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适应研学后教,需要遵循确立问题的一般性原则,先从教师的层面去考虑研学问题的提出,再从学生的接受能力等方面考虑研学问题的提出,要有难度,方式多样,能激发兴趣。这样反复确定出来的研学问题,能显出它的实效性。
【关键词】研学后教;原则;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学情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问题,可以让学生察觉到学习上的潜藏矛盾,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很多学校正在大力推行“研学后教”,课堂教学中将老师讲课的时间压缩到8-10分钟,相当紧凑,这其中还包括了内容导入和“后教”(即教师进一步答疑指导等)的时间。要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课文内容,提高自学课堂的效率,就需要教师在备课阶段就能反复确定,给学生定出一个本课学习具体目标或者方向——也就是要设定一个比较合适的研学问题。这一做法,非常重要。提出问题的原则必须考虑和遵守:
1. 目的性原则
教师设计课堂上所提的问题,必须围绕教学目的,为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服务。提问,不能为问而问,不能脱离课文内容乱问。
2. 系统性原则
提问,应从整体考虑,使提问成为一个问题彼此之间有着内在联系的系统,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层层推进,步步提高。所提的问题富有系统性,不能杂乱无章,不能漫无中心,不能太琐碎。
3. 启发性原则
提问,应富有启发性,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启迪学生联想所学的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解决疑难问题。所提问题,不能太空泛,也不能太深奥,应该具有适度性,让学生通过思考可以“摘下果实”。
4. 趣味性原则
所提问题,新颖生动,富有情趣,可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不要提那些枯燥无味的问题。
5. 民主性原则
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问题的难易程度以中等水平的学生为依据,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不能仅仅局限于少数尖子学生,应该让全班学生都参与讨论。
从上述原则来看,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在真实、巧妙、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讨论中,引导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的训练。可以说,有效的教学提问是教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增强教学效果的基本控制手段。
一、从教师的层面上考虑研学问题的提出
苏联杰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高标准要求:课堂提问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还要讲究艺术性。“精问”将教师提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精心设计和提炼一些富有启发性、情感性、变通性、挑战性,富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方向,扩大学生思考范围,提高学生思考层次。没有思考价值的“浅问题”不提,问题太浅,表面上学生对答如流,实际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同样若是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望“题”兴叹,也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如《小英雄雨来》一课的中心句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教材中就根据这个句子,设计了一个问题:“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讨,学生一般能准确地把握雨来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深刻体会作者的意图:即表现雨来是一个爱国的小英雄。这样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为核心,层层递进,不仅使学生对“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的理解达到更深的层次,而且对课文的思路也有了清晰的把握。
二、从学生接受能力等层面去确定研学问题的提出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实际的认识水平和想象能力。《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课堂提问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要善于在“度”的多层次中选择最佳切入点。
(一)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具体课文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置问题,其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思维量,而不能是简简单单地用“是”、“对”或“不是”、“不对”来回答的问题,因为只问“是”、“非”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衡量学生的知识质量都是不利的。在“是”与“非”的判断中必然有侥幸答对的,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存在有侥幸答对的心理,养成不愿积极思考的不良习惯。要使问题有一定难度需要注意三点:一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有的放矢;二要有新意,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要刻板僵化;三要有一点思维含量,一般直接在课本中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要少些,让学生经过思维加工后找到答案的问题多些。
(二)提供给学生的研学问题应该方式多样,激发兴趣
提问应该是有多种方式的,而不是根据一个知识点设一个问题。知识是全方位的,问题更应该是全面的,由问题给予学生一个宽广的思维空间,进行知识的碰撞和创新。因此设计问题时,可以运用多种形式,比如:
1. 紧扣课题来设计提问
有不少课文,一看它的题目就能使人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和联想,那我们就完全可以利用该课题去吸引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比如一位老师在上《鸟的天堂》时,课堂伊始就紧扣题目课堂一开始:为什么称这棵榕树为“鸟的天堂”呢?一问便激起了孩子探究答案的好奇心。
2. 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来设计提问
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尽可能地设计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使学生们在讨论中受到启发,得到暗示,才能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应有的成果。执教《浅水洼里的小鱼》的一位老师,紧紧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在乎”来提问,从“在家里,谁在乎你?”到“在学校里,谁在乎你?”再到“在海里,谁在乎谁?”,围绕“在乎”二字给孩子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体验平台,不仅很好地理解了词语本身的意义,更是进入了课文,点明了本堂课的主题。
3. 变顺向提问为逆向提问
为什么“不”?提这个问题其实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总会想“不”,所以他们会提出让我们觉得好笑的问题。然而这是许多孩子思维的方式,是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为什么车轮不是方的?”“为什么水不往高处流?”课堂上学生同样会有这样的逆向思维。因此,我们可以变顺向提问为逆向提问。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改变提问的顺序,既省去了繁琐的小问题,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还拓宽了他们的思路,从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充分考虑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就可以根据各班的具体学情,给予学生确定的研学问题。
例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时教材原有的问题是:“课文中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在教师的层面去分析,这样提出的问题似乎会使学生将对比两次任务的重要性作为思考的问题,虽然也能归纳出课文所指的五位战士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突出了详略描写,但容易使人觉得这篇课文就是研究两次任务哪次更重要而已,这样的研学容易跑偏。进一步从学生的层面去想,如果学生们在课前对抗日战争的历史有所了解的话,教师确立的研学问题完全就可以撇开详略描写的辨识,直达文章的主题,使本课的研究性学习能切中关键,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诚然,确定一个研学问题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对课程目标有着准确的解读,对教材内容和要求有相当的熟悉,需要对学生最近的学习有个清晰的了解等,条件多多,不一而足。但在确定研学题目的同时,教师也要对教材进行更为细致的解读,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这样能促进我们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这无意中就成了我们在新形势下运用教法和提升能力的良好平台。
参考文献
[1]孙崇来.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J].江苏教育,1996(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小学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关键词】研学后教;原则;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学情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问题,可以让学生察觉到学习上的潜藏矛盾,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很多学校正在大力推行“研学后教”,课堂教学中将老师讲课的时间压缩到8-10分钟,相当紧凑,这其中还包括了内容导入和“后教”(即教师进一步答疑指导等)的时间。要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课文内容,提高自学课堂的效率,就需要教师在备课阶段就能反复确定,给学生定出一个本课学习具体目标或者方向——也就是要设定一个比较合适的研学问题。这一做法,非常重要。提出问题的原则必须考虑和遵守:
1. 目的性原则
教师设计课堂上所提的问题,必须围绕教学目的,为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服务。提问,不能为问而问,不能脱离课文内容乱问。
2. 系统性原则
提问,应从整体考虑,使提问成为一个问题彼此之间有着内在联系的系统,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层层推进,步步提高。所提的问题富有系统性,不能杂乱无章,不能漫无中心,不能太琐碎。
3. 启发性原则
提问,应富有启发性,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启迪学生联想所学的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解决疑难问题。所提问题,不能太空泛,也不能太深奥,应该具有适度性,让学生通过思考可以“摘下果实”。
4. 趣味性原则
所提问题,新颖生动,富有情趣,可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不要提那些枯燥无味的问题。
5. 民主性原则
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问题的难易程度以中等水平的学生为依据,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不能仅仅局限于少数尖子学生,应该让全班学生都参与讨论。
从上述原则来看,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在真实、巧妙、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讨论中,引导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的训练。可以说,有效的教学提问是教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增强教学效果的基本控制手段。
一、从教师的层面上考虑研学问题的提出
苏联杰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高标准要求:课堂提问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还要讲究艺术性。“精问”将教师提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精心设计和提炼一些富有启发性、情感性、变通性、挑战性,富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方向,扩大学生思考范围,提高学生思考层次。没有思考价值的“浅问题”不提,问题太浅,表面上学生对答如流,实际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同样若是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望“题”兴叹,也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如《小英雄雨来》一课的中心句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教材中就根据这个句子,设计了一个问题:“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讨,学生一般能准确地把握雨来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深刻体会作者的意图:即表现雨来是一个爱国的小英雄。这样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为核心,层层递进,不仅使学生对“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的理解达到更深的层次,而且对课文的思路也有了清晰的把握。
二、从学生接受能力等层面去确定研学问题的提出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实际的认识水平和想象能力。《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课堂提问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要善于在“度”的多层次中选择最佳切入点。
(一)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具体课文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置问题,其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思维量,而不能是简简单单地用“是”、“对”或“不是”、“不对”来回答的问题,因为只问“是”、“非”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衡量学生的知识质量都是不利的。在“是”与“非”的判断中必然有侥幸答对的,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存在有侥幸答对的心理,养成不愿积极思考的不良习惯。要使问题有一定难度需要注意三点:一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有的放矢;二要有新意,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要刻板僵化;三要有一点思维含量,一般直接在课本中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要少些,让学生经过思维加工后找到答案的问题多些。
(二)提供给学生的研学问题应该方式多样,激发兴趣
提问应该是有多种方式的,而不是根据一个知识点设一个问题。知识是全方位的,问题更应该是全面的,由问题给予学生一个宽广的思维空间,进行知识的碰撞和创新。因此设计问题时,可以运用多种形式,比如:
1. 紧扣课题来设计提问
有不少课文,一看它的题目就能使人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和联想,那我们就完全可以利用该课题去吸引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比如一位老师在上《鸟的天堂》时,课堂伊始就紧扣题目课堂一开始:为什么称这棵榕树为“鸟的天堂”呢?一问便激起了孩子探究答案的好奇心。
2. 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来设计提问
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尽可能地设计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使学生们在讨论中受到启发,得到暗示,才能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应有的成果。执教《浅水洼里的小鱼》的一位老师,紧紧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在乎”来提问,从“在家里,谁在乎你?”到“在学校里,谁在乎你?”再到“在海里,谁在乎谁?”,围绕“在乎”二字给孩子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体验平台,不仅很好地理解了词语本身的意义,更是进入了课文,点明了本堂课的主题。
3. 变顺向提问为逆向提问
为什么“不”?提这个问题其实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总会想“不”,所以他们会提出让我们觉得好笑的问题。然而这是许多孩子思维的方式,是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为什么车轮不是方的?”“为什么水不往高处流?”课堂上学生同样会有这样的逆向思维。因此,我们可以变顺向提问为逆向提问。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改变提问的顺序,既省去了繁琐的小问题,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还拓宽了他们的思路,从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充分考虑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就可以根据各班的具体学情,给予学生确定的研学问题。
例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时教材原有的问题是:“课文中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在教师的层面去分析,这样提出的问题似乎会使学生将对比两次任务的重要性作为思考的问题,虽然也能归纳出课文所指的五位战士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突出了详略描写,但容易使人觉得这篇课文就是研究两次任务哪次更重要而已,这样的研学容易跑偏。进一步从学生的层面去想,如果学生们在课前对抗日战争的历史有所了解的话,教师确立的研学问题完全就可以撇开详略描写的辨识,直达文章的主题,使本课的研究性学习能切中关键,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诚然,确定一个研学问题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对课程目标有着准确的解读,对教材内容和要求有相当的熟悉,需要对学生最近的学习有个清晰的了解等,条件多多,不一而足。但在确定研学题目的同时,教师也要对教材进行更为细致的解读,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这样能促进我们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这无意中就成了我们在新形势下运用教法和提升能力的良好平台。
参考文献
[1]孙崇来.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J].江苏教育,1996(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小学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