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能培养学生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合格人才,能引导学生学好物理知识,也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要实施情感教育,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同时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情感教育 实施策略
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物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已逐步深入人心。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达到情感目标,已成为每一位物理教师必须探索解决的新问题。
一、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1.是培养学生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健康的合格人才的需要。
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学生成人、成才。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结构之一。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及必要性。
2.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需要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最佳途径。有人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学生的物理成绩与对本学科的兴趣(积极的学科情感)呈高度正相关,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同时,纵观物理科学的发展史,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哲学,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直至现代物理学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都是物理学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及科学思维的体现。
3.是教师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通过面部表情及声音的变化等把情感传达给接受对象时,主体的情感便对客体产生感染作用,对客体产生影响,产生与主体相类似的感觉。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感染作用。
二、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1.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作用,此即为“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如在“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用实验器材中的平面镜进行初步的实验观察,从而针对平面镜所成像与物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猜想。我认为“苏科版”教材中关于像大小的猜想引导——“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的大小?摇 ?摇”是脱离学生的生活实践的,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针对影响成像大小的因素会提出物到镜面的距离的猜想,作出这样的猜想也是有实践依据的,应尊重学生的猜想。然后安排学生利用蜡烛进行实验,检验作出的猜想。学生在实验后不难发现,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这一客观规律,即像的大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的猜想是错误的。那么,为什么我们在平面镜前向镜子靠近时会看到镜中像变大呢?对这个问题,可以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通过自主学习解决。
2.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情感交流是双向的,但由于中学生心理发育尚不健全,因此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性别、群体和个体的差异,采用相应的情感交流途径与方法,积极地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教育语言尽量多用建议性的,少用命令性的。当学生获得成功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遇到挫折时帮助其分析原因,而不是简单地指责、呵斥。
3.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在物理教学中,注意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科学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科学的情感,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一点上,物理较其他学科有独特的优势。
例如:在“声现象”内容中,可介绍北京天坛内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的奇特声现象;在“光现象”内容中,可介绍《墨经》中关于小孔成像的论述;在“简单机械”内容中,可介绍《墨经》关于杠杆原理的描述及我国古人应用的杆秤、桔槔等工具;在“磁现象”内容中,可介绍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以及宋代学者沈括对磁偏角的论述,等等。这些都能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在“电学”、“电与磁”等内容中,关注几个年份,如1820年丹麦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840年英国焦耳发现了关于电热的焦耳定律等。可联系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在1840年6月,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华民族受到了外来侵略,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对比,让同学们感受到近代科技水平的落后。最后在“从粒子到宇宙”内容中,结合“中国人奔向太空的历程”,重点推出神五、神六的飞天壮举及神七探月的成功;对于“核发能”内容, 可介绍“两弹一星”鲜为人知的事迹等,让学生体会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科技上奋起直追发达国家取得的成果,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4.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行为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平时要加强学习,不断自我完善,以饱满的热情带领学生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这样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产生巨大影响,正如赞可夫所说:“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知识的获取。”
总之,在推广新课程改革、创新教育的今天,物理教师应成为教学中的有心人。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 “用心创景,以心倾听,将心激情”,达到寓教于情、寓教于乐,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探索、相互交流、实现再创造的愉快活动过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1-2,7-8.
[2]张民生.中学物理教育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62-67,446-450.
[3]丁锦宏.教育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82-286.
[4]钟鹏明,张以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技艺.苏州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情感教育 实施策略
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物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已逐步深入人心。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达到情感目标,已成为每一位物理教师必须探索解决的新问题。
一、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1.是培养学生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健康的合格人才的需要。
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学生成人、成才。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结构之一。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及必要性。
2.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需要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最佳途径。有人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学生的物理成绩与对本学科的兴趣(积极的学科情感)呈高度正相关,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同时,纵观物理科学的发展史,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哲学,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直至现代物理学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都是物理学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及科学思维的体现。
3.是教师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通过面部表情及声音的变化等把情感传达给接受对象时,主体的情感便对客体产生感染作用,对客体产生影响,产生与主体相类似的感觉。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感染作用。
二、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1.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作用,此即为“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如在“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用实验器材中的平面镜进行初步的实验观察,从而针对平面镜所成像与物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猜想。我认为“苏科版”教材中关于像大小的猜想引导——“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的大小?摇 ?摇”是脱离学生的生活实践的,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针对影响成像大小的因素会提出物到镜面的距离的猜想,作出这样的猜想也是有实践依据的,应尊重学生的猜想。然后安排学生利用蜡烛进行实验,检验作出的猜想。学生在实验后不难发现,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这一客观规律,即像的大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的猜想是错误的。那么,为什么我们在平面镜前向镜子靠近时会看到镜中像变大呢?对这个问题,可以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通过自主学习解决。
2.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情感交流是双向的,但由于中学生心理发育尚不健全,因此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性别、群体和个体的差异,采用相应的情感交流途径与方法,积极地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教育语言尽量多用建议性的,少用命令性的。当学生获得成功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遇到挫折时帮助其分析原因,而不是简单地指责、呵斥。
3.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在物理教学中,注意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科学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科学的情感,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一点上,物理较其他学科有独特的优势。
例如:在“声现象”内容中,可介绍北京天坛内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的奇特声现象;在“光现象”内容中,可介绍《墨经》中关于小孔成像的论述;在“简单机械”内容中,可介绍《墨经》关于杠杆原理的描述及我国古人应用的杆秤、桔槔等工具;在“磁现象”内容中,可介绍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以及宋代学者沈括对磁偏角的论述,等等。这些都能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在“电学”、“电与磁”等内容中,关注几个年份,如1820年丹麦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840年英国焦耳发现了关于电热的焦耳定律等。可联系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在1840年6月,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华民族受到了外来侵略,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对比,让同学们感受到近代科技水平的落后。最后在“从粒子到宇宙”内容中,结合“中国人奔向太空的历程”,重点推出神五、神六的飞天壮举及神七探月的成功;对于“核发能”内容, 可介绍“两弹一星”鲜为人知的事迹等,让学生体会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科技上奋起直追发达国家取得的成果,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4.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行为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平时要加强学习,不断自我完善,以饱满的热情带领学生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这样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产生巨大影响,正如赞可夫所说:“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知识的获取。”
总之,在推广新课程改革、创新教育的今天,物理教师应成为教学中的有心人。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 “用心创景,以心倾听,将心激情”,达到寓教于情、寓教于乐,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探索、相互交流、实现再创造的愉快活动过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1-2,7-8.
[2]张民生.中学物理教育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62-67,446-450.
[3]丁锦宏.教育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82-286.
[4]钟鹏明,张以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技艺.苏州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