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认知学徒制的含义和应用背景
认知学徒制是指以培养学生的认知技能为主,将传统学徒制方法中的核心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要求学习者参与专家实践共同体的活动,开展某一领域的探究和学习,并进行相互交流,这改变了以往的专家思维不可及和学校教育中知识教学脱离其使用情境的弊端。有效地将学徒制和学校教育相结合,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
新课标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作为主要方向,要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自主思考、勤于动手等多方面的能力。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基础课程,但在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仍普遍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局限于较低的思维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学习,没有及时顺应社会的发展做出相关调整,尽管有的学校采用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但也没有做到完全地吸收和运用,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融会贯通。许多国内外研究者对此进行批评,并提出了意见。本文将通过实例说明认知学徒制对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分析认知学徒制在培养小学思维能力过程中的实施步骤,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够为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二、案例分析
认知学徒制的教学模式包括这几个步骤:示范、指导、搭建脚手架、训练、总结、反思、思维可视化。下面以江苏省义务教材六年制小学信息课教材第七册中的课程为例,进行分析。
以“翻转与旋转”为例,上课开始,老师提出教学目标:使用画图软件对图片进行翻转、旋转,表达不同的创意。教师通过俄罗斯方块的小游戏引入主题,并通过PPT进行演示。之后提出问题如:“图中由几个区域组成?分别表示什么意思?”、“通过怎样的旋转可以得到这样的变化?”、“还可以进行怎样的翻转?”等,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讨论,学生能够大致说出图形怎样变化,但对于具体的翻转形式还比较模糊。这时老师可以进行適时引导,让学生自主操作画板道具,进一步理解翻转的形式,如垂直翻转和水平翻转。接着老师布置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拼图,遇到问题时小组集体讨论,小组解决不了向其他小组求助,最后再向老师请教,在这个过程中作好问题记录。完成作业后,让学生回顾刚才遇到的问题,并指导其他未完成作业的小组。与此同时,老师也要进行巡视,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有目的地操作,能否真正地理解翻转的形式。一般而言,学生通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是操作上的,如所选图形背景如何透明化,这种问题学生可以自行解决;二是对图形变化的形式不够理解,不能准确判断自己该使用什么样的翻转方式,这样的问题通常学生都是依靠随机尝试翻转图形来解决的;三是重复拼图的问题。学生将这些问题做好记录,完成作业后,老师根据学生的总结和对学生操作的观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水平翻转或者垂直翻转的理解。
接着,老师继续演示第二个图例,展示风车拼图,以完成风车的拼图为目标。教师讲解相关旋转角度的含义,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分析、动手试验能否利用手中的风车叶完成拼图。小组讨论后开始拼图。与完成翻转的作业一样,按照同样的思路,学生做好问题记录,老师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旋转的含义,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最后让学生区分翻转和旋转的概念,并学会如何判断翻转和旋转。
完成后演示第三个图例,图例结合了翻转与旋转的操作内容,继续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前两个作业完成的思路进行图例的研究和讨论,之后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如何有效判断翻转和旋转,其次是图形的摆放顺序等问题。对此采取比较的方式进行解决。完成后,老师让小组代表上台汇报,分析相关经验。
最后,演示第四幅图,包括两组图,都结合了翻转和旋转。让学生分组选择其中一组进行拼图,完成拼图的同学可将图例上传到学校网站上共享。完成后,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掌握了什么?能不能准确区分关于翻转和旋转?在翻转与旋转操作的过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这些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等,让学生做好课堂记录。
下课前,老师布置任务,让学生运用本堂课所学到的内容,自主完成具有创造性的作品,完成后上传到学校网站供大家欣赏。
在教学中应用认知学徒制,不仅可以锻炼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为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郭里园小学)
认知学徒制是指以培养学生的认知技能为主,将传统学徒制方法中的核心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要求学习者参与专家实践共同体的活动,开展某一领域的探究和学习,并进行相互交流,这改变了以往的专家思维不可及和学校教育中知识教学脱离其使用情境的弊端。有效地将学徒制和学校教育相结合,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
新课标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作为主要方向,要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自主思考、勤于动手等多方面的能力。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基础课程,但在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仍普遍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局限于较低的思维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学习,没有及时顺应社会的发展做出相关调整,尽管有的学校采用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但也没有做到完全地吸收和运用,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融会贯通。许多国内外研究者对此进行批评,并提出了意见。本文将通过实例说明认知学徒制对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分析认知学徒制在培养小学思维能力过程中的实施步骤,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够为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二、案例分析
认知学徒制的教学模式包括这几个步骤:示范、指导、搭建脚手架、训练、总结、反思、思维可视化。下面以江苏省义务教材六年制小学信息课教材第七册中的课程为例,进行分析。
以“翻转与旋转”为例,上课开始,老师提出教学目标:使用画图软件对图片进行翻转、旋转,表达不同的创意。教师通过俄罗斯方块的小游戏引入主题,并通过PPT进行演示。之后提出问题如:“图中由几个区域组成?分别表示什么意思?”、“通过怎样的旋转可以得到这样的变化?”、“还可以进行怎样的翻转?”等,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讨论,学生能够大致说出图形怎样变化,但对于具体的翻转形式还比较模糊。这时老师可以进行適时引导,让学生自主操作画板道具,进一步理解翻转的形式,如垂直翻转和水平翻转。接着老师布置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拼图,遇到问题时小组集体讨论,小组解决不了向其他小组求助,最后再向老师请教,在这个过程中作好问题记录。完成作业后,让学生回顾刚才遇到的问题,并指导其他未完成作业的小组。与此同时,老师也要进行巡视,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有目的地操作,能否真正地理解翻转的形式。一般而言,学生通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是操作上的,如所选图形背景如何透明化,这种问题学生可以自行解决;二是对图形变化的形式不够理解,不能准确判断自己该使用什么样的翻转方式,这样的问题通常学生都是依靠随机尝试翻转图形来解决的;三是重复拼图的问题。学生将这些问题做好记录,完成作业后,老师根据学生的总结和对学生操作的观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水平翻转或者垂直翻转的理解。
接着,老师继续演示第二个图例,展示风车拼图,以完成风车的拼图为目标。教师讲解相关旋转角度的含义,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分析、动手试验能否利用手中的风车叶完成拼图。小组讨论后开始拼图。与完成翻转的作业一样,按照同样的思路,学生做好问题记录,老师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旋转的含义,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最后让学生区分翻转和旋转的概念,并学会如何判断翻转和旋转。
完成后演示第三个图例,图例结合了翻转与旋转的操作内容,继续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前两个作业完成的思路进行图例的研究和讨论,之后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如何有效判断翻转和旋转,其次是图形的摆放顺序等问题。对此采取比较的方式进行解决。完成后,老师让小组代表上台汇报,分析相关经验。
最后,演示第四幅图,包括两组图,都结合了翻转和旋转。让学生分组选择其中一组进行拼图,完成拼图的同学可将图例上传到学校网站上共享。完成后,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掌握了什么?能不能准确区分关于翻转和旋转?在翻转与旋转操作的过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这些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等,让学生做好课堂记录。
下课前,老师布置任务,让学生运用本堂课所学到的内容,自主完成具有创造性的作品,完成后上传到学校网站供大家欣赏。
在教学中应用认知学徒制,不仅可以锻炼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为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郭里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