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开设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随后从艺术教育的意义、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创新、教师素质提高、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供广大读者参考。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现状;对策
音乐欣赏课是一门重要的,也是最受广大同学喜欢的艺术教育课程。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欣赏课并不是开设得一帆风顺,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与研究,对在普通大学非音乐专业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所出现的
问题做出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够给广大高校师生提供借鉴或参考。
一、 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各个高等院校和广大师生对非音乐专业开设艺术教育课程不够重视。虽然有中央文件,有教育部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以及两年一次的艺术教育评估,但大多数院校都停留在“应付”这个层面上,没有从思想认识上根本转变,这就决定了音乐欣赏课的不正当。
2. 全国尚没有统一的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音乐欣赏课教材和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往往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学习内容和阅历,随意性很大。
3. 教学模式单一、僵化,教学手段滞后。在音乐欣赏课的教授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采用的还是单一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俗称灌输式的。教师站在主动位置,一堂课滔滔不绝,口干舌燥,学生被动地去接受,去聆听,很难达到我们所期望的那种教学效果。
4. 教学设施落后、教学经费投入的不足,严重影响欣赏效果以及教师的积极性。大多数院校在开设艺术教育课初期,都能够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投入一定的设备购置费和科研经费,完成艺术课开设所需要的基本条件。而随后的几年中,就很少再考虑这方面的投入,以致中途有些设备坏了,需要维修,结果却没有钱,而教师的教研经费更是少得可怜。
5. 教师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音乐欣赏课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特别是综合素质,而当前在普通高校从事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教师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相关的业务学习,大部分教师在上大学期间学的是声乐或器乐演奏等专业,而音乐欣赏课的授课内容相当宽泛,要涉及有关历史方面的知识,音乐史方面的知识,各种乐器的构造原理、演奏技巧、音域,作品分析,和声、调式、调性、对位法等音乐理论都得通晓,甚至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也得知道,这对教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二、 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建议
1. 进一步明确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开设的重大意义。开设艺术教育课是高等院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而音乐欣赏课是高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中一门重要的课程,这是面向全体同学进行的音乐普及教育。通过这门课程,进一步增强同学们对高雅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感受、理解、鉴赏音乐的能力,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它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音乐欣赏课通过音乐审美活动,以它多姿多彩的旋律,千变万化的节奏,和谐动人的声色,色彩多异的调性,来激起同学们的情感共鸣,因此,它的必要性不可忽视。普通高校广大师生要增强这方面的认识,全校形成一种重视艺术教育的氛围,不能只停留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个层面上,特别是学校的领导和教务部门,要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规范的教学文件,来重视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 规范课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教育机制。在没有全国音乐欣赏课统编教材和教学大纲的情况下,学校应组织教师组成专家组,和学生共同商讨教学内容,也可同时借鉴兄弟院校成功的经验及做法,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其中,作品的选择尤为重要,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所面对的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他们对音乐而言,喜欢什么样的作品,想要知道哪些音乐知识,能够接受到什么程度,会有很大差异。所以在选择过程中必须注意适宜的尺度:一是选择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经典音乐作品;二是要选择古今中外比较著名的声乐、器乐作品,面要广,但还要兼顾精;三是注意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做到既突出音乐精品,又讲求体裁、题材、形式、风格方面的多样化;四是要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做到既符合他们的实际需要又能使他们的艺术修养通过欣赏有所提高。
3. 不断探索教学新方法,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当下的音乐欣赏课教学模式,普遍缺乏创新,模式单一、方法简单。教师始终处在主动位置,而学生则始终处在被动位置,这样的结果就使同学们缺乏欣赏音乐的积极性,音响从左耳进,右耳就出来了,处在一个非常浅显的感知阶段。如何引领学生由感知到感受,再到感悟,授课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加以改变,通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增加课堂的主动性,趣味性,从而激发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把欣赏的主体交还给同学们,这是音乐欣赏课的重要一环。以下的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供大家参考。
(1) 教学形式多样化。将讲授课、观摩课、讨论课结合起来,比如可以先把音乐作品提供给几个同学,让他们业余时间到图书馆根据所提供的作品查资料,下堂课请这几位同学分别到讲台上给同学们讲;又比如,可以带同学们观看各种音乐会的演出等等。通过观摩、讨论,加上教师的讲授,自然而然中就开阔了同学们的艺术视野,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达到了教学目的与要求。(2) 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今是一个信息时代,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帮助同学更好地理解作品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用powerpoint,方正奥思和flash等软件来制作课件。同时,电脑课件可以是“声”“像”“图”“文”的综合体,同学们可以边听音乐边看现场演奏或音乐描绘的画面,还可以选择一些相关的解说,诗、词、散文等文字内容,帮助同学们理解,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需要提醒大家,课件的制作要注意欣赏音乐是主体、是根本,其他都是为之服务的,听才是最主要的。(3)其他的辅助教学方法,在采用讲授课、观摩课、讨论课相结合,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之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其他辅助方法,以作为对音乐欣赏课的有益补充。比如,课后撰写听后感;观摩音乐会后,写乐评文章;带同学们到音乐排练现场去观看排练;参观音乐家故居等手段,进一步使教学形式多样化,来扩大同学们的眼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求知欲。
4.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鼓励教师继续取得更高学历。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规范化建设,艺术教育课的教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模式的不断创新,都需要欣赏课教师去贯彻、实施。因此,对音乐欣赏课教师的要求必须是全面的、综合的,即所谓的“通才”。学校在这方面要支持从事音乐欣赏课的教师多参加有关的培训班,无论长期脱产,还是短期培训。学校还应该支持教师学习有关文学、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外国历史,它和外国作曲家所创作的音乐作品联系非常紧密,音乐欣赏课教师还要学习有关各种乐器的制造原理,发音特点,各个乐器的音域、音色。
学校应制定严格的教学质量监督保障及评估制度,激励音乐欣赏教师取得更高学历。对那些长期不注重自我知识积累、提高,业务进步较慢,不思进取,教学质量平平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处理或淘汰,以此来督促教师本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5. 学校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音乐欣赏课教学提供物质上强有力的保障。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艺术教育要有专门经费,专款专用。音乐欣赏课所用的音像资料作品,首先从质量上要保证正品,而且课堂上给同学们欣赏的作品,教师还要准备3~5个版本,要从演出效果、音响效果、现场氛围、演出团体层次、学生接受程度等因素考虑。再次,时代进步很快,作品更新快,音乐制作技术发展快,学生的欣赏要求标准变化快,现在教师再用2000年的作品版本,满足不了同学们的欣赏要求,这些音像制品,全靠经费的专项支持;同时,要不断更新教学设备,及时维修损坏的设备;学校还应有艺术教育的实践活动经费等。因此,普通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加大经费投入,为艺术教育解除后顾之忧。
总之,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音乐欣赏课的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它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通力合作,从长远考虑,从细微处入手,通过学校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为培养出21世纪中国合格的大学生而奋斗!
参考文献:
[1]陈朝霞.大学公共音乐教育定位与改革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5(5).
[2]贺质朴,姜敏.艺术教育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现状;对策
音乐欣赏课是一门重要的,也是最受广大同学喜欢的艺术教育课程。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欣赏课并不是开设得一帆风顺,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与研究,对在普通大学非音乐专业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所出现的
问题做出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够给广大高校师生提供借鉴或参考。
一、 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各个高等院校和广大师生对非音乐专业开设艺术教育课程不够重视。虽然有中央文件,有教育部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以及两年一次的艺术教育评估,但大多数院校都停留在“应付”这个层面上,没有从思想认识上根本转变,这就决定了音乐欣赏课的不正当。
2. 全国尚没有统一的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音乐欣赏课教材和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往往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学习内容和阅历,随意性很大。
3. 教学模式单一、僵化,教学手段滞后。在音乐欣赏课的教授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采用的还是单一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俗称灌输式的。教师站在主动位置,一堂课滔滔不绝,口干舌燥,学生被动地去接受,去聆听,很难达到我们所期望的那种教学效果。
4. 教学设施落后、教学经费投入的不足,严重影响欣赏效果以及教师的积极性。大多数院校在开设艺术教育课初期,都能够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投入一定的设备购置费和科研经费,完成艺术课开设所需要的基本条件。而随后的几年中,就很少再考虑这方面的投入,以致中途有些设备坏了,需要维修,结果却没有钱,而教师的教研经费更是少得可怜。
5. 教师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音乐欣赏课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特别是综合素质,而当前在普通高校从事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教师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相关的业务学习,大部分教师在上大学期间学的是声乐或器乐演奏等专业,而音乐欣赏课的授课内容相当宽泛,要涉及有关历史方面的知识,音乐史方面的知识,各种乐器的构造原理、演奏技巧、音域,作品分析,和声、调式、调性、对位法等音乐理论都得通晓,甚至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也得知道,这对教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二、 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建议
1. 进一步明确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开设的重大意义。开设艺术教育课是高等院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而音乐欣赏课是高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中一门重要的课程,这是面向全体同学进行的音乐普及教育。通过这门课程,进一步增强同学们对高雅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感受、理解、鉴赏音乐的能力,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它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音乐欣赏课通过音乐审美活动,以它多姿多彩的旋律,千变万化的节奏,和谐动人的声色,色彩多异的调性,来激起同学们的情感共鸣,因此,它的必要性不可忽视。普通高校广大师生要增强这方面的认识,全校形成一种重视艺术教育的氛围,不能只停留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个层面上,特别是学校的领导和教务部门,要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规范的教学文件,来重视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 规范课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教育机制。在没有全国音乐欣赏课统编教材和教学大纲的情况下,学校应组织教师组成专家组,和学生共同商讨教学内容,也可同时借鉴兄弟院校成功的经验及做法,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其中,作品的选择尤为重要,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所面对的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他们对音乐而言,喜欢什么样的作品,想要知道哪些音乐知识,能够接受到什么程度,会有很大差异。所以在选择过程中必须注意适宜的尺度:一是选择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经典音乐作品;二是要选择古今中外比较著名的声乐、器乐作品,面要广,但还要兼顾精;三是注意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做到既突出音乐精品,又讲求体裁、题材、形式、风格方面的多样化;四是要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做到既符合他们的实际需要又能使他们的艺术修养通过欣赏有所提高。
3. 不断探索教学新方法,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当下的音乐欣赏课教学模式,普遍缺乏创新,模式单一、方法简单。教师始终处在主动位置,而学生则始终处在被动位置,这样的结果就使同学们缺乏欣赏音乐的积极性,音响从左耳进,右耳就出来了,处在一个非常浅显的感知阶段。如何引领学生由感知到感受,再到感悟,授课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加以改变,通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增加课堂的主动性,趣味性,从而激发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把欣赏的主体交还给同学们,这是音乐欣赏课的重要一环。以下的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供大家参考。
(1) 教学形式多样化。将讲授课、观摩课、讨论课结合起来,比如可以先把音乐作品提供给几个同学,让他们业余时间到图书馆根据所提供的作品查资料,下堂课请这几位同学分别到讲台上给同学们讲;又比如,可以带同学们观看各种音乐会的演出等等。通过观摩、讨论,加上教师的讲授,自然而然中就开阔了同学们的艺术视野,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达到了教学目的与要求。(2) 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今是一个信息时代,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帮助同学更好地理解作品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用powerpoint,方正奥思和flash等软件来制作课件。同时,电脑课件可以是“声”“像”“图”“文”的综合体,同学们可以边听音乐边看现场演奏或音乐描绘的画面,还可以选择一些相关的解说,诗、词、散文等文字内容,帮助同学们理解,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需要提醒大家,课件的制作要注意欣赏音乐是主体、是根本,其他都是为之服务的,听才是最主要的。(3)其他的辅助教学方法,在采用讲授课、观摩课、讨论课相结合,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之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其他辅助方法,以作为对音乐欣赏课的有益补充。比如,课后撰写听后感;观摩音乐会后,写乐评文章;带同学们到音乐排练现场去观看排练;参观音乐家故居等手段,进一步使教学形式多样化,来扩大同学们的眼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求知欲。
4.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鼓励教师继续取得更高学历。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规范化建设,艺术教育课的教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模式的不断创新,都需要欣赏课教师去贯彻、实施。因此,对音乐欣赏课教师的要求必须是全面的、综合的,即所谓的“通才”。学校在这方面要支持从事音乐欣赏课的教师多参加有关的培训班,无论长期脱产,还是短期培训。学校还应该支持教师学习有关文学、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外国历史,它和外国作曲家所创作的音乐作品联系非常紧密,音乐欣赏课教师还要学习有关各种乐器的制造原理,发音特点,各个乐器的音域、音色。
学校应制定严格的教学质量监督保障及评估制度,激励音乐欣赏教师取得更高学历。对那些长期不注重自我知识积累、提高,业务进步较慢,不思进取,教学质量平平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处理或淘汰,以此来督促教师本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5. 学校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音乐欣赏课教学提供物质上强有力的保障。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艺术教育要有专门经费,专款专用。音乐欣赏课所用的音像资料作品,首先从质量上要保证正品,而且课堂上给同学们欣赏的作品,教师还要准备3~5个版本,要从演出效果、音响效果、现场氛围、演出团体层次、学生接受程度等因素考虑。再次,时代进步很快,作品更新快,音乐制作技术发展快,学生的欣赏要求标准变化快,现在教师再用2000年的作品版本,满足不了同学们的欣赏要求,这些音像制品,全靠经费的专项支持;同时,要不断更新教学设备,及时维修损坏的设备;学校还应有艺术教育的实践活动经费等。因此,普通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加大经费投入,为艺术教育解除后顾之忧。
总之,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音乐欣赏课的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它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通力合作,从长远考虑,从细微处入手,通过学校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为培养出21世纪中国合格的大学生而奋斗!
参考文献:
[1]陈朝霞.大学公共音乐教育定位与改革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5(5).
[2]贺质朴,姜敏.艺术教育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