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暂住制度的合法性分析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d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于建国之初。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差距日益扩大,正是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大规模的农民进城务工成为必然。在这种情况下,暂住证制度的发展存在也是一种客观必然。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暂住证制度的合法性、合理性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针对暂住证制度存在的争议,从法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其合法性、合理性。
  关键词:暂住证;合法性;行政法
  一、暂住证制度产生的背景
  我国始于五十年代的户籍管理体制,形成了城乡隔离的社会结构,其法律依据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其第十条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其第十五条规定:公民在常住地市、县范围以外的城市暂住三日以上的,以暂住地的户主或者本人在三日以内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暂住登记。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特别是在沿海发达地区,外来务工人员的人口甚至超过了当地人口的几倍。为了加强对这些流动人口的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我国于1985年颁布了《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该条例规定公民在常住地市、县范围以外的城市暂住三日以上,由暂住地的户主或者本人在三日内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暂住登记。十年后为了更加具体地实施条例,我国又在1995年制定了《暂住证申领办法》,更加细化了暂行规定的操作程序。
  二、暂住证制度的合法性分析
  1.暂住证制度违反了宪法
  首先暂住证制度违反了宪法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根据《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对于暂住人口要做到来人登记,走人注销,公安派出所应进行严密管理,为此公安部以及各地都制定了严格的登记与注销制度。对于暂住人口来说这些规定无疑使他们处于与本地居民不平等的地位,外来人口不仅要受到严格的管制,而且时常被无端的盘问,这起码在法律地位上就使得暂住人口与本地人不平等。另外,即使是一种管理措施也无权为被管理对象设置宪法规定以外的义务。根据相关规定,各地都制定收取对暂住人口办理暂住证的工本费用和管理费的相关规定。既然是一种行政措施,那么这种措施的实施成本理应由行政机关自身承担,而不应当转嫁给其管理对象。所以对暂住制度的收费规定显然增加了管理对象的额外义务,使得他们处于法律义务上的不平等。
  其次,暂住制度违返了宪法第三十七条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规定。为了实施暂住制度,严格管理外来人口,许多地方将此管理权转授给了公安部门以外的部门,如城市管理部门、街道办、综治办等。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这些部门往往对没有办理暂住证的人员进行拘押、强制遣送、罚款等。根据宪法第三十七条,禁止非法拘禁和其他非法剥夺公民的人身自由。显然这些部门是根本没有被授予对人身采取限制的權力的资格,因为他们有的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行政管理部门,有的根据法律规定是不具有限制人身这样的处罚权限的。
  2.暂住证制度违反了行政许可法
  首先,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十三条对给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有着明确的规定。其中第一类事项是那些关于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于是许多人认为这就是暂住证制度在行政许可法上的法律依据。但是,行政许可法的立法意图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不设立行政许可的,尽量不设立行政许可。因此如果我们从广义上理解第一类中所规定的事项时,那么几乎什么事项都可以被设立行政许可,因为这类事项几乎包含了行政行为的所有方面。公民是国家的主体,公民的人身自由受宪法和法律保护,政府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干涉和侵犯,把流动人口当作潜在的犯罪嫌疑人而区别对待,与民主法治的精神背道而驰。
  其次,暂住证制度实行的结果,管理部门以暂住证作为行使执法、管理权的借口,通常在晚上或深夜组织警力和联防闯入民宅,查验暂住证,严重侵害公民的住宅权和休息权。此外各地还出台规定将暂住证与租赁房屋、就业及申请营业执照进行不合理的挂钩。如“北京和上海明确规定不允许向未取得暂住证的外地人员出租房屋或提供经营场所,也不予核发就业证及办理营业执照。”这条规定属于“前置性设定”,即如果没有取得暂住证就不能从事其他的生产经营活动。但《行政许可法》第15条规定:地方性法规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其设定的行政许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因此把流动人口的暂住证作为租赁房屋、申请办理就业证及营业执照等的前提是错误的,与行政许可法的规定相违背。
  最后,《行政许可法》规定: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必要时,国务院可以采取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据此,暂住证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的只能在中央政府层面予以制定。而公安部,作为国务院的组成部门是没有权力制定暂住制度的相关规定的,而且也没有权力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取代法律、法规。因此,《暂行规定》和《申领办法》是与《行政许可法》的规定相冲突的,应当无效。
  三、结语
  虽然,在暂住证制度实施的早期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对城市管理以及治安秩序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多,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实施了二十多年之久的暂住制度的种种弊端也开始不断的暴露,为此对于该制度我们应当进行重新的思考和研究,克服它的弊端,改进原有的不足,使其适应在当前新形势下,对人口管理的新要求、新理念,从而更好促进城市的发展和维护社会的稳定。
其他文献
以"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为内容的"三早教育"是部分医学院校探索实施的专业教育实施计划。实践证明,"三早教育"加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良好职
摘 要:近些年,我国陆续颁布了各种气象法律法规。气象行政执法工作是贯彻落实气象法律法规重要手段。我市气象工作人员在气象执法工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不断的改进。本文总结我市在气象执法工作经常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气象法律法规;气象行政执法;气象工作  0引言  气象行政执法工作完全依照气象法则的规定,将指导方针和要求贯彻落实到实处。为气象法则的作用效果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摘要:监督制度是国家权力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巡视、监察、检察制度的实施能够巩固和提高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惩罚贪污腐败分子、保证国家在依法治国的政策下稳定发展,通过比较三者的不同点,使我国的巡视、监察、监察制度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关键词:行政监察;法律监督;权力制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为了加强党的廉政建设,打击贪污腐败分子通过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由中纪委成立的中央巡视
<正>~~
摘要: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间关系。继子女的法律地位,代位继承人的代位继承权是以被代位继承人原享有继承权为前提,代位继承人继承遗产的实质是代表其长辈直系血亲取得本应由他们继承的遗产,进行了阐明和论述。  关键词:继子女;法律地位;继承权  下面就继子女在什么情况下有继承权;在婚后,又离婚,继子女是否有继承权等问题进行分析,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当之处,见谅。
劳动合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基础,劳动合同制度是劳动法律制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劳动合同期限是缔结劳动合同所必须约定的条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作为劳动合同期限
摘 要:被害人承诺是指基于被害人允许他人侵害自己可支配的权益的承诺而实施的阻却犯罪的损害行为,其对于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的承担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降低行为的可责性,甚至可以排除行为人行为的违法性。深入研究被害人承诺之效力,有利于指导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以及弥补刑法中关于被害人承诺之空白点。本文在阐述被害人承诺的法理基础及成立条件等之上,并结合具体案例,主要探讨研究被害人承诺之效力问题,最后提出相关立法
摘 要:关于行政诉讼起诉人和原告的二元建构,我们首先从“原告”以及“行政诉讼起诉人”这两个词汇开始分析,将二者的概念、性质和在法律中的地位梳理清楚,并且与法条相结合,在经过对比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得出原告并不是在所有时期内都叫原告,而在立案之后受理之前它本来的称谓应该是行政诉讼起诉人。  关键词:行政诉讼起诉人;原告;关系;二元建构  一、行政诉讼起诉人与原告  关于行政诉讼中原告的概念,《行政诉讼法
曾朴一生著译颇丰,先后创办《小说林》和《真美善》杂志,创作《孽海花》《鲁男子》等长篇小说,发表各类著译文章226种,未刊散佚者有30种。目前学界已有五种曾朴著译篇目,但均
摘要:职务犯罪,已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中的一颗毒瘤,它极大地损害着社会正义,破坏着经济发展,腐蚀着政治清明。预防职务犯罪,越来越成为明智的政府执政治国的重要内容和有识之士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浅析了职务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内外因对职务犯罪产生的影响。公职人员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心理过程虽然千变万化,但其心理特征也有共性可寻,有规律可循。本文侧重于从心理方面对职务犯罪进行浅析。  关键词: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