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讲的时间必须控制在15至20分钟之内,以便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支配。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必须深入研究和探讨一些新的教学方式。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会学生掌握对自身将来学习有利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不断的进行尝试。
【关键词】新课改 教师少说 学生多说 教师指导型活动 学生主导型活动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35-01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学生。要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主动探究新的能够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方式。
新课改革对思想品德科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如何探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科兴趣,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思想品德科方法和能力的新的教学方式,对思想品德科任教师而言任重而道远。在新课程改革中我积极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地探究和尝试,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以下是我在思想品德教學中的几点尝试。
一、教师少教少说,学生多说多做。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学生。教师应该少说、精讲,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来思考、来回答、来动手、来消化课堂上新学到的知识。让学生有较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培养浓厚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怎样做到少说呢?
(1)课堂教学语言要简捷精炼、准确、清晰、逻辑性强。在新课程改革中为了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许多教育教学专家提出教师在一节课中讲话的时间必须控制在15至20分钟内,以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说和做。那么教师如何做到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完整、准确地贯彻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紧扣教材重点、难点进行讲解,言简意赅,有的放矢;课堂教学语言用词要准确,条理清晰,观点明确,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对于那些学生已知的简单内容,教师少说、不说或者让学生自己来说;对于非重点、难点内容要点到为止;重点和难点部分就要详说、精说,详略得当,说得恰到好处。我在教学中讲解基本原理、概念的做法是,第一步引用语文教学的方法,找到基本原则或概念这个句子结构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第二步把握句子中的重点内容即关键词语。
(2)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说、多做,保障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展开、教学活动的设计都要围绕学生这个主角展开。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首先,在教学设计中我紧扣教学的主题,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三个步骤设计问题,问题的难度分为:易、中、难几个等级。问题的呈现顺序是: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说,都有说话的机会。其次,在课堂上,学生不仅仅是“被动”地说,即回答问题。教师也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地说,即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由其他同学或教师来回答,由学生来当考官。他们的角色由被动转为主动,更激发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都想出题目来考考其他同学。为了出好题,考“倒”其他同学,他们必须仔细研读、研究课文内容,绞尽脑汁考虑怎样提出问题。从能够回答问题到学会提出问题,这是学习能力质的飞跃。考官和考生都由学生担任,学生获得更多“说”和“做”的机会。
要让学生多说,教师要有少说的勇气,教师必须放下架子,甘愿充当课堂的配角。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为每位学生创造平等的“说”和“做”的条件。再次,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说,教师还要善于利用言语技巧和非言语技巧,鼓励和引导学生把自己想到的内容最大限度地表达出来。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尽可能鼓励学生多说,千万不要在获得自己想要的答案之后马上打断学生的表达,这样使学生不能尽兴地表达,容易打击他们表达的积极性。
二、教师引导和辅助学生多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和动脑中掌握知识。新课改革中要求教师减少说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给学生说和做。这里的“做”并不是单纯的多做练习、多写作业或多测验。这里所说的“做”是指让学生在课前、课上、课后自己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各种活动。因为学习是一个自主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发现知识,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通过让学生自己制定活动的计划;亲自参与活动的过程;自己解决问题并从中收获知识和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本地的资源环境,围绕教学重点选择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可以分为课前开展的准备活动,课堂中开展的探究活动,课后开展的实践活动。活动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教师指导型活动”即由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遇到比较抽象的,单纯靠语言解释不清楚的内容,可以通过开展具体的活动,把抽象的内容通过活动具体地表现出来,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有关知识。这种活动方式适用于低年级的学生,低年级学生还没有掌握教学活动开展的方法,而且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相对较差。因此在低年级开展的教学活动必须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
(2)“学生主导型活动”即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去完成教学活动。随着学生掌握知识的增多,能力的增强,教师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一些教学任务。有时候太勤快的教师不一定是好老师,教师太勤快了什么都帮学生想到了,什么都帮学生做了,容易培养学生的惰性,滋生“等、靠、要”的思想。因为他们知道勤快的教师会包办一切。因此聪明的教师要学会适当的“偷懒”,能让学生自己完成事情的决不代劳,让学生意识到解决问题是他们自己的事而不能完全依赖老师。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学校、本地区的资源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通过活动学生可以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也可以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培养和增强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杨美丽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的少说与学生的多说多做
[2]黄秋莲 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语言
【关键词】新课改 教师少说 学生多说 教师指导型活动 学生主导型活动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35-01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学生。要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主动探究新的能够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方式。
新课改革对思想品德科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如何探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科兴趣,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思想品德科方法和能力的新的教学方式,对思想品德科任教师而言任重而道远。在新课程改革中我积极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地探究和尝试,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以下是我在思想品德教學中的几点尝试。
一、教师少教少说,学生多说多做。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学生。教师应该少说、精讲,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来思考、来回答、来动手、来消化课堂上新学到的知识。让学生有较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培养浓厚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怎样做到少说呢?
(1)课堂教学语言要简捷精炼、准确、清晰、逻辑性强。在新课程改革中为了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许多教育教学专家提出教师在一节课中讲话的时间必须控制在15至20分钟内,以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说和做。那么教师如何做到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完整、准确地贯彻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紧扣教材重点、难点进行讲解,言简意赅,有的放矢;课堂教学语言用词要准确,条理清晰,观点明确,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对于那些学生已知的简单内容,教师少说、不说或者让学生自己来说;对于非重点、难点内容要点到为止;重点和难点部分就要详说、精说,详略得当,说得恰到好处。我在教学中讲解基本原理、概念的做法是,第一步引用语文教学的方法,找到基本原则或概念这个句子结构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第二步把握句子中的重点内容即关键词语。
(2)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说、多做,保障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展开、教学活动的设计都要围绕学生这个主角展开。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首先,在教学设计中我紧扣教学的主题,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三个步骤设计问题,问题的难度分为:易、中、难几个等级。问题的呈现顺序是: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说,都有说话的机会。其次,在课堂上,学生不仅仅是“被动”地说,即回答问题。教师也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地说,即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由其他同学或教师来回答,由学生来当考官。他们的角色由被动转为主动,更激发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都想出题目来考考其他同学。为了出好题,考“倒”其他同学,他们必须仔细研读、研究课文内容,绞尽脑汁考虑怎样提出问题。从能够回答问题到学会提出问题,这是学习能力质的飞跃。考官和考生都由学生担任,学生获得更多“说”和“做”的机会。
要让学生多说,教师要有少说的勇气,教师必须放下架子,甘愿充当课堂的配角。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为每位学生创造平等的“说”和“做”的条件。再次,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说,教师还要善于利用言语技巧和非言语技巧,鼓励和引导学生把自己想到的内容最大限度地表达出来。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尽可能鼓励学生多说,千万不要在获得自己想要的答案之后马上打断学生的表达,这样使学生不能尽兴地表达,容易打击他们表达的积极性。
二、教师引导和辅助学生多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和动脑中掌握知识。新课改革中要求教师减少说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给学生说和做。这里的“做”并不是单纯的多做练习、多写作业或多测验。这里所说的“做”是指让学生在课前、课上、课后自己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各种活动。因为学习是一个自主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发现知识,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通过让学生自己制定活动的计划;亲自参与活动的过程;自己解决问题并从中收获知识和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本地的资源环境,围绕教学重点选择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可以分为课前开展的准备活动,课堂中开展的探究活动,课后开展的实践活动。活动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教师指导型活动”即由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遇到比较抽象的,单纯靠语言解释不清楚的内容,可以通过开展具体的活动,把抽象的内容通过活动具体地表现出来,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有关知识。这种活动方式适用于低年级的学生,低年级学生还没有掌握教学活动开展的方法,而且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相对较差。因此在低年级开展的教学活动必须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
(2)“学生主导型活动”即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去完成教学活动。随着学生掌握知识的增多,能力的增强,教师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一些教学任务。有时候太勤快的教师不一定是好老师,教师太勤快了什么都帮学生想到了,什么都帮学生做了,容易培养学生的惰性,滋生“等、靠、要”的思想。因为他们知道勤快的教师会包办一切。因此聪明的教师要学会适当的“偷懒”,能让学生自己完成事情的决不代劳,让学生意识到解决问题是他们自己的事而不能完全依赖老师。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学校、本地区的资源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通过活动学生可以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也可以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培养和增强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杨美丽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的少说与学生的多说多做
[2]黄秋莲 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