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的精品课程数字化平台建设,应该立足于以完善和提升学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基础,找准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着力点,以推进教学信息化应用为核心,服务实践性教学和实训,建设独具特色的精品课程数字化平台。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平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9-0124-01
随着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打造精品课程数字化平台,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已经成为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精品课程数字化平台建设不同于基础设施建设,软件系统辅助工作的身份决定了其只能随着具体的教学管理活动的变化而变化,否则就会在正常的教育教学中造成阻碍和误导,甚至是混乱。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精品课程数字化平台建设,应该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层层落实、注重实效、适度超前”的原则,以完善和提升学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基础,以数据交换平台、应用系统建设、教学数字资源建设为重点,以推进教学信息化应用为核心,最终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精品课程数字化平台。
一、找准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着力点
1.解决两个“标准化”。一是教学内容标准化,采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二是开发技术标准化,从共享使用的需求出发,构建完整的标准体系,通过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提升重点专业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2.做好新型有效的教学设计。在精品課程数字化资源建设的背后,应该充分体现现代教学策略,要符合中职生的认知规律,从激发职业兴趣角度考量,将工作任务转变为教学任务,将企业案例引入教学,教学内容设计项目化,寻找特色培养和训练模式,让学生很容易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角色转换。
3.整合资源支持“学”。科学融合现代教学理念,在设计信息资源时,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重点支持“学”,而非重点支持“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协作学习,加入交互方式,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例如,我校以创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为载体,在数控、汽修、机电、计算机等四个重点建设专业积极尝试探索仿真实训操作软件开发,逐步推进数字化仿真实训教室建设,应用信息技术创设虚拟现实场景的实训环境,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实践教学新模式,这些全部纳入课题研究。
4.建立精品课程资源库。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网络课程,与之相配套或独立存在的电子教案,基于工作过程的虚拟仿真实训单元,生产流程模拟软件,以及名师名课音像制品等。资源类型和表现形式以网络课程为主体框架,具体形式由课题研究单位根据课程内容特点确定。根据专业情况,每个专业需要研究开发1—3门专业课程。
5.建立专业群落网站。在特定产业对应的专业群落,收集、发布和共享该产业升级、相关企业经营、职业岗位变化、技术进步和工艺革新等方面的国内外前沿信息,为本类型学校的专业调整、课程改革和教材应用创新提供信息支持。
二、推动教改创新,服务实践性教学和实训
1.有效引领专业品牌建设。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为专业课程建设树立典范,带动专业品牌建设,并带动专业群的共同发展。近年来,我校有12门课程被评为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根据企业生产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来实施教学,创新专业教学环境,真正做到专业教学模式与企业的生产实际对接,建立规范的具有中职专业特色的适应现代化生产技术发展趋势和岗位能力变化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使重点专业在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教学内容、队伍建设、评价模式等方面领先发展。
2.有效提高专业信息化水平。我校加强精品课程数字化平台建设,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实训仿真软件,开发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仿真技术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建成远程教学培训管理平台。为有效提升学校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水平,我们投资300多万元建设了虚拟仿真演示中心,并自主研发了数字化工厂、现代物流等教学实训系统。
3.为突破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和企业培训的瓶颈寻找有效途径。依托行业和企业,“校企双需,互动有效”,探索信息化背景下现代企业操作工的培养模式,建立实训仿真教学环境,经历现代化仿真系统的训练后,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处理各种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能力,极大地缩短了操作人员进入企业后的岗位技能培训周期。
4.合作共享提高社会服务能力。通过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合作研发,得到高水平的精品课程资源,全面提升专业教学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开展提高高级工、技师职业知识和技能的社会培训,在成年人的择业培训、转移培训和技能提高培训中发挥积极作用,形成了以为区域经济建设和各类人才培养服务为目标的新格局。
我校在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存在不少困难。例如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们认为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应以上级主管部门为主导,分工协作,资源共享,才能确保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的高水平开发,低成本运作,高效益应用。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平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9-0124-01
随着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打造精品课程数字化平台,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已经成为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精品课程数字化平台建设不同于基础设施建设,软件系统辅助工作的身份决定了其只能随着具体的教学管理活动的变化而变化,否则就会在正常的教育教学中造成阻碍和误导,甚至是混乱。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精品课程数字化平台建设,应该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层层落实、注重实效、适度超前”的原则,以完善和提升学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基础,以数据交换平台、应用系统建设、教学数字资源建设为重点,以推进教学信息化应用为核心,最终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精品课程数字化平台。
一、找准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着力点
1.解决两个“标准化”。一是教学内容标准化,采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二是开发技术标准化,从共享使用的需求出发,构建完整的标准体系,通过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提升重点专业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2.做好新型有效的教学设计。在精品課程数字化资源建设的背后,应该充分体现现代教学策略,要符合中职生的认知规律,从激发职业兴趣角度考量,将工作任务转变为教学任务,将企业案例引入教学,教学内容设计项目化,寻找特色培养和训练模式,让学生很容易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角色转换。
3.整合资源支持“学”。科学融合现代教学理念,在设计信息资源时,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重点支持“学”,而非重点支持“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协作学习,加入交互方式,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例如,我校以创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为载体,在数控、汽修、机电、计算机等四个重点建设专业积极尝试探索仿真实训操作软件开发,逐步推进数字化仿真实训教室建设,应用信息技术创设虚拟现实场景的实训环境,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实践教学新模式,这些全部纳入课题研究。
4.建立精品课程资源库。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网络课程,与之相配套或独立存在的电子教案,基于工作过程的虚拟仿真实训单元,生产流程模拟软件,以及名师名课音像制品等。资源类型和表现形式以网络课程为主体框架,具体形式由课题研究单位根据课程内容特点确定。根据专业情况,每个专业需要研究开发1—3门专业课程。
5.建立专业群落网站。在特定产业对应的专业群落,收集、发布和共享该产业升级、相关企业经营、职业岗位变化、技术进步和工艺革新等方面的国内外前沿信息,为本类型学校的专业调整、课程改革和教材应用创新提供信息支持。
二、推动教改创新,服务实践性教学和实训
1.有效引领专业品牌建设。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为专业课程建设树立典范,带动专业品牌建设,并带动专业群的共同发展。近年来,我校有12门课程被评为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根据企业生产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来实施教学,创新专业教学环境,真正做到专业教学模式与企业的生产实际对接,建立规范的具有中职专业特色的适应现代化生产技术发展趋势和岗位能力变化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使重点专业在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教学内容、队伍建设、评价模式等方面领先发展。
2.有效提高专业信息化水平。我校加强精品课程数字化平台建设,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实训仿真软件,开发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仿真技术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建成远程教学培训管理平台。为有效提升学校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水平,我们投资300多万元建设了虚拟仿真演示中心,并自主研发了数字化工厂、现代物流等教学实训系统。
3.为突破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和企业培训的瓶颈寻找有效途径。依托行业和企业,“校企双需,互动有效”,探索信息化背景下现代企业操作工的培养模式,建立实训仿真教学环境,经历现代化仿真系统的训练后,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处理各种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能力,极大地缩短了操作人员进入企业后的岗位技能培训周期。
4.合作共享提高社会服务能力。通过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合作研发,得到高水平的精品课程资源,全面提升专业教学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开展提高高级工、技师职业知识和技能的社会培训,在成年人的择业培训、转移培训和技能提高培训中发挥积极作用,形成了以为区域经济建设和各类人才培养服务为目标的新格局。
我校在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存在不少困难。例如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们认为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应以上级主管部门为主导,分工协作,资源共享,才能确保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的高水平开发,低成本运作,高效益应用。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