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记》中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喻,就是强调教学重在启发诱导,启发学生思路,使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更好地获取新知识。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点拨引导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课堂文本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思维、开启学生智慧、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夯实语文素养的综合性艺术。那么,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启发引导来引领语文课堂走向高效呢?
一、循序渐进法
所谓“循序渐进”,就是尊重学生思维发展规律,依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比如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因到果等,对有关概念或问题进行逐层推入式地解读。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相关概念或问题形成清晰而完整的认识。
在教学《五柳先生传》时,为引导学生理解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精神品质,我和学生有以下对话——
师:五柳先生的生活环境怎么样?
生:先生住的环境很糟糕——“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师:(插话)这就叫“家徒四壁”。
生:吃的穿的也不好——“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师(插话)这就叫“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同学们,一个“家徒四壁、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人,用课文里的一个字来概括他的生活环境,那就是——
生:“贫”!
师:那么,在这样恶劣的生活环境下,五柳先生又是如何面对的呢?
生:他依然一副安然自若的样子——“晏如也”。
师:这就叫“安贫”。同学们再看看课文,五柳先生只是在贫窘的生活中能安之若素吗?我们是否可以把这种行为理解成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生:不能,因为五柳先生是有自己的精神追求的,比如他“好读书”、还喜欢“著文章”。
师:“读书”、“写文章”,其目的都是为了追求心中的“道”,而他在“求道”的过程中,心态又是如何的呢?
生:他很开心,读书一有所得就会“欣然忘食”,写文章是为了“自娱”,并且能从中“忘怀得失”,看得出来,他是很享受自己的“求道”时光的。
师:这就叫“乐道”!现在你们理解什么叫“安贫乐道”了吗?
生:“安贫乐道”首先要有自己的精神信仰,并且在追求自己的信仰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快乐,还有就是,这样的信仰能让一个人即使在贫贱困苦的生活中也能安之若素。
通过由表及里的顺序,逐步解释了“安贫”和“乐道”的字面义及“安贫乐道”的引申义,在疏通文字的同时也让学生对五柳先生的精神面貌和“安贫乐道”一词有了更为完整明确的理解。
二、设置陷阱法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有一个经典实验“饿猫开迷笼”:实验中的小猫通过不断尝试、犯错,最终学会了开启笼门。教师在教学中,有时故意设计一些颇具迷惑性的错误,在学生理解的盲区、误区上布设“陷阱”,让学生先掉进“陷阱”,先吃“一堑”,从错误中汲取经验、厘清概念,从而再长“一智”,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程度,提高课堂效率。
如《狼》这一课,要求学生翻译“其一犬坐于前”这句话,掌握“犬”这个词类活用现象。
生:其中的一只狗坐在前方。
师:逐字对译,看来像没什么问题。可是,有同学发现问题了吗?
生:老师,这篇课文是在讲屠户和狼之间的故事,怎么突然跑出一条狗出来了?而且前文也没有任何交待。
师:是啊,哪来的一条狗呢?同学们想想看,这个“犬”字,应该理解成“狗”吗?
学生通过点拨,知道了“犬”在这里是名词活用为状语,应理解为“像狗一样”,在翻译时掌握了这个文言现象,就不会再犯之前的错误了。
又如《记承天寺夜游》一课,带领学生欣赏苏轼描写月色的句子。
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是在写什么?
生1:写庭院里的积水,还有水中的藻、荇。
生2:还有竹树和柏树。
生3:老师,庭院里怎么会有水呢,那不是池塘了吗?还有松柏也不可能长在水里啊?
师:问得好,再仔细读读这个句子,看有谁能来解答这个问题?
生4:老师,他们漏掉了“如积水空明”的“如”字,是“好像”的意思,是说庭子里好像积了一汪水,并不是真的有水。
生5:还有,这个“盖竹柏影”的“盖”字,我们原来学过,在《童趣》那一课,“盖一癞蛤蟆”,“盖”字作“原来”讲,这里的意思是水中的藻啊、荇啊,并不真的存在,原来是竹树和柏树的倒影。
师:说得真好,既然不是写积水和藻荇,那这里苏轼到底是在写什么呢?联系一下前后文,大家猜猜?
生:从后面这句话看出,应该是写月色。
师:是啊,这明亮皎洁的月色照进庭院,让庭院好像变成一个明晃晃的水晶池。苏轼把自己的错觉写进文章里,让我们也恍惚起了错觉,真以为庭院里积了一汪清澈的水呢!
以上两个案例,都是通过以错误陷阱这种试错训练,充分暴露学生思维的薄弱环节,并引导学生自我诊治,深刻辨析,从“陷阱”中挣扎出来,走出误区,防止学生在易错的问题上重蹈覆辙。
三、曲径通幽法
课堂要吸引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方式上不能总是一成不变。着眼于我们的学习主体,课堂引导不妨多用用“曲问”,以达成错综生姿、曲径通幽之效。所谓“曲问”,即教师灵活设问,言在此而意在彼,使学生的思路拐个弯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有“拾级而上”的愉悦,并藉之有获有悟。
试看钱梦龙老师在执教《愚公移山》时的“曲问”:
师:我们先来熟悉一下这个人物表。大家说说看,这个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
(学生纷纷回答,有的说“90岁”,有的说“90不到”)
师:到底是90,还是90不到? 生(齐声):90不到。
师:不到?从哪里知道?
生:“年且九十”,有一个“且”字。
……
师:……那个遗男有几岁 ?
生:七八岁。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从“龀”字知道。
师:……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爸爸一起移山,他的爸爸肯让他去吗?
(学生一时不能回答,稍一思索,七嘴八舌地说:“他没有爸爸!”)
师:你们怎么知道?
生:他是寡妇的儿——孀妻就是寡妇。
在这个案例中,钱老师不问“且”字怎么解释,而是拐一个弯儿问:“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欲了解学生对“孀妻”的“孀”字的理解情况,问:“他爸爸同意吗?”这种直题“曲问”的方式,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且角度较新,所以才能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留白想象法
顾黄初先生讲过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故事:他做学生的时候,有一次上课,他的老师陈瘦竹先生讲一首唐诗,老先生只讲一个字“好”,接着又讲了两个字“好啊”,再接着又讲了一遍“好啊”,并拍案摇头,沉醉其中。这就算把这首诗讲完了。顾先生说,这就是老师的高妙之处,不言而言,留下空白,到底好在何处,让学生自己去体味、琢磨,去生成,无需老师白费口舌。
从这个鲜活的例子可以看出,教师的责任是激发学生的思考和领悟,而非挤占学生的时间一味去灌输。面对文本,我们给学生的不应是穷尽一切的繁琐的文本解读,而是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鼓励引导他们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和感悟。
特级教师欧阳代娜教《孔乙己》时,就非常巧妙地运用了课堂“留白”这一方法,不着痕迹地将学生情感引领至幽微不言的深处。课将结束,黑板上“孔乙己”三个字赫然在目。教师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说道:“孔乙己就是用这样一双满是污泥的手走了,走了,走出了生活的舞台……”教师一边说一边随手把黑板上的“孔乙己”三个字擦掉了,留下了一片空白。这一教学细节,似乎只是轻轻一个动作,却包含着无穷的潜台词,蕴含着无数的画外音,使学生对人物的悲惨命运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在一片寂静中,却能令人顿觉“满纸江湖,烟波无尽”。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任何眉飞色舞、精辟绝伦的讲解都取代不了学生的内悟。课堂上的留白,是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放飞想象、体验感悟的过程。其核心在于求其空灵,其效果是以期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室里静悄悄,学生集中思维,要珍惜这一重要时刻。”
课堂问题千千万,导答方式也必须灵活机动。导答有路,而无常路,而紧扣文本是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尊重学情是有效导答的关键。只有在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的引导中,引领学生体会“别有幽愁暗恨生”的妙境,带领学生感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才能给学生营造一个思考的氛围,才能在师生对话过程中,促成新知生成和建构。
责任编辑 黄日暖
一、循序渐进法
所谓“循序渐进”,就是尊重学生思维发展规律,依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比如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因到果等,对有关概念或问题进行逐层推入式地解读。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相关概念或问题形成清晰而完整的认识。
在教学《五柳先生传》时,为引导学生理解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精神品质,我和学生有以下对话——
师:五柳先生的生活环境怎么样?
生:先生住的环境很糟糕——“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师:(插话)这就叫“家徒四壁”。
生:吃的穿的也不好——“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师(插话)这就叫“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同学们,一个“家徒四壁、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人,用课文里的一个字来概括他的生活环境,那就是——
生:“贫”!
师:那么,在这样恶劣的生活环境下,五柳先生又是如何面对的呢?
生:他依然一副安然自若的样子——“晏如也”。
师:这就叫“安贫”。同学们再看看课文,五柳先生只是在贫窘的生活中能安之若素吗?我们是否可以把这种行为理解成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生:不能,因为五柳先生是有自己的精神追求的,比如他“好读书”、还喜欢“著文章”。
师:“读书”、“写文章”,其目的都是为了追求心中的“道”,而他在“求道”的过程中,心态又是如何的呢?
生:他很开心,读书一有所得就会“欣然忘食”,写文章是为了“自娱”,并且能从中“忘怀得失”,看得出来,他是很享受自己的“求道”时光的。
师:这就叫“乐道”!现在你们理解什么叫“安贫乐道”了吗?
生:“安贫乐道”首先要有自己的精神信仰,并且在追求自己的信仰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快乐,还有就是,这样的信仰能让一个人即使在贫贱困苦的生活中也能安之若素。
通过由表及里的顺序,逐步解释了“安贫”和“乐道”的字面义及“安贫乐道”的引申义,在疏通文字的同时也让学生对五柳先生的精神面貌和“安贫乐道”一词有了更为完整明确的理解。
二、设置陷阱法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有一个经典实验“饿猫开迷笼”:实验中的小猫通过不断尝试、犯错,最终学会了开启笼门。教师在教学中,有时故意设计一些颇具迷惑性的错误,在学生理解的盲区、误区上布设“陷阱”,让学生先掉进“陷阱”,先吃“一堑”,从错误中汲取经验、厘清概念,从而再长“一智”,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程度,提高课堂效率。
如《狼》这一课,要求学生翻译“其一犬坐于前”这句话,掌握“犬”这个词类活用现象。
生:其中的一只狗坐在前方。
师:逐字对译,看来像没什么问题。可是,有同学发现问题了吗?
生:老师,这篇课文是在讲屠户和狼之间的故事,怎么突然跑出一条狗出来了?而且前文也没有任何交待。
师:是啊,哪来的一条狗呢?同学们想想看,这个“犬”字,应该理解成“狗”吗?
学生通过点拨,知道了“犬”在这里是名词活用为状语,应理解为“像狗一样”,在翻译时掌握了这个文言现象,就不会再犯之前的错误了。
又如《记承天寺夜游》一课,带领学生欣赏苏轼描写月色的句子。
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是在写什么?
生1:写庭院里的积水,还有水中的藻、荇。
生2:还有竹树和柏树。
生3:老师,庭院里怎么会有水呢,那不是池塘了吗?还有松柏也不可能长在水里啊?
师:问得好,再仔细读读这个句子,看有谁能来解答这个问题?
生4:老师,他们漏掉了“如积水空明”的“如”字,是“好像”的意思,是说庭子里好像积了一汪水,并不是真的有水。
生5:还有,这个“盖竹柏影”的“盖”字,我们原来学过,在《童趣》那一课,“盖一癞蛤蟆”,“盖”字作“原来”讲,这里的意思是水中的藻啊、荇啊,并不真的存在,原来是竹树和柏树的倒影。
师:说得真好,既然不是写积水和藻荇,那这里苏轼到底是在写什么呢?联系一下前后文,大家猜猜?
生:从后面这句话看出,应该是写月色。
师:是啊,这明亮皎洁的月色照进庭院,让庭院好像变成一个明晃晃的水晶池。苏轼把自己的错觉写进文章里,让我们也恍惚起了错觉,真以为庭院里积了一汪清澈的水呢!
以上两个案例,都是通过以错误陷阱这种试错训练,充分暴露学生思维的薄弱环节,并引导学生自我诊治,深刻辨析,从“陷阱”中挣扎出来,走出误区,防止学生在易错的问题上重蹈覆辙。
三、曲径通幽法
课堂要吸引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方式上不能总是一成不变。着眼于我们的学习主体,课堂引导不妨多用用“曲问”,以达成错综生姿、曲径通幽之效。所谓“曲问”,即教师灵活设问,言在此而意在彼,使学生的思路拐个弯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有“拾级而上”的愉悦,并藉之有获有悟。
试看钱梦龙老师在执教《愚公移山》时的“曲问”:
师:我们先来熟悉一下这个人物表。大家说说看,这个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
(学生纷纷回答,有的说“90岁”,有的说“90不到”)
师:到底是90,还是90不到? 生(齐声):90不到。
师:不到?从哪里知道?
生:“年且九十”,有一个“且”字。
……
师:……那个遗男有几岁 ?
生:七八岁。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从“龀”字知道。
师:……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爸爸一起移山,他的爸爸肯让他去吗?
(学生一时不能回答,稍一思索,七嘴八舌地说:“他没有爸爸!”)
师:你们怎么知道?
生:他是寡妇的儿——孀妻就是寡妇。
在这个案例中,钱老师不问“且”字怎么解释,而是拐一个弯儿问:“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欲了解学生对“孀妻”的“孀”字的理解情况,问:“他爸爸同意吗?”这种直题“曲问”的方式,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且角度较新,所以才能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留白想象法
顾黄初先生讲过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故事:他做学生的时候,有一次上课,他的老师陈瘦竹先生讲一首唐诗,老先生只讲一个字“好”,接着又讲了两个字“好啊”,再接着又讲了一遍“好啊”,并拍案摇头,沉醉其中。这就算把这首诗讲完了。顾先生说,这就是老师的高妙之处,不言而言,留下空白,到底好在何处,让学生自己去体味、琢磨,去生成,无需老师白费口舌。
从这个鲜活的例子可以看出,教师的责任是激发学生的思考和领悟,而非挤占学生的时间一味去灌输。面对文本,我们给学生的不应是穷尽一切的繁琐的文本解读,而是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鼓励引导他们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和感悟。
特级教师欧阳代娜教《孔乙己》时,就非常巧妙地运用了课堂“留白”这一方法,不着痕迹地将学生情感引领至幽微不言的深处。课将结束,黑板上“孔乙己”三个字赫然在目。教师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说道:“孔乙己就是用这样一双满是污泥的手走了,走了,走出了生活的舞台……”教师一边说一边随手把黑板上的“孔乙己”三个字擦掉了,留下了一片空白。这一教学细节,似乎只是轻轻一个动作,却包含着无穷的潜台词,蕴含着无数的画外音,使学生对人物的悲惨命运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在一片寂静中,却能令人顿觉“满纸江湖,烟波无尽”。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任何眉飞色舞、精辟绝伦的讲解都取代不了学生的内悟。课堂上的留白,是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放飞想象、体验感悟的过程。其核心在于求其空灵,其效果是以期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室里静悄悄,学生集中思维,要珍惜这一重要时刻。”
课堂问题千千万,导答方式也必须灵活机动。导答有路,而无常路,而紧扣文本是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尊重学情是有效导答的关键。只有在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的引导中,引领学生体会“别有幽愁暗恨生”的妙境,带领学生感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才能给学生营造一个思考的氛围,才能在师生对话过程中,促成新知生成和建构。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