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学教学;生活化;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 13—0163—01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教学生活化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体现,也是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距离的重要举措,更是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那么,如何使数学教学生活化呢?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合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利用数学思想、数学概念来改造我们的现实生活,因此小学数学数学生活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起紧密联系,一直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明确了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并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等等方面都作了详细阐述。这些阐述都体现了数学教学要生活化。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实际,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努力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数学的无穷趣味,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所在。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1.挖掘与生活有关的素材,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教材内容生活化,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与生活有關的素材,并将之引入课堂,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教学效率。比如,教学“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内容时,学习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观察人民币、兑换人民币等活动中认识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且知道“元、角、分”的进率。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购物活动让学生学会认识商品的价钱,会简单购物,包括应付多少钱,给了多少钱,应该找回多少钱等等。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体验购物,让每个组的成员分别扮演顾客、收银员等不同的角色,从而让学生对人民币有更深入的认识。
2.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解决数学问题。教学经验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为学生创设适宜的生活情境,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多主动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从而对数学学科改观,进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去解决数学问题。比如,教学“计算旅游费用”时,有这样的一道题:春节期间,小明家有五口人一起去旅行,这时景区有两种购票的方案,方案一:成人票80元/人,儿童票40元/人;方案二:团体票(4人或者四人以上)70元/人。小明一家有四个成年人,一个儿童。那么请你帮小明一家计算一下:如何买票比较划算?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两种方案的费用都计算出来,最终选一个钱数较少的方案。这时课堂变得活跃起来了,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发现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3.教学内容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数学内容较多,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必须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所在。比如,教学“三角形”的有关内容之后,学生对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点都比较熟悉,那么教师可以让学生想想汽车、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但是没有被拿来做车轮。这样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所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数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联系点巧妙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搭建生活与数学之间的桥梁,使数学教学生活化。
(本文系2017年度酒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生生活经验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于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JQ【2017】GHB114)
编辑:谢颖丽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 13—0163—01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教学生活化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体现,也是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距离的重要举措,更是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那么,如何使数学教学生活化呢?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合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利用数学思想、数学概念来改造我们的现实生活,因此小学数学数学生活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起紧密联系,一直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明确了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并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等等方面都作了详细阐述。这些阐述都体现了数学教学要生活化。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实际,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努力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数学的无穷趣味,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所在。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1.挖掘与生活有关的素材,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教材内容生活化,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与生活有關的素材,并将之引入课堂,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教学效率。比如,教学“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内容时,学习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观察人民币、兑换人民币等活动中认识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且知道“元、角、分”的进率。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购物活动让学生学会认识商品的价钱,会简单购物,包括应付多少钱,给了多少钱,应该找回多少钱等等。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体验购物,让每个组的成员分别扮演顾客、收银员等不同的角色,从而让学生对人民币有更深入的认识。
2.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解决数学问题。教学经验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为学生创设适宜的生活情境,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多主动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从而对数学学科改观,进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去解决数学问题。比如,教学“计算旅游费用”时,有这样的一道题:春节期间,小明家有五口人一起去旅行,这时景区有两种购票的方案,方案一:成人票80元/人,儿童票40元/人;方案二:团体票(4人或者四人以上)70元/人。小明一家有四个成年人,一个儿童。那么请你帮小明一家计算一下:如何买票比较划算?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两种方案的费用都计算出来,最终选一个钱数较少的方案。这时课堂变得活跃起来了,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发现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3.教学内容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数学内容较多,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必须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所在。比如,教学“三角形”的有关内容之后,学生对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点都比较熟悉,那么教师可以让学生想想汽车、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但是没有被拿来做车轮。这样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所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数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联系点巧妙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搭建生活与数学之间的桥梁,使数学教学生活化。
(本文系2017年度酒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生生活经验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于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JQ【2017】GHB114)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