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易筋经相传为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所创。“易”是变易、改变的意思,“筋”指筋骨、肌肉,“经”为方法。顾名思义,“易筋经”就是通过锻炼来强筋坚骨、祛病延年的方法。该功法重视姿势、呼吸与意念的锻炼,按人体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之运行进行练习,坚持锻炼,可以养心安神,疏通经络,培补元气,调和气血,强健筋骨,属中医气功中的上乘功法。
第一节 韦驮献杵势
歌诀: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
1.调身
①左腿向左横跨一步,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脚平行或呈外八字均可),两手自然下垂,头端正,两目半开半合,平视前方,舌抵上腭,松肩垂肘,含胸拔背,收腹松胯,膝松微屈,足掌踏实,全身放松。(图1)
②两手缓慢翻转为掌心向后,慢慢地向前、向上抬起与肩平逐渐变为立掌向胸前靠拢,两掌心相对,缓缓屈肘。(图2)
③两拇指少商穴轻轻接触,合十当胸,指尖向上,松肩沉肘。(图3)
2.调息
做动作①时自然呼吸,逐渐使呼吸缓、慢、深、细、匀、长,调息3~6次。
做动作②③时深吸气。
做动作③时姿势定位后开始呼气,然后逐渐变为腹式呼吸,在自然的基础上使呼吸缓、慢、深、细、匀、长,调息3~6次。
3.调心
练调身①时心境澄清,神意内敛。
练调身②时,意念专注于动作、姿势。
练调身③时,自觉全身气脉流动后,意念随呼吸在吸气时导引气从指尖而出,进入鼻内,下沉丹田。呼气时,意念气从下丹田上胸,循手三阴经入掌贯指。
4.操作提示
动作宜缓慢,配合柔和的自然呼吸,目光注视前方,视而不见。曲腕立掌稍用力。意念要淡,似有若无。
第二节 横担降魔杵
歌诀:足趾柱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1.调身
①接上势,两掌慢慢向左右分开,至肩肘腕平,掌心向下,成“一”字形,同时足跟微微抬起,脚尖点地(功夫深了只用拇趾点地)。(图4)
②凝神贯注前方,含胸拔背,收腹松胯,舌抵上腭。
2.调息
练①势时自然呼吸。
练②势时用腹式呼吸。
3.调心
练①势时,随着动作意念自然集中于两掌内劳宫穴及足趾部。
练②势时,在吸气时意念集中于劳宫,呼气时意念集中于足拇趾大敦穴。
4.操作提示
足跟抬起,脚尖点地时要保持身体平衡,可将脚趾分开后再抬脚跟。
第三节 掌托天门
歌诀: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着地立身端,身周腿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舌下生津将腭抵,鼻中调息将心安,两拳缓缓收回处,用力还将挟重看。
第五节 倒拽九牛尾
歌诀:两腿前弓后箭,小腹运气空松,用意存于两膀,擒拿内视双瞳。
1.调身
①接上势。右手从腰眼离开,微向下垂,顺势变成阴掌向右前方抄去,至与肩相平,五指撮拢成“擒拿手”状,腕微屈,指尖朝上向外,劲蓄袖底。同时右腿跨前弯曲,左腿伸直,成前弓后箭步。左手也同时放下,向左后方抄去。(图9) ②右手与额同高,左手与左前腿成15度。(图9)
③右脚不动,左脚向左前方跨出换为左弓右箭步,左手反折抄向左前方,右手收回伸向右后方,动作要领同前。(图10)
2.调息
练①势时自然呼吸。
练②势时可用鼻吸口呼法。
练③势时呼吸与①②势类同。
3.调心
练①势时专注于动作和姿势。
练②势时意想两手拉成一条线,似拽牛尾巴之状。吸气时,两眼内视前伸之手,向后倒拽;呼气时,两眼内视后伸之手,向前顺牵。
练③势时意念与①②势类同。
4.操作提示
前牵后拽时,与少腹丹田的气运开合相应运动着,两腿和腰、背、肩、肘等身段各部,亦都随着倒拽和前牵相应地颤动。如此反复操作3~5次。
第六节 出爪亮翅
歌诀:挺身兼怒目,推窗望月来,排山还海汐,随息七徘徊。
1.调身
①接上势,借前手向后倒拽之势,前腿后收,两脚并拢,两手收回,掌指翘立笔直,掌心向外,变成“排山掌”,放于胸胁部待势。(图11)
②右手放下,反手提起,以手背贴于两肩胛间。同时左手提至脑后,用掌心贴在玉枕关,手指轻轻压拉右耳。左腋张开,右腋紧闭。(图14)
2.调息
练①势时肢体运动过程中自然呼吸,定势后,采用鼻吸鼻呼腹式呼吸。
练②势时呼吸同①势。
3.调心
练①势时上肢运动过程中,意念专注于动作和姿势。
定势后,吸气时,意念集中在抱头攀耳之手的肘尖,微微拔牵,头颈同时与掌相应地运动。呼气时意念集中在贴于背部手背的外劳宫穴,气沉丹田。
4.操作提示
左右反复6~7次。
第八节 三盘落地
歌诀:上腭抵尖舌,张眸又咬牙。开档骑马式,双手按兼拿,两掌翻阳起,千斤仿佛加,口呼鼻吸气,蹲足莫稍斜。
1.调身
①接上势。两手向左右平伸,肩肘腕相平,成“一”字形,掌心向下,同时左足向左跨一大步,两脚的距离大约二尺五寸(人高矮不同,可略大或略小些)。(图15)
②两膝弯曲慢慢下蹲成骑马档势,含胸拔背,至大腿与小腿成90度为标准。两腿下蹲的同时,两阴掌亦缓缓下按,按压至与膝相平为止。动作缓慢,稳稳用力,舌抵上腭,两眼睁大。(图16)
③将下按之掌翻转为阳掌,如托重物之状,随两腿的慢慢伸直一起上升,与胸相平为止。(图17)④反复操作3~5次。
2.调息
练①势时自然呼吸。
练②势时以口呼气。
练③势时以鼻吸气,气沉丹田。
3.调心
意念集中于两手掌。上升时意念两手像托拿沉重的东西。
4.操作提示
下蹲时,松腰、裹臀,两掌如负重物;起身时,两掌如托千斤重物。年老和体弱者下蹲深度可灵活掌握,年轻体健者可半蹲或全蹲。下蹲与起身时,上体始终保持正直,不应前俯或后仰。瞪眼闭口时,舌抵上腭,身体中正安舒。
第九节 青龙探爪
歌诀:青龙探爪,左从右出,左掌纠行,踡傍胁部,右爪乘风,云门左露,气周肩背,扭腰转腹,调息微嘘,龙降虎伏。
1.调身
①接上势。左脚向内收回,至与肩等宽待势。(图18)
②左手翻掌向下,变成阴掌“龙探爪”(五个手指的末节指间关节屈曲,掌心空而圆),用腰之劲运动,左肘尖领先,向左后方缩去;同时右掌也翻转向下,变成阴掌“龙探爪”,借左掌后伸的姿势,右掌如乘风破浪一般朝左侧面探爪。将左期门穴、云门穴放开,右边的期门穴、云门穴闭着。随着左掌后缩,右掌左探,腰部、腹部相应地扭转,同时要放得很松,才能将“带脉”锻炼得柔韧如丝,松紧合度。(图19)
③左探爪做完,再向右缩、右探:向左右探爪时,要同时微微发出“嘘”音相配合。头颈亦跟随左探、右探动作转动。(图20) 2.调息
用鼻吸口呼法。左缩左探或右缩右探的过程中吸气,缩探至尽处,呼气,口念“嘘”字。
3.调心
左缩左探或右缩右探的过程中,将吸入的气缓缓送入丹田,手指末节指间关节轻轻一抓时,意念集中于两手掌。
4.操作提示
伸臂探“爪”,下按划弧,力注肩背,动作自然、协调,一气呵成。目随“爪”走,意存“爪”心。年老和体弱者前俯下按或划弧时,可根据自身状况调整幅度。
第十节 卧虎扑食
歌诀:两足分蹲身似倾,左弓右箭腿相更,昂头胸做探前势,翘尾朝天掉换行,呼吸调匀均出入,指尖着地赖支撑,还将腰背偃低下,顺势收身复立平。
1.调身
①接上势。随即抬起右脚,向右前方跨进一步,成右弓左箭步,同时两手向前,五指着地,掌心悬空(初练可用整个手掌着地),头向上略抬。(图21)
②先做一个俯卧撑,再下俯,臀部慢慢向后收,两目平视,腰部放松,似虎扑食之准备动作。(图22)
③头昂起,前胸以低势(约离地4寸),头、腰、臀、四肢呈波浪形向前运动,似向前扑食之状,目视前方。至前臂呈垂直时,胸稍停,再收回。如此反复3~5次,最后还原成右弓左箭步。
④做完收回站起,再以同法变左弓右箭步,照前法做足次数,还原成弓箭步后,站立成中档(两脚与肩等宽)。(图23)
2.调息
呼吸用鼻吸口呼法,撑起、后缩吸气;下俯、前冲呼气。
3.调心
两手扶地,变前弓后箭步时,用意调匀呼吸。意念凝注前方,有向前扑捉之感。
4.操作提示
用躯干的蛹动带动双手前扑绕环。抬头、瞪目时,力达指尖,腰背部成反弓形。年老和体弱者可根据自身状况调整动作幅度。
第十一节 打躬击鼓
歌诀:两掌持后脑,躬腰至膝前,头垂探胯下,口紧咬牙关,舌尖微抵腭,两肘对手弯,按耳鸣天鼓,八音奏管弦。
1.姿势
①接上势,两脚与肩宽,站立正直,待势。(图24)
②两手抱头,掌心按耳,两掌的中指尖微微接触,指头贴在“玉枕关”处。两肘屈曲,肘与肩平行。摆好姿势后,食指击打“玉枕关”频频敲击,耳中发出“隆隆”的响声,称之为“鸣天鼓”。(图25)
③鸣天鼓之后,双手抱头,慢慢俯身弯腰,将头向两膝的空当中间弯垂下去,以不能再垂弯为度,两腿挺直,腰胯放松,舌抵上腭,咬紧牙关,两目从胯裆中观看身后的天际。(图26)
④随即慢慢直立起来,还原全身笔直的架子,再度“鸣天鼓”与下弯。反复做3~5次。然后站立正直接下势。
2.调息
用鼻吸鼻呼法,在弯腰、直立过程中慢慢地微闭口呼吸(久练后可闭住呼吸,直立起来)。
3.调心
弯腰时意注丹田,直立时意注两手掌。
4.操作提示
身体前俯弯腰时,动作要缓慢,量力而行,动作不可过猛。患有脑血管病者慎做此势。
第十二节 掉尾摇头
歌诀:膝直膀伸,推手及地,瞪目摇头,宁神一志,直起顿足,伸肱直臂,左右七次,功课完毕,祛病延年,无上三昧。
1.调身
①接上势,将两手从脑后向正前方推出去,使两臂伸直,与肩相平,掌心向下。(图27)
②将两掌十指交叉扣起,掌心向地,慢慢向胸前收拢,至与胸两拳远时,弯腰,随即慢慢下推及地,两腿挺直。仍保持弯腰姿势,再向前、左、右各推一下,头亦随之摇摆。(图28)
③再缓缓伸腰,两掌同时上提,双掌松开。(图29)
操作提示:向下弯腰时量力而行,两掌不能及地也可。患有脑血管病者慎做此势。
2.调息
自然呼吸。
3.调心
在推掌及地时意念集中在两掌心,直立时意念集中于鼻尖。
4.操作提示
转头扭臀时,头与臀部做相向运动。高血压、颈椎病患者和年老体弱者,头部动作应小而轻缓。另外,应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身体前屈和臀部扭动的幅度和次数。配合动作,自然呼吸,意念专一。
第十三节 收功势
1.调身
①接上势,两手竖掌向前推出,两脚跟微微提起,前脚掌着地。(图30)
②两手掌逐渐向外翻,至肩、肘、腕平时,掌心向外,画弧向两侧,翻掌提至腋下,掌心向上,两脚跟同时落地,脚掌提起。(图31)
③然后再推出,反复共7次。
④最后恢复至第一式韦驮献杵势收功。(图32)
2.调息
练动作①势时自然呼气。
练动作②势时自然吸气。
3.调心
练动作①②势时意念专注于动作姿势。
练动作④势时意想自身之气与天地分离,收归自身,下沉丹田。
第一节 韦驮献杵势
歌诀: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
1.调身
①左腿向左横跨一步,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脚平行或呈外八字均可),两手自然下垂,头端正,两目半开半合,平视前方,舌抵上腭,松肩垂肘,含胸拔背,收腹松胯,膝松微屈,足掌踏实,全身放松。(图1)
②两手缓慢翻转为掌心向后,慢慢地向前、向上抬起与肩平逐渐变为立掌向胸前靠拢,两掌心相对,缓缓屈肘。(图2)
③两拇指少商穴轻轻接触,合十当胸,指尖向上,松肩沉肘。(图3)
2.调息
做动作①时自然呼吸,逐渐使呼吸缓、慢、深、细、匀、长,调息3~6次。
做动作②③时深吸气。
做动作③时姿势定位后开始呼气,然后逐渐变为腹式呼吸,在自然的基础上使呼吸缓、慢、深、细、匀、长,调息3~6次。
3.调心
练调身①时心境澄清,神意内敛。
练调身②时,意念专注于动作、姿势。
练调身③时,自觉全身气脉流动后,意念随呼吸在吸气时导引气从指尖而出,进入鼻内,下沉丹田。呼气时,意念气从下丹田上胸,循手三阴经入掌贯指。
4.操作提示
动作宜缓慢,配合柔和的自然呼吸,目光注视前方,视而不见。曲腕立掌稍用力。意念要淡,似有若无。
第二节 横担降魔杵
歌诀:足趾柱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1.调身
①接上势,两掌慢慢向左右分开,至肩肘腕平,掌心向下,成“一”字形,同时足跟微微抬起,脚尖点地(功夫深了只用拇趾点地)。(图4)
②凝神贯注前方,含胸拔背,收腹松胯,舌抵上腭。
2.调息
练①势时自然呼吸。
练②势时用腹式呼吸。
3.调心
练①势时,随着动作意念自然集中于两掌内劳宫穴及足趾部。
练②势时,在吸气时意念集中于劳宫,呼气时意念集中于足拇趾大敦穴。
4.操作提示
足跟抬起,脚尖点地时要保持身体平衡,可将脚趾分开后再抬脚跟。
第三节 掌托天门
歌诀: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着地立身端,身周腿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舌下生津将腭抵,鼻中调息将心安,两拳缓缓收回处,用力还将挟重看。
第五节 倒拽九牛尾
歌诀:两腿前弓后箭,小腹运气空松,用意存于两膀,擒拿内视双瞳。
1.调身
①接上势。右手从腰眼离开,微向下垂,顺势变成阴掌向右前方抄去,至与肩相平,五指撮拢成“擒拿手”状,腕微屈,指尖朝上向外,劲蓄袖底。同时右腿跨前弯曲,左腿伸直,成前弓后箭步。左手也同时放下,向左后方抄去。(图9) ②右手与额同高,左手与左前腿成15度。(图9)
③右脚不动,左脚向左前方跨出换为左弓右箭步,左手反折抄向左前方,右手收回伸向右后方,动作要领同前。(图10)
2.调息
练①势时自然呼吸。
练②势时可用鼻吸口呼法。
练③势时呼吸与①②势类同。
3.调心
练①势时专注于动作和姿势。
练②势时意想两手拉成一条线,似拽牛尾巴之状。吸气时,两眼内视前伸之手,向后倒拽;呼气时,两眼内视后伸之手,向前顺牵。
练③势时意念与①②势类同。
4.操作提示
前牵后拽时,与少腹丹田的气运开合相应运动着,两腿和腰、背、肩、肘等身段各部,亦都随着倒拽和前牵相应地颤动。如此反复操作3~5次。
第六节 出爪亮翅
歌诀:挺身兼怒目,推窗望月来,排山还海汐,随息七徘徊。
1.调身
①接上势,借前手向后倒拽之势,前腿后收,两脚并拢,两手收回,掌指翘立笔直,掌心向外,变成“排山掌”,放于胸胁部待势。(图11)
②右手放下,反手提起,以手背贴于两肩胛间。同时左手提至脑后,用掌心贴在玉枕关,手指轻轻压拉右耳。左腋张开,右腋紧闭。(图14)
2.调息
练①势时肢体运动过程中自然呼吸,定势后,采用鼻吸鼻呼腹式呼吸。
练②势时呼吸同①势。
3.调心
练①势时上肢运动过程中,意念专注于动作和姿势。
定势后,吸气时,意念集中在抱头攀耳之手的肘尖,微微拔牵,头颈同时与掌相应地运动。呼气时意念集中在贴于背部手背的外劳宫穴,气沉丹田。
4.操作提示
左右反复6~7次。
第八节 三盘落地
歌诀:上腭抵尖舌,张眸又咬牙。开档骑马式,双手按兼拿,两掌翻阳起,千斤仿佛加,口呼鼻吸气,蹲足莫稍斜。
1.调身
①接上势。两手向左右平伸,肩肘腕相平,成“一”字形,掌心向下,同时左足向左跨一大步,两脚的距离大约二尺五寸(人高矮不同,可略大或略小些)。(图15)
②两膝弯曲慢慢下蹲成骑马档势,含胸拔背,至大腿与小腿成90度为标准。两腿下蹲的同时,两阴掌亦缓缓下按,按压至与膝相平为止。动作缓慢,稳稳用力,舌抵上腭,两眼睁大。(图16)
③将下按之掌翻转为阳掌,如托重物之状,随两腿的慢慢伸直一起上升,与胸相平为止。(图17)④反复操作3~5次。
2.调息
练①势时自然呼吸。
练②势时以口呼气。
练③势时以鼻吸气,气沉丹田。
3.调心
意念集中于两手掌。上升时意念两手像托拿沉重的东西。
4.操作提示
下蹲时,松腰、裹臀,两掌如负重物;起身时,两掌如托千斤重物。年老和体弱者下蹲深度可灵活掌握,年轻体健者可半蹲或全蹲。下蹲与起身时,上体始终保持正直,不应前俯或后仰。瞪眼闭口时,舌抵上腭,身体中正安舒。
第九节 青龙探爪
歌诀:青龙探爪,左从右出,左掌纠行,踡傍胁部,右爪乘风,云门左露,气周肩背,扭腰转腹,调息微嘘,龙降虎伏。
1.调身
①接上势。左脚向内收回,至与肩等宽待势。(图18)
②左手翻掌向下,变成阴掌“龙探爪”(五个手指的末节指间关节屈曲,掌心空而圆),用腰之劲运动,左肘尖领先,向左后方缩去;同时右掌也翻转向下,变成阴掌“龙探爪”,借左掌后伸的姿势,右掌如乘风破浪一般朝左侧面探爪。将左期门穴、云门穴放开,右边的期门穴、云门穴闭着。随着左掌后缩,右掌左探,腰部、腹部相应地扭转,同时要放得很松,才能将“带脉”锻炼得柔韧如丝,松紧合度。(图19)
③左探爪做完,再向右缩、右探:向左右探爪时,要同时微微发出“嘘”音相配合。头颈亦跟随左探、右探动作转动。(图20) 2.调息
用鼻吸口呼法。左缩左探或右缩右探的过程中吸气,缩探至尽处,呼气,口念“嘘”字。
3.调心
左缩左探或右缩右探的过程中,将吸入的气缓缓送入丹田,手指末节指间关节轻轻一抓时,意念集中于两手掌。
4.操作提示
伸臂探“爪”,下按划弧,力注肩背,动作自然、协调,一气呵成。目随“爪”走,意存“爪”心。年老和体弱者前俯下按或划弧时,可根据自身状况调整幅度。
第十节 卧虎扑食
歌诀:两足分蹲身似倾,左弓右箭腿相更,昂头胸做探前势,翘尾朝天掉换行,呼吸调匀均出入,指尖着地赖支撑,还将腰背偃低下,顺势收身复立平。
1.调身
①接上势。随即抬起右脚,向右前方跨进一步,成右弓左箭步,同时两手向前,五指着地,掌心悬空(初练可用整个手掌着地),头向上略抬。(图21)
②先做一个俯卧撑,再下俯,臀部慢慢向后收,两目平视,腰部放松,似虎扑食之准备动作。(图22)
③头昂起,前胸以低势(约离地4寸),头、腰、臀、四肢呈波浪形向前运动,似向前扑食之状,目视前方。至前臂呈垂直时,胸稍停,再收回。如此反复3~5次,最后还原成右弓左箭步。
④做完收回站起,再以同法变左弓右箭步,照前法做足次数,还原成弓箭步后,站立成中档(两脚与肩等宽)。(图23)
2.调息
呼吸用鼻吸口呼法,撑起、后缩吸气;下俯、前冲呼气。
3.调心
两手扶地,变前弓后箭步时,用意调匀呼吸。意念凝注前方,有向前扑捉之感。
4.操作提示
用躯干的蛹动带动双手前扑绕环。抬头、瞪目时,力达指尖,腰背部成反弓形。年老和体弱者可根据自身状况调整动作幅度。
第十一节 打躬击鼓
歌诀:两掌持后脑,躬腰至膝前,头垂探胯下,口紧咬牙关,舌尖微抵腭,两肘对手弯,按耳鸣天鼓,八音奏管弦。
1.姿势
①接上势,两脚与肩宽,站立正直,待势。(图24)
②两手抱头,掌心按耳,两掌的中指尖微微接触,指头贴在“玉枕关”处。两肘屈曲,肘与肩平行。摆好姿势后,食指击打“玉枕关”频频敲击,耳中发出“隆隆”的响声,称之为“鸣天鼓”。(图25)
③鸣天鼓之后,双手抱头,慢慢俯身弯腰,将头向两膝的空当中间弯垂下去,以不能再垂弯为度,两腿挺直,腰胯放松,舌抵上腭,咬紧牙关,两目从胯裆中观看身后的天际。(图26)
④随即慢慢直立起来,还原全身笔直的架子,再度“鸣天鼓”与下弯。反复做3~5次。然后站立正直接下势。
2.调息
用鼻吸鼻呼法,在弯腰、直立过程中慢慢地微闭口呼吸(久练后可闭住呼吸,直立起来)。
3.调心
弯腰时意注丹田,直立时意注两手掌。
4.操作提示
身体前俯弯腰时,动作要缓慢,量力而行,动作不可过猛。患有脑血管病者慎做此势。
第十二节 掉尾摇头
歌诀:膝直膀伸,推手及地,瞪目摇头,宁神一志,直起顿足,伸肱直臂,左右七次,功课完毕,祛病延年,无上三昧。
1.调身
①接上势,将两手从脑后向正前方推出去,使两臂伸直,与肩相平,掌心向下。(图27)
②将两掌十指交叉扣起,掌心向地,慢慢向胸前收拢,至与胸两拳远时,弯腰,随即慢慢下推及地,两腿挺直。仍保持弯腰姿势,再向前、左、右各推一下,头亦随之摇摆。(图28)
③再缓缓伸腰,两掌同时上提,双掌松开。(图29)
操作提示:向下弯腰时量力而行,两掌不能及地也可。患有脑血管病者慎做此势。
2.调息
自然呼吸。
3.调心
在推掌及地时意念集中在两掌心,直立时意念集中于鼻尖。
4.操作提示
转头扭臀时,头与臀部做相向运动。高血压、颈椎病患者和年老体弱者,头部动作应小而轻缓。另外,应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身体前屈和臀部扭动的幅度和次数。配合动作,自然呼吸,意念专一。
第十三节 收功势
1.调身
①接上势,两手竖掌向前推出,两脚跟微微提起,前脚掌着地。(图30)
②两手掌逐渐向外翻,至肩、肘、腕平时,掌心向外,画弧向两侧,翻掌提至腋下,掌心向上,两脚跟同时落地,脚掌提起。(图31)
③然后再推出,反复共7次。
④最后恢复至第一式韦驮献杵势收功。(图32)
2.调息
练动作①势时自然呼气。
练动作②势时自然吸气。
3.调心
练动作①②势时意念专注于动作姿势。
练动作④势时意想自身之气与天地分离,收归自身,下沉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