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由此看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是课堂教学法的主旋律。作为中学教师,每门学科都应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历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知识的创新是通过有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人实现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
1、使学生具有永不熄灭的创新欲望
要不断创新,首先就要有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有了不断创新的欲望,才能进行有意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也才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中国具有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对于这些,中学生总是充满好奇,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非常的幼稚,甚至是无意义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是一种对好奇心的满足。他们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所以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多么无意义,教师都不要简单地禁止和否定。如果学生的每一次探寻,遇到的都是教师的“不可能”、“无聊”的断语。那么,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慢慢萎缩,很难具有创新精神。
2、使学生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活动是人们从事的主要活动。既然是创新,就预示着风险。而且,当创新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知识创新的难度只能是越来越高,失败的风险越来越大。一次创新的成功也许是千百次创新活动受挫的结果;一个人创新活动的成功,也许是成千上万的人创新失败的结果。面对创新路上的困难,人们只有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始终不移地坚持创新,才可能最终获得创新的硕果。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应该是历史学科的优势。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很多都是经过科学家的艰苦劳动和无数次的失败才创造出来的。另外,通过讲述无数革命先烈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经历无数次探索和失败后,中国革命才取得成功等史实都能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震撼,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升华,逐步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围绕问题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的过程。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把握历史教材,掌握其科学性、逻辑性,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要有足够的重视。通过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创作”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有一次,一个学生在历史小论文中通过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展开多方面的联想。首先联想到文天祥视死如归的力量源泉来自“民族的浩然正气和炽热的爱国之心”;接着展开逆向思维,痛斥当今社会上极少数只顾个人利益而忘了国家利益的社会渣滓;另外,还联想到今天的青年学生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不能辜负老一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把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肩负起来。由一位历史人物的事迹,这位同学就展开了如此丰富的联想,充分体现了创造性思维发散性的特点。如果经常开展这类活动,会极大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联系实际、明辨是非,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往往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历史潮流与现实 之间也不乏相似之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历史,联系实际,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如在讲范缜的《神灭论》时,可以结合实际中“法轮功”的重大危害及其反国家反人民的罪恶本质。又如日本的右翼势力歪曲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篡改历史教科书,美化日本的侵略行为,我们可以结合史实、明辨事非,写小论文加以反驳。还有台湾陈水扁的“两个中国”和吕秀莲的“远亲近邻”说,妄图把中国分离出去,对此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在历史上有多少同胞曾为保卫台湾、捍卫祖国领土主权而英勇斗争和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友好往来,证明台湾与祖国大陆不可分割。通过这些现实题材的教育,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应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归纳总结,善于挖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创新思维的培养,关健是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对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历史专题复习课的教学,对学生加以指导和训练,挖掘学生潜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讨论和归纳。如关于英、法、俄、美、日等资产阶级革命,教材叙述跨度较大,知识容易混淆,学生不易把握。我们把这些内容按时间、背景、经过、结果、影响等分类归纳,比较分析,既理清了线索,又加强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之,时代在前进,教育在发展。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一步发扬创新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出更多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敢干创造、勇于开拓的合格人才,还有待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去不断探索。
(作者单位:414100湖南省岳阳县长湖中学)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知识的创新是通过有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人实现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
1、使学生具有永不熄灭的创新欲望
要不断创新,首先就要有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有了不断创新的欲望,才能进行有意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也才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中国具有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对于这些,中学生总是充满好奇,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非常的幼稚,甚至是无意义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是一种对好奇心的满足。他们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所以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多么无意义,教师都不要简单地禁止和否定。如果学生的每一次探寻,遇到的都是教师的“不可能”、“无聊”的断语。那么,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慢慢萎缩,很难具有创新精神。
2、使学生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活动是人们从事的主要活动。既然是创新,就预示着风险。而且,当创新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知识创新的难度只能是越来越高,失败的风险越来越大。一次创新的成功也许是千百次创新活动受挫的结果;一个人创新活动的成功,也许是成千上万的人创新失败的结果。面对创新路上的困难,人们只有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始终不移地坚持创新,才可能最终获得创新的硕果。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应该是历史学科的优势。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很多都是经过科学家的艰苦劳动和无数次的失败才创造出来的。另外,通过讲述无数革命先烈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经历无数次探索和失败后,中国革命才取得成功等史实都能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震撼,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升华,逐步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围绕问题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的过程。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把握历史教材,掌握其科学性、逻辑性,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要有足够的重视。通过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创作”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有一次,一个学生在历史小论文中通过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展开多方面的联想。首先联想到文天祥视死如归的力量源泉来自“民族的浩然正气和炽热的爱国之心”;接着展开逆向思维,痛斥当今社会上极少数只顾个人利益而忘了国家利益的社会渣滓;另外,还联想到今天的青年学生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不能辜负老一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把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肩负起来。由一位历史人物的事迹,这位同学就展开了如此丰富的联想,充分体现了创造性思维发散性的特点。如果经常开展这类活动,会极大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联系实际、明辨是非,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往往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历史潮流与现实 之间也不乏相似之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历史,联系实际,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如在讲范缜的《神灭论》时,可以结合实际中“法轮功”的重大危害及其反国家反人民的罪恶本质。又如日本的右翼势力歪曲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篡改历史教科书,美化日本的侵略行为,我们可以结合史实、明辨事非,写小论文加以反驳。还有台湾陈水扁的“两个中国”和吕秀莲的“远亲近邻”说,妄图把中国分离出去,对此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在历史上有多少同胞曾为保卫台湾、捍卫祖国领土主权而英勇斗争和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友好往来,证明台湾与祖国大陆不可分割。通过这些现实题材的教育,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应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归纳总结,善于挖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创新思维的培养,关健是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对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历史专题复习课的教学,对学生加以指导和训练,挖掘学生潜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讨论和归纳。如关于英、法、俄、美、日等资产阶级革命,教材叙述跨度较大,知识容易混淆,学生不易把握。我们把这些内容按时间、背景、经过、结果、影响等分类归纳,比较分析,既理清了线索,又加强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之,时代在前进,教育在发展。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一步发扬创新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出更多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敢干创造、勇于开拓的合格人才,还有待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去不断探索。
(作者单位:414100湖南省岳阳县长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