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创新,已成为时下教育界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历史教学中也是如此。不少具有强烈求索和实践精神的教学工作者及时实现观念更新,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在尊重科学、服从真理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向课本质疑,向资料、老师说“不”。这些,使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促进了历史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但是,也应该看到,有些试图创新者脱离教材、学生和社会实际,违背了创新的真谛,造成历史教学中某些无序状况,表面看来很是花哨、热闹,实则让受教育者无所收获或少有收获,甚至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其表现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插科打诨。课堂上开玩笑,博得学生一惊一笑,以为这就是创新。
二是滥加臧否。课堂上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个人之好恶,道听途说之材料,任意评说,引起学生认识混乱,以为这就是创新。
三是放任自流。课堂教学胸无成竹,缺乏驾驭课堂的能力,扔下几个问题,不加引导与指点,让学生争争吵吵,无结果而散,留下认知上的空洞或缺陷以为这就是创新。
四是活动取代。有的以参观、讨论取代教学,缺乏与课文的有机结合,仅仅停留在历史教学的表面。出现这些现象,究其原因,是出于对创新教育的理解有误。创新教育,说到底,就是要以人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发具有不同禀赋学生的潜能,使之成为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
历史教学必须创新,但这种创新不应该是勉强为之,而应该经过精心筹划、设计与操作。历史教学的创新,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能力源于知识,对基本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时空都茫然无知,你能说他有历史思维能力吗?当然,知识又有待于转化为能力,单纯地提“知识就是力量”,也有片面性。知识必须经过加工、联系、拓展和重组,才能在今后的实践中应用。水有源,树有根,在历史教学中,必须注意知识与能力并重,舍近求远会忽视知识传授,片面强调能力的作法是不可取的;只传授知识,不教给学生思维方法,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作法同样是不可取的。
二是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既要讲继承,又要讲发展,对传统教学手段不能一概否定。多媒体教学,有形有影有声,入眼入脑,活泼感人,这是创新;站在讲台上,一本书、一支笔或加一幅图,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师生心灵感应,产生情感上、意识上的共鸣,这也是创新。创新的关键不在表面,而在实质。不能固守传统教学方法,排斥先进教学手段,而应使二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从不使用电化教学手段的教师,可否试它一试?课堂气氛过于沉闷的,可否注入一些新鲜空气,启疑、激疑、释疑,让教学过程充满思辩性、挑战性、生动性?
三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历史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因课而异,因材而异,因人而异。变化多样的教学形式往往能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感,形式活跃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发挥聪明才智提供适宜的载体。在这方面,不少教师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创造。有的把讨论引入课堂,让学生阐述观点,说明道理,甚至围绕一些史学界尚有争论的问题,把学生分为正方、反方,进行辩论。如郑和下西洋、殖民主义的后果、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等对中国有影响的问题,都可作为辩题。不必担心学生越辩越糊涂,在教师的主导下有序进行的课堂争鸣只会带来学生热情的高涨、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提高。
四是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历史课堂教学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总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因为还有一些矛盾客观存在。如历史教材的相对稳定与史学材料的大量涌现、信息剧增的矛盾,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矛盾。所以,历史教学创新不仅要注重课内,还要充分利用课外,只有课内外双管齐下,有机结合,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历史思维、历史创新能力的发展。这里有很多形式可供利用。如结合教学,有计划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烈士陵园、考古遗址、图片展览等;组织学生到学校和地方图书馆借阅相关的历史资料;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地方的历史知识竞赛,重大历史题材影视片评论,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演讲以及历史小论文比赛活动等。课内是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主阵地,课外活动则是课内的延伸和深化。在这时,必须注意的是,课内与课外,不能成为互不相关的两张皮,而要努力形成契合点。
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不懈地追求,研究和实践历史教学创新的途径和方法,开拓出中学历史教学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
创新,已成为时下教育界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历史教学中也是如此。不少具有强烈求索和实践精神的教学工作者及时实现观念更新,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在尊重科学、服从真理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向课本质疑,向资料、老师说“不”。这些,使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促进了历史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但是,也应该看到,有些试图创新者脱离教材、学生和社会实际,违背了创新的真谛,造成历史教学中某些无序状况,表面看来很是花哨、热闹,实则让受教育者无所收获或少有收获,甚至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其表现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插科打诨。课堂上开玩笑,博得学生一惊一笑,以为这就是创新。
二是滥加臧否。课堂上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个人之好恶,道听途说之材料,任意评说,引起学生认识混乱,以为这就是创新。
三是放任自流。课堂教学胸无成竹,缺乏驾驭课堂的能力,扔下几个问题,不加引导与指点,让学生争争吵吵,无结果而散,留下认知上的空洞或缺陷以为这就是创新。
四是活动取代。有的以参观、讨论取代教学,缺乏与课文的有机结合,仅仅停留在历史教学的表面。出现这些现象,究其原因,是出于对创新教育的理解有误。创新教育,说到底,就是要以人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发具有不同禀赋学生的潜能,使之成为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
历史教学必须创新,但这种创新不应该是勉强为之,而应该经过精心筹划、设计与操作。历史教学的创新,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能力源于知识,对基本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时空都茫然无知,你能说他有历史思维能力吗?当然,知识又有待于转化为能力,单纯地提“知识就是力量”,也有片面性。知识必须经过加工、联系、拓展和重组,才能在今后的实践中应用。水有源,树有根,在历史教学中,必须注意知识与能力并重,舍近求远会忽视知识传授,片面强调能力的作法是不可取的;只传授知识,不教给学生思维方法,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作法同样是不可取的。
二是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既要讲继承,又要讲发展,对传统教学手段不能一概否定。多媒体教学,有形有影有声,入眼入脑,活泼感人,这是创新;站在讲台上,一本书、一支笔或加一幅图,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师生心灵感应,产生情感上、意识上的共鸣,这也是创新。创新的关键不在表面,而在实质。不能固守传统教学方法,排斥先进教学手段,而应使二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从不使用电化教学手段的教师,可否试它一试?课堂气氛过于沉闷的,可否注入一些新鲜空气,启疑、激疑、释疑,让教学过程充满思辩性、挑战性、生动性?
三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历史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因课而异,因材而异,因人而异。变化多样的教学形式往往能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感,形式活跃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发挥聪明才智提供适宜的载体。在这方面,不少教师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创造。有的把讨论引入课堂,让学生阐述观点,说明道理,甚至围绕一些史学界尚有争论的问题,把学生分为正方、反方,进行辩论。如郑和下西洋、殖民主义的后果、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等对中国有影响的问题,都可作为辩题。不必担心学生越辩越糊涂,在教师的主导下有序进行的课堂争鸣只会带来学生热情的高涨、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提高。
四是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历史课堂教学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总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因为还有一些矛盾客观存在。如历史教材的相对稳定与史学材料的大量涌现、信息剧增的矛盾,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矛盾。所以,历史教学创新不仅要注重课内,还要充分利用课外,只有课内外双管齐下,有机结合,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历史思维、历史创新能力的发展。这里有很多形式可供利用。如结合教学,有计划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烈士陵园、考古遗址、图片展览等;组织学生到学校和地方图书馆借阅相关的历史资料;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地方的历史知识竞赛,重大历史题材影视片评论,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演讲以及历史小论文比赛活动等。课内是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主阵地,课外活动则是课内的延伸和深化。在这时,必须注意的是,课内与课外,不能成为互不相关的两张皮,而要努力形成契合点。
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不懈地追求,研究和实践历史教学创新的途径和方法,开拓出中学历史教学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