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课程改革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是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自主学习要求学生为自己的学习承担更多的责任,并积极主动地管理自己的学习。在自主学习环境下,教师的作用不是减轻了,而是增强了,并呈现出多样化和创造性等特点。教师的地位不再靠传统的“师道尊严”所赋予的权威来维持,而是靠自身素质的全方位提高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来确立。
一、精心设计地理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地理教师在此应发挥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课前教师编制好“导学案”,导学案重在“导”字,以导学案为第一抓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彩展示——纠错反思”这一符合认知规律且凸显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过程,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主动完成学习目标,合作解决学习困难。在课堂上,教师通过“目标重申——展示组织——重点点拨——归纳总结——预习指导”这一过程,引导学生落实自主学习目标,解决学生自主学习困难,指引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最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每一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预习指导”到下一节课的“归纳总结”,构成了实际意义上的完整课堂,使学生的主动学习走在了一切教学行为的前列,实现课堂内外的连接。在课堂上教师要将“权力”适当下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准确定位教师角色
自主学习条件下的地理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控制一切的独裁者和知识灌输者,但也不能不管不问。教师在学习者自主的发展过程中应是“促进者”、“顾问”或“资源”。促进者和顾问的角色都要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心理和技术支持。心理支持指的是关爱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技术支持指的是帮助学生制订计划,实施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并在帮助的过程中使他们获得这几方面的能力。教师在发动学生自行选择学习方法和帮助他们自如地学习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应了解学生的个性、风格,从而帮助他们分析、确立学习地理知识的需求和预期目标,帮助他们学会选择学习材料和学习策略,教会他们学会如何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控和评价等。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辅导帮助之间的平衡,既要防止对学生过多限制和干预,又要避免学生因缺乏指导而盲目或困惑。另外,自主学习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的特点应该是无条件的、真正的关心,开诚布公的反馈,自我提高的目标。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种种原因变得懈怠、丧失信心或耐心、迷茫乃至误入歧途时,教师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调节。要对学生的自主活动进行形成性评价,还应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调控和评价,培养他们成为学习的自我建构者。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在导学案编制时应遵循“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突出“以问导读,以问导思”,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带着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和精彩展示,然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引导并精讲点拨和答疑解惑,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要引导学生通过带着问题学习,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和自学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学能力,才能不断获取新知识、新信息,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开发了学生的潜力和思维,使学生终身受益。如在讲授“大气运动”这一节内容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1)海拔不同的两点为什么气压不同?(2)气温不同的A、B两点气压为什么不同?(3)A点为低气压,D点为高气压,那么A、D两点哪点气压高?(4)地面上的大气在从B点到A点的过程中能沿直线运动吗?会偏向哪儿?
■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合作学习后,请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进行精彩展示,学生补充讲解,即生生互动;或老师精讲点拨,即师生互动。因为同样的观点和内容,学生听自己的同学讲解,效果会更好;生生互动或师生互动可达到巩固新知识与查漏补缺的目的,同时实现了知识的更新。
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提出质疑。在传统的教学中,都是教师问,学生答,一切问题都在意料之中。现在是学生问,教师答,会有许多出乎意料的问题,有可能把教师置于尴尬的境地。这需要教师有很好的修养,有对学生健康质疑的正确认识,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不要认为学生为难自己,有碍自己的师道尊严。当然,光有良好的修养还远远不够,更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扩大知识面,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责任编辑 吕 行)
一、精心设计地理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地理教师在此应发挥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课前教师编制好“导学案”,导学案重在“导”字,以导学案为第一抓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彩展示——纠错反思”这一符合认知规律且凸显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过程,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主动完成学习目标,合作解决学习困难。在课堂上,教师通过“目标重申——展示组织——重点点拨——归纳总结——预习指导”这一过程,引导学生落实自主学习目标,解决学生自主学习困难,指引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最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每一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预习指导”到下一节课的“归纳总结”,构成了实际意义上的完整课堂,使学生的主动学习走在了一切教学行为的前列,实现课堂内外的连接。在课堂上教师要将“权力”适当下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准确定位教师角色
自主学习条件下的地理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控制一切的独裁者和知识灌输者,但也不能不管不问。教师在学习者自主的发展过程中应是“促进者”、“顾问”或“资源”。促进者和顾问的角色都要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心理和技术支持。心理支持指的是关爱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技术支持指的是帮助学生制订计划,实施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并在帮助的过程中使他们获得这几方面的能力。教师在发动学生自行选择学习方法和帮助他们自如地学习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应了解学生的个性、风格,从而帮助他们分析、确立学习地理知识的需求和预期目标,帮助他们学会选择学习材料和学习策略,教会他们学会如何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控和评价等。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辅导帮助之间的平衡,既要防止对学生过多限制和干预,又要避免学生因缺乏指导而盲目或困惑。另外,自主学习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的特点应该是无条件的、真正的关心,开诚布公的反馈,自我提高的目标。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种种原因变得懈怠、丧失信心或耐心、迷茫乃至误入歧途时,教师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调节。要对学生的自主活动进行形成性评价,还应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调控和评价,培养他们成为学习的自我建构者。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在导学案编制时应遵循“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突出“以问导读,以问导思”,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带着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和精彩展示,然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引导并精讲点拨和答疑解惑,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要引导学生通过带着问题学习,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和自学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学能力,才能不断获取新知识、新信息,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开发了学生的潜力和思维,使学生终身受益。如在讲授“大气运动”这一节内容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1)海拔不同的两点为什么气压不同?(2)气温不同的A、B两点气压为什么不同?(3)A点为低气压,D点为高气压,那么A、D两点哪点气压高?(4)地面上的大气在从B点到A点的过程中能沿直线运动吗?会偏向哪儿?
■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合作学习后,请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进行精彩展示,学生补充讲解,即生生互动;或老师精讲点拨,即师生互动。因为同样的观点和内容,学生听自己的同学讲解,效果会更好;生生互动或师生互动可达到巩固新知识与查漏补缺的目的,同时实现了知识的更新。
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提出质疑。在传统的教学中,都是教师问,学生答,一切问题都在意料之中。现在是学生问,教师答,会有许多出乎意料的问题,有可能把教师置于尴尬的境地。这需要教师有很好的修养,有对学生健康质疑的正确认识,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不要认为学生为难自己,有碍自己的师道尊严。当然,光有良好的修养还远远不够,更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扩大知识面,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责任编辑 吕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