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rx1007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由此看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是课堂教学法的主旋律。作为中学教师,每门学科都应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历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知识的创新是通过有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人实现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
  1、使学生具有永不熄灭的创新欲望
  要不断创新,首先就要有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有了不断创新的欲望,才能进行有意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也才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中国具有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对于这些,中学生总是充满好奇,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非常的幼稚,甚至是无意义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是一种对好奇心的满足。他们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所以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多么无意义,教师都不要简单地禁止和否定。如果学生的每一次探寻,遇到的都是教师的“不可能”、“无聊”的断语。那么,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慢慢萎缩,很难具有创新精神。
  2、使学生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活动是人们从事的主要活动。既然是创新,就预示着风险。而且,当创新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知识创新的难度只能是越来越高,失败的风险越来越大。一次创新的成功也许是千百次创新活动受挫的结果;一个人创新活动的成功,也许是成千上万的人创新失败的结果。面对创新路上的困难,人们只有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始终不移地坚持创新,才可能最终获得创新的硕果。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应该是历史学科的优势。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很多都是经过科学家的艰苦劳动和无数次的失败才创造出来的。另外,通过讲述无数革命先烈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经历无数次探索和失败后,中国革命才取得成功等史实都能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震撼,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升华,逐步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围绕问题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的过程。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把握历史教材,掌握其科学性、逻辑性,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要有足够的重视。通过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创作”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有一次,一个学生在历史小论文中通过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展开多方面的联想。首先联想到文天祥视死如归的力量源泉来自“民族的浩然正气和炽热的爱国之心”;接着展开逆向思维,痛斥当今社会上极少数只顾个人利益而忘了国家利益的社会渣滓;另外,还联想到今天的青年学生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不能辜负老一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把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肩负起来。由一位历史人物的事迹,这位同学就展开了如此丰富的联想,充分体现了创造性思维发散性的特点。如果经常开展这类活动,会极大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联系实际、明辨是非,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往往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历史潮流与现实 之间也不乏相似之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历史,联系实际,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如在讲范缜的《神灭论》时,可以结合实际中“法轮功”的重大危害及其反国家反人民的罪恶本质。又如日本的右翼势力歪曲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篡改历史教科书,美化日本的侵略行为,我们可以结合史实、明辨事非,写小论文加以反驳。还有台湾陈水扁的“两个中国”和吕秀莲的“远亲近邻”说,妄图把中国分离出去,对此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在历史上有多少同胞曾为保卫台湾、捍卫祖国领土主权而英勇斗争和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友好往来,证明台湾与祖国大陆不可分割。通过这些现实题材的教育,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应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归纳总结,善于挖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创新思维的培养,关健是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对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历史专题复习课的教学,对学生加以指导和训练,挖掘学生潜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讨论和归纳。如关于英、法、俄、美、日等资产阶级革命,教材叙述跨度较大,知识容易混淆,学生不易把握。我们把这些内容按时间、背景、经过、结果、影响等分类归纳,比较分析,既理清了线索,又加强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之,时代在前进,教育在发展。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一步发扬创新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出更多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敢干创造、勇于开拓的合格人才,还有待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去不断探索。
  (作者单位:414100湖南省岳阳县长湖中学)
其他文献
我们的城市中有这样一道风景线:朝阳下、晚霞中,街角花园、城区广场有打拳做操的、有唱歌跳舞的、有学外语的;咖啡厅、红茶坊里三五成群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谈古说今,纵论天下;双休日、下班后,形色匆匆赶往图书馆、某些会所场馆去“充电”……如今,社会发展,信息爆炸使人们学习的要求强烈了、自觉了,非正式学习正在融入当代人的生活,并激活了传统的学习方式。  学习是实现人类文明的承接、创造与人自身发展的唯一方式。人
期刊
【摘要】十几年来,素质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推进速度比较缓慢。归其原因,评价制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最大难题。因此,评价制度改革成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本文结合实地调查的资料,以制度创新为理论背景对素质教育评价制度改革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素质教育 制度创新 评价制度    一、研究背景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召开第三
期刊
在美国,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一些学生身陷不平等的环境中,在升入大学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教育支撑力和足够的竞争力,成为美国社会教育机会不平等、教育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社会政治经济、地位低下和不断边缘化的人群,日益严重地威胁着美国社会的和谐、民主和安全,制约着美国社会的发展速度、质量和水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并且更充分地开发和利用高等教育资源和机会,激励和扶助尽可能多的社会处境不利的学生
期刊
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气氛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一名教师,要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考虑课堂气氛问题。如何让课堂气氛真正活跃起来呢?    一、老师要切实转变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新课程理念强调的是以学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标准”还在多处关于“自主学习”这一理念作了阐述,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等等。以下是我近年来对“自主学习”的认识,在此提出仅供商榷。    一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
期刊
人教版课程中有这样一篇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的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写了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两种评价对孩子起了不同作用。母亲的鼓励使孩子长大成为一名出色的作家。父亲的评价虽然使孩子当时受打击很大,但后来孩子意识到父亲的严厉使自己没有走向偏激,努力向前,孩子在两种评价中健康成长。  当然,作为教育者的老师,在教学中更应该掌握好评价的尺度,对学生做
期刊
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必不可少。但是,批评不同于赞美,并非总受人欢迎,有时还会引起反感和怨恨。那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注意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批评要蕴涵对学生的爱心,也只有让学生在批评中体验到了爱,他才能从内心深处接受你的批评,进而改正自己的缺点。自责式批评就体现了对学生的关爱,采用这种方式更能维护学生的自尊,学生更容易接受。在教学
期刊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是为学生留下更大的思考空间.《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什么是算法多样化?教学中又该怎样体现算法多样化呢?下面谈几点我个人的看法:    1、善于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    尊重学生独立思考,就是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不
期刊
“当年,我为了生活而走上了教育工作岗位;如今,让我离开这三尺讲台,我将一刻也无法生活”。我与上海市浦明师范附小贾志敏校长有共同的感受,我欣赏他的这段话。1976年我步入学校工作,从此之后,我一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算起来已有30个年头了。其间,我在乡村、乡镇、县城和首府不同类型级别学校任教。1985年5月我开始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回想多年来,作为校长,我善思考、干实事、讲魅力。    一、善思考
期刊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内容、方法,通过自我调控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倡导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提出的新理念,现结合阅读教学谈谈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一、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转变观念,重新认识学生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初中生已经具备初步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