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逐步认识和提高,美术欣赏教学越来越成为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欣赏课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其审美和创新能力。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关键词:鉴赏能力;体验;情境;想象
在美术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一直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审美教育是通过美的感知、美的鉴赏、美的创造,培養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美术教师一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技巧和创新思维;另一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应注意到学生的鉴赏能力正是其审美能力强弱的体现。
一、灵活教学手段,尊重自主体验
让学生对作品能够进行全方位地了解和感受,给其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激发其欣赏兴趣和审美欲望。如采用电脑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但可以窥视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在欣赏建筑艺术作品时,可以让建筑物旋转起来,欣赏建筑物的多个侧面。另一种显示方式是设置一条观赏路线,让观者仿佛身临其境,可以跨越桥梁,穿过街道,欣赏周边的建筑外形,也可以按设置路线浏览一座建筑物的内部装饰、陈设。另外,把音乐、诗词等其它艺术形式融入美术欣赏之中,同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为此,在出示欣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地“读画”几分钟,然后再请学生说说对作品的印象和直觉。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可以从色彩、线条、给人的情绪上去细致地体味。必要时,对于欣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议,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二、教会学生领悟美术作品的文化情境
任何的美术作品都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产生的,同时美术作品也是依附于特定的文化而存在的,因为美术的创作者在创作的时候肯定会受到文化和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在学习美术作品欣赏时不能单纯的学习技巧和方法,还要将自己置身于作品的创作文化环境中区感受作品。学生要想更客观、更全面的了解作品就必须要了解作用的创作环境和历史背景。例如:凡高的《播种者》就有必要介绍有关凡高生平的一些故事,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画面的意思,欣赏苏联雅布隆斯卡娅的《粮食》时,学生就应该知道当时苏联经过战后洗礼,人们高涨的劳动热情和崭新的生活风貌。艺术来源于生活是所有人都懂得的道理,很多的著名作品的创作题材也是来源于生活。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一定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将课堂教学和课余教学相结合,将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相结合,不断的引导学生融入社会和生活,因为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使学生的视野更加的开阔。
三、培养学生欣赏与想象能力
只有想象力丰富的人才能真正的进行艺术的创造,因为绘画艺术本来就是将创作者的想象进行具体呈现的过程,因此绘画作品的欣赏者在面对一幅具有启发性的作品时就能够产生很多的联想和想象,欣赏者的这些想象和联想主要来自于对绘画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对于绘画作品的欣赏水平或者能力主要源于欣赏者的生活阅历和文化素养,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阅历或者良好的文化素养才能更好的感悟作品。显而易见,美术作品首先是以特殊的感性形象作用于欣赏者的视觉器官,欣赏者一般都能够自发地、朴素地通过感性体验去接受作品传达出的艺术信息。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完成了对客观世界的艺术化反映,把丰富的客观内容凝缩到艺术形象中,在欣赏过程中,由于欣赏者联想和想象的作用,通过特定的艺术形象即可以感悟和理解更为丰富的作品内涵。我国著名油画家罗中立创作的油画《父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父亲》对于美术界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作品一问世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其原因有二:一是这幅作品中包含创作者的人文主义情怀;二是作品的创造动机是出于对劳苦大众的关注和关心,同时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还运用了写实主义的风格,完成了对一个饱经风霜的父亲形象的刻画,给欣赏者造成强烈的、震撼的视觉冲击力。对作品进一步的观察,欣赏者可以从作品中任务脸上的皱纹中以及汗水中联想到自己的父亲,联想到他们劳碌的身影。我们还可以从他那平和善良、充满希望的目光中想象,画家是要把中国农民的现实写进油画,让现在和将来的人们记住他们的苦难和期盼、朴实和善良。可以肯定,如果欣赏者在充分感受罗中立的“父亲”这个艺术形象的特征的基础上,正确的运用联想和想象,回忆自己有关的生活感受,就能使这件优秀的艺术作品充分显现出它的艺术效果,而欣赏者也能从中提高自己的美术鉴赏能力。欣赏教学与工艺、绘画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学生如果有了工艺、绘画的实践,就能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欣赏教学要善于借助学生绘画与工艺等美术实践的“外力”,诱导学生探求美的兴趣与愿望。
综上所述,学校美术教育,是通过美术活动,让学生掌握美术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在美术方面的能力。美术教学活动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新的教育理念的育人观念需要我们进一步更新教学评价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创新精神,不但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还要对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摸索,以寻求更加适合现代教学的方法和模式。同时要不断的充实自己,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培养专业素养,又能懂得鉴赏美和创造美的高素质的美术教师。
参考文献
[1]汪耀泉.浅议中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4,24.
[2]竺琳.运用审美中的文化元素提高中学生美术鉴赏能力[J].新课程(下),2017,02.
[3]陈蕴新.浅谈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2,03.
关键词:鉴赏能力;体验;情境;想象
在美术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一直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审美教育是通过美的感知、美的鉴赏、美的创造,培養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美术教师一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技巧和创新思维;另一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应注意到学生的鉴赏能力正是其审美能力强弱的体现。
一、灵活教学手段,尊重自主体验
让学生对作品能够进行全方位地了解和感受,给其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激发其欣赏兴趣和审美欲望。如采用电脑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但可以窥视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在欣赏建筑艺术作品时,可以让建筑物旋转起来,欣赏建筑物的多个侧面。另一种显示方式是设置一条观赏路线,让观者仿佛身临其境,可以跨越桥梁,穿过街道,欣赏周边的建筑外形,也可以按设置路线浏览一座建筑物的内部装饰、陈设。另外,把音乐、诗词等其它艺术形式融入美术欣赏之中,同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为此,在出示欣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地“读画”几分钟,然后再请学生说说对作品的印象和直觉。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可以从色彩、线条、给人的情绪上去细致地体味。必要时,对于欣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议,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二、教会学生领悟美术作品的文化情境
任何的美术作品都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产生的,同时美术作品也是依附于特定的文化而存在的,因为美术的创作者在创作的时候肯定会受到文化和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在学习美术作品欣赏时不能单纯的学习技巧和方法,还要将自己置身于作品的创作文化环境中区感受作品。学生要想更客观、更全面的了解作品就必须要了解作用的创作环境和历史背景。例如:凡高的《播种者》就有必要介绍有关凡高生平的一些故事,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画面的意思,欣赏苏联雅布隆斯卡娅的《粮食》时,学生就应该知道当时苏联经过战后洗礼,人们高涨的劳动热情和崭新的生活风貌。艺术来源于生活是所有人都懂得的道理,很多的著名作品的创作题材也是来源于生活。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一定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将课堂教学和课余教学相结合,将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相结合,不断的引导学生融入社会和生活,因为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使学生的视野更加的开阔。
三、培养学生欣赏与想象能力
只有想象力丰富的人才能真正的进行艺术的创造,因为绘画艺术本来就是将创作者的想象进行具体呈现的过程,因此绘画作品的欣赏者在面对一幅具有启发性的作品时就能够产生很多的联想和想象,欣赏者的这些想象和联想主要来自于对绘画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对于绘画作品的欣赏水平或者能力主要源于欣赏者的生活阅历和文化素养,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阅历或者良好的文化素养才能更好的感悟作品。显而易见,美术作品首先是以特殊的感性形象作用于欣赏者的视觉器官,欣赏者一般都能够自发地、朴素地通过感性体验去接受作品传达出的艺术信息。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完成了对客观世界的艺术化反映,把丰富的客观内容凝缩到艺术形象中,在欣赏过程中,由于欣赏者联想和想象的作用,通过特定的艺术形象即可以感悟和理解更为丰富的作品内涵。我国著名油画家罗中立创作的油画《父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父亲》对于美术界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作品一问世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其原因有二:一是这幅作品中包含创作者的人文主义情怀;二是作品的创造动机是出于对劳苦大众的关注和关心,同时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还运用了写实主义的风格,完成了对一个饱经风霜的父亲形象的刻画,给欣赏者造成强烈的、震撼的视觉冲击力。对作品进一步的观察,欣赏者可以从作品中任务脸上的皱纹中以及汗水中联想到自己的父亲,联想到他们劳碌的身影。我们还可以从他那平和善良、充满希望的目光中想象,画家是要把中国农民的现实写进油画,让现在和将来的人们记住他们的苦难和期盼、朴实和善良。可以肯定,如果欣赏者在充分感受罗中立的“父亲”这个艺术形象的特征的基础上,正确的运用联想和想象,回忆自己有关的生活感受,就能使这件优秀的艺术作品充分显现出它的艺术效果,而欣赏者也能从中提高自己的美术鉴赏能力。欣赏教学与工艺、绘画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学生如果有了工艺、绘画的实践,就能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欣赏教学要善于借助学生绘画与工艺等美术实践的“外力”,诱导学生探求美的兴趣与愿望。
综上所述,学校美术教育,是通过美术活动,让学生掌握美术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在美术方面的能力。美术教学活动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新的教育理念的育人观念需要我们进一步更新教学评价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创新精神,不但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还要对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摸索,以寻求更加适合现代教学的方法和模式。同时要不断的充实自己,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培养专业素养,又能懂得鉴赏美和创造美的高素质的美术教师。
参考文献
[1]汪耀泉.浅议中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4,24.
[2]竺琳.运用审美中的文化元素提高中学生美术鉴赏能力[J].新课程(下),2017,02.
[3]陈蕴新.浅谈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