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话剧《雷雨》风格特点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WE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雨》是由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此剧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剧中以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三十年的恩怨为主线,不论是家庭秘密还是身世秘密,所有的矛盾都在雷雨之夜爆发,在叙述家庭矛盾纠葛、怒斥封建家庭腐朽顽固的同时,反映了更为深层的社会及时代问题。该剧情节扣人心弦、语言精炼含蓄,人物各具特色,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里程碑。
  其实我是專门看了一遍这部话剧,再来写一下我自己的感触的,首先给我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整个故事线发展的十分的紧密,每个人物特点都非常的鲜明,在那个时期,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自私和黑暗的一面,是不平等的社会里,命运对人残忍的捉弄。后来我又了解到原来在2006年,北京新画面影业公司出品了张艺谋根据《雷雨》改编的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也是以这个题材为背景。
  这部剧作的内容大概是在两个场景、剧中情节发展不到二十四小时内,集中展开了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恩怨情仇。三十年前,当周朴园还是一个涉世未深的青年时,他爱上了女佣梅妈的女儿侍萍,并与她有了两个儿子。但后来为了给他娶一位门当户对的小姐,周家逼得侍萍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大海投河自尽。侍萍母子侥幸被人救起后,侍萍带着二儿子流落他乡,靠做佣人为生,而大儿子周萍被周家留下。侍萍后又嫁与鲁贵并与之生女四凤。周朴园所娶的那位小姐没有为周家生儿育女便去世,周又娶蘩漪,并与之生子周冲。在周朴园封建家长的专制意志下,蘩漪过着枯寂的生活。周经营矿山等现代产业,常年在外,蘩漪便有机会接近周的大儿子周萍,并与之私通。周萍既慑于父亲的威严,又耻于这种乱伦关系,对蘩漪逐渐疏远,并移情于使女四凤。与此同时,周冲也向四凤求爱。蘩漪得知周萍变心后,说服周萍未果。蘩漪找来四凤之母侍萍,要求她将女儿带走。侍萍来到周家,急于把四凤领走,以免重蹈自己当年之覆辙,但又与周朴园不期而遇。此时大海正在周家矿上做工。在作为罢工代表来与周朴园交涉的过程中,与周萍发生争执,结果遭周萍率众殴打。雷电交加之夜,两家人又聚集于周家客厅。周朴园以沉痛的口吻宣布了真相,并令周萍去认母认弟。此时周萍意识到了四凤是自己的妹妹,大海是自己的亲弟弟。四凤羞愧难当,逃出客厅,触电而死,周冲出来寻找四凤也触电而死,周萍开枪自杀,大海出走,侍萍和蘩漪经受不住打击而疯,周朴园则一个人在悲痛中深深忏悔。
  其实可能我对话剧的了解不是太多,看的也非常的少,但是在观看的时候对人物内心的那种纠结,悲凉,无奈的情绪我是感受的特别的深刻。而且在台词方面也十分的有考究,潜台词比比皆是如:大海打周萍时所说的“你准备好了?”就是指你是准备好跑了呢?还是准备好挨打了呢?
  又如《雷雨》第二幕周朴园与侍萍相见那场戏,当周朴园还不知道站在他面前的就是侍萍时,表现出一种眷念、忏悔之情,当认出侍萍后,露出了资产阶级伪君子的真相。他严厉地责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这两句从下意识中冒出来的话,是有内心语言和潜台词的。前一句话“你来干什么?”的潜台词有两层意思:其一,你大可不必到这儿来;其二是一种威胁之意,你想来敲诈我吗?后一句话“谁指使你来的?”的潜台词是:不是你,那一定是鲁贵指使你来敲诈我的。他非常害怕他和侍萍的事暴露在鲁贵这个下人面前,这对他的名誉、社会地位都是一个严重的威胁。这两句“言外之意”的潜台词,对于表现周朴园的虚伪性格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含蓄的语言表达了潜在的意思。可能在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只是觉得在剧情发展需要的时候说出的话,认真的去品味还是有另一层的意思的。
  对于繁漪这个在封建社会下寂寞,悲情的一个角色,我印象是深的,可能大家都会用道德方面去指责她,但是请认真的去想一想,如果不是那个社会的制度,如果不是长期的压迫,她为什么会在周萍出现的时候,就放佛自己的生命中阳光一样失去了理智,她是可恨的,但同样又是可怜的。蘩漪成了专横自私的伪君子的玩物和花瓶。她得不到爱情,更没有幸福,甚至还丧失了做人的尊严。蘩漪眉目间流露出忧郁。有时那心中郁积着的火。能燃烧得她的眼神里充满了一个年轻妇人失望后的痛苦与怨愤。在周萍闯进她的生活之后,她不再默默忍耐寂寞了。她把自己的爱情、名誉,乃至生命都交给了周萍。她不顾“乱伦”而狂热地爱着周萍。她的狂热的欲望。表现出的是一种原始的野性。但不久之后,她深深地爱着的周萍又到四凤那里去寻求满足了。她原只是暂时“得救”,现在重又陷入痛苦不幸的深渊。她不堪父子两代人的欺侮与凌辱,她要报复。当她落到“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的地步时,她爆发出来的是一种“雷雨”般的性格。她终于敢直接反抗周朴园,敢去揭露周萍的欺骗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做一次困兽的搏斗”。蘩漪乖戾阴鸷极端的性格形成,反映了封建势力的罪恶,揭露了专制统治的封建家庭对人性的摧残、扭曲。蘩漪在为争取爱情自由而作的绝望反抗和斗争中,虽失去了一切,但有力地撕破和捣毁了周朴园处心积虑建立的家庭的“圆满”秩序,冲击和促进着封建王国的溃败。其实她原本也就什么都没有得到过,哪怕是一个人的真心相待。就像“雷雨”一样短暂的青春,短暂的年华,短暂的人生,以及最终的爆发。好像一切都是注定,昙花一现的生命。
  作者简介:
  于水(1994-),女,汉族,籍贯:河南焦作,单位: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艺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筝演奏艺术。
其他文献
Abstract: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masterpieces of Robert Frost, an famous American poet. It is about a weary journeyer stopping by the wood to contemplate over
期刊
你见过香樟树吗?山川湖畔、香樟树下总有人留下了约定和爱。小时候我想种下一棵充满爱的香樟树,奈何生长在北方,希望变成幻影,只能在心底默默种下一粒香樟种子。长大后我光荣的成为了人民教师,心中依然充满了一份满满的爱。短短的一年教师生涯,我对孩子们的爱滴滴浇灌了心底的香樟树,我和我的孩子们在爱的沐浴中共同成长。  一年前,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孩子们,第一次介入到他们的一日活动,第一次和一群孩子一起探索很
期刊
摘 要:“主仆”一词最早来源于人类对宗教信仰和精神寄托的神灵体系,尽管现代词汇不停演变,但就今天来看,“主仆”二字仍具有潜意识的支配与从属地位。也正因如此,世人才更加惊叹,在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秀笔下,这处于不平等甚至对立面的阶级竟开出了如此温情的“花”。穿越战火与硝烟、跨过种族与国界,卡勒德.胡赛尼只为揭开阿富汗民族的原始面纱,为读者还原一段最真挚的主仆情谊,谱写一曲笑中含泪、苦中有甜的人间赞歌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吕凤子先生的中国画艺术为出发点,探寻凤老的艺术人生。对吕凤子先生的艺术思想,艺术创作方法与方式,对中国传统绘画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贡献,根据吕凤子不平凡的艺术人生将吕凤子先生的绘画创作分层次来进行研究,进而对吕凤子的创作方法与艺术思想做了基础的挖掘与探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吕凤子对艺术的领悟和把握,对笔墨的继承与创新,以及对艺术教育的态度,以此挖掘出凤老对艺术的认知与贡献,使吕凤子的
期刊
摘 要:《入蜀日记》是清末民初陕西籍士人陈涛将自己由陕入川的过程中所见、所闻、所感汇集写成,是川陕交通研究中重要的历史地理文献。对清代川陕商业贸易研究、晚清西部政局研究、川陕交界的城市史研究、清末交通史研究都大有裨益。  关键词:入蜀日记;陈涛;川陕交通;川陕交通  一.陈涛简介  陈涛(1866~1923)字伯澜,陕西省三原县人。幼年在刘古愚任教的三原东关胡子周古月斋就读。1887年又随刘古愚到
期刊
摘 要:山西古县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的汾河片平阳小片。虚词“的”在山西古县话中使用频率高,具有多种用法,本文主要讨论古县话中的结构助词“的”。  关键词: 古县方言;结构助词“的”  引言  山西临汾古县位于山西省的南部,临汾市的东北部。《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山西方言分区》、《中国语言地图集》都将古县方言划为中原官话的汾河片平阳小片。虚词“的”在山西临汾(古县)话中使用频率高,具有多种用法,且其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野草》与《恶之花》的差异与思考,寻找二者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上的异同。悲观主义的时间意识以及思想的双重性,是这两位作家的创作共性,而“求真”与“求善”两种不同的价值追求,是两位作家时间意识内涵不同的主因。  关键词::恶之花》;《野草》;时间意识  一、《恶之花》与《野草》时间性范畴的比较  《恶之花》是波德莱尔转向自身、诉诸内省的一次艺术尝试,是极具个人性的纯粹的生  命体验
期刊
1.はじめに  藤本敏之は『日米における呼称語の比較』の中で、「日本語の呼称体系を概観して気づくことは、日本語が社会的目上、目下の関係を重視していることである。つまり、一般に親族名称や職業、地位名称は、上位者に対する対称詞、あるいは上位者が用いる自称詞として、また固有名詞や人称名詞は、対等者及び下位者に対する対称詞、あるいは対等者及び下位者が用いる自称詞として、整然と位置づけられている。これは日本
期刊
摘 要:《西方哲学简史》是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作品,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来阐述: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和近代哲学。纵观全书,我们不难从字里行间寻得罗素的许多评论,所以本书实质上是一部他对于哲学历史的主观论述。基于对其中一些评论的思考、看法和异议,我将在下文中就几个片段发表一些浅见。  关键词:真理;中庸;正义;平等;均贫富  一、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一)中庸之说的例外  亚里士多德有一种
期刊
摘 要: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苗族与侗族一直是相互扶持的两个民族,俗话说“侗苗是一家”在这两个民族大迁徙与融合的过程中,民族间的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怀化位于湖南西部偏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有“黔滇门户”之称。是湖南少数民族聚集的一个“多民族文化村”,长期以来,侗、苗、等50多个少数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也正因如此,各少数民族间的生活习惯、风俗文化在一点一点的更新、替换,从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