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小学数学作业分层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j_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分层,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作业,从而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层次水平上有所提升。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却无法有效对学生进行分层并合理设置作业。以下是笔者对小学数学作业分层的几点设想。一、转变作业布置观念为学生布置作业是加强学生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教学手段,但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化,统统采用统一化的作业设计理念,为全班学生布置完全相同的作业习题,这
其他文献
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怕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由此可见,文言文对学生来说是难度较高的部分。不可否认,受传统教学思想以及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文言文教学方
数学活动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进行有深度的思考?数学教学首要考虑的是回溯本源,找准孕育数学知识的基质,并理顺知识的走向,让学生在回顾知识生成和演进的历程中进行再发现。一、查找知识的起源  1.从生活经验里探源  数学来自生活,小学数学中的基础知识贴近生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就是孕育數学知识的胚胎。如生活中将两堆物品混合起来,计算总量就是加法的起源。再如按照规定平分物品,把一定量的物
〔摘要〕 直觉在传统认识论中被视为向理性认识提供材料而低理性一等的认识方式。诗学中的艺术直觉也多被视为与理性对立的情感认识方式。在理性主义神学思想的指导下,马利坦“诗性直觉”改造了传统的审美直觉观,发现了艺术直觉中潜在的理智认识性特点。基于理智性认识特点,诗性直觉所把握的是一种形式的情感。在呈现人们幽深无意识深处对实在的意向性情感时,诗性直觉还展现出趋向灵魂之“神”的创造性和超越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