底该如何激发幼儿的主动性,让他们能实实在在的去探索呢?
(一)想,让思维参与探究
这里的“想”即为幼儿的思考。科学探究,动手固然重要,动脑筋更不可少。真正的科学学习过程,不仅伴随着操作,更要伴随着思考,所以操作前的问题交待显得尤为重要。现在很多教师一味追求活动的“开放性”,探究前不交代活动目的,直接让幼儿漫无目的地去摆弄。这样致使幼儿的探究没有目的、没有方向,到最后幼儿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什么。例如小班的“有趣的袜子”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活动了解两只袜子的相同性。可活动中,幼儿更多关注的是袜子上各种好看的图案,有两个幼儿竟然为了争抢一双印有喜羊羊图案的袜子争吵起来。虽然操作过程中,教师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失误,想通过提问来引导幼儿去观察袜子的外形,但此刻大多数幼儿的注意力都已经集中在图案上了。因此,要想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在探究前一定要让幼儿明白自己要做什么,要观察什么,要记录什么,让他们带着问题去玩,有准备地玩。同时有思考地玩,避免漫无目的的胡猜乱想。
(二)做,将思考付诸行动
这里的“做”即为操作。在探索活动前,我们经常会让幼儿对结果进行猜想。然后通过操作活动去验证他们的猜想。例如大班的“物体沉浮”活动,教师提供了雪花片和轮船模型。根据已有经验:轻的物体会浮,重的物体会沉。探究前,幼儿大多认为轮船重,会沉下去。雪花片轻,会浮起来,只有个别幼儿想法不一样。开始操作,雪花片先被扔进水里,结果雪花片晃悠悠地沉到了水底,幼儿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个迫不及待地将轮船放进水里,“奇迹”诞生的那一刻,幼儿发出了惊叹,轮船很重却浮在水上。事实证明,他们很多人猜错了,但他们依旧很兴奋。他们通过亲手操作想去验证自己的已有经验,当发现已有经验和新发现不一致时,就会引起他们新一轮的思考。这是幼儿不断认识自我,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我想,如果只是让幼儿简单的猜想,或者由教师直接告诉他们结果,幼儿不会这么兴奋的。正如刘占兰老师所说:“幼儿按自己的想法作用于物体。作用的结果、事实将调整幼儿的认识,验证幼儿的解释是否适宜。这是客观现实与幼儿的主观认识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幼儿真正的主动建构过程。”
(三)说,让经验得到分享
这里的“说”即为对话。瑞吉欧教育主张: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互动条件下建构的。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又是贡献者,这种互动存在于发展和学习之间,存在于环境与儿童之间,发生在不同符号语言之间,发生在思想和行动之间,发生在个人与人际之间,而这些都能用对话——这一独特的形式加以完善。随着教师的儿童观转变,越来越多的教师注意到要多让幼儿说,通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说”,让幼儿在这样互动式的对话中分享彼此的经验,主动地去完善自己的已有经验。建构新的认知。例如中班“土壤”的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发现土壤有多种颜色,土壤是由很多小颗粒组成的……有的幼儿发现干的土硬硬的,湿的土摸起来软一些而且颜色也比干的深。当他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其他幼儿时,不但完善了他们关于土壤与水的关系的经验,同时也为他们再一次提出了新的课题,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究土壤的兴趣。但这样的对话一定要基于平等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幼儿,绝不是小部分幼儿或教师的自说自话。在科学活动中,对话不仅能帮助幼儿构建知识,把科学活动引向深入,还能促进幼儿合作学习、大胆交流等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为幼儿的成长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 三、教师,该做些什么?
(一)精心设计
很多教师会说,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势必要让科学活动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自主性和生成性,那我们是不是在活动的设计中就不需要做那么多的预设?其实发挥主体性和教师精心预设并不矛盾。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以多种形式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内化科学精神的过程。我们必须在活动前考虑幼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面对一个科学主题,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他们的兴趣何在?他们在这个问题的学习中究竟会表现出哪些能力?他们的困惑和疑问是什么?他们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等等。只有对这些有一个预设和把握,才能在幼儿有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促进幼儿的主动探索,最后促进幼儿科学精神的养成。
(二)创造环境
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是幼儿主动学习科学的前提。轻松的环境是幼儿乐于探索的必要条件,幼儿只有在不感到拘束的环境中才能有兴趣地参与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兴趣是探索和学习的原动力,它既能让幼儿觉得活动是快乐的事,同时也能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活动中,教师的及时肯定、鼓励和表扬也能有效地维持幼儿的探索兴趣。可是,在现实活动中,当出现幼儿的探索结果和教师的答案完全不同时,有的教师急于让幼儿获得正确答案,就直接告诉幼儿答案,甚至出现否认幼儿的做法或批评幼儿出错等现象,严重阻碍了幼儿学习科学的主动性。其实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应该允许幼儿出错,引导幼儿一起寻找原因,在幼儿再次探究时及时给幼儿鼓励和肯定,这样既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提高探索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能帮助幼儿获得科学的知识和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方法。
(三)善于引导
《纲要》和《指南》的颁布,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幼儿科学教育。科学教育不是向幼儿灌输科学知识,而是强调创设环境,引导幼儿通过探究、实验和操作,亲身经历“研究过程”,进而发现和理解事物间的基本关系,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感性认识。对于幼儿来说,获得怎样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幼儿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能体验到主动学习、主动建构的乐趣。因此。在科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做幼儿活动的引导者,引导幼儿提出疑问,根据其原有经验大胆预测答案,带着自己的想法作用于物体,总结经验,相互交流。同时,引导者要能够抓住活动中每一个教育的契机,如文章开头提到的科学活动“好喝的豆浆”,当教师在活动中发现有些幼儿怎么磨也磨不出豆浆时,教师正确的做法是,幼儿遇到的问题直接丢还给他们,引导他们去思考、操作、交流,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这应该该比直接告诉他结果有意义得多。
这是一次大班“做中学”的教科研展示活动,课题是“好喝的豆浆”。教师利用直观有趣的课件、生动活泼的语言,和幼儿一起“探究”豆浆是如何磨出来的。
场景:教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让幼儿了解制作豆浆的原料,通过我们现代人喝的豆浆是如何磨出来的(豆浆机)话题。引出过去人们没有豆浆机是用石磨磨豆浆的。看完课件,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了石磨的构造及每个部件的作用,接着教师示范如何操作石磨。这时兴奋的幼儿已经跃跃欲试了,有些幼儿甚至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跑到操作台上想自己动手试试。教师操作完后又交代了一遍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有些幼儿使劲磨也磨不出豆浆,教师走过来看见了就不断让他们加水,有个幼儿加了水也磨不出来,经过观察,原来他石磨转动的方向错了……
整个活动中,幼儿操作时间大约占了一半,也知道了如何操作石磨,并体验了操作的乐趣,最后还品尝了自己磨的豆浆,那么这节活动是真实的“做中学”活动吗?
时下在互联网上流行着一个字眼——“被”。年轻人整天说着“我们拒绝被加班”“我们不想被学习”,他们在“捐款”“就业”“代表”等不及物动词或者形容词前加上“被”字,此种语法看似荒谬,却也恰恰以此嘲弄了“‘被’时代”的荒谬。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的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早已司空见惯。虽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已明确指出:教育要引导幼儿通过自身的感知和操作,探索周围环境中各种事物的奥秘。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给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逐渐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学习。但往往在很多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的操作只是停留在“动动手”的层面上。正如上述活动中,我们没有看到幼儿思维的参与,没有看到幼儿真实的学习过程,幼儿只是像小火车一样,按照教师预先铺设好的轨道机械行进。整个活动看似幼儿“做”了很多,却处处透着“被”探索的痕迹。
二、让幼儿摆脱“被”探索的困境
随着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幼儿园教师也注意到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去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但往往造成的结果是,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活动场面热闹非常,可就是看不到幼儿实实在在的学习、探索的过程,幼儿也不过是教师个人秀的“道具”而已。那么,到底该如何激发幼儿的主动性,让他们能实实在在的去探索呢?
(一)想,让思维参与探究
这里的“想”即为幼儿的思考。科学探究,动手固然重要,动脑筋更不可少。真正的科学学习过程,不仅伴随着操作,更要伴随着思考,所以操作前的问题交待显得尤为重要。现在很多教师一味追求活动的“开放性”,探究前不交代活动目的,直接让幼儿漫无目的地去摆弄。这样致使幼儿的探究没有目的、没有方向,到最后幼儿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什么。例如小班的“有趣的袜子”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活动了解两只袜子的相同性。可活动中,幼儿更多关注的是袜子上各种好看的图案,有两个幼儿竟然为了争抢一双印有喜羊羊图案的袜子争吵起来。虽然操作过程中,教师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失误,想通过提问来引导幼儿去观察袜子的外形,但此刻大多数幼儿的注意力都已经集中在图案上了。因此,要想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在探究前一定要让幼儿明白自己要做什么,要观察什么,要记录什么,让他们带着问题去玩,有准备地玩。同时有思考地玩,避免漫无目的的胡猜乱想。
(二)做,将思考付诸行动
这里的“做”即为操作。在探索活动前,我们经常会让幼儿对结果进行猜想。然后通过操作活动去验证他们的猜想。例如大班的“物体沉浮”活动,教师提供了雪花片和轮船模型。根据已有经验:轻的物体会浮,重的物体会沉。探究前,幼儿大多认为轮船重,会沉下去。雪花片轻,会浮起来,只有个别幼儿想法不一样。开始操作,雪花片先被扔进水里,结果雪花片晃悠悠地沉到了水底,幼儿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个迫不及待地将轮船放进水里,“奇迹”诞生的那一刻,幼儿发出了惊叹,轮船很重却浮在水上。事实证明,他们很多人猜错了,但他们依旧很兴奋。他们通过亲手操作想去验证自己的已有经验,当发现已有经验和新发现不一致时,就会引起他们新一轮的思考。这是幼儿不断认识自我,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我想,如果只是让幼儿简单的猜想,或者由教师直接告诉他们结果,幼儿不会这么兴奋的。正如刘占兰老师所说:“幼儿按自己的想法作用于物体。作用的结果、事实将调整幼儿的认识,验证幼儿的解释是否适宜。这是客观现实与幼儿的主观认识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幼儿真正的主动建构过程。”
(三)说,让经验得到分享
这里的“说”即为对话。瑞吉欧教育主张: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互动条件下建构的。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又是贡献者,这种互动存在于发展和学习之间,存在于环境与儿童之间,发生在不同符号语言之间,发生在思想和行动之间,发生在个人与人际之间,而这些都能用对话——这一独特的形式加以完善。随着教师的儿童观转变,越来越多的教师注意到要多让幼儿说,通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说”,让幼儿在这样互动式的对话中分享彼此的经验,主动地去完善自己的已有经验。建构新的认知。例如中班“土壤”的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发现土壤有多种颜色,土壤是由很多小颗粒组成的……有的幼儿发现干的土硬硬的,湿的土摸起来软一些而且颜色也比干的深。当他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其他幼儿时,不但完善了他们关于土壤与水的关系的经验,同时也为他们再一次提出了新的课题,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究土壤的兴趣。但这样的对话一定要基于平等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幼儿,绝不是小部分幼儿或教师的自说自话。在科学活动中,对话不仅能帮助幼儿构建知识,把科学活动引向深入,还能促进幼儿合作学习、大胆交流等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为幼儿的成长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 三、教师,该做些什么?
(一)精心设计
很多教师会说,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势必要让科学活动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自主性和生成性,那我们是不是在活动的设计中就不需要做那么多的预设?其实发挥主体性和教师精心预设并不矛盾。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以多种形式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内化科学精神的过程。我们必须在活动前考虑幼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面对一个科学主题,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他们的兴趣何在?他们在这个问题的学习中究竟会表现出哪些能力?他们的困惑和疑问是什么?他们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等等。只有对这些有一个预设和把握,才能在幼儿有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促进幼儿的主动探索,最后促进幼儿科学精神的养成。
(二)创造环境
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是幼儿主动学习科学的前提。轻松的环境是幼儿乐于探索的必要条件,幼儿只有在不感到拘束的环境中才能有兴趣地参与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兴趣是探索和学习的原动力,它既能让幼儿觉得活动是快乐的事,同时也能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活动中,教师的及时肯定、鼓励和表扬也能有效地维持幼儿的探索兴趣。可是,在现实活动中,当出现幼儿的探索结果和教师的答案完全不同时,有的教师急于让幼儿获得正确答案,就直接告诉幼儿答案,甚至出现否认幼儿的做法或批评幼儿出错等现象,严重阻碍了幼儿学习科学的主动性。其实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应该允许幼儿出错,引导幼儿一起寻找原因,在幼儿再次探究时及时给幼儿鼓励和肯定,这样既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提高探索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能帮助幼儿获得科学的知识和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方法。
(三)善于引导
《纲要》和《指南》的颁布,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幼儿科学教育。科学教育不是向幼儿灌输科学知识,而是强调创设环境,引导幼儿通过探究、实验和操作,亲身经历“研究过程”,进而发现和理解事物间的基本关系,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感性认识。对于幼儿来说,获得怎样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幼儿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能体验到主动学习、主动建构的乐趣。因此。在科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做幼儿活动的引导者,引导幼儿提出疑问,根据其原有经验大胆预测答案,带着自己的想法作用于物体,总结经验,相互交流。同时,引导者要能够抓住活动中每一个教育的契机,如文章开头提到的科学活动“好喝的豆浆”,当教师在活动中发现有些幼儿怎么磨也磨不出豆浆时,教师正确的做法是,幼儿遇到的问题直接丢还给他们,引导他们去思考、操作、交流,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这应该该比直接告诉他结果有意义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