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走在校园中,每当看到吃剩的馒头、喝完的奶袋散落在角落里,听到学生之间嬉笑着互飙脏话,或者看到自己的学生远远地看见我就躲开,我心中总有一种隐隐的刺痛。德、智、体、美、劳,教育的五个方向,我们始终把德育置于首位,也一直秉持在学科中渗透德育的理念,教育中无处不彰显着人文关怀,但是在没有教师监管的地方,道德却又常常与学生“擦肩而过”。为什么德育如此孤立无援?德育到底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存在于教育中,才能在学生的心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呢?
《道德经》有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也许,德育缺少的是把它的内涵融于生活中的小事,德育只有环绕在学生身边,渗透进每一件小事中,才能发挥它的影响力。
曾经,我有个政治学专业的同事,是三年级班主任。教室的前门经常会被学生摔响,于是她定下一个规矩:没有做到轻声关门的同学,都要对门说十句“对不起”,再加上九十度的鞠躬。她解释道:万物皆有生命,门也是会疼的。就这样,轻声关门成了一种习惯,孩子们也都认可这样的约定,并且互相监督。有一次,门窗都开着,但没有用砖头抵住门,一阵大风过后,门马上就要关闭了,孩子们睁大了眼睛,脑海中浮现出门被狠狠地甩过去的景象。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靠门最近的一个男孩冲了上去,稳稳地把门关上了,紧接着,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而且,她班的学生相比其他班学生也更有礼貌,见到学校里的老师,都会主动问好。一种文明礼仪悄然在班级中形成,已经成了一种自觉的行为。
同事的这种做法让我感触颇深。门本无生命,何来疼痛之说?给门道歉,这种看似幼稚滑稽的做法,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重视。这让我想到了元代大学者许衡不盲目跟从行人摘梨的故事。“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体现的是许衡坚守内心道义的那份执着。让学生在心中厚植道德之苗,正需要从这样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做起。
任教一年级时,我发现仅仅对学生喊道德仁义的口号是没有用的,要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帮助他们理解道德的内涵和力量。一年级的小孩子有太多力不能及的事,他们常常显得很无助,我们恰恰可以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他们在心中竖起道德的旗帜。
孩子们力气太小,经常拧不开自己的水杯盖。于是每到午饭时刻,就有学生找我帮忙。有的学生会在我帮忙开盖之后说声“谢谢”,有的学生却从来没有这种意识,拿过水杯扭头就走。那天,我乘机表扬了其中一个女孩的礼貌行为,先是赞赏她在得到别人的帮助时会主动道谢,又表扬她在与老师分别时会礼貌道别。于是孩子们纷纷效仿,礼貌道谢和道别的人越来越多。放学路上,有的学生会在上车之前不停地回头说“老师再见”,直到自己踏进校车。我顿时心生暖意,因为我知道,文明用语的种子已经播在学生的心中了。
開学第一天,有一大半学生不会开书包柜,他们理所当然地找我来帮忙,我一一示范后为他们打开了书包柜。后来有几个学生开始向我展示自己熟练打开书包柜的技能,我就把帮助其他同学开书包柜的任务交给了他们。果然,那些学生在得到我的鼓励之后,都很乐意帮助其他同学。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会了开书包柜,越来越多的“小志愿者”不求回报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有的学生给没带水杯的同学分享自己的水杯,有的学生帮人拧杯盖,有的学生帮人收伞……团结友爱之风也开始刮起来。
我曾经在“抖音”中看到一则视频,有幼儿园测试孩子们能否主动捡起倒在教室门口的卫生工具,大部分孩子对这样的情况视而不见,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这是自己的义务,尽管这不过是举手之劳。看完视频,我原本只是感慨了须臾,并没有打算用来测试自己班上的学生,但恰恰就在无意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那天上体育课前,我说拿好跳绳准备排队。铃声响起后,学生涌向门口,争先恐后地出门排队,不小心把门口的扫把推倒在地上。前面的十几个学生都视而不见,没有一个人主动把它捡起来,我有些失望。直到小峰弯下腰的那一瞬间,我才发现,平日里最热爱劳动的那个学生,竟然有这种意识。小峰和另外两个学生被我安排了拖走廊的任务之后,他们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团结的小团体。每天吃完午饭之后,他们都会自觉地拿起扫把、拖把,开始各自的工作。这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源于内心的责任和担当意识。
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早上,我来到教室门前,看到光滑的地面,才发现他们三个已经在我来之前把地面打扫干净了。再看屋子里,学生扫地、拖地、擦窗台井然有序,而其他班级都没有行动。我问道:“是哪位老师叫你们打扫卫生的?”学生齐声答道:“是喇叭里说的!”我有些感动,这么小的孩子,竟然在没有教师组织的情况下热火朝天地进行大扫除。这更加坚定了我持续把德育融入生活的信念。道德是可以感染和传递的,道德的种子需要用心呵护,想让它植根在学生的心中,就要让它体现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德不孤,必有邻。”德育自古以来就被放在教育的首位,如今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现在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教育在知识传授上有了很多新方法、新途径,但切莫让教育传授了知识却寒了人心。我们要重视生活小事中蕴含的德育价值。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可以让道德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抹红。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青山小学)
《道德经》有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也许,德育缺少的是把它的内涵融于生活中的小事,德育只有环绕在学生身边,渗透进每一件小事中,才能发挥它的影响力。
曾经,我有个政治学专业的同事,是三年级班主任。教室的前门经常会被学生摔响,于是她定下一个规矩:没有做到轻声关门的同学,都要对门说十句“对不起”,再加上九十度的鞠躬。她解释道:万物皆有生命,门也是会疼的。就这样,轻声关门成了一种习惯,孩子们也都认可这样的约定,并且互相监督。有一次,门窗都开着,但没有用砖头抵住门,一阵大风过后,门马上就要关闭了,孩子们睁大了眼睛,脑海中浮现出门被狠狠地甩过去的景象。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靠门最近的一个男孩冲了上去,稳稳地把门关上了,紧接着,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而且,她班的学生相比其他班学生也更有礼貌,见到学校里的老师,都会主动问好。一种文明礼仪悄然在班级中形成,已经成了一种自觉的行为。
同事的这种做法让我感触颇深。门本无生命,何来疼痛之说?给门道歉,这种看似幼稚滑稽的做法,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重视。这让我想到了元代大学者许衡不盲目跟从行人摘梨的故事。“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体现的是许衡坚守内心道义的那份执着。让学生在心中厚植道德之苗,正需要从这样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做起。
任教一年级时,我发现仅仅对学生喊道德仁义的口号是没有用的,要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帮助他们理解道德的内涵和力量。一年级的小孩子有太多力不能及的事,他们常常显得很无助,我们恰恰可以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他们在心中竖起道德的旗帜。
孩子们力气太小,经常拧不开自己的水杯盖。于是每到午饭时刻,就有学生找我帮忙。有的学生会在我帮忙开盖之后说声“谢谢”,有的学生却从来没有这种意识,拿过水杯扭头就走。那天,我乘机表扬了其中一个女孩的礼貌行为,先是赞赏她在得到别人的帮助时会主动道谢,又表扬她在与老师分别时会礼貌道别。于是孩子们纷纷效仿,礼貌道谢和道别的人越来越多。放学路上,有的学生会在上车之前不停地回头说“老师再见”,直到自己踏进校车。我顿时心生暖意,因为我知道,文明用语的种子已经播在学生的心中了。
開学第一天,有一大半学生不会开书包柜,他们理所当然地找我来帮忙,我一一示范后为他们打开了书包柜。后来有几个学生开始向我展示自己熟练打开书包柜的技能,我就把帮助其他同学开书包柜的任务交给了他们。果然,那些学生在得到我的鼓励之后,都很乐意帮助其他同学。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会了开书包柜,越来越多的“小志愿者”不求回报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有的学生给没带水杯的同学分享自己的水杯,有的学生帮人拧杯盖,有的学生帮人收伞……团结友爱之风也开始刮起来。
我曾经在“抖音”中看到一则视频,有幼儿园测试孩子们能否主动捡起倒在教室门口的卫生工具,大部分孩子对这样的情况视而不见,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这是自己的义务,尽管这不过是举手之劳。看完视频,我原本只是感慨了须臾,并没有打算用来测试自己班上的学生,但恰恰就在无意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那天上体育课前,我说拿好跳绳准备排队。铃声响起后,学生涌向门口,争先恐后地出门排队,不小心把门口的扫把推倒在地上。前面的十几个学生都视而不见,没有一个人主动把它捡起来,我有些失望。直到小峰弯下腰的那一瞬间,我才发现,平日里最热爱劳动的那个学生,竟然有这种意识。小峰和另外两个学生被我安排了拖走廊的任务之后,他们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团结的小团体。每天吃完午饭之后,他们都会自觉地拿起扫把、拖把,开始各自的工作。这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源于内心的责任和担当意识。
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早上,我来到教室门前,看到光滑的地面,才发现他们三个已经在我来之前把地面打扫干净了。再看屋子里,学生扫地、拖地、擦窗台井然有序,而其他班级都没有行动。我问道:“是哪位老师叫你们打扫卫生的?”学生齐声答道:“是喇叭里说的!”我有些感动,这么小的孩子,竟然在没有教师组织的情况下热火朝天地进行大扫除。这更加坚定了我持续把德育融入生活的信念。道德是可以感染和传递的,道德的种子需要用心呵护,想让它植根在学生的心中,就要让它体现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德不孤,必有邻。”德育自古以来就被放在教育的首位,如今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现在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教育在知识传授上有了很多新方法、新途径,但切莫让教育传授了知识却寒了人心。我们要重视生活小事中蕴含的德育价值。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可以让道德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抹红。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青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