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分钟爱一回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yst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贵阳,人们都知道一个有情有义的男人,他的名字叫曾国庆。每天,他开着朋友借给他的车,四处揽活。无论活多脏多累,他都愿意干。只是,每过40分钟,他就会停下手中的活,走到副驾驶旁,轻轻呼唤着妻子:“刘蔷,醒醒了,醒醒了,别睡过头了。”这时,病重的妻子就会醒来,冲他一笑。他心里也顿时乐开了花。
  在曾国庆眼里,妻子就是他心中那朵美丽的花,青春靓丽,洁白无瑕。以前是,现在也是。
  2008年,两人相识。3年后,他们走进婚姻的殿堂。婚后第五天,曾国庆高高兴兴跟着妻子回娘家。刘蔷心疼老公,非要到市场上买他喜欢吃的菜,亲自下厨。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一个邻居慌慌张张跑来说,刘蔷被车撞了……没等邻居说完,曾国庆一下子冲了出去。而此时刘蔷已倒在血泊中。撞她的车,已经不见踪影。
  曾国庆把妻子送到医院。医生说,她的头部受到严重创伤,不仅会失忆,智商也会下降到一岁孩子的程度。曾国庆惊呆了,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不知所措。望着躺在病床上的妻子,他的眼前模糊了。可他来不及伤心,当前最重要的是给妻子治病。他坚定地对医生说:“无论花多少钱,我都要治好她。”
  可说着容易,治起来就难了。首先是高额的治疗费。很快,他手里的3万块钱就用完了。他只能变卖全部家当,又跟亲戚朋友借了一些,凑出了15万。
  花钱如流水,这些钱不久也花光了。没有钱,曾国庆只能接刘蔷出院,回家治疗。而他们的家,其实是一个15平方米的铁皮房,仅有的两张沙发,就是他们的床。
  更大的困难还在后头,醫生告诉他,刘蔷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睡太久,每次不能超过一个小时,超过这个时间,她很可能会醒不过来。
  这时,有人劝曾国庆放弃。可他说,这是我的老婆啊,我怎么能丢下她?他常常握着妻子的手说:“不怕,我有的是时间陪你。”
  曾国庆就这样每天陪在妻子身边,和她说话,给她按摩。刘蔷病情严重时,会不停地抽搐。这时,曾国庆也顾不得温柔,狠狠掐她人中,不停喊她的名字,直到她平静下来。
  白天,刘蔷把曾国庆折腾得够呛;到了晚上,曾国庆还要折腾自己。他买了好几个闹钟,还把自己的手机定了时间,每隔40分钟闹铃就会响起。这个时候,无论有多困,他都要赶紧起床,唤醒睡着的妻子。
  曾国庆不怕妻子睡觉,她睡觉的时候,他可以按时叫醒她。他最怕的是自己睡觉,如果他睡过头就麻烦了。所以,他时时刻刻要“醒着”。就这样,一年多来,他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2012年,一个朋友被曾国庆的行为感动了,就把自己的车借给了他,希望他能挣点钱给妻子看病。于是,曾国庆每天将刘蔷放在副驾驶上,一边照顾她,一边赚钱。之后,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他们的故事。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刘蔷在一年后又进行了手术。虽然术后恢复良好,但偏瘫、智商和语言能力还难以恢复正常,还需要曾国庆的悉心照料。
  曾有记者问曾国庆,是不是恨死那折腾人的闹铃了?他摇摇头,“这闹铃也是我的心声:每隔40分钟,就去爱她一次。”
其他文献
“制度决定一切”是在当今社会上非常流行的一种观点。对“制度”的信赖是在对“人治”的批判中发展强化出来的。在反思“十年浩劫”的时候,社会上有一种共识,认为“人治”是造成浩劫的一大原因,而“人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中国人必须改变“人治”的思维方式。与“人治”相对立的是“法治”,“法”是由制度规范的、由“制度”保障的。清官的“人治”是脆弱的,制度才能决定一切。  制度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京剧无疑是看的、听的。但黄裳先生呈现给我们的,却是读。当然,他让我们读的,不是剧本,而是故事。京剧之可作为故事来读,而且令人读之别有一番滋味,全赖黄裳先生对传统京剧艺术体悟之深以及传达文笔之贴切、隽永。一册《彩色的花雨》,是他选取京剧中的二十个故事片断编写成的小书。  且看开篇第一章《捉放曹》,作者是这样把读者带入剧中的:“曹操纵马在官道上跑,一只兔子猛地从马蹄前横穿而过,钻进荒草堆里去了。曹操一
最近重新细读了一遍法国哲人阿兰·芬凯尔克劳特(AlainFin-kielkraut)所著的《思想的溃败》(Ladéfaitedelapensée,1987)。该书对西方启蒙运动以来,围绕“民族精神”(德文:Volksgeist)与“世界主义”这两条线索的交织和互为消长,作了一番历史的评说。  从西方历史上看,“民族精神”(亦即民族主义)主要是与一种超越本民族、信奉人类同一性的世界主义相对立而存在。
《怀着乡愁,寻找家园》(载《读书》一九九五年第四期)是一支人文忧思曲,如悠悠的笛声,“吹”出几多感叹,几多乡愁!  其实,对“家园”的寻找数知识分子最为敏感。八十年代中期,台湾诗人余光中的那首《乡愁》小诗就已经透露出流水一般的愁滋味。事情绝非偶然,我们由“心远地自偏”的悠闲步入到“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心灵驿站,再到变本加厉的工业化所布下的无形的“网”的今天。这是一个患得患失的过程。尽管不情愿,但“网
《西方精神文化史论》,适如序言中所说的那样,作者把“自由”作为研究课题,已是三十多年的夙愿。试想从当年一个意气风发的大学生到如今双鬓染霜的学者,经历了五十年代后期的全民狂热、六十年代严峻的阶级斗争以及后来的“文革”浩劫,而能“在一个不自由的环境中”念念不忘思考自由问题,这该需要怎样强烈的信念,怎样坚忍的毅力!  有人说读书是作者与读者的对话。是的,我读完这本书的序,急切地要向作者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由来已久    “知识愈多愈反动”的说法,并非“四人帮”的创造。它也可能是稳定统治的宝训。老子说:“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对民要“强其筋骨,弱其心智”,是历代统治者遵奉的格言。如果违反了它,“灾必及其身”。  至于“书读得越多越蠢”,则多发自一些知识分子的牢骚。  诚然,多读书有变成书呆子的危险。但是人们对某一事物,一旦沉溺入迷,达到耽乐的程度,都有变呆的危险,并非读书这一行特别危险。所以世上有书
谷林先生高高瘦瘦,用《世说新语》中的话说,是“清虚日来,道心充满”。虽然不宜以魏晋人物“雅望非常”之类的熟语轻施品藻,但也的确是心无点尘,渣滓日去,散散淡淡瘦出的一剪清。    自幼爱好文史,却情有不得已地作了一辈子财务,原来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番阴错阳差——听了这一段经过之后,真是不胜嗟叹,有缘?无缘?世事果然有个“缘”字在么?不过,在退休之前的十年,到底又是一番阴错阳差地去了历史博物馆,专意整理文
知识青年返城与中国的股份制    马国川(以下简称“马”):作为一个被称为“厉股份”的经济学家,你第一次提出股份制,好像是在一九八○年四至五月份。  厉以宁(以下简称“厉”):对。当时我作为北京大学经济系的副教授,参加了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和国家劳动总局联合召开的劳动就业座谈会。在这个会议上,我第一次提出股份制。  马:为什么要召开这样一个会议?你为什么要提出股份制?  厉:这个会议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就
看了《读书》一九九五年第三期上刘心武《“大院”里的孩子们》,想到当代文化园地已经诞生的一个个“群属部落”,诸如“右派”、“知青”、“老三届”等等。这些群属部落正在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怀旧,于是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历史情怀,可以在过往位置上,或深沉或不深沉地寄寓自己的忧思。由于时空距离的逐渐拉大,也就使他们的群属位置具备了某种审美意味。  但是,那些没有被推上历史浪头的人们呢?比如老三届之后的一批?也许由
皮亚杰与乔姆斯基的一场辩论    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句话: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别看这轻轻一句话,没有什么高深理论,旁征博引,宏大体系,这可是叶老从事教育数十年经验的结晶:既然是“农业”,就只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椿树上长棉花,那是“大跃进”年代的故事。既然是“农业”,种出的“瓜”或“豆”决不会有两个一模一样,像工厂里成批生产的铸件,浇到什么模子里就是什么样,模子作得再美,也没法子把人人都“塑”